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審計

審計管理一般指本詞條

管理審計是對被審單位的管理業績、決策所進行審核、稽查。是就被審單位的業績或目標、計畫、程式和方針提出意見,並對管理業績的效果表明意見,以改進管理工作、提高經濟效益。管理審計是現代審計發展的產物。它涉及到經營方針和計畫,並從分析企業發展方向的角度提出意見和建議,努力把企業引向正確的方向。管理審計具有以下特點:(1)全面、綜合地研究經營管理。(2) 以經營計畫為審計對象; (3) 採用相應的科學方法和信息審計方法。其內容包括:(1) 對企業經營目標、計畫、管理秩序以及長期規划進行審查。(2) 對企業高層領導部門在內的整個管理部門進行評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管理審計
  • 性質:現代審計一種新的審計類別
  • 意義: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
  • 別稱:效率審計
審計介紹,管理過程審計,管理部門審計,重點,價格審計,經濟契約審計,內部控制審計,管理過程審計,方法,注意,

審計介紹

管理審計是以改善企業的管理素質和提高管理水平為目的,審查被審計事項在計畫,組織,領導控制,決策等管理職能上的表現,促使被審計單位提高管理水平以提高經營活動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一項管理活動

管理過程審計

管理過程審計是指以計畫、組織、決策和控制等管理職能為對象的一種經濟效益審計。它通過對各種管理職能的健全性和有效性的評估,以考查管理水平的高低,管理素質的優劣以及管理活動的經濟性、效率性,並針對管理中所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的建議和意見。如對決策職能的審查,主要應查明是否制定科學的決策和程式,是否遵守合理的決策原則;決策的方法是否科學、恰當,決策的結果是否正確等。對控制職能的審查,主要應查明有無健全和科學的內部控制制度,各項控制制度是否嚴格執行,其實際效果如何等。

管理部門審計

管理部門審計,是以企業的各管理部門為基本對象,通過對企業各管理部門應承擔的經濟責任及其履行狀況以及管理人員素質的審計,促進企業提高經濟效益的一種審計活動。如對設備物資管理部門的審計,應查明是否履行了對物資消耗和存儲定額的制訂、採購、保管、收發和維護等職責。
財務部門的審查,應查明會計工作是否遵循了會計法規,有無嚴格的成本控制制度;是否採取了有效措施進行資金的籌措,減少資金占用,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等。
企業內部審計部門開展管理審計後,從過去的糾錯防弊、扮演“警察”角色為主向高層次的“參謀、耳目、助手”方向發展;從真實性、合規性審計為主向注重效益審計方向發展;從以財務報表為中心的財務收支審計向以內部控制為中心的財務基礎審計的方向發展;從事後審計向事前、事中審計方向發展。

重點

價格審計

對本部門、本單位在購銷過程中發生的價格行為進行諮詢、審核、監察,確認其真實性、合法性和效益性,提出審計意見和建議,為公開、公平、公正地進行價格決策服務。這包括購價審計、銷價審計、成本價審計、造價審計和投資價格審計

經濟契約審計

企業在聯營投資、技術引進、資源開發、設備訂購、生產協作、工程施工等方面存在大量的經濟契約,通過對經濟契約的簽定、履行、結果各個階段的審計,及時發現影響企業權益的種種問題,如在契約簽訂前,即審查其是否可行、合理,可以制止無效經濟契約的簽訂,避免給企業帶來經濟損失。

內部控制審計

內部審計對內部控制的評審主要是檢查其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查找“盲點”。通過符合性測試實質性測試,對組織機構的職責分工、授權審批、會計控制、主要經營管理環節、實物控制程式以及經營實體管理等環節進行檢查,評價經營管理秩序是否規範,是否嚴密和有效,各控制點是否由不同部門和個人去完成,有無“獨攬”情況,經營管理職權是否民主科學和相互制約,尋找失控點和漏洞,提出弊端及癥結所在,從而強化企業管理,提高經濟效益。

