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應鱖魚”,中華人民共和國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寶應鱖魚
- 類型:商標
“寶應鱖魚”,中華人民共和國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寶應鱖魚”,中華人民共和國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叉燒鱖魚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名菜,屬於江蘇菜。鱖魚以太湖、洪澤湖、高郵湖、寶應湖所產的為好,它在江蘇菜中運用很廣。鱖魚制菜方法很多,而叉燒法較為突出。此菜以京冬菜填腹,網油裹之。成品外脆里嫩,色呈金黃而有光澤,魚肉鮮香,佐以姜醋,則有蟹味,回味無窮。鰲花魚又叫桂魚、鱖魚,屬於分類學中的脂...
漁場村是江蘇揚州寶應縣安宜鎮下轄村,位於寶應西北部。北鄰鹽金國防公路,西鄰寶應湖,南與江蘇水鮮集團接壤、東和寶應縣城毗連,通湖路、中港河貫穿其中,水陸交通十分便利。全場共有112戶,總人口367人。現有23名黨員,兩委會班子成員共6人,平均年齡40歲,文化程度大專3人,高中3人。是一個專業水產養殖場,共...
務實的工作作風受到村民和上級領導的充分肯定。他結合本村水盪資源豐富的特點,聯合村養殖戶沈如祥發展鱖魚養殖,試養成功後擴大養殖規模,現有養殖面積110畝,並以養殖基地為中心申請成立了“寶應縣成聰鱖魚養殖專業技術合作社”,目前已帶動120名村民參與,形成1500畝各類形式鱖魚養殖規模,產生了較好的示範輻射作用。
高郵湖,古名樊良湖,又名新開湖。跨江蘇省高郵市、寶應縣、金湖縣與安徽省天長市,屬淮河流域,淮河入江水道穿湖,終達長江。水域總面積為760.67平方公里(平水面積),僅次於太湖,洪澤湖,為江蘇省的第三大湖。一般水位5.55米深。高郵湖屬跡窪地型湖泊,水面寬廣,環境優美,物產豐富。高郵湖大閘蟹、高郵湖...
自從1997年首次從鱖魚上發現報導ISKNV以來,該病已經在中國大部分的地方被確診。在韓國、朝鮮、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日本和新加坡等亞洲國家也有發病案例,甚至已通過水產品貿易傳入加拿大、澳大利亞、德國等地。病原特徵 傳染性脾腎壞死病毒在透射電鏡下觀察為六邊形,直徑為150納米,病毒粒子在細胞質中裝配,成熟病毒...
白馬湖生態旅遊度假村,位於江蘇省淮安市洪澤區曹圩村,地處兩市(淮安市、揚州市)四縣(區)(金湖、寶應、淮安區、洪澤)結合部,東連京滬高速,西接寧連高速,鹽金312國道擦肩而過。2020年,白馬湖生態旅遊度假村對全國醫護工作者景區門票免費一年。景區介紹 白馬湖生態旅遊度假村擁有的3萬多畝白馬湖水面,...
仁和鎮(已撤銷),隸屬於江蘇省淮安市洪澤區,地處洪澤區中部偏東,東臨白馬湖與寶應縣山陽鎮交界,南瀕草澤河與金湖縣呂良、陳橋2鎮隔河相望,西與萬集鎮接壤,北與高良潤、岔河2鎮毗鄰。鎮人民政府距洪澤區人民政府16.3千米。區域總面積110平方千米。2011年末,仁和鎮轄區總人口27466人。明清,屬寶應縣。1958...
《全藕宴製作技藝》是2018年7月3日實施的一項行業標準。適用範圍 規定了全藕宴製作技藝的術語和定義、席單、冷菜、熱菜、點心、主食等。 本標準適用於揚州市範圍內全藕宴的製作。起草單位 揚州市烹飪協會、寶應縣(烹飪)餐飲協會、寶應縣東方天地大酒店、寶應縣順峰大酒店、寶應縣五瓊漿大酒店、寶應縣華美達大酒店...
