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口炎

口炎是指口腔黏膜由於各種感染引起的炎症,若病變限於局部如舌、齒齦、口角亦可稱為舌炎,齒齦炎或口角炎等。本病多見於嬰幼兒。可單獨發生,亦可繼發於全身疾病如急性感染、腹瀉、營養不良、久病體弱和維生素B、C缺乏等。感染常由病毒、真菌、細菌引起。不注意食具及口腔衛生或各種疾病導致機體抵抗力下降等因素均可導致口炎的發生。

基本介紹

  • 就診科室:口腔科、兒科。
  • 多發群體:嬰幼兒
  • 常見發病部位:口腔
  • 常見病因:病毒、真菌、細菌感染。
  • 常見症狀:口腔黏膜普遍充血、水腫,有大量稠黏液分泌,有燒灼感和疼痛。
分類,

分類

目前細菌感染性口炎已經很少見,病毒及真菌感染所致的口炎仍經常見到。現將常見的幾種口炎分述如下。
1.卡他性口腔炎
卡他性口腔炎為口腔黏膜在全身感染或局部刺激下發生的炎症反應。多與上呼吸道的急性卡他性炎症或某些全身性感染同時發生。口腔不潔也是發病的條件。卡他性口炎也常是其他口腔炎的最初表現。
(1)臨床表現口腔黏膜普遍充血、水腫,有大量稠黏液分泌,有燒灼感和疼痛。表皮易剝脫,對刺激和食物敏感,一般無潰瘍,嚴重時局部淋巴結腫大。
(2)預防和治療保持口腔衛生。發病後加強口腔護理。病情輕者可不作任何處理,疼痛明顯時可局部塗冰硼散、蒙脫石散等。
2.細菌感染性口炎
細菌感染性口炎主要由口腔常駐菌在全身抵抗力降低時引起的口腔黏膜的急性損害,多見於兒童,臨床表現主要有假膜,故又稱膜性口炎,主要致病菌為鏈球菌和葡萄球菌等球菌。
(1)臨床表現口腔黏膜普遍充血、水腫,表面出現大小不等、邊界清楚的糜爛面,並有纖維素滲出物形成的假膜;剝脫假膜則呈現出血面,不久又有假膜覆蓋。有時出現淺潰瘍。假膜多為暗灰白色。患處疼痛明顯,流涎增多,伴有輕微口臭。所屬淋巴結腫大,體溫升高,有時伴寒戰。全身症狀數日內可消退,但局部症狀持續一段時間。
血常規白細胞計數增多,口腔潰瘍分泌物塗片可見大量鏈球菌或葡萄球菌,也可能是混合感染。
(2)治療作好口腔護理,多清洗口腔(不用氧化劑如過氧化氫溶液),黏膜病損清洗後,可局部塗藥,如2.5%金黴素魚肝油、錫類散、冰硼散、蒙脫石散等。重症多與全身情況有關,應治療全身性疾病。
3.鵝口瘡
鵝口瘡又稱雪口病,為白色念珠菌感染在黏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的疾病。多見於新生兒和嬰幼兒,營養不良、腹瀉、長期使用廣譜抗生素或激素的患兒常有此症。新生兒多由產道感染或因哺乳時奶頭不潔及污染的乳具感染。
(1)臨床表現可見口腔黏膜表面覆蓋白色乳凝塊樣小點或小片狀物,可逐漸融合成大片,不易擦去,周圍無炎症反應,強行剝離後局部黏膜潮紅、粗糙、可有溢血,不痛,不流涎,一般不影響吃奶,無全身症狀;重症則整個口腔均被白色斑膜覆蓋,甚至可蔓延到咽、喉頭、食管、氣管、肺等處而危及生命。重症患兒可伴低熱、拒食、吞咽困難。取白膜少許放玻片上加10%氫氧化鈉一滴,在顯微鏡下可見真菌的菌絲和孢子。
(2)治療一般不需口服抗真菌藥物。可用2%碳酸氫鈉溶液於哺乳前後清潔口腔。或局部塗抹10萬U-20萬U/ml制黴菌素魚肝油混懸溶液,每日2~3次。亦可口服腸道微生態製劑,糾正腸道菌群失調,抑制真菌生長。預防應注意哺乳衛生,加強營養,適當增加維生素B2和維生素C。
嬰兒室應注意隔離和哺乳的消毒,以預防傳播此病。
4.皰疹性口腔炎
皰疹性口腔炎為單純皰疹病毒Ⅰ型感染引起的口腔黏膜損害。多見於6個月~5歲小兒,發病無明顯季節差異,也可單獨發生在唇及口周皮膚。從患者的唾液、皮膚病變和大小便中均能分離出病毒。
(1)臨床表現起病時發熱可達38~40℃,1~2天后,齒齦、唇內、舌、頰黏膜等多部位口腔黏膜出現單個或成簇的小皰疹,直徑約2mm,周圍有紅暈,迅速破潰後形成潰瘍,有黃白色纖維素性分泌物覆蓋,多個潰瘍可融合成不規則的大潰瘍,有時累及軟齶、舌和咽部。由於疼痛劇烈,患兒可表現拒食、流涎、煩躁,所屬淋巴結經常腫大,有壓痛。體溫在3~5天后恢復正常,病程1~2周。局部淋巴結腫大可持續2~3周。
本病應與皰疹性咽峽炎鑑別,後者大都為柯薩奇病毒所引起,多發生於夏秋季。常驟起發熱及咽痛,皰疹主要發生在咽部和軟齶,有時見於舌但不累及齒齦和頰黏膜,此點與皰疹性口腔炎迥異。
(2)治療保持口腔清潔,多飲水,禁用刺激性藥物。局部可塗皰疹淨抑制病毒,亦可噴撒西瓜霜,錫類散等。為預防繼發感染可塗2.5%~5%金黴素魚肝油。疼痛嚴重者可在餐前用2%利多卡因塗抹局部。食物以微溫或涼的流質為宜。發熱時可用退熱劑,有繼發感染時可用抗生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