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區(寧波市江北區)

江北區(浙江省寧波市江北區)

寧波市江北區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江北區隸屬於浙江省寧波市江北區,位於浙江省寧波市西北部,東南臨甬江鄞州區相望,南瀕姚江,與海曙區鄞州區連線,東北毗鄰鎮海區,西接餘姚市

江北區總面積208.14平方千米,轄7個街道、1個鎮(慈城鎮)、35個社區、110個村委會,區人民政府駐 新馬路61弄。江北區地勢平坦,有低矮山丘6萬畝,該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境內較大的河流有甬江、餘姚江、慈江及江北大河。

2017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2018年10月,入選2018年全國科技創新百強區、全國綠色發展百強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江北區
  • 外文名稱:Jiangbei District
  • 行政區類別:市轄區
  • 所屬地區:中國華東
  • 下轄地區:7個街道、1個鎮
  • 政府駐地:新馬路
  • 電話區號:0574
  • 郵政區碼:315000
  • 地理位置:浙江省寧波市
  • 面積:208.14平方千米
  • 人口:37萬人(2016年常住人口)
  • 方言吳語-太湖片-甬江小片-寧波話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慈城古縣城、保國寺、老外灘
  • 機場寧波櫟社國際機場
  • 火車站寧波站寧波
  • 車牌代碼:浙B
  • 高等院校寧波大學
  • 行政代碼:330205
  • GDP:441.4億人民幣(2017年)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氣候特徵,水文,人口,經濟概況,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科技,教育,社會保障,衛生,文化,體育,交通運輸,獲得榮譽,旅遊景點,

歷史沿革

春秋(公元前770一前476年)及戰國前期(公元前475一前332年)屬揚州越國。周元王四年(公元前473年),越並吳,越王勾踐於姚江北岸今江北區慈城鎮三勤村之城山渡建句章城(乃寧波境內有城之始)。漢《十三州志》載:“越王勾踐之地,南至句余,其後並吳,因大城句余,章(彰)伯(霸)功以示子孫,故曰句章。”周顯王三十六年(公元前333年),越王無疆攻楚,楚威王趁機滅越,殺無疆,越國分立,臣服於楚。
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實行郡縣制,分天下為36郡,以吳越之地設會稽郡,治在吳州(今江蘇蘇州),領縣二十六,句章為其一,今江北區全境屬句章縣。治在城山渡句章城。
西漢初,漢高祖封同姓王,會稽郡相繼隸屬荊國、吳國、江都國。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江都國除,會稽郡重隸揚州。從此經西漢後期、東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直至唐初,今江北區全境始終隸屬句章縣。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改郡為州,並析句章縣置姚州、鄞州,隸越州總管府,歷時842年的句章縣遂廢,武德八年廢鄞州,更置鄮縣,今江北境均屬鄮縣。
唐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朝廷于越州鄮縣別立明州,並析鄮縣為慈谿、奉化、翁山(今舟山)、鄮4縣。今江北區慈城、洪塘、莊橋一帶屬慈谿縣;中馬、白沙、文教、孔浦、甬江等地仍屬鄮縣。元和四年(公元809年),分鄮縣地置望海鎮於甬江口。五代梁開平三年(公元909年),錢謬改鄮縣為鄞縣。同時改望海鎮為靜海鎮,旋即改置望海縣,次年又改名定海縣。今甬江、孔浦和白沙的部分區域遂屬定海縣。從此經唐、宋、元、明、直至清初,江北現境始終分屬慈谿、鄞、定海3縣。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定海縣改為鎮海縣。期間在鴉片戰爭後,寧波被迫闢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寧波正式開埠,江北岸老外灘一帶,按條約指定為“外人居留地”。
民國元年(1912)廢府,3年置道,寧波屬會稽道。民國16年,廢道;同年,劃鄞縣城廂及近郊置寧波市。民國20年1月,寧波市裁撤,地復入鄞縣。此後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境域分屬慈豀、鄞和鎮海3縣。
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6月24日,寧波市人民政府成立。11月3日,江北區公所建立,次年6月撤銷。1950年8月2日,鄞縣城區劃歸寧波市。1951年5月,成立江北區人民政府,1956年2月撤消,街道直屬市政府。1958年,置江北街道辦事處。1959年2月,組建江北城市人民公社(與街道辦事處一套班子、兩塊牌子)。1969年,建立江北人民公社革命委員會,12月,改區建置,更名為江北區革命委員會。1978年10月,江北區被定為市轄區一級(縣級)政權建置。1980年10月,復名江北區人民政府,區政府駐寧波市人民路378號。
1951年5月,鎮海縣莊市區白沙、壓賽兩鄉劃歸寧波市,同月建立郊區人民政府。8月,鄞縣北郊鎮劃歸寧波市(大部分屬今江北區境)。
1954年10月,為劃建棉區和機場特區,調整慈豀、餘姚、鎮海3縣境域。同月,鎮海縣梅堰鄉的3個村、新團鄉的2個村、團橋鄉的2個村,慈豀縣的莊橋鎮、靈陽鄉、姜顏鄉,郊區的白沙鄉、壓賽鄉劃歸莊橋,建莊橋機場特區,並建立莊橋區人民政府,屬寧波市轄。同月,慈谿縣城遷至滸山鎮;今屬江北境的慈豀縣慈城鎮、城東、半浦、洪塘、橫山、獅東、鞍山、裘墅、鄮力、洋墅、費市、赭山、黃山、雲湖、妙山等巧鄉鎮劃歸餘姚縣。
1955年1月,寧波市郊區、莊橋區人民政府改為區公所。1955年6月,鎮海縣團橋鄉、新團鄉劃歸莊橋特區。
1956年2月,郊區、莊橋區合併為郊區,仍設區公所。1957年1月,郊區區公所改為郊區辦事處。1958年9月,郊區6鄉鎮聯合,分別成立莊橋和甬江人民公社。
1959年2月,郊區辦事處撤銷,公社直屬市。同年12月,莊橋、甬江2公社合併為甬江人民公社,並析出莊橋鎮,均屬寧波市。1960年10月,餘姚縣慈城人民公社(1958年9月建立時為東風人民公社)全域劃歸寧波市。1961年9月,建立慈城區公所,12月,建立甬江區公所。
1962年12月,慈城、甬江2個區公所撤消,公社直屬市。1978年11月,恢復寧波市郊區辦事處,駐寧波市蒼水街150號。1983年7月,郊區被定為市轄區一級政權建置。
1984年1月,鎮海區莊市鄉路林、雙橋、聯成3個村劃歸市郊區。2月,市郊區(大部分區域)和江北區合併組建新江北區,區政府駐寧波市人民路378號。