白馬湖生態漁村,位於金湖縣前鋒鎮,地處兩市(淮安市、揚州市)四縣(區)(金湖、寶應、楚州、洪澤)結合部,東連京滬高速,西接寧連高速,鹽金312國道擦肩而過。該村擁有的3萬多畝白馬湖水面,天然水域遼闊,湖水清澈透明,盛產的螃蟹、甲魚、青蝦、鱖魚、烏龜等上萬噸特種水產品,以其生態養殖、綠色食品之...
優良佳蔬有太湖蓴菜、淮安蒲菜、寶應藕、板栗、雞頭米、茭白、冬筍、荸薺等。名特產品有南京湖熟鴨、南通狼山雞、揚州鵝、高郵麻鴨、南京香肚、如皋火腿、靖江肉脯、無錫油麵筋等。江蘇菜的特點是:用料廣泛,以江河湖海水鮮為主;刀工精細,烹調方法多樣,擅長燉燜煨焐;追求本味,清鮮平和;菜品風格雅麗,形質均美...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於《江蘇省白馬湖保護規劃》所述保護區域,包括洪澤區草澤河大治橋以東、潯河岔河大橋以東;淮安區運西河運西閘以西;寶應縣山陽鎮大寨河套閘以西;金湖縣呂良鎮呂良大橋以北,阮橋河退水閘以北等通湖河道及水面灘涂。第三條 在白馬湖區域內從事漁業生產及漁業活動的單位和個人,應當遵守本辦法。...
上元二年(761年),張志和在祁門潤田守孝三周年期滿,妻程氏又卒,遂無復宦意。為了逃避唐肅宗的尋訪,只帶了漁童、樵青,告別親朋好友,游黃山、績溪等地。然後復游吳楚山水,最後來到湖州城西西塞山漁隱,自稱煙波釣徒。在此,寫下了著名的詞句“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寶應元年(762年),張志和在...
東以仇垛河與學富鎮分界,南至北龍港鎮,西鄰寶應縣,北與建湖縣沿河鎮相鄰:慶豐、花季園、江莊、姚顧、丁馬港、仁和、新祥、凌龐、鳳池、城頭、新樓、公興、郭楊、漢張14個村和朝陽、文昌、利民3個居委會。1957年置樓王鄉,以駐地樓王莊命名,1958年定為樓王人民公社,1983年體制改革時復為樓王鄉,1987...
中華鱉的捕撈、包裝與運輸 第一節 中華鱉的捕撈 第二節 中華鱉的包裝和運輸 第十章 中華鱉的質量控制 第十一章 養殖生產實例 附錄一 附表1 常用的動物性飼料含量成分(100克)附表2 常用的植物性飼料含量成分(100克)附錄二 中華鱉健康養殖技術操作規程 附錄三 寶應縣中華鱉原良種繁育場(省級)簡介 參考文獻 ...
它上承淮河、洪澤湖的來水,原經三河注入白馬湖、寶應湖、汜光湖、高郵湖及邵伯湖而泄入長江。三河所攜泥沙,首先在寶應、汜光二湖沉積,使其不斷縮小而成為河道型湖泊,1969年建大汕子隔堤,開三河入江水道以後,切斷了白馬、寶應及汜光等湖泊與高郵湖的聯繫,從此,三河之水改由入江水道直接入高郵湖再經邵伯...
揚州位於長江沿岸,古老的京杭大運河在這裡與長江交匯,有高郵湖、寶應湖等中小型湖泊鑲嵌其間。璀璨的歷史和燦爛的文明在這裡共輝。市境跨京杭大運河兩岸,一年四季,水產禽蔬野味不斷。所以,淮揚菜的原料以鮮活為主,這也為在烹法上擅長燉燜,調味注重本味提供了物質基礎。淮揚菜幾乎每道菜對原料都有嚴格選料...
