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興縣誌》是明代陳遴瑋修,王升纂江蘇地方志,十卷。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宜興縣誌
- 作者:陳遴瑋修,王升纂
- 創作年代:明代
- 類別:地方志
《宜興縣誌》是明代陳遴瑋修,王升纂江蘇地方志,十卷。
《宜興縣誌》是明代陳遴瑋修,王升纂江蘇地方志,十卷。內容簡介是志是在前縣令韓容延所修舊志基礎上重訂而成,凡八門類。體例雖依舊志,但重整次序,博採群史,詳加考訂,補舊志之缺漏,糾舊志之謬誤,其資料真實可信,因而此志質量較高...
《宜興縣民政志》是宜興縣誌編纂委員會辦公室編纂的地方志。內容簡介 一、斷限:上起1912年(民國元年),下迄1985年,其中有的史料,為了說明問題,在時間上略作上溯下延。 二、本志分為四部份:志幕(包括題詞、序)、志綱(包括概述,凡例、大事記)、志體(分篇、章、節),志尾(包括附錄、編後記)。...
據清修《宜興縣誌》引《蕩平發逆圖記》記載:“賊持藤牌為技長”。曾任太平軍“團練使”的蔣順昌,是掌握軍事訓練的教官,精通盾牌戰術。太平軍失敗後,他便回到老家夾溝村居住。為了自衛抗暴,保護鄉民不受強人襲擊,他運用訓練太平軍的方法,一改隊員裝束、陣圖、鼓樂,晝夜訓練盾牌戰術,訓練出來的隊伍英勇威武...
據宜興縣誌載:“西施洞又名武陵洞。”武陵,則是六朝學士陶淵明筆下的桃源仙境,窈窕靈洞,就深藏在“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的武陵仙源。全洞面積八千五百平方米,遊程在一千二百米,大小景點近八十個。宜興西施洞簡介 洞口兩側,百竿修篁列成昭陽儀仗,披翠仙苔,花下垂簾彩幛,這獨具一格的迎賓禮儀,也許正是...
《宜興縣誌》中記載的這把千金之壺是一件被稱為“掇只”的紫砂壺,“掇只”是紫砂壺造型中特有的一種壺型,造型像宜興當地以前使用的一種裝調料、糖果的容器“掇子”,所以又被稱為“掇子”,因為“子”是入聲,現在漢語國語中沒有“入”聲發音,逐漸傳為“掇只”,實為勘誤。《宜興縣誌》中記載的掇只壺...
王輝 王輝,字蛟川,漢族,畫家,清代江蘇宜興人,出自於《宜興縣誌》。個人作品 留世作品賞析。
水母山,是黃氏飲水之源,記載於《宜興縣誌》。簡介 原名南塍山,又名洋渚山,是我黃氏之母親山。山之外貌,好似碩大無朋的天然“水母”,山頂寬廣,恰如水母身體的巨型圓傘,其餘脈向東伸向力山、東南伸向雷山(俗稱自然山)、正西伸向洋渚、西南與夏林山相通,好似水母的四個巨大觸角。“水母”又叫海蟄,是...
四方碑位於宜興市芳橋鎮扶風橋徐塘田村,該碑形體特異,文字內容少見。高約五尺,每邊寬約一尺五寸,四面方正,故名“四方碑”。1985年,宜興縣人民政府公布該碑為縣級文物,並載入1990年出版的《宜興縣誌》。四方碑原坐落於巴州區鼎山觀音堂坎下譙氏老祠堂外一亭子正中央,有亭閣遮護。文物歷史 四方碑其中一...
《宜興縣誌》記載:吳綸,字大本,以子仕貴封禮部員外郎。自垂髫時形癯神異比常,不樂仕進,雅志山水,日與騷人墨士往來倡酬,於其中有陶然自得之趣。性喜茶,於名泉異荈悉遠致而品嘗之,焚香靜坐一室,或讀太史公傳,誦陶靖節詩,或臨寫唐子西山靜似太古章,遒然趙松雪筆法,人爭得之。春和秋爽,載筆床...
閔全生 男,1934年出生,江蘇宜興人。副研究館員。中共黨員。曾任宜興縣棠下國小教師,中共宜興縣委辦公室秘書,組織部組織科科長,宜興市(縣)檔案局(館)副局長兼館長、局長、調研員,中共宜興市(縣)委黨史資料徵集研究委員會委員,《宜興縣誌》編纂委員會委員,中國檔案學會會員,無錫市檔案學會理事、常務理事...
