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路16號民國建築,位於南京市鼓樓區寧夏路16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寧夏路16號民國建築
- 所屬年代:民國
寧夏路16號民國建築,位於南京市鼓樓區寧夏路16號。
寧夏路16號民國建築,位於南京市鼓樓區寧夏路16號。文物信息該建築坐北朝南,高二層,米黃色外牆,四坡頂,魚鱗狀瓦,建築面積300平方米,房屋保護很好,院內花草樹木繁茂,環境極其幽雅,其建築年代,房主身份等暫未查實。1...
寧夏路4號民國建築 寧夏路4號民國建築位於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寧夏路4號,民國遺址。2023年9月,入選第五批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寧夏路9號民國建築,建於1937年,其院落占地面積1069平方米,建有磚木結構的西式樓房1幢,附屬小樓1幢,平房2幢,總計建築面積364.9平方米,原產權為國民政府時期中國銀行所有。 文物信息 解放前,該處為偽中國銀行宿舍,屬公產,解放後撥給中國人民銀行江蘇省分行使用,並核定其產權,目前,該處現有樓房、平房...
寧夏路6號民國建築,建於1936年,西式風格,曾於寧夏路2號一度時間均為國民黨元老於右任府邸,後為蔣經國秘書居住。文物信息 該建築坐北朝南,高二層,白色外牆,人字頂,青瓦,東南側突出半圓形木製門窗,建築面積約250平方米,解放後該處為軍產,現為南京軍區聯勤部“三 八”保育院辦公樓,房屋保護較 好。
南京民國建築即民國時期在首都南京地區興建的包括官方和民間私人各類建築的總稱,是中國近代建築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建築風格有折衷主義、古典主義、傳統中國宮殿式、新民族形式、傳統民族形式及現代派及六種。南京地處南北之中,交通便利,文化兼容並蓄,其建築樣式既有北方端莊渾厚,又有南方靈巧細膩。比較上海、...
寧夏回族自治區博物館的前身是1959年9月成立的寧夏地質博物館籌備處。1973年,寧夏地質博物館籌備處正式更名為寧夏回族自治區博物館,館址位於自治區首府銀川市承天寺院內,占地面積2.24萬平方米,建築面積7000多平方米。1988年,寧夏博物館所在的承天寺院整飭重修為仿古建築。2004年,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決定將寧夏...
民國時期及解放後的一段時期楊和鎮稱養和堡,系明代建築,為寧夏衛所轄,當時駐有參將把守。明嘉靖七年(1528年),寧夏參將為楊和,楊和鎮得名。地方特產 楊和鎮有地方特產寧夏大米、二毛皮、清真牛羊肉。寧夏大米,寧夏回族自治區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寧夏引黃灌區是中國北方的一個古老稻區。寧夏水稻一年...
鹽池縣,隸屬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地處陝、甘、寧、蒙四省(區)交界地帶,中心位置約在東經107°41',北緯37°79',總面積8522.2平方千米。鹽池縣屬典型的大陸性季風氣候。2021年末,鹽池縣總人口172387人。截至2021年10月,鹽池縣轄1個街道、4個鎮、4個鄉。縣人民政府駐鹽州路街道。古,為西戎牧地。民國...
惠農區,隸屬於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介於東經106°70′—106°80′,北緯39°20′—39°30′之間,地處寧夏最北端,東臨黃河,西依賀蘭山,北與內蒙古烏海市接壤,是寧夏的北大門。包蘭鐵路、京藏高速公路和109、110國道以及濱河大道橫貫全境。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惠農區常住人口...
玉皇閣位於寧夏平羅縣城北門外,為寧夏最大的道教廟宇,是座宏偉壯觀的古建築群,樓閣簇擁,基高頂尖,始建於清光緒元年(1875年),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續修,占地4200平方米,坐北向南,磚包台座,南北長105米,東西長40米,分為四級,由南向北漸次升高,最高建築“三母殿”距地面約26米。整座建築包括城隍殿、觀音殿、...
