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貌鑒·論目鼻口齒》出自曾國藩的《冰鑒》。曾國藩認為,看一個人的目、鼻、口、齒,就可以看一個人的個性和運氣。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容貌鑒·論目鼻口齒》
- 創作年代:清代
- 作品出處:《冰鑒》
- 文學體裁:論文
- 作者:曾國藩
作品內容,作品譯文,作品注釋,智慧典例,作品解析,書本簡介,作者簡介,
作品內容
目者面之淵,不深則不清①。鼻者面之山,不高則不靈②。口闊而方祿千鐘,齒多而圓不家食③。眼角入鬢,必掌刑名④。頂見於面,終司錢谷⑤,此貴徵也。舌脫無官,橘皮不顯⑥。文人有傷左目,鷹鼻動便食人⑦,此賤征也。
作品譯文
人的眼睛如同面部的兩方水潭,神氣不深沉含蓄,面部就不會清朗明爽。鼻子如同支撐面部的山脈,鼻樑不挺拔,準頭不豐圓,面部就不會現機靈聰慧之氣。嘴巴寬闊又方正,主人有享千鐘之福祿。牙齒細小而圓潤,適合在外地發展事業。兩眼秀長並插至鬢髮處者,必掌司法大權。禿發謝頂而使頭與面額相連無限界,能掌財政大權。口吃者無官運,面部肌膚粗糙如橘子皮的人不會發達。文人若左眼有傷,那么文星陷落而無所作為,鼻子如鷹嘴的人,必定內心陰狠,喜傷人,這些都是貧賤的徵兆。
作品注釋
①目者面之淵,不深則不清:淵,水潭,是深而靜止、清澈見底的水潭。深,這裡指目光的深沉、深邃,不是指眼眶深陷。清,指臉部氣色清爽。這兩句話連起來講,眼睛是人臉部的水潭,眼睛神氣不深沉的話,整個臉部會顯得不清爽。
②鼻者面之山,不高則不靈:高,這裡指鼻樑高聳和準頭豐圓,整個鼻子如山脈有雄偉之氣勢。靈,指臉部所顯示的機靈秀美之氣。兩句話連起來說就是,鼻子好比支撐人臉部的山脈,頂梁柱——鼻樑如不高聳,準頭不圓隆,臉上就顯示不出靈俊之氣。
③口闊而方祿千鐘,齒多而圓不家食:祿,俸祿,古代官員領的薪金。鐘,舊時的容量單位,其容量為六斛四斗。千鐘,意思是俸祿極為豐厚。齒多,牙齒有其固定之數,本無多與少之分。多,在這裡為細小之意,牙小,看上去就多。家食,“家”是名詞作狀語,家食是在家裡吃飯的意思。這兩句話是說,口寬闊又方正的人,能享國家的豐厚俸祿,牙齒細小又圓潤的人不會老待在家鄉,而應該到外地發展。
④眼角入鬢,必掌刑名:眼角入鬢,指兩眼秀長,眼角斜插至鬢髮。有這種相者,不但有威儀,而且性格堅強,眼裡容不得一點沙子,疾惡如仇。掌,掌管;當家。刑名,指司法大權。這兩句話是說,雙眼秀長,眼角直插鬢髮者,最終掌司法、生殺大權。
⑥舌脫無官,橘皮不顯:舌脫,即口吃,認為口吃者無官運。橘皮,指面部皮肌粗糙,毛孔顯露就好像橘子皮。不顯,地位不顯耀,即做不了高官,古人認為臉粗如橘子皮者官運不通。這兩句話是說,口吃的人沒有官運,臉粗硬如橘子皮的人當不了大官。
⑦文人有傷左目,鷹鼻動便食人:目為文星,目有傷必損文星,為什麼只說左而無右呢?因為傳統講究是“男左女右”。有傷左目,即左邊眼睛受了傷。鷹鼻,指人的鼻尖下垂呈鉤狀,就像老鷹的嘴巴。動,動輒、經常的意思。食人,吃人,這裡指傷害人。這兩句話是說,文人左眼如果受了損傷將一事無成,鼻子尖如鷹嘴呈鉤狀的人,有暴力傾向,攻擊力強,內心又狠毒陰險,經常傷害別人。
智慧典例
呂文德“精靈轉世”
相傳南宋將領呂文德長得奇形怪狀,父母親都很嫌棄他。有一天,一位和尚看到他,感到極為震驚,便對人說:“這人眼睛裡露出金光,光彩射人。聲音響亮,震越山林。加之銅肩鐵肋,真是一副好身板。這人是多年修行的精靈投到世上,他日必定大富大貴。”旁邊有人聽了,就問和尚什麼是精靈轉世。和尚回答說:“大凡人相中比較高貴的相都是生有根本,前生都有不凡的歷史。
