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重要性水平》是2004年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出版圖書,作者是段興民、張連起、陳曉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審計重要性水平
- 作者:段興民、張連起、陳曉明
- 出版社: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4年1月1日
- 頁數:165 頁
- 定價:19 元
- 開本:16 開
- ISBN:9787810980395
- 版次:1
《審計重要性水平》是2004年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出版圖書,作者是段興民、張連起、陳曉明。
審計重要性是指被審計單位會計報表中錯報或漏報的嚴重程度,這一嚴重程度在特定環境下可能影響會計報表使用者的判斷或決策。其在量上表現為審計重要性水平。隨著審計方法由詳細審計轉變為抽樣審計,“審計重要性”在註冊會計師的審計中運用...
《審計重要性水平》是2004年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出版圖書,作者是段興民、張連起、陳曉明。內容簡介 本系列叢書側重於註冊會計師執業實務技能培養,直接目標是現學、現用;同時,亦考慮中國註冊會計師行業未來發展趨,適時借鑑國際先進會計師...
在審計實務工作中,審計重要性水平是重要性的數量表示,是一個數量門檻或金額臨界點。重要意義 設定重要性水平是現代審計的一個創新。審計實務中運用重要性原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一是有利於防範審計風險。重要性水平的恰當判斷對降低...
各地區、各部門要充分認識進一步加強審計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準確把握審計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把審計工作放到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的重要位置,保障依法獨立行使審計監督權,切實提高審計監督工作服務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質量和水平。二、...
(1)評價審計結果時所運用的重要性水平可能不同於編制審計計畫時確定的重要性水平。這可能是因為環境的變化,或者是審計人員對被審計單位了解程度的加深。例如,審計人員在會計期間結束前編制審計計畫,只能根據預測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來...
第五條 註冊會計師應當運用職業判斷確定重要性。第六條 在計畫審計工作時,註冊會計師應當確定一個可接受的重要性水平,以發現在金額上重大的錯報。第七條 註冊會計師應當考慮較小金額錯報的累計結果可能對財務報表產生重大影響。第八條...
運作審計(作業審計):檢討組織的運作程式及方法以評估其效率及效益;履行審計(遵行審計):評估組織是否遵守由更高權力機構所訂的程式、守則或規條;財務報表審計:評估企業或團體的財務報表是否根據公認會計準則編制,一般由獨立會計師...
估計重要性水平 估計重要性水平是指註冊會計師在評價審計結果時所運用的重要性水平。重要性水平是註冊會計師專業判斷的結果,它可能不會像計畫重要性水平那樣因環境變化而適當變化。
內部控制測評、重要性水平確定與審計風險評估是編制審計方案的三個重要參數. 由於審計機關人力與時間的限制. 審前準備時間受到很大壓縮. 專項資金在項目的立項背景、政策制定、資金管理和運作模式、申報批覆和驗收程式等方面具有專業性和其...
一是審計人員在實施審計時要按照審計質量控制辦法的要求,搞好審前調查,按照審計方案確定的工作重點,合理確定審計重要性水平,嚴格審計證據收集,為作出準確的審計評價奠定基礎。二是加強審計覆核,從而保證審計評價的準確性。三是充分發揮...
市、縣級審計機關要進一步明確資源環境審計工作的職責和任務;地方審計機關,特別是市、縣兩級審計機關應當配備一定數量的專職資源環境審計人員,不斷提高其綜合素質和專業水平。(二)培養審計專業人才。各級審計機關要不斷充實和培養資源環境...
審計質量是審計工作水平的高低程度。其具體表現是審計效果好壞。審計質量高低直接影響審計目標的實現、對社會經濟的發展與穩定,也會產生間接或直接影響。影響審計質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1) 審計管理體制的適應性。(2) 審計人員...
在傳統審計模式向風險導向審計模式轉變的過程中,審計重要性和審計風險日益成為審計人員在工作實踐中必須首先考慮的兩個重要因素。如何科學地從性質和金額兩個方面確定重要性水平以及如何較為客觀地判斷審計風險中的重大錯報風險和檢查風險,...
