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廷舞介紹
宮廷舞:court dance
中國
宮廷舞蹈在夏商時代已經產生。周代特別重視禮樂的作用,漢代設樂府,隋唐宮廷舞鼎盛,宋元時代有專職的宮廷舞隊,在藝術上也有可觀的水平。世界許多國家歷史上也都有宮廷舞,如歐洲的
芭蕾、
小步舞,在一段時間中被宮廷壟斷;又如日本的雅樂、朝鮮的鄉樂等。
特點
古典舞,起源於中國古代,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它融合了許多武術、戲曲中的動作和造型,特別注重眼睛在表演中的作用,強調呼吸的配合,富有韻律感和造型感,獨有的東方式的剛柔並濟的美感,令人陶醉。
大多採用中國特有的民族樂器演奏的樂曲,如 古箏、
二胡、
琵琶等;例如,古典舞里的佳作《
扇舞丹青》,配樂採用的就是古箏曲《
高山流水》。
服裝
古色古香,根據舞蹈的具體要求也各有特色,漢唐舞大多採用傳統的漢服,如《
踏歌》;而一些現代編創的
古典舞,其服裝總體來說,也是寬袍大袖、飄逸瀟灑,富有一種詩意的美感。
類型
劍 舞: 劍器舞
袖 舞: 天女散花
發展歷史
中國的
宮廷舞蹈在夏商時代已經產生。《
史記·殷本紀》載:“(帝紂)好酒淫樂,……使
師涓作新淫聲,北里之舞,靡靡之樂。”周代
制禮作樂,制定的大舞、
小舞(見
六代舞)均屬宮廷舞蹈。這時的樂舞機構
大司樂已擁有1500多樂舞伎人。漢代設樂府,專門收集整理民間樂舞供宮廷享用。隋唐是中國宮廷舞蹈發展鼎盛時期, 官辦的樂舞機構有
教坊司、梨園院、
太常寺等,集中培訓了大批專業樂舞藝人,他們繼承前代樂舞傳統,吸收各民族和西域傳來的樂舞,不斷創造出許多色彩絢麗的新作品,如七部樂、
九部樂、十部樂等,顯示了中國封 建社會宮廷舞蹈的輝煌成就。宋元時代的宮廷隊舞,繼承了隋唐《燕樂》的傳統,在藝術上也達到可觀的水平。 至明、清,宮廷宴樂舞蹈開始趨於衰落。
夏朝宮廷舞
公元前21世紀,啟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夏朝。那時的人們是相信鬼神的,因此國家無論大事小情,都要占卜問卦,進行祭祀活動,是故當時的舞蹈多在祭祀和慶功時表演。傳說啟喜好歌舞,根據《
竹書紀年》記載,他曾下令舞《
九韶》。雖然舞蹈的內容今天我們已經無法知曉了,但或可猜測是與祭祀有關。《
山海經·大荒西經》中還有一則記載,說啟去到
天帝處,從天上得到《
九辯》和《
九歌》兩部樂舞作品,帶回人間,於是他又製成《九韶》。到了夏朝末帝夏桀時,其宮殿中竟有
女樂三萬人,淫樂之聲震響全城(《管子·輕重甲》)。其樂舞崇尚奢華,而其本人耽於淫樂,終至國亡。
商朝宮廷舞
取代夏朝的殷商與夏一樣,尊侍鬼神。凡祭祀等“禮”舉行時要伴以歌舞。商人用音樂與神鬼對話,將歌唱給神鬼聽。樂舞成為人們進獻、侍奉、娛樂神鬼,使人神溝通的重要手段。有時商王還親自舞蹈,比如
殷墟甲骨文中就記載了商王為祭神而表演的舞蹈《羽舞》。
周朝宮廷舞
商朝滅亡後,隨之建立的西周王室制定了一整套詳細的禮樂制度,標誌著中國宮廷舞的正式確立。“禮”指祭祀、