相傳南宋將領呂文德長得奇形怪狀,父母親都很嫌棄他。有一天,一位和尚看到他,感到極為震驚,便對人說:“這人眼睛裡露出金光,光彩射人。聲音響亮,震越山林。加之銅肩鐵肋,真是一副好身板。這人是多年修行的精靈投到世上,他日必定大富大貴。”旁邊有人聽了,就問和尚什麼是精靈轉世。和尚回答說:“大凡人相中比較高貴的相都是生有根本,前生都有不凡的歷史。
一般說來,有五種相極為高貴,這五種人有的前生是神靈;有的是前生經過艱苦的修行;有的則是其他星宿中降生人間;更有的是神仙起了凡心,想來人世上看看;再就是有的山精野怪在山中修煉多年,有了高深的道行,轉變成了人。相書上把這些叫做從修行中來,從神靈中來,從神仙上來,從星宿中來,從精怪中來。這些人大多長相不凡,很有特徵,以後都要乾一番大事業,所以有富貴功名。至於一般的平庸相貌,多是凡人迷惑不定,在人世中俗心未盡,輪迴一年又一年,這樣的人大半都是庸流,也不會有多大前程。”和尚說完這番話,便掉頭而走。臨走之時,拍了拍呂文德的雙肩,說道:“您好自為之,珍重吧!”這樣又過了一些時候,有一天呂文德到市上賣柴。不小心,他把一隻鞋留在路旁,因為他的腳有一尺二寸長,所以大將趙葵見到鞋後,感到驚駭,便派人追訪到他的家,正趕上呂文德背著一捆柴,提著一隻老虎、一隻鹿。趙葵聽說呂文德如此神勇,便把他留在軍營之中。以後,呂文德屢建戰功,終於高居官位,封公封侯,做到了衛國公。
在這一例證中,相士對呂文德大加稱道,對他的命運還很傾慕。呂文德並未叛宋,對宋亡卻又重大責任,相士所言富貴權勢亦是言中,算是識人確有一套,古人想學或許有些猜測,但不能說是妄語,請慎言。
在這一例證中,相士對呂文德大加稱道,對他的命運還很傾慕。呂文德並未叛宋,對宋亡卻又重大責任,相士所言富貴權勢亦是言中,算是識人確有一套,古人想學或許有些猜測,但不能說是妄語,請慎言。
作品解析
有關相術的情況,江湖術士們一方面將其搞得神神秘秘,另一方面又對其“真實性”大加渲染。我們知道,所謂命運,不過是一種騙人的東西。人們對命運的信仰和關切均源於對自然、社會的異己力量的神秘性的崇拜。唐代著名的文學家、哲學家柳宗元對此曾舉了個船工擺渡的例子:在小河、小湖中擺渡,船工們都鎮定自若,根本不會想到去求神問卜。而在大海中航行情況就不同了,船工們在出海前都要舉行各種盛大的祭典,再三向“神”卜問吉凶。這是因為大海的力量過於強大,人們不能獲得行動的完全自由,所以要求助於神靈的保佑。明白這一點,我們就能了解到古代之所以廣泛盛行著相術,是因為人們征服自然的能力過於弱小,加上社會上存在著種種不合理的現象,使得人們的心理備受壓抑,處境困難,因而不得不藉助此種方術來自我慰藉。
書本簡介
《冰鑒》一書是曾國藩總結自身識人用人心得而成的一部傳世奇書,它是曾國藩體察入微,洞悉人心的心法要訣。因其具有極強的實用性、啟迪性和借鑑性而受到各界人士的重視和喜愛。編者力圖通過簡明的體例、精練的文字,新穎的版式、精美的圖片等多種要素的有機結合,全方位立體地解讀曾國藩識人、用人的神秘之學,為讀者打造一條走近曾國藩的彩色畫廊,感受他獨到的識人、用人策略。
作者簡介
曾國藩,初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諡文正,漢族,出生於湖南長沙府湘鄉縣楊樹坪(現屬湖南省婁底市雙峰縣荷葉鎮)。晚清重臣,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者。清朝軍事家、理學家、政治家、書法家,文學家,晚清散文“湘鄉派”創立人。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謚曰文正。
曾國藩
![曾國藩 曾國藩](/img/3/5ec/nBnauYDOxADMmJzNzETMkJGNkFGZ5ADNxYGM5MzM5Q2NhJDN0IjZwMjYlB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