張澤橋,在宜興市大浦鎮張澤老街,1983年6月宜興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11年12月19日,江蘇省人民政府將其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併入第六批宜興古橋樑)。文物歷史 據《宜興縣誌》記載,春秋時,范蠡鑿蠡河,在此建木橋。現存石橋為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重建,民國23年(1934)重修,近年...
周容《宜興瓷壺記》說:“今吳中較茶 者,必言宜興瓷,始萬曆,大朝山寺僧(即金沙寺僧)傳供春者,吳氏小吏也”。供春和吳氏是何許人呢?《宜興縣誌》記載說:供春是明正德年間公元1504年--公元1521年提學副使吳頤山隨帶的書僮,吳讀書於 湖洑金沙寺中(此寺今仍尚存遺址)。吳梅鼎的[陽羨茗壺賦]說:“彼...
蔣澄,字少明,東漢光武帝時官封“𠙶亭侯”。(𠙶讀音:【ǒu】),封地在今宜興;山以東,今楊巷、官林一帶。蔣默,字秀芳,蔣澄的長兄,官封雲陽亭侯,今周鐵、芳橋一帶,後官階至諫議大夫。蔣澄、蔣默兄弟是載入宜興縣誌最早的歷史人物。家庭人物 父親蔣橫,是東漢初年的一位將軍,因協助光武帝劉秀...
邵燦,明代戲曲作家。字文明,一字宏治。江蘇宜興人。生員。生卒年不詳。根據邵燦所著《香囊記》有“因續取《五倫全備》新傳,標記《紫香囊》”一語,而《五倫全備記》作者丘濬為景泰五年(1454)進士,可以推斷邵燦也當生活於景泰、弘治間。約生活於明成化、弘治年間。人物簡介 據明萬曆《宜興縣誌》和清嘉慶《...
增修《宜興縣舊志》,主修《新修宜興縣誌》。宜興志書上稱他“接士以禮,撫民以寬,治獄平恕”。同年,署揚州府清軍捕盜貼堂同知。嘉慶二年初,仍在宜興任職。吳江黃家溪周永齡前後出資修建橋樑數十座。有人講,重建官塘上的鱖魚橋,地方上的科舉必定更為發達,便出資進行重建。他為此題匾額“心存利濟”。嘉慶...
樹癭壺,現藏北京中國歷史博物館的“樹癭壺”,是1953年4月由儲南強先生捐獻給蘇南文管會的。制壺者——供春 生平概述 又稱龔春,明朝正德年間宜興人,原是一個吳姓顯官的家童。據《宜興縣誌》記載:“明代正德年間(一五O四年至一五二一年)提學副使吳頤山攜帶書童供春,讀書於湖父金沙寺中”。《陽羨名陶錄》...
吳冠敏,男,1963年10月生於江蘇宜興丁山,祖籍江蘇宜興閘口 。簡介 自小受家族的教導,吳氏家族自古屬於書香門第,祖父為私族教師,宜興是世界聞名的陶都,宜興紫砂壺為全世界的名片,尊為紫砂壺第一代藝術大師,是明代正德年間宜興人---供春,又稱龔春,龔供春。供春,原是吳氏家族吳頤山的家童,據《宜興縣誌》記...
宜興產茶歷史久遠,古時就稱之為“陽羨貢茶”、“毗陵茶”、“陽羨紫筍”和“晉陵紫筍”。早在三國孫吳時代,就名弛江南,當時稱為“國山茶”。“國山”,即今之離墨山。據《宜興縣誌》載:“離墨山在縣西南五十里……山頂產佳茗,芳香冠他種”。到了唐代,被稱為“茶聖”的陸羽,為了研究茶的種植、採摘...
蓮子壺砂是一件紫砂茗壺光素造型中的佳器。質溫潤細膩,造型簡樸,壺形突出蓮子(又稱掇只),骨肉亭勻,看似素麵素心,卻體現出壺藝家的功力和純熟深厚的技藝。底刻款“歲在辛卯中冬虔榮制時年七十六並書。”製造人是虔榮,姓潘,字菊軒。清乾隆至道光年間宜興制陶人,名在《宜興縣誌》長壽耄耋之列,所制...
史承謙(約1702-1756年),字位存,號蘭浦,江蘇荊溪人(今江蘇宜興),系雍正二年(1724)分宜興南半而建置者。清代著名詞人。史承謙為晚明東林名宿史孟麟裔孫,其家世出身於陽羨詞群,曾祖叔父為史惟園,外曾祖父為徐喈鳳,故其深受家世影響,《重刊宜興縣誌》卷三《文苑》記史承謙:“讀書十數行下,詩歌飄灑...