管理過程審計

它是以計畫、組織、決策和控制管理職能為內容的一種管理審計。內部審計可以通過對企業生產組織、工藝流程、技術改造、投資決策、業務經營、勞動人事等各個環節管理的經濟性、效率性、效益性進行評價來實現對企業生產經營全過程的管理。內部審計機構要根據加強企業內部管理的需要,在企業管理的各個環節靈活地開展監督和服務。

方法

因果分析
因果分析法”是從事件的起因查起,最終查出所對應的結果。“果因分析法”則正好相反,是從事件所產生的結果查起,最終透析出問題產生的原因。這兩種方法各有優缺點。“因果分析法”的優點是循序漸進,環環相扣,審計內容較為全面,不足之處是審計所需時間較長,技術難度較大。
“果因分析法”的優點是溯果擷因,方法簡便,需要時間較短,不足之處是審計過程容易以點帶面,內容不夠全面。究竟哪種方法效果更好,這要視具體的審計情況和審計目的而定。一般來說,在沒有審計線索的情況下,更多地採用“因果分析法”,如果審計人員掌握了審計線索,為了提高審計效率,便可以考慮採用“果因分析法”。
“窗簾拉開式”審計法
如果一個窗簾由兩幅組成,在陽光充足的早晨,我們從中間拉開,眼前便會迅速地明亮起來。這種拉窗簾的方法套用到管理審計中,也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體來說,就是審計人員根據掌握的審計線索,依據自己的職業經驗,對問題產生的原因做出判斷。同時,向“左”追查問題產生原因的整體脈絡,向“右”驗證分析自身判斷的準確性。這種方法也可以稱為“先入為主”法。
例如,某項工程成本管理審計,已知該項工程成本過高。審計人員根據經驗判斷,知道問題產生的原因是材料採購成本過高。依此判斷,審計人員便可向“左”追尋材料採購過程管理方式,向“右”可通過抽查票據的方式,具體驗證材料採購成本是否真的過高。
如果向“右”的結果驗證了審計人員的判斷,向“左”的工作業已完成,此項管理審計便可初步結束。這種審計方法的優點是工作效率會大大提高,缺點是如果審計人員的判斷出現偏差,反而會遲滯審計工作進度。因此,運用該審計方法,職業經驗不足的審計人員不宜使用。
“遵循性”審計法
“遵循性”審計法是針對管理審計中發現的問題,依據已有的管理模式和固有的思維習慣,對問題的是與非做出判斷。“思維創新”審計法則相反,它根據被審計單位的實際情況並打破原有的思維方式,對問題進行判斷。舉例來說,企業臨時用工問題,按照國企固有的管理模式及固有的思維方式,企業臨時用工是不可取的,因為國企本身已經存在冗員。按照“遵循性”審計法,就會否定企業臨時用工的做法。但我們如果採用“思維創新”法,換個角度去思考問題,可能又會得出不同的結論。
如果由於臨時用工可以使生產效率提高,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大於用國有企業閒置職工,而這種大於效益又足可以抵償臨時工用工成本的話,用臨時工也未嘗不可。因此,審計人員不能因循守舊,死抱框框。否則,審計結論不可能是實事求是的,甚至會給企業決策帶來一定的誤導作用。
“高屋建瓴”審計法
強調管理審計要進行深入細緻地分析與解剖,並不是說管理審計要一味地在“微觀世界”中探索。深入地了解“微觀世界”之後,審計人員還要“跳”出來,站在一定的高度,對“微觀”進行總結、提煉,使之上升到一定高度,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高屋建瓴”審計法。通常所說的“既要進得去又要出得來”,就是這個道理。“解剖麻雀”法停留在“微觀”層次,“高屋建瓴”審計法則提高到“巨觀世界”,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微觀是巨觀的基礎,沒有微觀只有巨觀是不可能的,同樣只有微觀沒有巨觀也是不行的,站在微觀和站在巨觀的角度所得出的審計結論也可能是不同的。
如一個集團公司,內部有許多子公司,某一個子公司車輛需要進行修理,經過考察,委託集團公司以外的單位進行修理,比集團公司內部其他公司的價格要低得多。如果站在這個子公司“微觀”的角度考慮問題,就會得出用外部單位進行修理的結論,但如果站在集團公司這個“巨觀”角度考慮問題,從集團公司整體效益出發,又會得出用集團公司其他子公司進行修理的結論。可見,看問題的角度和高度不同,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審計結論
“否定之否定”審計法
在實際審計工作中,由於受環境和知識水平等因素的影響,審計人員做出的審計結論往往不可能一次完成,先前的審計結論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這時,如果審計人員發現了這一偏差,應對原有的審計結論進行否定,重新得出正確的結論。否定之否定才是肯定。審計人員只有勇於面對自己的錯誤,才能不斷得出正確的結論。我們所說的否定之否定,並不是單指一次否定,有些情況下,可能需要多次否定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總之,搞好管理審計需要審計人員細緻入微的工作,需要實事求是的態度,同時還需要掌握正確方法。只有這樣,管理審計才能逐步邁入正軌,內部審計的職能作用才能得到更好的發揮。