朝饗等儀式,“樂”指伴隨“禮”進行的樂舞。周代的
禮樂制度有兩條基本內容,一是規定等級,二是規定伴隨禮的樂舞基本是雅樂。
根據周代
禮樂制,不同場合,不同身份的人,不但禮儀有別,所用的音樂也不一樣,所用樂器也不同,等級十分森嚴。據《周禮·春官》記載:如祭祀天神,“乃奏
黃鐘,歌大呂,舞《雲門》”。
祭地時,“乃奏
太簇,歌
應鐘,舞《
鹹池》”。祭山川,“奏
蕤賓,歌
函鐘,舞《大夏》”。祀四望時,要“奏
姑洗、歌南呂”,舞《
九韶》。享先妣時,要“奏
夷則、歌小呂”,舞《大濩》。享先祖時,要“奏無射、歌夾鐘”,舞《大武》。兩君相見,用大雅《文王》;諸侯設宴招待來訪使臣用
小雅《
鹿鳴》、《四度》、《皇皇者華》。又如天子祭祖用的《雍頌》,
士大夫則不能用。在周雅樂中,器樂、舞蹈、歌唱往往分別進行,並不完全合在一起,舞蹈由與笛相似的管和歌唱配合,歌唱由彈奏樂器瑟或簧管樂器笙伴奏,器樂即所謂“金奏”,是鐘、鼓、磬的合奏。“金奏”規格很高,只有天子、諸侯可用。大夫和士只能單用鼓。當時可以看到“
六代樂舞”,即黃帝時的《雲門》、堯時的《
鹹池》、舜時的《
九韶》、禹時的《大夏》、商時的《大濩》、周時的《大武》。
周代特別重視禮樂的作用,官方制定的大舞、小舞均屬宮廷舞,樂舞機構大樂司伎達1500多人。漢代設樂府,專事收集整理民間樂舞供宮廷享用。隋唐宮廷舞鼎盛,官辦的樂舞機構有
教坊司、梨園院、
太常寺等,集中培訓大批藝人,並創造出七部樂、
九部樂、十部樂等大型宮廷樂舞。宋元時代有專職的宮廷舞隊,在藝術上也有可觀的水平。世界許多國家歷史上也都有宮廷舞,如歐洲的
芭蕾、小步舞,在一段時間中被宮廷壟斷。又如日本的雅樂、朝鮮的鄉樂等。
周代的宮廷舞主要在以下場合表演:
一是用於祭祀。《周禮·地官》記載:“舞師的任務包括:教習兵舞,在祭祀山川時帶領人們舞蹈;教習帗舞,在祭祀社稷時帶領人們舞蹈;教習
羽舞,在祭祀四方之時帶領人們舞蹈;教習
皇舞,在大旱祈雨時帶領人們舞蹈。”“帗舞者,全羽。羽舞者,析羽。皇舞者,以羽冒覆頭上,衣飾翡翠之羽。”
二是用於巫禮。《周禮·地官》記載:“
司巫掌管群巫,如果國內發生大旱,則帶領群巫跳舞求雨。此外,在祭祀百物之神時,跳兵舞、
帗舞。
三是用於驅疫。
四是用於教育。《周禮·地官》記載:“樂師掌管國學之政,來教育貴族子弟學習
小舞(指年幼時學習的舞蹈)。小舞有《帗舞》、《
羽舞》、《皇舞》、《
旄舞》、《
乾舞》和《人舞》。通過學習樂舞,使這些貴族子弟可以舞《雲門》、《
鹹池》、《
大韶》、《
大夏》、《大濩》和《大武》。音律和諧,舞蹈應節,就可以用來祭祀天神、人鬼、地祇,這樣邦國和睦,萬民和諧,賓客安撫,遠人臣服,萬物興盛。
五是用於宴享。當時表演的舞蹈有弓矢舞等。西周時的宮廷舞在殷商樂舞的基礎上,在“
以德配天”的觀念下,將宮廷舞向禮儀性上發展,而弱化了它的娛樂功能。舞蹈主體是雅樂舞,其特徵就是肅穆、崇高。比如,
周天子在
冬至日和夏至日祭祀時,當天子登壇禱告時,舞隊獻上《雲門》和《鹹池》,舞者疾徐適度、進退有序、雍容有加,凸顯莊重神聖、中庸寧靜的特點。
《左傳》記敘了吳國公子
季札在魯國看
