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條件,自然資源,水資源,礦產資源,人口,經濟,綜合,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教育,文化,醫療,體育,交通概況,著名人物,
歷史沿革
富錦,原名“富克錦”,由明代“弗提衛”或“福題希衛”轉音。清代稱“富提新”(又作“福替新”)、“福題希”,
赫哲語,意為“高崗”。清末,漢語稱“富克錦”。
周屬南慎部,唐屬黑水都督府,遼屬東京道女真五國部,金屬上京胡里改路,元屬遼陽行省水達達路。
明永樂七年(1409年)設弗提衛。明王朝建立後,為了進一步加強邊防,於奴兒乾都司建立前後,又繼續增設衛所。其中弗提衛就是永樂七年(1409年)五月乙酉設定,以部人塔失為指揮,歸奴爾乾都司管轄,衛所建在今大屯古城。
清光緒八年(1882年)設富克錦協領。吉林將軍銘安因赫哲兵調赴甘肅有戰功,奏設富克錦協領,歸三姓(今依蘭縣)副都統管轄,協領衙門設在嘎爾當屯。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十月初四日,於拉哈蘇蘇(今同江縣)置臨江州。臨江州州官員吳士瀲派周霞村為設治員,來富克錦建立設治局。富克錦設治局歸臨江州管轄。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改富克錦設治局為富克錦分防巡檢,周霞村為分防巡檢,亦歸臨江州管轄。
宣統元年(1909年)四月十五日,以富克錦分防巡檢升改富錦縣,屬吉林省臨江府(今同江縣)。八月甲申,於依蘭府置東北路道,富錦縣直屬東北路道。
民國2年(1913年)富錦縣屬依蘭道統轄。
民國17年(1928年)廢依蘭道,富錦縣直屬於吉林省。
民國21年(1932年)6月,日本帝國主義侵略富錦,在日本侵略軍的操縱下成立偽富錦縣公署:偽滿康德元年(1934年)12月1日,偽滿政府將東北劃分14省,1個特區,2個特別市,富錦縣歸偽三江省管轄。
1945年8月12日由蘇聯紅軍與東北抗日聯軍共同解放富錦,是年8月13日至10月為無政府時期,民眾稱為“亂八地時期”。這期間,8月13日由當地的偽官吏、鄉紳組織了“富錦縣臨時治安維持會”,一些偽官吏與鄉紳妄圖等待國民黨接受富錦時藉機上台。9月12日由一些曾失掉中國共產黨組織關係的抗聯戰士建立了“富錦縣解放委員會”(10月初改為富錦民主同盟)。10月8日成立了富錦國民黨部。10月末,中共黨員楊振魁等來富錦接管富錦縣工作。11月末,中共黨員孫為等由延安來富錦成立富錦地區專員公署。
1946年1月,
合江省於富錦縣城設立富錦專區,管轄富錦等6縣。
1946年6月1日,撤銷富錦專區,同時合江省政府決定,將西南部的集賢、三道崗地區劃出,設定
集賢縣。
1949年1月6日,合江省政府令,將
同江縣併入富錦縣,並劃為同江區。
1949年5月,合江省併入
松江省,富錦縣隸屬松江省。
1949年6月23日,東北行政委員會批准,將?>
綏濱縣併入富錦縣。
1954年8月,松、黑兩省合併後,富錦縣隸屬黑龍江省合江專區。
1959年4月24日,省人民委員會決定,將富錦縣的同江區劃歸
撫遠縣管轄。
1963年12月30日,國務院批准,將松花江北
綏濱地區劃出,恢復綏濱縣。
1964年3月,富錦、綏濱兩縣正式分開。
1985年1月,合江地區與佳木斯市合併,劃歸佳木斯市領導。
1988年8月30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富錦縣,設立縣級富錦市。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富錦市位於黑龍江省東北部,
三江平原腹地,
松花江下游南岸。東經131°25´至133°26´,北緯46°45´至47°45´至47°37´之間,周邊與7市縣相毗鄰。西與
集賢縣、
樺川縣毗連;東與
饒河縣、
同江市為鄰;南起
七星河,與
綏濱縣隔江相望。是三江平原幾何中心。全境東西180公里,南北92公里,幅員總面積8227.163平方公里,占黑龍江省土地面積的1.8%。占佳木斯市總面積的25%。在佳木斯市位居第一。
地形地貌
富錦市地勢低平,平均海拔60米左右,全市地貌結構從西北向東南緩慢傾斜,坡降為1/10000~1/15000,縱觀地貌類型,大致分為平原、低平原、低濕地、山丘漫崗4種地貌單元。平原與山地比為9:1。這種平原類型的地貌,構成了生物群的良好生長環境。
完達山脈延伸到境內,形成少量的孤山丘陵。城東
烏爾古力山海拔538.7米與城西海拔472.8米的別拉音子山遙相呼應,形成西北略高,中部低平,東南稍低的衝擊平原。
氣候條件