行政區劃

江北區下轄甬江、莊橋、洪塘、中馬、白沙、文教、孔浦七個街道和慈城鎮。
(2011年2月統計數據 單位:平方公里、人、個)
地區陸域面積戶籍人口行政村社區居委會
江北區
208.4
240498
94
47
1.6
20941
5
3.2
18905
5
5.9
24658
8
2.8
32149
7
18.4
16594
10
2
35
39295
25
7
39.2
30021
22
7
102.3
57935
37
6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江北位於寧波市區西北側,東南臨甬江與江東區相望,南瀕姚江,與海曙區、鄞州區連線,東北毗鄰鎮海區,西接餘姚市,江北區面積208平方公里。
浙江省寧波市江北區

氣候特徵

江北區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條件優越。光能資源,年日照百分率為47%,一年中日照時數最多的的月份是8月份,為275.1小時,最少月份為2月,僅為118.9小時。年均太陽輻射總量為110.6千卡/cm2。光照條件完全能夠滿足作物生長對光的需求,特別是對於種苗生產比較有利、比較豐富:由於寧波市地處亞熱帶,區內年均日照時數2071.4小時。
熱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6.1—16.5℃。1月平均氣溫4.1℃,極端低溫-9.5℃。7月平均氣溫28.1℃,極端高溫39.2℃。大於10℃積溫5080℃。無霜期235天。
降水量大、相對濕度高:由於地處海濱,降水量豐富。年平均降水量1370mm,降水量最小年為899.5mm,最大降水量為1634.2mm。

水文

江北區境內較大的河流有甬江、餘姚江、慈江及江北大河,這些干係河流又與各鄉鎮河流相通,構成網路,形成比較完整的水利體系。

人口

江北區2013年末公安戶籍人口241802人,101013戶,其中非農業人口159523人。總人口中男性118739人 ,女性123063人。江北區出生人口(含補報)1937人,計畫生育率為96.49%,多孩違法生育率0.21%,出生人口性別比控制在109.33。

經濟概況

2011年地區生產總值從2006年的121.6億元增加到225億元,年均增長9.6%。人均生產總值從5.3萬元增加到9.4萬元,年均增長8.7%。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從26億元增加到55.3億元,年均增長16.3%。累計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45億元,是前五年的近3倍。產業結構不斷最佳化,三次產業比重從3.0:48.8:48.2調整到2.5:38.9:58.6。
2013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78.4億元,增長9.2%,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2.2:35.4:62.4;完成公共財政預算收入66.5億元,增長10.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41729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2605元,分別增長10.1%和12.1%。

第一產業

江北新培育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範區3個、省級示範區3個、市級示範區13個,“一區兩帶三基地”布局基本形成。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壯大,區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分別增加到21家和124家,寧波牛奶集團第十八牧場成功申報為省級農業精品園。農業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姚江乾堤維修加固工程和姚江東排工程進展順利。

