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器人

容器人

“容器人”注重自我意志的自由,對任何外部強制和權威都不採取認同的態度,但卻很容易接受大眾傳播媒介的影響,他們的行為也像不斷切換鏡頭的電視畫面一樣,力圖擺脫日常繁瑣性的束縛,追求心理空間的移位、物理空間的跳躍。 該概念強調電視等大眾傳播媒介對個人社會化和人格形成過程的影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容器人
  • 提出:日本傳播學者中野牧
  • 類型:現代人的形象
  • 特徵:拒絕客觀和拒絕事實等
概念,具體介紹,特徵,表現,社會影響,分析,關愛,

概念

“容器人”是日本傳播學者中野牧在《現代人的信息行為》一書中描述現代人的形象時提出的。“容器人”是指在現代的大眾傳播環境尤其是以電視為主體的傳播環境下,人們的內心世界猶如封閉的容器,他們是孤立的,封閉的。他們為了打破這種孤獨的狀態也希望與別人接觸,但是這種接觸只是容器外壁的碰撞,並沒有內心世界的交流,因為他們並不希望對方了解自己的內心世界,所以保持一定的距離成了人際交往的最佳選擇。“容器人”注重自我意志的自由,對任何外部強制和權威都不採取認同的態度,但卻很容易接受大眾傳播媒介的影響,他們的行為也像不斷切換鏡頭的電視畫面一樣,力圖擺脫日常繁瑣性的束縛,追求心理空間的移位、物理空間的跳躍。 該概念強調電視等大眾傳播媒介對個人社會化和人格形成過程的影響。
容器人
托馬斯·弗里德曼在其暢銷書《世界是平的》中指出,這個平坦的世界是個人電腦、光纜、工作流程軟體的綜合產物,再看看動漫的盛行把人類想像力提升的高度,我們也許就不會驚訝為什麼會出現“容器人”一說。可以說,前者全球化的觸角代表了人類溝通模式的一種根本改變,而後者想像力的呈現則代表了一種價值理念的徹底顛覆。電子化在溝通方式、地域、時間上的突破也引發了心理底線的突破、真理的顛覆甚至價值的歸零。

具體介紹

“容器人”是“電視人”的一種說法,還有所謂的“單面人”、“感覺人”、“片斷人”等。在印刷媒介時代,人接受信息是主動性的,而在大眾傳媒時代,人接受信息是被動性的,尤其是在以電視為主體的大眾媒介時代,因為電視的傳播方式是單向性的,人就像是“罐狀”的容器一樣接受信息,其特點是“與外界隔絕”,人與人之間不能進行正常的交流。
同時觀看電視的人,僅僅 20分鐘以後,絕大部分人的腦電波顯示了凱特·默迪所謂的a波——或稱沉睡形式,這就導致容器人,像傑里·查特曼所說的,觀看電視的沉醉或催眠性質:“我感到沉沉欲睡,大腦疲勞,像一個生活單調的人,麻痹、隔絕,電視使我的腦子遲鈍得多了,我的孩子們看起來像怪人。”(凱特·默迪《電視的影響與兒童電視病》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88.12頁,11頁)“容器人”是從電視中確定了順從和反抗的模式,他們的思想方法、價值觀念到行為方式都來源於電視,無法應付實際生活的千變萬化。

特徵

在這種時代日新月異的大背景下,容器人的心理濃縮了強烈的後現代烙印,這種特徵可以歸納為三點:
第一是拒絕客觀和拒絕事實。他們很難把信仰投入到既有的社會價值信念中,所以越來越關注自我,相信自己的感覺,在自我的感覺中尋找價值
第二是追求與他人的差異。這意味著他們為了讓自己不淹沒在泛濫的信息符號中,不斷地追求獨樹一幟的自我,在標新立異中體現價值;
第三是看重彼此平等的溝通。任何帶有權威、說教乃至威脅的言論,都會引發他們敬而遠之的防備心理,轉而活在一個可以自由表達意志的虛擬世界

表現

1、狂熱迷戀各種電子產品,有極強的更新換代願望。
2、嚴重依賴即時通訊軟體,如QQ、MSN、SKYPE等,習慣“手談”而非“口談”。
3、寧可發簡訊也不打電話,拇指異常發達。
4、崇拜品牌,狂迷各種LOGO,如KFC、STARBUCKS、HAGENDAZS等,符號化生存。
5、熱愛物質生活,凡生活目標皆與物質理想的實現有關。
6、習慣“一個人”的狀態,無論做什麼事都是獨自一人。
7、喜歡波鞋T恤,戴棒球帽,一切以自在舒服為最重要。
8、狂迷便利店,在那裡幾乎可以找到自己需要的一切,如各種微波食品、奶製品等。
9、現實生活中幾乎不與人交流,卻喜歡在網路上尋找志同道合的夥伴。
10、總是戴著耳機,眼睛向下看,我的生活與你無關——這是他們的生活態度。