富錦市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溫度3.6℃左右。春季風大雨少,夏季溫濕多雨,降雨集中,秋季降溫急驟,溫差較大,最熱的七月份平均氣溫為21.2℃,最冷的一月份平均氣溫-19.3℃。年日照時數為2151.3小時左右,無霜期在148天左右,農作物生長期143天左右,屬於北方長日照區域,年平均降水量為339.5毫米左右。
自然資源
水資源
富錦市過境河流松花江流經84公里,最高水位61.02米,最低枯水位55.03米,每秒最大流量16400立方米,最小流量360立方米,是灌溉、水運、漁業生產的主要水域;內七星河流長73公里,撓力河流長240公里。境內河流外七星河流長183公里,季節性河流有別拉洪河、寒沖溝、漂筏河、蓮花河、七星河等。
礦產資源
富錦市礦產資源比較豐富,有花崗岩、石灰石、陶土、
江沙、河卵石等多種礦產,還初步探明有煤炭、石油、鉻、鍺等重要礦藏資源。其中鍺的儲量近千噸,其潛在經濟價值約為15億元。
人口
1953、1964、1982年,先後3次全國人口普查,富錦市各次普查人口數分別為:198281人、220665人和395585人。第三次普查較第二次普查人口數增加174920人,18年間全市人口增長79.3%,年平均人口增加9717人,年增長率為3.1%,至1985年末,富錦總戶數達到89725戶,總人口數為386702人。
2011年,富錦市總人口48萬人,其中市屬374534人,省屬國營農場76058人。全市共有19個民族,其中漢族人口占總人口的96.4%,滿族人口占3.21%,回族人口占0.15%,朝鮮族人口占0.13%,其他少數民族占0.11%。
2013年末,全市戶籍總人口468990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84142人,占全市人口總數的39.3%;農業人口284848人,占總人口60.7%。全年出生人口1391人,出生率為3.0‰;死亡人口1268人,死亡率為2.7‰,人口自然增長率增長0.3‰。
2016年末全市戶籍總人口460698人,比上年增加625人,同比增長0.1%。其中,市屬人口380466人;農墾農場人口80232人。在總人口中,城鎮人口211429人,占全市人口總數的45.9%;鄉村人口249269人,占總人口54.1%。全年出生人口1144人,出生率為2.5‰;死亡人口1027人,死亡率為2.2‰。人口自然增長率增長0.3‰。
經濟
綜合
2013年,富錦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92.73億元,比2012年增加22.33億元,增長12.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05.01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47.17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40.54億元。第一、二、三產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30.0%、45.1%和24.9%。人均地區生產總值40904元,增長12.8%。三次產業結構比為54.5:24.5:21.0。
2016年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000820萬元,比上年增長3.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038983萬元,增長1.9%;第二產業增加值342280萬元,增長1.8%; 第三產業增加值619557萬元,增長8.6%。三次產業結構比為51.9:17.1:31.0。第一、二、三產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27.7%、8.1%和64.2%。人均地區生產總值43460元,同比增長4.5%。
第一產業
富錦是全國優質水稻、小麥、大豆、玉米、白鵝、種羊重點產區。糧食年產量達100萬噸,在全國100個產糧大縣中名列27位。
2013年,富錦市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260330萬元,同比增長6.4%;實現增加值66.68億元,增長6.8%。全年農作物種植面積達到36.57萬公頃。主要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為:水稻148013公頃;玉米138033公頃;大豆40573公頃;薯類18408公頃。全年糧食總產量實現46.3億斤,同比增加3.3億斤,增長7.5%,第十一次獲得“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榮譽稱號。
第二產業
