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遠(杜牧詩作)

寄遠(杜牧詩作)

《寄遠》(又名 南陵道中)是杜牧的一首七言絕句。背景是文宗開成年間杜牧曾任宣州團練判官南陵是宣州屬縣,詩大約就寫於期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寄遠
  • 外文名:jiyuan
  • 年代:晚唐
  • 作者:杜牧
  • 體裁七言絕句
作品原文,作品譯文,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寄遠(又名 南陵道中)
南陵水面漫悠悠,
風緊雲輕欲變秋。
正是客心孤回處,
誰家紅袖憑江樓?
寄遠
前山極遠碧雲合,清夜一聲白雪微。
欲寄相思千里月,溪邊殘照雨霏霏。
寄遠
隻影隨驚雁,單棲鎖畫籠。
向春羅袖薄,誰念舞颱風?
寄遠
兩葉愁眉愁不開,獨含惆悵上層台。
碧雲空斷雁行處,紅葉已凋人未來。
塞外音書無信息,道傍車馬起塵埃。
功名待寄凌煙閣,力盡遼城不肯回。

作品譯文

南陵的水面澄清,江水悠悠漫過,風吹得緊了,雲變得輕了,秋天就要到了。正在客人內心孤寂迴轉的時候,那是誰家的女子在江邊的樓上倚欄眺望呢?

作品鑑賞

這首詩收入《樊川外集》,題一作“南陵道中”。
背景:文宗開成年間杜牧曾任宣州團練判官,南陵是宣州屬縣,詩大約就寫於期間。
前兩句分寫舟行所見水容天色。“漫悠悠”,見水面的平緩、水流的悠長,也透露出江上的空寂。這景象既顯出舟行者的心情比較平靜容與,也暗透出他一絲羈旅的孤寂。一、二兩句之間,似有一個時間過程。“水面漫悠悠”,是清風徐來,水波不興時的景象。過了一會,風變緊了,雲彩因為風的吹送變得稀薄而輕盈,天空顯得高遠,空氣中也散發著秋天的涼意。“欲變秋”的“欲”字,正表現出天氣變化的動態。從景物描寫可以感到,此刻旅人的心境也由原來的相對平靜變得有些騷屑不寧,由原來的一絲淡淡的孤寂進而感到有些清冷了。這些描寫,都為第三句的“客心孤迥”作了準備。
正當旅人觸物興感、心境孤迥的時候,忽見岸邊的江樓上有紅袖女子正在憑欄遙望。三、四兩句所描繪的這幅圖景,色彩鮮明,饒有畫意,不妨當作江南水鄉風情畫來欣賞。在客心孤迥之時,意緒本來有些索寞無聊,流目江上,忽然望見這樣一幅美麗的圖景,精神為之一爽,羈旅的孤寂在一時間似乎沖淡了不少。這是從“正是”、“誰家”這樣開合相應、搖曳生姿的語調中可以感覺出來的。但這幅圖景中的憑樓而望的紅袖女子,究竟是懷著閒適的心情覽眺江上景色,還是象溫庭筠詞中所寫的那位等待丈夫歸來的女子那樣,“梳洗罷,獨倚望江樓”,在望穿秋水地歷數江上歸舟呢?這一點,江上舟行的旅人並不清楚,自然也無法向讀者交待,只能渾涵地書其即目所見。但無論是閒眺還是望歸,對旅人都會有所觸動而引起各種不同的聯想。
在這裡,“紅袖憑江樓”的形象內涵的不確定,恰恰為聯想的豐富、詩味的雋永創造了有利的條件。這似乎告訴我們,在一定條件下,藝術形象或圖景內涵的多歧,不但不是缺點,相反地還是一種優點,因為它使詩的意境變得更富含蘊、更為渾融而耐人尋味,讀者也從這種多方面的尋味聯想中得到藝術欣賞上的滿足。當然,這種不確定仍然離不開“客心孤迥”這樣一個特定的情景,因此儘管不同的讀者會有不同的聯想體味,但總的方向是大體相近的。這正是藝術的豐富與雜亂、含蓄與晦澀的一個重要區別。

作者簡介

杜牧
(803-853)晚唐詩人。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孫。大和進士,授宏文館校書郎。多年在外地任幕僚,後歷任監察御史史館修撰膳部比部司勛員外郎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最終官至中書舍人。詩以七言絕句著稱,晚唐諸家讓渠獨步。人謂之小杜,和李商隱合稱“小李杜”,以別於李白杜甫。擅長文賦,其《阿房宮賦》為後世傳誦。注重軍事,寫下了不少軍事論文,還曾注釋《孫子》。有《樊川文集》二十卷傳世,為其外甥裴延翰所編,其中詩四卷。又有宋人補編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別集》各一卷。《全唐詩》收杜牧詩八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