評估審計風險是導致財務報表產生重大錯報和漏報的可能性,是客觀的存在,它不受審計人員的影響和控制。與審計重要性 評估審計風險與審計重要性之間是反向關係,即評估審計風險越高,所確定的重要性水平就越低,這樣才能保證終極審計風險在一定...
審計組所在部門主要是審計業務部門,其負責人的質量控制責任主要有:(1)業務部門負責編制工作方案。(2)部門負責人審核實施方案。(3)部門負責人批准實施方案的調整:包括審計範圍、內容和重點;重要性水平及審計風險水平;主要的審計步驟和方法;...
重要審計項目的審計工作方案應當經審計機關審計業務會議審定。第十四條 審計實施方案的主要內容包括:(一)編制的依據;(二)被審計單位的名稱和基本情況;(三)審計目標;(四)重要性水平的確定和審計風險的評估;(五)審計的範圍、內容、...
第二篇 審計基本方法 第四章 審計計畫與審計風險 第一節 審計計畫 一、審計計畫的含義 二、審計計畫的分類 三、審計計畫的作用 四、審計計畫的編制 第二節 審計的重要性 一、審計重要性的定義 二、重要性的運用 三、重要性水平的...
第四章 審計風險評價 第一節審計風險 第二節固有風險評估 第三節內部控制與控制風險評估 第四節檢查風險及需要特別考慮的重大錯報風險 第五章 重要性評估 第一節審計重要性 第二節確定審計重要性水平 第六章 控制測試與實質性程式...
審計人員應當根據審計重要性原則,合理確定可容忍誤差。符合性測試時,可容忍誤差一般以個數表示。實質性測試時,可容忍誤差一般以金額表示,其金額不能超過總體的重要性水平。第十二條 預計總體誤差是指審計人員對總體的誤差的一種預先估計...
三、審計具體目標 四、影響審計目標確立的因素 第二節 審計業務流程 一、審計業務流程的意義 二、審計程式與審計目標的實現 三、國家審計的審計流程 四、社會審計的審計程式 五、內部審計的審計程式 第三節 審計過程中重要性水平的判斷...
③運用重要性原則的兩個階段:註冊會計師應運用重要性原則的情形。一是在確定審計程式的性質、時間和範圍時,註冊會計師需要運用重要性原則。二是在評價審計結果時,註冊會計師需要運用重要性原則。2、確定重要性水平的兩個方面的考慮:...
審計專業判斷具有主觀性特徵,這也是它的本質屬性。 3、審計專業判斷是與審計事項結論密切相關的認定、評價和決策過程 審計專業判斷貫穿於整個審計工作過程的始終。審計人員完成審計項目,需要運用多方面的專業判斷:確定重要性水平;識別重要...
2.2 總體審計策略和具體審計計畫27 2.2.1 總體審計策略27 2.2.2 具體審計計畫32 2.2.3 審計過程中對計畫的進一步措施33 2.3 審計重要性34 2.3.1 重要性的概念34 2.3.2 重要性水平的確定34 2.3....
通過分析評估找出項目成敗的原因,總結經驗教訓,為提高審計項目的決策和管理水平提出建議,進而提高審計工作的規範化和科學化水平。原則 第一,科學性原則。要求評估人員對被評估的審計項目的評估資料及其相關情況等進行深入而周密的調查、...
三、審計業務約定書55 第二節總體審計策略與具體審計計畫57 一、審計計畫的含義及作用57 二、總體審計策略58 三、具體審計計畫59 四、審計計畫的修改與記錄60 第三節審計重要性60 一、重要性的含義60 二、重要性水平的確定61 三、...
第四章 計畫審計工作 61 第一節 審計計畫 61 一、審計計畫的含義與作用 62 二、審計計畫的內容 62 三、對計畫審計工作的記錄 66 第二節 審計重要性 67 一、重要性的含義 67 二、重要性水平的確定 68 三、重要性與審計...
2.1.3 審計業務約定書 26 2.2 總體審計策略和具體審計計畫 27 2.2.1 總體審計策略 27 2.2.2 具體審計計畫 32 2.2.3 審計過程中對計畫的進一步措施 33 2.3 審計重要性 34 2.3.1 重要性的概念 34 2.3.2 重要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