2013年,富錦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68戶,完成工業總產值92.33億元,增長25.8%;實現增加值12.14億元,同比增長23.1%(可比價);產品銷售率達99.8%。實現銷售收入91.63億元,增長22.8%;實現利稅總額92851萬元,同比增長26.3%;實現利潤總額67269萬元,增長23.3%,
2013年,富錦市有資質建築業企業總產值完成22.54億元,同比增長19.6%; 竣工產值220813萬元,增長16.0%。
第三產業
2013年,富錦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0.89億元,比2012年增長15.8%。分行業看,批發零售貿易業實現零售額45.41億元;住宿和餐飲業實現零售額5.48億元。從商品銷售分類看,食品類零售額46.89億元;衣著類零售額10.38億元;居住類零售額6.51億元;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類零售額3.26億元;醫療保健類零售額3.87億元;交通和通信類零售額4.07億元;教育、文化娛樂服務類商品零售額4.32億元。
社會事業
教育
2013年,富錦市國小入學率、鞏固率、畢業率均達到100%,國中入學率100%,輟學率0.33%,高中毛入學率達到90.7%。2013年高考本科上線人數1183人,二表以上上線人數722人,三表以上上線人數461人。專科652人。
文化
2013年,富錦市共組建藝術團體機構數196個,影院2個,新華書店1個,圖書館1座,博物館1座。擁有廣播電台1座,電視台1座。全年共組織承辦金色田野—走進廣場各類文化活動50多場,參演群體20個,演職人員5000多人次,歌舞、京劇、民樂等節目1000多個,觀眾達5萬人次。送文化下鄉演出5場,送歡笑到基層演出5場,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3場,送輔導到身邊活動7次。
醫療
2013年,富錦市新農合參合率達到99.9%。全市共有醫療衛生機構337家,其中市直醫院6家,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個,疾病控制中心1個,衛生監督所1個,鎮衛生院18個,農村衛生所309個。擁有在職職工1640人,其中,在職衛生技術人員1332人;執業醫師435人,執業助理醫師79人,註冊護士364人,其他衛生技術人員234人;擁有編制床位877張,實際開放床位1059張;全年總診療數達36.5人次。
體育
2013年,富錦市參加國際級比賽獲得金牌4枚,銀牌1枚,參加國家級比賽獲金牌5枚,銀牌2枚。參加省速度滑冰錦標賽、田徑錦標賽等比賽中在校隊員共獲金牌11枚、銀牌9枚、銅牌19枚。參加佳市中小學生速滑,田徑比賽均獲團體總分第一名,並有2人次創造2項標槍記錄。
交通概況
富錦是佳木斯東部區域性中心城市,輻射周邊市縣及國有農場百萬餘人口。市域內水路、公路、鐵路、航空四通八達,是
三江平原的重要交通樞紐。
福前鐵路橫貫市境77公里;
同三高速公路、佳撫高速公路兩條高等級公路東西穿境153公里,匯交市區。
素有黃金水道之稱的
松花江流經境內50公里,使富錦港成為天然深水良港。歷史上富錦港曾是中國對前蘇聯通商的唯一內河口岸。1992年恢復對外經貿權後,幾經擴建改造建成了10個千噸級泊位,並鋪修了7.2公里的鐵路專用線,增強了港口吞吐能力和水陸換裝功能,由富錦港下行黑龍江到俄羅斯下列寧斯闊耶、哈巴羅夫斯克、共青城等港口進入
韃靼海峽,並可航日本、韓國,進入亞太經濟圈。
距富錦市區110公里的
佳木斯機場是富錦對外交通的重要通道。
著名人物
劉偉平:甘肅省委副書記,省長。中共十七屆中央候補委員,第九屆、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十屆省委委員。
羅佳波:南方醫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學士學位,主要從事中藥製劑學及新藥開發研究工作。
肖鍈:曾任志願軍38軍文工團美術創作員。後任《遼寧日報》美術部編輯、美術部副主任、主任編輯。
李德香:黑龍江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黨組書記、局長。
宮永豐: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將軍銜,1991年6月晉升為中將軍銜。
王付林:
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1996年,被評為“全國十大最受歡迎的作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