雅舞時的感慨。當他看見跳《象簫》、《南龠》舞,說:“美哉,猶有憾!”看見跳《大武》舞,說:“美哉周之盛也,其若此乎!”當他看見跳《韶濩》舞時,說:“聖人之弘也,而猶有慚德,聖人之難也!”看見跳《大夏》舞,說:“美哉!勤而不德。非禹,其誰能修之!”看見跳《韶箾》舞,他說:“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無不幬也,如地之無不載也!雖甚盛德,其蔑以加於此矣。觀止矣!若有他樂,吾不敢請已!”從中可見,季札評價甚高的《韶箾》舞,是因為“德”到達了極點,其寬厚仁大,沒有什麼樂舞可以超過它。
春秋戰國時期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隨著周王室權力的衰落,曾經建立起來的禮樂制度也開始崩潰。一些諸侯開始越禮使用樂舞。比如《論語》中記載:“孔子謂季氏
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僭於上也。”與此同時,被指斥為“鄭衛之音”的“
新樂”(倡優
女樂)也進入了宮廷,使原先的雅樂受到民間俗樂的影響。為此,孔子發出了“惡紫之奪朱,惡鄭聲之亂雅樂”的感慨。從此,民間俗樂舞開始進入宮廷,並逐漸與之融合。
此外,這時的宮廷舞的娛樂功能加強,舞蹈更加輕盈、飄逸、柔媚,使其更具美感,為後世
宮廷舞蹈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當時比較流行的是細腰長袖之舞。我們從以下的記述中可以一窺端倪。
《
楚辭》曰:“二八
齊容起
鄭舞,袵若交竿撫案下。”又曰:“
翾飛兮翠曾,(曾,舞也。言舞工巧似翠鳥之舉。)展詩兮會舞。”
《
拾遺記》云:“
燕昭王即位,廣延國來獻善舞者二人,一名旋娟,一名提嫫。體輕氣馥,或行無蹤影,或積年不飢,昭王處以丹綃華幄,飲以瓀珉之膏,飴以丹泉之粟。王登崇霞之台,乃召二人徘徊翔舞,殆不自支,王以纓縷拂之,其舞一名縈塵,言其體輕,與塵相亂。次曰集羽,言其宛轉若羽毛之從風末,曲曰旋懷,言其支體纏蔓若入懷袖也。”
唐代宮廷舞
《
霓裳羽衣曲》即《
霓裳羽衣舞》,是唐朝大曲中的
法曲精品,唐歌舞的集大成之作。直到現在,它仍無愧於音樂舞蹈史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
唐玄宗作曲,
安史之亂後失傳。在
南唐時期,
李煜和
大周后將其大部分補齊,但是金陵城破時,被李煜下令燒毀了。到了南宋年間,姜夔發現商調霓裳曲的樂譜
十八段。這些片斷還保存在他的《
白石道人歌曲》里。 《
霓裳羽衣曲》描寫唐玄宗嚮往神仙而去月宮見到仙女的神話,其舞、其樂、其服飾都著力描繪虛無 霓裳羽衣曲縹緲的仙境和舞姿婆娑的仙女形象,給人以身臨其境的藝術感受。白居易有《霓裳羽衣舞歌和微之》詩,對此曲的結構和舞姿作了細緻的描繪:全曲共三十六段,分散序(六段)、中序(十八段)和
曲破(十二段)三部份,融歌、舞、器樂演奏為一體。全曲36段,表現了中國道教的神仙故事。 《霓裳羽衣曲》在唐宮廷中倍受青睞,在
盛唐時期的音樂舞蹈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玄宗親自教