唐武德元年至四年(618年—621年),詔天下改郡為州,置孝昌縣,隸安州總管府,屬澴州;貞觀元年(627年),分天下十道,仍置孝昌縣,隸淮南道都督府,屬安州;至德二年(757年),縣沿孝昌,隸山南東道,屬安州;乾元二年(759年),孝昌復隸淮南道都督府,屬安州;寶應元年(762年),孝昌屬沔州,尋復屬...
水鄉北龍港鎮,坐落在蘇中里下河腹部,為江蘇省鹽城市西南邊陲重鎮,土地面積8100公頃,耕地面積2394公頃,8個村、3個居委會,人口35848人。國內生產總值299億元,財政收人82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309元。地理位置優越,南北興化縣相連,西與寶應縣以大運河旁的西塘河相望,北在鹽金國防公路與建湖縣交界;一級公路直...
金陵金絲蜜棗 13.寶應母子相會 14.鎮江 糖醋蒜 15.通州桔絡皮耳 16.興化麻辣菜 17.彌桃蓮藕 18.寶應蜜餞捶藕 19.鹽城藕粉丸 20.揚州玫瑰大頭菜 21.揚 州蘿蔔頭 22.鎮江糖醋蘿蔔 23.徐州醃菜 蘿蔔豆 24.東台油炸臭乾 25.常州素雞 26.燙乾絲 27.金陵麻油素乾絲 28.秦淮開洋乾絲 29.秦淮豆腐腦 30.油炸 ...
——水產養殖結構最佳化。農場充分利用境內水質清新、生態多樣的特點,不斷調優結構,創新養殖模式,大力發展龍蝦、中華絨鰲蟹、中華鱉、鱖魚等特種水產品養殖,並探索總結出了多種實用、高效的水產養殖模式。全場龍蝦套養和精養面積突破3000畝,畝效益達2800元。——畜禽養殖快速提升。農場堅持“突破重點、擇優扶持、典型...
漁溝鎮有漁溝整燒鱖魚製作技、瓢兒井的傳說、漁溝花鼓會、淮陰酒規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歷史傳說 據說很早以前漁溝鎮很熱鬧,洪澤湖裡有一隻烏魚看中了這塊寶地。一天,大烏魚來到漁溝鎮,就地一滾,變成了一條烏泥街道。烏魚頭貼地就像一塊鋪路的青石巨板。過往的車輛從上面碾,來去的行人在上面踩,結果才兩個來月...
城廂鎮境內的動物資源有:脊椎類:青魚、鯇、鱮、鱅、鯉魚、鯽魚、鱖魚、魴、泥鰍、鰟鮍、塘鱧魚、鮎魚、翹嘴白絲、䱗鰷魚、玉郎季、鱧魚、鰻鱺、黃鱔、蝦虎魚、鱸魚、金魚、蟾蜍、青蛙、虎紋蛙、澤蛙、雨蛙、姬蛙、棘胸蛙、龜、黿、鱉、赤練蛇、水赤練、青稍蛇、黃頷蛇、秤星蛇、蝮蛇、竹葉青、壁虎、晰蜴...
魚類常見的有鰱魚、草魚、鯉魚、鯽魚,鯰魚、烏魚、鯤魚,黃鱔、刺鰍、鱖魚、泥鰍、花鰍;昆蟲常見的有瓢蟲、蝗蟲、金龜子、地老虎、蚜蟲、蝽象、天牛等;此外,尚有蚌、螺、龜、蟹、蝦、蛤蟆(青蛙、蟾蜍)、蛇、蜥蜴(四腳蛇)、壁虎等。礦產資源 來安縣非金屬礦藏儲量大、品種多、品位高,主要有鉀長石、膨潤...
平橋是淮安區南端的一個鎮,與揚州市寶應縣接壤。西傍京杭大運河,有上千年的建鎮歷史,名列江蘇百家名鎮。早在公元前486年(周敬王34年,魯哀公9年),吳王夫差開挖古邗溝之後,構通了長江和淮河。那時淮河水位高,長江水位低。當時人們還不會造船閘,所以只能在古邗溝的北端末口沿淮河分別築了仁、義、禮、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