第二產業

2011年實現工業總產值488.8億元,比2006年增長37.5%。產業基地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投資創業中心成為寧波市重要先進制造業集聚平台,寧波(江北)高新技術產業園啟動建設。裝備製造業占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提高到35.7%。企業梯隊建設成效明顯,龍頭企業金田集團2011年實現總收入315億元,12家骨幹企業邁過5億元產值門檻,66家企業產值突破億元。企業上市取得新突破,聖萊達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市。成功創建省科技強區,累計引進和共建研發機構14家,新增省級以上工程技術中心11家,3個項目列入國家重大科技專項,中策集團大功率柴油機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累計盤活低效、閒置廠房60萬平方米,規上工業畝均增加值達到68.4萬元。
江北區江北區

第三產業

2011年實現服務業增加值131.8億元,比2006年增長90.2%。服務業載體建設取得突破,江北萬達廣場、銀億海德商業廣場等城市綜合體建成開業,24萬平方米高檔商務樓宇竣工投用,北岸財富航運物流基地入選市級現代服務業產業基地和寧波市首批優勢總部基地。海運業總運力達160萬噸,占全市總量的近三分之一。商務服務業加快集聚,金融保險、會計法律、創意設計等生產性服務功能明顯增強。新增國家4A級旅遊景區4個,2011年旅遊總收入突破60億元。
2012年,江北區共接待國內外遊客584.34萬人次,同比上年增長22.05%;實現旅遊總收入61.20億元,同比上年增長25.77%。其中,接待國內遊客576.64萬人次,同比上年增長22.10%,接待入境遊客7.70萬人次,同比上年增長19.16%;實現國內旅遊收入58.11億元,同比上年增長26.74%,外匯收入4788.37萬美元,同比上年增長15.66%。

社會事業

科技

2013年江北區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產值的比重為24. 6%。擁有高新技術企業49家,各級企業技術研發機構102家,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10家、省級創新型試點示範企業3家、市級科技型企業5家、市級創新型試點企業3家、市級創新型初創企業212家,省市級工程(技術)中心8家、區級工程技術中心11家。獲批國家級項目17項,市級項目17項,爭取上級科技經費3467.7萬元。全年列入市級新產品試製計畫75項。獲公示市科技創新推動獎1人、市科技進步獎4項。立項區級項目49項,補助總額736.4萬元,認定區級專利示範企業3家、區專利產業化項目4項,全年專利授權2100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384件,同比增長21.9%,居全市第二位。廣泛開展區校、校企合作,舉辦千人計畫江北行等大型合作活動,技術契約登記265項,技術成交額5474萬元。深化浙大寧波工業技術研究院運行機制改革,新引進研發團隊5個,截至目前已建成17個研發中心,完成註冊公司15家,銷售近2500萬元。組建寧波首個3D列印技術服務中心、機器人4S技術服務中心。

教育

2013年區財政對教育撥款超5億元,城市教育費附加徵收9600萬元,同比增長22%。學前教育公益普惠,引導一般民辦幼稚園向普惠性民辦園轉型。目前公辦幼稚園17所,普惠性民辦幼稚園35所,選擇性幼稚園10所,公辦、普惠性幼稚園招生覆蓋率85.4%。2013年度9所幼稚園又創高一等級,等級幼稚園達到60所,等級幼稚園幼兒入園率達94.6%。義務教育均衡高質,江北外國語學校竣工交付並於9月正式開學,江北區公辦中國小數量增至33所(含分校區),義務段在校學生達26478人。堅持“零擇校”,保證就學機會公平,義務教育學齡人口入學率為100%,首次採用外來務工子女網上預報名, 9月招收國小新生4520人,其中外來務工人員子女2745人。繼續做好經濟困難學生幫扶工作,全年享受免費愛心營養午餐的學生有369人次,免費金額26.5萬元。社區教育與時俱進,66個社區(村)成功創建標準化市(村)民學校,“寧波江北終身學習網”學員8達萬多人,點擊量達180多萬人次,課程總數2306門,累計開展各類教育培訓活動3518 場次,吸引 364338人次參與。