茶舍,名詞,一般指與茶有關的房舍。四種意思,1.唐代宜興采造貢茶處2.制茶房舍3.亦稱“茗舍”,烹茶供客之所4.茶人居住的小茅屋 政府辦公地 唐代宜興采造貢茶處 《宜興縣誌》:“茶舍,舊在罨畫溪,去湖漢一里。唐代李棲筠守常州,有僧獻陽羨佳茗,陸羽以為芳香冠絕地境,可供尚方,始貢萬兩,置舍洞靈觀...
鈕似壺身縮小之微型,基於造型法則,在變化中求統一。底鈐“阿曼陀室”印款,壺身銘:“日之光,泉之香,仙之人,樂未央。曼生。”據光緒《宜興縣誌》記載:陳曼生宰溧陽,聞其名,致之,曼生出新意造仿古式,鐫書畫其上,號“曼生壺”,皆彭年作也。這是文人雅士和紫砂藝人相結合而取得卓越成就的例證。
《重刊宜興縣誌》卷三《文苑》記史承謙云:“讀書十數行下,詩歌飄灑不群,尤工於詞”、“以諸生屢踏省門,數奇不遇”。也許正因生涯坎壈,“以窮老諸生終其身”,這位曾被吳衡照、謝章鋌、陳廷焯等備加推許的清代詞壇名家一直面目漫漶,不為世人所詳。經先師嚴迪昌先生之有心發覆,始大體得到清理,然亦沒...
宜興吃烏飯習俗歷史悠久,代代相傳。至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在編寫《本草綱目》時,將宜興製作烏飯的方法收錄其中。《本草綱目》載稱:“摘取南燭樹葉搗碎,浸水取汁,蒸煮粳米或糯米,成烏色之飯,久服能輕身明目,黑髮駐顏,益氣力而延年不衰。”《宜興縣誌》亦有記載:“四月初八吃烏飯,此日演戲稱‘烏飯獻...
然文中《荊溪圖序》一首,據《宜興縣誌》載入者核之,即《題陳惟允畫荊溪圖》之節本。前後復見,略不一檢,則冗雜無緒可知。不及此本之清整也”云云。其考正頗核。今考集中所載,如《題天香深處卷後》、《題紫華周公碑傳行狀後》、《題師子林圖》、《重覽紫華周公碑傳》、《題周遜學府君遺翰後》、...
1950年談俊祥出生於宜興,談俊祥出生於宜興丁蜀潛洛村,這裡地處蜀山之北,蠡河之旁,解放前是蜀山到宜興縣城的必經之地。據宜興縣誌記載:“潛洛歷史上一直是紫砂茶壺的生產地,與兩三里路外的紫砂發源地上袁村齊名,並被稱為‘藝人之鄉’”,近年來一直是生產紫砂茶器的基地。從民國到當代,這裡誕生了幾位在壺...
《宜興陶瓷簡史》、《江蘇省志.陶瓷工業志》、《宜興縣誌》記載中,均於清光緒年間外銷出口壺類記述中出現《獨鈕洋桶》,卻均不見於上述記載。而傳世品中最早外銷的《獨鈕洋桶》亦符合史書的載述,這是應該肯定的。緊追其後出現的紫砂洋桶壺壺式,筆者認為應該是嵌蓋《牛蓋洋桶》。牛蓋猶如宜均產品中的《子洋...
邵雲如:(1879-1930)出生於宜興上袁村一戶富貴家庭。邵家祖上邵敏展和北宋蘇東坡同窗。蘇東坡晚年曾被邵敏展邀至宜興閘口邵家,創建“海棠院”(見宜興縣誌)民國陶刻名家,系邵赦大之子。邵雲如10多歲投師學藝,藝成後技藝精湛·刀法嫻熟,專門從事紫砂陶刻,陶刻裝飾具書畫意境,曾任宜興利用公司、陶工傳習所...
確有其事 確有其事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què yǒu qí shì 意思是的確有這樣的事。釋義 的確有這樣的事。出處 清 汪啟淑 《水曹清暇錄》:“頃見《宜興縣誌》,始信確有其事。”例句 高陽《胡雪岩全傳·煙消雲散》:“只要查實了確有其事,來通風報信的人,我私下有重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