梨園弟子演奏,由宮女歌唱,用女藝人30人,每次10人。有關此曲的表演情景,白居易、
元稹在詩中均有精彩描寫。 全曲共36段,全曲分散序(六段)、中序(十八段)和曲破(十二段)三部分:
散序為前奏曲,全是自由節奏的散板,由磬、簫、箏、笛等樂器獨奏或輪奏,不舞不歌; 中序又名拍序或歌頭,是一個慢板的抒情樂段,中間也有由慢轉快的幾次變化,按樂曲節拍邊歌邊舞; 曲破又名舞遍,是全曲高潮,以舞蹈為主,
繁音急節,樂音鏗鏘,速度從散板到慢板再逐漸加快到急拍,結束時轉慢,舞而不歌。
白居易稱讚此舞的精美道:“千歌萬舞不可數,就中最愛霓裳舞。” 《
霓裳羽衣曲》表明唐代大曲已有了龐大而多變的曲體,其藝術表現力顯示了唐代宮廷音樂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其樂隊通過白居易的《
霓裳羽衣歌和微之》可看出《霓裳羽衣曲》伴奏採用了磬(唐代指銅缽)、箏、簫、笛、
箜篌、篳簟、笙等金石絲竹,樂聲“跳珠撼玉”般令人陶醉。 後來,到五代十國時期,
南唐後主李煜與他的皇后周后憑著自己的音樂天賦,復原了失傳200年的《霓裳羽衣曲》。是音樂史上的一大奇蹟。 這是唐代宮廷著名的舞蹈,傳說是唐玄宗李隆基所作,由他寵愛的貴妃
楊玉環作舞表演。原舞已失傳,現在的表演是根據文字記載和詩歌描寫意想再創作的。音樂採用古老的《長安鼓樂》作素材,舞蹈吸收了陝西和敦煌壁畫的某些舞姿造型,採取唐大曲結構形式。
歐洲宮廷舞
介紹
歐洲各國的宮廷都舉行隆重的舞會。起源於
捷克民間的
波爾卡和起源於
奧地利民間的
華爾茲,正是在這時漸漸地風行於全歐並隨著
施特勞斯的音樂一起為上流貴族所推崇,走入歐洲宮廷。在盛大的宮廷舞會上,名貴嬌艷的鮮花點染其間不可數計,華麗炫目的禮服令人眼花繚亂嘆為觀止,晶瑩剔透的
水晶吊燈閃爍星辰一般的光輝……這一切都像夢境一樣感到神秘而新奇,卻又是那么的遙不可及。
發展史
在15與16世紀的歐洲,王公貴族們開始迷戀一種舞蹈,舞蹈中華麗的音樂和舞姿輕慢與莊重,這種舞蹈有著嚴格規定的舞步、舉止、儀態和舞蹈程式。跳這種舞是身份的象徵。女士要充分在舞會上體現出淑女的矜持與高貴,而男士呢,要表現出騎士的瀟灑與風度。舞會中,通常由國王和王后首先表演,然後按社會地位的高下依次開始。參加者利用跳舞的機會展示自己華美的服飾、高貴的風度,以及無上的地位和榮耀。
15世紀晚期,宮廷舞已成為奢華慶典的重要組成部分。當時的貴族騎士,不僅要求對騎術、劍術十分精通,還必須掌握嫻熟的舞步,這幾乎成為騎士的一項個人行為標準,是進入上層社會,進行
社會交往活動的一種手段。這種舞蹈不僅是王室娛樂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內容,同時也是對貴族子弟進行教育,培養他們具備統治階級所需要的文化修養和禮儀風範的一種手段。
不過說到,這種處處要體現貴族氣質是舞蹈其實源自民間舞蹈。14世紀末,民間舞蹈進入了王公貴族的城堡中。原本樸素、熱情奔放的民間舞蹈,進入宮廷後發展成為舞會舞和宮廷舞蹈,有了禮儀性的莊重和嚴肅的特點。 同時,西方的舞蹈音樂在公元15世紀進入了它的第一個繁榮期,這是當時的歐洲宮廷熱衷於此的結果。