社會保障

2013年,江北區城鎮職工養老、醫療、工傷、生育、失業五大社會保險參保人數分別為24.5萬人、18.6萬人、14.1萬人、13.4萬人和14.3萬人,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完成101.34%,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9.14%,戶籍人口各類養老保險參保率為94.3%。對江北區1.8萬餘名退休職工統一調資,目前企業退休人員人均養老金已達1815元左右,比上年增長約180元。大力推行社保卡發放工作,目前已經發放社保卡11萬張。
2013年,江北區共有低保742戶、947人,新增低保戶71戶、100人,取消211戶、348人,共發放低保金722.6萬元;城鄉《社會扶助證》家庭149戶、277人,全年發放扶助證對象老年補貼7.5萬元。發放困難家庭物價補貼17.6萬元、一次性生活補貼 31.1 萬元,補貼困難民眾5652人次;實施殘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工程,江北區275位殘疾人享受低保,其中138位符合低保標準的二級以上殘疾人每月全額享受低保;139位家庭收入在低保標準150%以內二級以上殘疾人按低保標準享受基本生活補助,累計補助資金支出105.8萬元。有313位精神殘疾或智力殘疾等級為三四級,其他殘疾為二級以上的殘疾人按低保標準全額或差額享受了基本生活保障金,全年累計支出159.0萬元。全年醫療救助資金支出325餘萬元。元旦春節 “解難幫困送溫暖”活動走訪慰問各類困難戶5464戶,發放慰問金821.4萬元。發放臨時救濟款約194.9萬元,受益3252人次。加強防災減災能力,設立避災場所,建立避災中心47個,面積達106945平方米,可安置災民25765人。在抗擊“菲特”颱風中,共開啟避災場所45個,安置受災民眾2萬餘人,採購發放食品和飲用水20餘萬份、蓆子1萬張、被褥5000床、應急照明設備400台、手電2000個、雨具500套,累計投入救災資金500萬元。

衛生

2013年,江北區共有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81家,其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7 家,鄉鎮衛生院1家,社區衛生服務站52家,村衛生室29家;衛生專業技術人員達到1452人,中級及以上職稱衛技人員達376人;全年區屬各醫療衛生服務機構門診量達到1876101人次,住院12181人次;全年孕產婦死亡率為0/10萬;嬰兒死亡率為1.09‰;孕產婦和兒童保健覆蓋率分別為100%、98.5%;孕產婦系統管理率96.25%,3歲以下兒童系統管理率為96.92%。寧波市第九醫院、江北區兒童醫院等4家區級公立醫院統一實施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寧波市第九醫院與寧波市第一醫院建立了為期15年的全面合作關係。婦兒醫院北部院區基本建設竣工並通過驗收。光明眼病醫院整體成功轉讓,成立愛爾眼科醫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文化

2013年,成功創建浙江省文化先進區;大運河(江北段)申遺工作通過驗收;保國寺千年紀念活動保障有力。全年完成寧波市酒吧音樂節、寧波市麥霸歌手大賽、寧波市外灘街舞大賽、“溫暖三月民謠節”等52場“周周演”系列文化活動;北岸文化“三三”工程啟動實施,開闢了“蘭江舞台”、“百姓展廳”、“北岸講壇”三大公共文化平台。加大文化市場監管力度,全年共出動執法檢查379次,出動執法人員1812人次,檢查文化市場經營場所1719家次,查處違規經營單位56家次,立案處罰31起,收繳非法出版物17756件。

體育

2013年,江北區現有體育傳統項目學校20所,其中省級3所,市級7所,市區聯辦6所,市級訓練點5所,區級17所,青少年體育俱樂部3所;籃球場105個,其中燈光籃球場5個,門球場9個,網球場5個,氣排球場5個,桌球場54個;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1名,一級社會體育指導員35名,二級社會體育指導員216名,三級社會體育指導員745名;單項體育協會12個,全年體育協會舉辦各種比賽50餘次,承辦市級2次,省級賽事1次,體育鍛鍊人口達到51%。

交通運輸

2012年,江北區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實現增加值21.7億元,比上年增長4.1%;轄區公路貨物運輸量3142萬噸,比上年增長12.3%;公路旅客運輸量3129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2.0%。

獲得榮譽

2018年10月,榮獲《中國中小城市綠皮書2018》2018年度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區。
2019年2月2日,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評為縣級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

旅遊景點

慈城
慈城地處東海之濱,姚江之畔,是浙江省歷史文化名鎮。在約5平方公里的區域內擁有國家省市區四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3家。自唐宋至明清,慈城一帶出進士519人,到了近現代,又湧現出周信芳秦潤卿應昌期、談家禎、馮驥才等一大批名人名家。
孔廟
孔廟是用來祭祀中國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地方。慈城孔廟位於城內中心位置上,建於北宋雍熙元。占地約7000平方米,共有祠、閣等房屋137間,建築布局完整。中軸線上由南向北分別為欞星門、泮池、大成門、大成殿、明倫堂、梯雲亭;兩側的左右軸線上也對稱地建有祠、閣,體現出儒家 “中和為美”的審美標準。1997年被浙江省列為省級文保單位。
縣衙
據清光緒年間縣誌記載:慈城縣衙創建於唐開元 26年(公元738年),是第一任知縣房琯所建,延續至1954年,已有1200餘年的歷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