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學史 自從1997年首次從鱖魚上發現報導ISKNV以來,該病已經在中國大部分的地方被確診。
在韓國、朝鮮、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日本和新加坡等亞洲國家也有發病案例,甚至已通過水產品貿易傳入加拿大、澳大利亞、德國等地。
病原特徵 傳染性脾腎壞死病毒在透射電鏡下觀察為六邊形,直徑為150納米,病毒粒子在細胞質中裝配,成熟病毒粒子在胞質中積聚星晶格狀排列;福爾根染色和吖啶橙染色顯示為雙鏈DNA病毒;病毒有囊膜,對熱(50℃,30分鐘)、酸鹼性和紫外線敏感,處理後病毒失去致病力。根據形態結構、理化特性和生物學特性,進一步證實ISKNV為虹彩病毒(Iridovirus)。四種化學試劑:高錳酸鉀、甲醛、碘和次氯酸鈉中,次氯酸鈉對病毒的滅活效果最好,高錳酸鉀和甲醛次之,碘在試驗的濃度範圍內對病毒沒有滅活作用,因此建議生產實際中多用含氯的消毒劑預防魚類傳染性脾腎壞死病。
傳染性脾腎壞死病毒成熟二十面體病毒體
成熟二十面體病毒體,顯示外囊和內膜的細節,中心電子透明核心。
為害症狀 病魚身體失去平衡,易離群漫遊,同時有缺氧症狀。鰓蓋、口腔周圍、下領、胸緒、腹充血(圖1),偶爾還伴有眼球突出症狀,鰓絲失血發白,時常伴有爛鰓及寄生蟲感染(圖2),容易引起誤診。解剖後腹腔內常伴有腹水,肝臟呈現白色,有出血點,腎脾腫大,有的能看見明顯的出血點(圖3)。腸內充滿黃色物質(圖4)。
魚類傳染性脾腎壞死病為害症狀
圖片來源:
流行情況 病毒通過腹腔注射、肌肉注射、劃痕浸泡、浸泡、同池浸泡和口服等6種途徑感染,引起發病死亡。肌肉感染的發病潛伏時間最短,為7天;腹腔注射感染為8天浸泡、劃痕浸泡和同池浸泡都為9天:口服感染的時間最長為22天。病毒感染後,發病魚通過體表出血、尿液和類便等方式將病毒排放到環境水體中。魚類傳染性脾腎壞死病毒病的主要通過水體傳播。
具有明顯的季節性
28~30℃是該病的最適流行水溫,水溫在20℃以下很少發病。該病在寶應地區主要發生在6月下旬至10月上旬(期間高溫階段有暫停期)11月中下旬水溫下降後死亡率大幅下降。
發病急,死亡率高
發病塘口早期每天死亡十幾尾,幾天內可增至上百尾,甚至上千尾,死亡率達90%以上。
對外部條件刺激極為敏感
季節交替、氣候突變、晝夜溫差大、水環境惡化、其他病原感染、用藥不當等均可誘發或加劇病情。
可致死及病情反覆
可單獨感染致死,也可因感染後抵抗力下降伴隨著多種寄生蟲、細菌感染致死或病情反覆。
診斷方法 初步診斷 根據病魚典型的臨床症狀作出初步診斷。
樣品採集 採集10尾病魚,取脾和腎(特別是脾)。
實驗室診斷 組織學檢測:病魚的脾、心、腎、肝和鰓進行組織切片,顯微鏡觀察典型、異常的巨大細胞,嗜鹼性細胞腫大。
病毒檢測:可疑樣品的組織液接種斜帶石斑魚罐細胞系(GF-1),25℃生化培養中培養,10天內用相差顯微鏡觀察細胞病變(CPE)情況。7天可疑樣品還未出現CPE,而對照樣品已出現CPE,應立即再次傳代細胞。如果仍未出現CPE,視為陰性,排除可疑。當CPE出現後,必須用免疫學方法或PCR方法鑑定病毒,免疫螢光檢測為陽性,則可以確診為本病。用RSIV的上游引物(5·-CGGGGG-CAA-TGA-CGA-CTA-CA-3’)和下游引物(5’-CCG-CCT-GTGCCT-TTT-CTG-GA-3’)進行PCR擴增RSIV的586bp基因片段。對PCR陽性條帶進行測序,與RSIV基因序列相同可作出診斷。
