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管理模式

審計管理模式是指為實現一定審計目標,由各種要素構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審計的標準形態。

在這裡:①審計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目標;②審計管理模式是由各種要素組成的;③審計管理模式具有特定的功能;④審計管理模式是一種標準形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審計管理模式
  • 類型:行政型的管理模式
  • 簡介:特定功能的審計的標準形態
  • 學科:經濟學
審計管理模式的性質,審計管理模式的特徵,建立審計管理模式的要求,建立審計管理模式的意義,

審計管理模式的性質

從我國審計組織的管理內容出發,審計管理的模式是行政型的管理模式。在行政改革和轉變政府職能中,強調政府職能的服務公共的性質,因而把行政管理認為就是公共管理,行政型審計管理模式也就是公共型審計管理模式。這實際上涉及行政管理與公共管理的關係。公共管理是對公共事務的管理。行政管理就是公共管理,因為行政管理的內容是國家事務、社會事務和機關內部事務;而公共管理的內容,是政治性公共事務(如軍事、外交、司法、維護公共安全等)和社會性公共事務(如教育、科技、公共運輸、醫藥衛生等)。行政管理的內容也就是公共管理的內容,只是將國家事務說成是政治性公共事務,社會事務說成是社會性公共事務;就是在企業,從其經濟活動內容的性質而言,同樣存在有行政管理活動或公共管理活動的事務。以上分析表明,審計管理既具有行政管理的性質,同時也具有公共管理的性質。

審計管理模式的特徵

1、目標性,審計管理模式的運行,具有明確的應完成的任務和達到的要求。
2、規範性,審計管理模式的運行要遵循一定的審計規範和相關規範。
3、穩定性,審計管理模式構成是各種要素相互聯繫、制約和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個整體,能在較長時期或以其基本功能運行。
4、相對性,審計管理模式的具體形態及其內容、結構和功能隨客觀環境的變化而發生變化。因而一定形式的審計管理模式從整體上是穩定的,但其結構、功能也在發生變化而是相對的。
5、適應性,審計模式的基本的內容、結構和功能,能隨著客觀條件的不同而進行相應的調整並正常運行。
6、國際性,審計管理模式的建立考慮了與國際審計準則和有關國際審計通行規則相協調。

建立審計管理模式的要求

1、要以客觀實際的審計管理環境為基礎,建立審計管理模式,要從實際出發,依據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條件下,市場經濟發展、科技進步和現代經濟管理的要求;
2、要採用科學方法,建立審計管理模式對客觀審計事物的研究,要採用科學的觀察法、調查法、抽象法、定性法、定量法和分析法等;
3、要以一定的理論為指導,建立審計管理模式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運用現代科學理論,並依據有關法規;
4、要抓住事物的本質,建立審計模式要運用科學的方法,認識審計事物的本質,反映審計事物發展的規律;
5、要具有規範性,建立審計模式要按照審計模式內容從形態、結構、功能和特徵等方面進行規範,抽象為一種標準形態。

建立審計管理模式的意義

1、認識審計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通過建立審計模式,認識審計事物在一定條件下的形態、結構、功能、特徵和規律,及其發展變化的內部和外部的因素,運用這些因素促進事物的發展變化。這使得實際存在的複雜的審計事物,由於採用建立模式的抽象,變得簡單明了,易於理解。
2、提出審計改革的要求。以審計管理模式的標準形態,對照實際審計管理工作,肯定符合審計管理模式要求的方面,找出不符合審計管理模式要求的內容,並分析其原因、影響,相應提出在巨觀上、微觀上應進行審計改革的要求,以促進審計事業的發展。
3、指導審計實踐。以審計管理模式的標準形態,作為對審計實踐的指導。建立的標準化審計模式,可以規範審計事物發展的過程、過程中的行為及過程運行機制。以審計管理模式的標準形態對照實際審計工作,對符合審計管理模式要求的方面,要不斷充實和完善;對不符合審計管理模式要求的內容,分析其原因、影響,並相應採取措施改進。依據影響審計管理模式發展變化的因素在未來時期可能發生的變化,預測審計模式所反映客觀事物在未來時期的發展,採取相應措施,對現實事物的發展施加影響,以便發揮審計的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