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宮廷
社交舞出現了華麗的佇列式舞步,名為“帕凡”、“拉伏而地”等。當時的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一世在宮廷中,跳一種名為“伏而塔”的雙人交誼舞(不過要注意,這和現在的交誼舞不同,兩人並不摟抱在一起),隨後這種舞在歐洲風行一時。
到16世紀,出現了像《帕凡舞曲》這樣的,由前舞、後舞兩首速度不同的舞曲組成的成對舞曲。
這種舞曲發展到17世紀中葉,逐漸被由4首舞曲組合而成的“古典組曲”所替代。隨後的日子裡,又出現了小步舞曲、
蘇格蘭舞曲等多種形式。19世紀,又一種新的舞曲形式產生,並從此成為社交舞曲的絕對主流,直至今日,我們仍無法忽視它的重要性,它就是
圓舞曲。
原組曲由10首小曲構成,分3組:
圓號組曲、小號組曲和長號組曲,演奏時間長達一個小時,一開始是一首法國式的前奏曲,按下來是布萊舞曲、小步舞曲等各種形式的舞曲,其中也有緩慢樂章。作者使用了小提琴、低音提琴、
日耳曼橫笛、
法蘭西橫笛、雙簧管、大管及圓號、小號等樂器。1922年,英國作曲家、指揮家哈蒂從中精選6首,改編為現在流行的版本。
17世紀中後期,英國首先出現了公共舞廳,所跳的舞蹈大都是王室府邸的舞蹈教師所傳授的宮廷舞。然而,舞廳中出現了越來越多的中產階級和平民百姓,宮廷舞的拘謹嚴肅已經無法滿足他們的需要。於是,舞步簡單、形式自由的新式舞蹈陸續被引進舞廳,而古老的宮廷舞逐漸從人們眼中消失,幻化成音符,變成作曲家抒發情懷的方式和演奏家指尖的舞蹈。
17世紀中葉,交誼舞逐漸由莊嚴、華麗趨向尊貴、輕快、活潑的格調。法國國王
路易十四喜愛舞蹈,在當時的宮廷中,盛行一種優雅、快速的“ 著艾特”舞,又名“小步舞”。它較長時期流行於整個歐洲。許多著名的音樂家,如巴赫、
莫扎特等都為小步舞譜寫過舞曲,現在有許多首標題為“小步舞曲”的古典曲子,其中以巴赫的“G小調小步舞曲”最為出名
宮廷舞由於其煩瑣禮儀與規則逐漸退出了社交場合,但時至今日,我們仍然能從很多芭蕾舞中,依稀看到當年歐洲
宮廷舞蹈的影子。18世紀初,由德國、
奧地利農民舞“蘭德勒”(其來自於農村打穀場的踢場動作)演變而成的
三步舞-
維也納華爾茲傳入奧地利宮廷,並開始在歐洲流行盛行,它以輕快的節奏和旋律,急速、優美的旋轉而受到人們的歡迎。英國
喬治四世在皇宮舞會上親自起舞,排除教會和舊貴族的反對和異議,從而確立了
華爾茲在交誼舞中的重要地位。當大音樂家
史特勞斯父子所創造的
華爾茲圓舞曲風靡歐洲後,人們將華爾茲舞稱為“舞中之後”。
隨著工業化的迅速發展,交誼舞從宮廷和貴族階層逐漸向其它階層開發,成為家宴必不可少的形式,也出現在公共場所之中。18世紀末,法國和英國開始普遍建立商業化的公共舞廳。社交性的交誼舞又成為舞廳舞(Ballroom Dancing)。
19世紀,隨著工業革(蟹)命和
浪漫主義運動的興起,由於男女衣著樣式從長裙逐步轉向方便行走的裙式,英國的
布魯斯(慢四步,Blues)、