注意

1.轉變觀念,合理定位。目前,在作為審計主體的審計人員中,有些人對管理審計存在一些模糊認識,認為在企業管理活動中,管理審計是服務,財務收支審計是監督,擔心管理審計會削弱審計監督的職能。事實上,管理審計是監督與服務的有機結合,財務收支審計與管理審計都兼有監督與服務的職能,監督與服務可以統一於一種審計形式之中。管理審計從財務審計入手,在搞好財務收支的基礎上,先披露違紀違規問題,再披露管理方面的問題,然後分析原因,找出對策和方法,提出改進管理和提高經濟效益的建議。因此,審計人員要引入先進的審計理念,樹立管理審計的思想。
審計客體即被審計單位也應轉變觀念,不能認為審計就是查問題的,不能真正解決企業存在的管理問題。審計客體必須認識到,審計行為真正的目的是促進企業提高競爭力,達到效益最大化,與管理者、被審者的根本目標是一致的,應支持配合審計工作,共同解決企業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總之,審計的主、客體應努力進行觀念自我更新,建立審計監督審計對象、業務部門的夥伴關係,使審計監督與企業管理相結合,避免孤軍作戰,使審計工作難以開展。
2.提高內部審計部門獨立性。獨立性是內部審計的基本原則,內部審計的獨立性是通過審計機構設定和審計的客觀性來體現的。內部審計部門應在整個組織或單位中處於較高的權威位置,直接受最高管理層的領導或授權。只有這樣,審計業務才會不受其他部門的干擾和限制,從而有效地行使審計職權。審計部門的獨立性有利於審計的客觀性。審計部門應獨立於管理部門、經營部門之外,審計部門只有獨立於被審計活動,才能做到審計結論的客觀、真實、公正。
3.內部審計要立足“內向服務”。管理審計的目的是提高被審計單位的管理水平,幫助他們挖掘提高經濟效益的潛力,主要做法是提出改進管理工作的建議。這就要求審計部門必須轉變工作重點,立足於企業內向服務,對於企業主要經濟活動進行有效控制,真正服務於管理層;要發揮獨立的監督、評價職能,正確理解審計的獨立性原則,堅持獨立審計與積極參與管理相結合,充分發揮企業內審貼近經營、熟知管理的優勢。
審計人員要擴大視野,將審計視點和分析問題的著眼點從具體經濟業務轉移到管理過程上來,運用各種分析性審計程式,將傳統的直觀反映審計發現轉變為分析評價內部控制,揭示經營管理、內控體系中的薄弱環節及存在的普遍性問題,分析其深層次原因,提出建設性意見,提高審計服務質量。
4.從內部控制入手,加強事前事中審計,對企業經濟活動實施全過程監督。內部控制是企業自我調節自我約束自我監督的一種管理控制系統,是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審計人員在進行管理及效益審計時,應按照內部控制評審的要求,採用靈活多樣的審計方法,對內部控制進行功能性測試和遵循性測試,找出管理上存在的問題和內部控制的薄弱環節,對症下藥,從而促進企業健全和完善內部控制,使生產經營活動有序進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