還應督促有關縣、市人民政府,做好所轄境內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管理工作。一九八二年二月二十三日 名單 (一)革命遺址及革命紀念建築物 (共10處)(二)石窟寺 (共5處)(三)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 (共28處)(四)石刻及其他 (共2處)(五)古遺址 (共10處)(六)古墓葬 (共7處)
題字書家胡公石先生,當代著名書法家,江蘇鹽城人,建國前曾擔任國民黨元老於右任先生私人秘書,建國後曾任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寧夏書協名譽主席、寧夏書畫院名譽院長。1991年12月調任江蘇省文史研究館副館長,1997年去世。玉署清華 為清朝庶常趙秉忠立。趙秉忠是乾隆十年進士,入庶常館學習三年,散館後,任武英殿纂修。...
為了推行改土歸流的政策,清朝發動了對少數民族的多次戰爭,但是土司制度直到清朝結束也沒有完全消失,中華民國時期寧夏、青海一帶的馬步芳武裝接受民國政府的任命,但對於其轄地仍然自行管轄,實際上和前朝的土司制度沒有不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經過剿匪、土地改革、民族區域自治等階段,土司制度徹底被廢除。土司...
中寧縣,隸屬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中部、寧夏平原南端,東臨利通區、青銅峽市,南部與同心縣相連,西依中衛城區,北靠內蒙古阿拉善左旗,總面積3369.58平方千米。截至2024年4月,中寧縣下轄6個鎮、6個鄉。截至2023年末,中寧縣常住人口33.86萬人。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中衛縣劃出勝金關山河...
宋家巷是位於寧夏固原市的景點。宋家巷,曾是固原的主要商業街,遠近聞名,是當時固原的經濟中心,民國時期,這裡商賈雲集、貨品齊全。從上個世紀50年代末開始,由於其基礎設施不完善,巷內污水橫流、垃圾成堆,嚴重影響了城市的整體形象和市民生活。為徹底改變宋家巷面貌,2008年,固原市投資約10億元打造“山城回族風情...
元時,屬甘肅行省寧夏府路。明初,隸陝西布政使司。清同治年間,在豫王城(今豫旺堡)置平虜(平遠)守御千戶所,隸固原衛。清改衛為府,韋州、同心城為寧夏府靈州轄地。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置縣,當時名平遠,駐下馬關,屬甘肅省固原直隸州。民國三年(1914年),平遠縣改名為鎮戎縣,劃歸甘肅省寧夏道(...
13684同心清真大寺清寧夏回族自治區 同心縣 13785淨藏禪師塔唐河南省登封縣 13886雲龍寺塔唐廣東省仁化縣 13987凌霄塔唐至宋河北省正定縣 14088朝陽北塔唐至遼遼寧省朝陽市 14189靈光塔渤海吉林省長白朝 鮮族自治縣 14...
9月17日,宋哲元參加了“五原誓師”,10月初被任命為駐寧軍總司令,在寧夏統籌軍實,兼暫編第一師師長。參與北伐 1927年5月1日任第二集團軍北路軍總司令,由寧夏出動隨馮玉祥東征,奉命進攻綏遠、察哈爾的奉軍,因遇閻錫山阻擋,遂轉到甘陝。5月30日馮玉祥所部國民聯軍正式改稱第二集團軍,分八個方面軍,以...
清代,分屬寧夏、寧朔2縣。民國三十年(1941年)始,陸續劃入銀川市。1972年9月,置郊區。2002年10月,撤銷銀川市城區、新城區和郊區,設立銀川市西夏區、金鳳區和興慶區。金鳳區轄原新城區的鐵東、東街2個街道和原郊區的良田鄉、興源鄉、銀新鄉以及賀蘭縣的豐登鄉。2002年10月19日,國務院(國函〔2002〕95號...