快步舞(快四步,Quick Step),美國的
狐步舞(中四步,
Foxtrot),波斯頓
華爾茲(Slow Waltz,
慢三步)等舞種十分流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拉丁美洲的舞蹈傳入了歐洲。先是阿根廷的探戈舞,然後是古巴的倫巴舞、巴西的
森巴舞(Samba)相繼流行,人們熱衷於這些舞特有的節奏和舞步,並一直流傳至今。
20世紀初,爵士樂的出現使交誼舞進入一個新的時期。在1904年,英國成立了皇家舞蹈教師聯合會,並由專門的舞蹈家華爾茲、
探戈、
狐步、
倫巴、快步舞等國際流行的舞種、舞姿、舞步、方向等加工整理, 使它具有了一定的規範和標準,公布為“
國際標準交誼舞舞廳舞”的跳法,這就是所謂的“國際標準交誼舞”,“標準舞”,簡稱“國標”。那種在舞廳里無拘無束、不拘一格、隨心所欲地跳,便被認為跳的是
自由舞。“國標舞”與一般的交誼舞的區別在於:“國標舞”是規範化、系列化的,它脫離了純粹的自娛性,增強了藝術性,此外“國標舞”還具有表演性、競技性的特點。
分類
帕凡
帕凡,義大利文pavane的音譯。一種雙拍子舞蹈。一種說法是:起源於義大利帕圖亞padua,因而得名;另一說法是:源於西班牙,與西班牙文pavo孔雀,一詞有聯繫。帕凡因其舞步莊重,如孔雀狀,故被翻譯為“
孔雀舞”。十六世紀初流行於歐洲宮廷。1550年前後不再流行。但其舞曲,直至1650年仍常用於加力亞德之前,從而構成一種二樂章的早期組曲,後在組曲中逐漸為阿德曼德等所取代。
小步舞
小步舞17世紀歐洲流行的宮廷舞。源於法國西部
布列塔尼地區的農民舞蹈布朗爾。基本的步法是一種樸實無華的小步,小步舞因此得名。16世紀傳入宮中,經宮廷舞師加工改造,舞蹈風格變得端莊、文雅、優美。
屈膝禮和鞠躬,嚴格對稱的舞蹈構圖,使它在同時代的宮廷舞中占有明顯的優勢。其行進構圖有Z字形、8字形等。一對舞伴按地位不同順序跳,先是國王和王后,然後是太子和妃子,等等。
小步舞不再流行以後,成為
古典舞蹈教育體系中的基礎教材。
華爾茲(Waltz),又稱圓舞,一種自娛舞蹈形式。華爾茲舞曲,即圓舞曲也常被稱為華爾茲。華爾茲是舞廳舞中最早的、也是生命力非常強的自娛舞形式,亦稱圓舞。“華爾茲”一詞最初來自古德文
Walzer,意思是“滾動”、“旋轉”或“滑動”。
華爾茲是舞廳舞中最早的、也是迄今為止生命力最強的自娛舞形式亦稱圓舞。“華爾茲”一詞最初來自古德文Walzer,意思是“滾動”、“旋轉”或“滑動”。這倒是一語破的地抓住了
華爾茲舞動作的基本成分。 關於華爾茲的發源地,目前世界上有好幾種說法。德國人根據這個詞來自古德文的事實提出它產生於德國。法國人認為它最早源於法國的
沃爾塔舞。而義大利人則順藤摸瓜地提醒法國人說,別忘了,法文的“沃爾塔”一詞來源於義大利語;言下之意,不言面喻。
華爾茲一詞,據考證是大約在1780年前後出現的,而3拍子“蓬嚓嚓”節奏的圓舞則很早之前就流行於歐洲,特別是在德國
巴伐利亞和
奧地利維也納一帶的農民中;至於華爾茲類型的舞曲,則早在17世紀就演奏於哈普斯堡的皇家舞會上。
