特徵
噴發事件
在小行星596發現後的一百多年中,天文學家對其進行無數次觀測都沒有發現它存在任何異常之處。但在
2010年12月11日,正在執行卡特琳娜巡天系統的天文學家斯蒂夫·拉爾森突然發現小行星596的亮度比預計高了兩倍,而且其外側出現
彗星特有結構——
視星等13.5的
彗發[5]。通過對卡特琳娜巡天系統歷史存檔圖像的對比,天文學家判定這次“噴發”事件發生於
2010年11月11日至
12月3日之間[6]。位於
夏威夷2米口徑的北霍基斯望遠鏡拍攝的照片顯示小行星596擁有一條背向太陽的線性尾巴,以及一條由噴發速度相對較慢、顆粒大小較大的環繞在它軌道的尾巴。
通過使用
哈勃太空望遠鏡和
雨燕衛星對小行星596進行的後續深入觀測,天文學家認為其突然出現的羽毛狀噴發物是由一顆之前未知的直徑在~35
米的天體以~5千米/秒的速度
撞擊小行星596而產生的乾燥灰塵和礫石組成。雨燕衛星搭載的紫外/光學望遠鏡(UVOT)對其進行多波段圖像和光譜分析也未發現一般彗星氣體常見的成分,如氫氧根和氰,這些成分的明顯缺失排除了冰雪物質引發這一事件的可能性。這是第二顆證實由於撞擊事件而出現彗星結構的主帶彗星,在2010年早些時候,哈勃太空望遠鏡發現一顆類似特徵的主帶彗星——
P/2010 A2。科學家認為,類似小行星596直徑大小的主帶小行星每5年都可能被直徑為10-100米的小型天體撞擊。
相關數據
利用24英寸望遠鏡曝光5分鐘拍攝的596 Scheila噴發照片
|
發現者 | 奧古斯特·科普夫 |
---|
發現地 | |
---|
發現日期 | 1906年2月21日 |
---|
MPC編號 | 596 |
---|
命名依據 | Scheila |
---|
其他名稱 | 1906 UA |
---|
小行星分類 | |
---|
|
遠日點 | |
---|
近日點 | 2.444596127386851AU |
---|
半長軸 | 2.92795673905593AU |
---|
離心率 | 0.1650846152272489 |
---|
軌道周期 | |
---|
平近點角 | 307.6729194444674° |
---|
軌道傾角 | |
---|
升交點黃經 | 70.70734627870674° |
---|
近日點參數 | 175.8090677121346° |
---|
大小 | 113.34千米 |
---|
逃逸速度 | 60m/s(2.0 g/cm) 75 m/s (2.5 g/cm) |
---|
自轉周期 | 15.848小時 |
---|
反照率 | 0.0379 |
---|
光譜類型 | |
---|
視星等 | 11.67-15.32 |
---|
絕對星等(H) | 8.9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