殷家城鄉,甘肅省慶陽市鎮原縣下轄鄉,地處鎮原縣最北部,東鄰環縣演武鄉,南鄰三岔鎮,西接寧夏回族自治區彭陽縣,北接環縣車道鄉,行政區域總面積165.4平方千米。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10月,屬中共固北縣工委三岔蘇維埃政府第二鄉;1984年1月,改殷家城鄉。截至2018年末,殷家城鄉戶籍人口為8127人。2020年6月...
元朝時期,今磴口縣東南部(巴彥高勒鎮周圍)屬寧夏府路;西部和西北大部屬兀剌海路管轄,均隸甘肅行省。明朝初期,屬寧夏衛。萬曆十年(1582年),今縣境屬“襖爾都司”。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今縣境屬阿拉善和碩特蒙古牧地(俗稱王爺地)。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編入阿拉善和碩特旗轄地。民國初年,...
金積鎮,隸屬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利通區,地處利通區西北部,東與板橋鄉、馬蓮渠鄉接壤,東南與高閘鎮接壤,西與青銅峽市峽口鎮接壤,北連黃河,行政區域面積70.4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末,金積鎮戶籍人口為46378人。民國二年(1913年),改寧夏府為朔方道(後又改寧夏道)隸甘肅省。1986年,撤鄉轄村劃歸鎮...
烏海市的烏達地區原為甘州、肅州二衛邊外地,明洪武九年(1376年)立寧夏衛,後升為鎮,轄今之海勃灣地區,隸陝西都司。清順治元年(1649年),清廷把鄂爾多斯地區劃為6旗,實行盟旗制,海勃灣地區隸鄂爾多斯右翼中旗。民國18年(1929年)1月,綏遠省政府成立後,海勃灣歸沃野設治局管轄。民國26年(1937年),沃野...
魚木寨,又名魚目寨、輿木寨,位於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謀道鎮魚木村,占地面積20平方千米,始建於明洪武二年(1369年)。魚木寨有“天下第一土家山寨”之稱。魚木寨寨頂平坦,略呈橢圓。主要建築有寨樓、三陽關、亮梯子、成永高夫婦合葬墓、向梓墓、向母閻君墓、六吉堂等。寨內土民喜穴居,房屋...
15、店鋪:波羅堡沿無定河這條大道,東至黃河畔,西通三邊寧夏,南達綏延,北到內蒙的交通要道。西門灘常有過往客商蒙回漢各族人民。西門灘李家店人老幾輩開設,傳至民國年李招海為掌柜,現其女李柱蘭住地就是當年李家大店,前清時接引寺底有閆六的騾馬大店,(閆六是前清營伍中閆守令的兒子)。店鋪日日...
清代,為寧夏縣屬地。民國三十年(1941年),寧夏縣改稱賀蘭縣,金貴為第二鄉。1949年後,屬賀蘭縣第二區,境地分設金貴、保家戶、潘西、保南4鄉。1955年10月,4鄉合併成立金貴回族鄉。1958年9月,由金貴鄉、團結鄉、習崗鎮和王澄鄉部分地域合併成立前鋒人民公社,是寧夏回族自治區第一個人民公社。1959年2月...
黃河壇,全稱是“中華黃河壇”,也稱為“中華黃河聖壇”,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是黃河金岸的標誌性建築,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青銅峽市,為了禮敬黃河、祭拜黃河、感恩黃河,黃河壇於2010年5月開工建設,於2011年4月底建成,黃河壇長999米,寬200米,建築面積是6.5萬平方米,背靠賀蘭山山脈,隔河屹立牛首山。青銅峽...
明朝末年,其作為明朝的皇家門堂,面對內憂外患的國家動盪,多次奉詔召集它門下的少林禪武醫僧和少林俗家弟子們組成少林僧兵,聽從明朝朝廷宣諭的保家衛國號令,隨從官軍隊伍出征協同作戰,奮勇參加東援朝鮮抗擊倭寇、西平寧夏韃靼叛軍、南討播州楊氏叛軍、北伐建州女真叛軍、內剿中原流寇賊匪等威脅明朝存亡的諸多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