ISKNV感染板塊的腎臟組織的組織學圖像
圖片來源:
防治措施 進行有效的池塘處理
有條件的塘口可設定獨立的進排水系統,避免與其他塘口發生交叉感染。養殖前期對養殖塘口(特別是前一年發病塘口)進行乾塘清淤,選擇連續睛好天氣,使用大量生石灰化水全池潑灑。塘口連續曝曬1周以上,期間需多次翻動塘底淤泥,確保塘底病原能被高pH和紫外線殺滅。
放養健康苗種,合理設定放養密度
儘量從有資質的省、市級苗種場購苗,堅決不從傳染性脾腎壞死病發病嚴重的地區引進苗種。有條件的可購買經過鑑定的無毒苗種,或者將購進的苗種送至當地有資質的檢測機構進行PCR檢測,確保未攜帶ISKNV後再下塘。
根據池塘條件及養殖技術水平合理設定放養密度,建議適當降低放養密度,特別是有發病史的塘口。每畝放養3~5厘米苗種1000~1200尾,放養密度過大,水體溶氧消耗較大,魚的排泄物較多,造成氨氮、亞硝酸鹽急劇升高,對養殖水體環境造成較大壓力,水質管理困難,疾病風險升高。同時,塘內還可適當套養少量花白鰱、河蟹以減少水體中的殘餌及有機質,降低水質惡化的風險。
餌料魚的管理
餌料魚的質量好壞直接關係到魚的抗病能力。餌料魚池塘要定期使用消毒劑進行消毒處理。餌料魚飼養過程中,要長期在飼料中添加維生素C和大蒜素以提高餌料魚的抗病能力。有實驗表明,ISKNV具有一定的宿主範圍。它不僅能感染蹶魚,還能感染其他種類的魚。而魚類病毒是可以通過食物經口和消化道傳播,餌料魚放養前最好也經過PCR檢測,確保未攜帶ISKNV。另外,餌料魚在往魚池塘投餵前需經過嚴格消毒,建議用4%~5%食鹽水浸泡數分鐘。
發病高峰前期管理
每年6月下旬至10月上旬為魚類傳染性脾腎壞死病發病高峰期(期間高溫階段有暫停期),為保證有一個健康體質和良好的養殖環境來平穩度過發病高峰期,前期養殖管理尤為重要。加強水質管理,魚苗種下塘後,每10天用EM菌、光合細菌等有益微生物製劑調節水質,確保水中有益菌占據優勢地位。5月初寄生蟲發病高峰期使用硫酸銅或苦參鹼殺蟲1次,每月根據水質情況使用聚維酮碘等消毒殺菌,再使用微生物製劑調節水質。
發病期管理
當發現有可疑症狀時要及時送檢,確診為魚類傳染性脾腎壞死病後,應及時撈除病魚及死魚,深埋消毒,進行無害化處理。此時塘內的魚體質較弱,不要添、換水,切忌病急亂投醫,盲目用藥,防止魚體產生應激反應,死亡量增大減少甚至停止投餵餌料。使用聚維酮碘等溫和的消毒劑對水體消毒1~2次,再使用微生物製劑調節水質,同時增加水體溶氧,確保水體溶氧在5.0毫克/升以上。漁具不要與未發病塘口混用,以防交叉感染。
疫苗研究
魚類傳染性脾腎壞死病疫苗包括細胞滅活疫苗、重組亞單位疫苗和DNA疫苗等。細胞滅活疫苗具有安全性好、免疫原性強、保護率高、研發周期短等優點,成為最常用的疫苗種類。另外ISKNV重組亞單位疫苗和DNA疫苗也取得較好的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