儘管華爾茲這種自娛舞蹈形式早已流行於農村,但它能夠成為城市民眾的舞蹈時尚,卻是有其社會變革和藝術趣味等多方面的原因。18世紀末的法國大革(蟹)命及其在歐洲各國的激烈影響、工業革(蟹)命的興起以及工人階級的大規模出現等等,使人們對自娛性舞蹈風格的要求發生了巨大的改變。曾一度廣為流行的小步舞和加伏特舞因其刻板、拘謹的風格而被淘汰。身體輕鬆自然、風度飄逸灑脫的
華爾茲一時間成了人們(特別是法國人)更能自得其樂的方式。
但正如任何新生事物一出現都必然遭到保守勢力的白眼一樣,華爾茲的迅速流行自然受到出於種種目的的反對和阻礙。除了教會說它因男女持抱近、動作旋轉過快而不道德、不文明,甚至粗俗邪惡、不堪入目外,還有原來靠教授小步舞和其它宮廷舞為生的人們視其為眼中釘、肉中刺。華爾茲的簡單易學和自由舒暢的特點,吸引了廣大的舞者,常常只要在一旁觀看一會兒就能學會。這種舞無需像小步舞那樣,非掌握大量複雜的花樣才能登場。
在保守的英國,華爾茲甚至被不少人恨之入骨,懼之如虎。聽聽當時報界的漫罵,就可對此略知一二了: “如今,老年貴婦們一陣風似的繞著房間翩翩起舞,而身披輕紗的女兒們卻在放浪的華爾茲樂聲中跳躍迴旋;年老的排成長隊,如潮似涌;年輕的無拘無束,四肢放鬆;她們跟著丈夫們快步如飛,不留下一點兒新娘之夜的神秘。我們痛心地看到,在上星期一的英國宮廷舞會上,那種叫作華爾茲的法國下流被第一次介紹進來了……看到這種四肢糾纏、身體緊靠的色情舞,看到英國婦女與眾不同的莊重、含蓄的優良傳統遭到如此嚴重的歪曲,真叫人夠受了……當這種誨淫的表演局限於妓女和淫婦的範圍內時,我們認為不值得大驚小怪,可現在,它被那受人尊重的社會階層中不肖之徒強加於上流社會,我們認為就有責任提醒家長,不要把自己的女兒送到如此致人死命的瘟疫中去……我們相信,它不再為任何有道德的英國社會階層所容忍。凡是夜裡出去過的人,都不能不懷著不安的心情看到,我們的姐妹和妻子被陌生人抓住,遭到任意擁抱,圍著一個小小的房間慢跑的情景。”
然而,這種漫罵卻使得歐洲人更加熱衷於
華爾茲。法國革(蟹)命後的資產階級立即全面地接受了華爾茲。據統計,僅在18世紀末的巴黎,就下子湧現出了700多家舞廳。
1834年後,華爾茲傳到了美國。它在美國的第一個落腳點是
波士頓,隨即傳到了紐約和
費城,傳說它也曾使上流社會呆若木雞。但不久之後,到19世紀中葉,華爾茲就在美國的社交圈子裡紮下了根。
華爾茲舞的深得人心與其音樂的輕鬆流暢密不可分,兩位
奧地利大作曲家弗朗茲.蘭納和約翰.斯特芬斯的貢獻是
華爾茲舞蹈史書中的一個重要部分。由他們創造的
威尼斯華爾茲舞蹈史中的一個重要部分。由他們創造的威尼斯華爾茲標準節奏是每分鐘55~60拍的快速度,,非常適合現代人的口味。
美國人對
華爾茲舞發展的貢獻在於波士頓舞與躊躇舞兩種華爾茲的變體。前者節奏徐緩,舞步修長,前後方向的動作較多;後者速度比較緩慢,3拍子才跳1步。
專家們認為,華爾茲舞對整個舞廳舞蹈的發展所作的貢獻中,最重要的是使人們逐漸認識到了這樣一個事實: 唯有自然的身體動作才能持久。這使舞廳舞最後不再像19世紀那樣,非採用
古典芭蕾中腳的五個位置不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