社會影響

如今的我們,如同進入了一個封閉的透明的玻璃容器里,我們看得到對方的一顰、一笑、一喜、一悲、一言、一行,偏偏卻無法走進對方的內心世界。
每當我們嘗試進入對方內心的時候,聽到的只是兩個玻璃容器碰撞的聲音,如果我們用的力氣稍大一些,結果只能是粉碎,你碰碎我,或我碰碎你。
這,就是容器人時代——我們看得到,卻永遠走不進去。
復盤幾年高校里發生的種種悲劇,以及社會上一件件突破道德底線的事件,我們或許會驀然驚醒,原來,我們已經成了一個又一個的容器人。我們,其實從不缺乏與人進行心靈碰撞的欲望,但遺憾的是我們忘記了一件事兒:走入別人內心之前,我們要先走出那個玻璃容器。
在電腦、遊戲出現後,“容器人”也就從電視媒介,轉換為電腦人和遊戲人。雖然電腦、MP3、遊戲較之於電視是一種雙向性的。但他們整天沉溺於其中,頭腦中只有電子媒介所顯示的賽博空間和擬態環境中,而忘卻了社會現實。同時由於過分強調自由、感覺,往往會失去理性、邏輯的思考能力。在這種情況下,電子媒介有點類似使人產生心理依賴和精神麻木的麻醉品,人類的自在性、獨特性消失了,一切都按照媒介所提供的標準在進行生活,甚至互動、體驗、遊戲的方式也是如此。

分析

社會學角度看,媒介不僅通過它的內容影響人的認識、價值觀和行為,一種媒介的出現、使用和普及以及它所形成的媒介工具環境本身,都會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人的個性人格
容器人
為什麼媒介的發展壯大使得原本活躍於社會的人不“社會”了呢?如果按照這個趨勢,是不是說虛擬社會將完全取代現實社會?可是,人作為社會動物,首先是生存於現實社會之中的。那么,傳媒作為一種現實社會的有力工具,為什麼只傳播虛擬社會幻象呢?既然今天已經有了無數個“容器人”,那媒介為何不在虛擬社會這個“容器”中鼓勵人們幫助人們勇敢地更好地生活於現實社會呢?
媒介的出現,是為了豐富人們的思想,而不是把人的思想框定起來。如果媒介真的使人回歸真實,在真實的狀態中更有駕馭地享受媒介,那么對媒介自身而言,其社會效益也是不言而喻的。
歸根到底,媒介的力量再大,甚至即使被稱作“第四勢力”,但媒介畢竟是現實社會的工具,終究還要生存於現實社會之中,所以必須適應現實社會的要求。

關愛

iPhone、iPad等電子設備掀起的觸屏風潮,讓不少“零零後”在拇指的滑動下快速長大。這些“觸屏一代”沉浸於虛擬的世界裡,成了新一代的“容器人”。5歲以下的低齡孩子,迷戀電子產品後出現各類問題的病例明顯增多。教育專家呼籲,減少孩子的觸屏時間,讓他們親近自然,加強與外界的接觸和交流。
日本傳播學者中野牧在《現代人的信息行為》一書中提出,在以電視為主體的傳播環境下,人們的內心世界猶如封閉的容器,與外界隔絕,成為 “容器人”,導致人們的思維比較跳躍,思考變得碎片化。我們成了透明而精緻的容器,能清晰地看到對方的言行舉止、輝煌發展,卻無法和對方達成心靈的默契、溫情的信任。長久生活在虛擬環境,更容易造成人格孤僻封閉、情感冷漠、自以為是,更容易形成一種相互不兼容、難兼容的內在碰撞和對抗。
不少孩子包括大學生的人格狹隘現象屢現,比如同寢室的同學相互不信任,還有諸多暴戾公共事件,給家庭和個體造成了巨大的創傷。太重視分數,忽略了感情和社會交往,注定會埋下諸多發展隱患。不妨從以下方面努力改善。
其一,讓孩子多走進大自然,少些“電子崇拜”。大自然是一個充滿神奇和妙趣的世界,融入其中,不僅得到身心放鬆,更能讓思考能力、創造能力、感知能力得到充分發展。在世界經濟合作和發展組織的考察中,芬蘭兒童的讀寫能力位居世界第一,數學和自然科學名列前五,這得益於芬蘭把大量花在課堂上的時間轉移到自然環境中來。比如給孩子泥土以及各種工具,讓孩子自己種植;讓孩子找一個隱蔽的場所,將廢紙板放在泥土上,過一兩天來看有多少小生物在這個廢紙板下安家;和孩子一起玩泥巴、捉泥鰍、聽林間鳥鳴等。孩子的業餘生活豐富多彩了,就不再一味依賴電子產品,“容器人”就能減少很多。
其二,多一些溫情和親情養育。當下,很多人因為工作忙,將帶孩子的工作交給了保姆、祖輩。他人代養可以養育孩子,卻無法提供父母親情。有這樣一個實驗,將幼小的獼猴和母猴隔開,結果發現,這些缺乏母愛的猴子長大後,多出現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不能正常融入集體生活。
在教育過程中,單純注重分數是不夠的,還要將孩子的情感需要、心理需要、陪伴需要放在重要位置,通過親子教育、親子關係等,給孩子更多生活陪伴、情感交流和人格尊重,更多精神溫暖和擁抱。企業和教育機構應該多建立一些社區、街道幼稚園和學校,為家庭團聚提供方便。祖輩們也應該儘可能放開手,讓兒女自己養活下一代。“溫暖的懷抱、慈愛的眼神、溫柔的話語、肌膚相親,是一個有智力的生命能正常成長的不可或缺的東西。”如此,“容器人”也就會減少很多。讓孩子得到和諧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