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興縣誌》中記載的這把千金之壺是一件被稱為“掇只”的紫砂壺,“掇只”是紫砂壺造型中特有的一種壺型,造型像宜興當地以前使用的一種裝調料、糖果的容器“掇子”,所以又被稱為“掇子”,因為“子”是入聲,現在漢語國語中沒有“入”聲發音,逐漸傳為“掇只”,實為勘誤。《宜興縣誌》中記載的掇只壺之所以價值連城,一個重要原因是它出自宜興制壺大師邵大亨之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掇只壺
- 別名:掇子壺
- 原料:紫砂
《宜興縣誌》中記載的這把千金之壺是一件被稱為“掇只”的紫砂壺,“掇只”是紫砂壺造型中特有的一種壺型,造型像宜興當地以前使用的一種裝調料、糖果的容器“掇子”,所以又被稱為“掇子”,因為“子”是入聲,現在漢語國語中沒有“入”聲發音,逐漸傳為“掇只”,實為勘誤。《宜興縣誌》中記載的掇只壺之所以價值連城,一個重要原因是它出自宜興制壺大師邵大亨之手。
《宜興縣誌》中記載的這把千金之壺是一件被稱為“掇只”的紫砂壺,“掇只”是紫砂壺造型中特有的一種壺型,造型像宜興當地以前使用的一種裝調料、糖果的容器“掇...
2003年4月,“荷花五件套”茶具在2002年中國十大紫砂茗壺評選中,榮獲“十大紫砂茗壺”;2004年2月,捐贈“掇只壺”壹件,用於宜興慈善會慈善事業;...
《邵大亨經典紫砂壺道學賞析》從邵大亨的人生經歷及藝術作品等諸方面全面闡釋了蘊藏在紫砂壺的藝術內涵和同其人格血脈相連的內在關係。在《邵大亨經典紫砂壺道學賞析...
2015年12月,在第十七屆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中,作品《雙線竹鼓壺》獲中國工藝美術金獎 [6] 。2014年8月,捐贈作品《掇只壺》,被中國宜興陶瓷博物...
許四海,壺藝大師。制壺始於60年代,創製的紫砂大壺揚名與世。受清代陳曼生、楊彭年等人作品影響,與唐雲、謝稚柳、程十髮、胡問遂等書畫家合作,將壺藝與書、畫、...
四海壺具博物館是由著名壺具收藏家、紫砂陶藝家許四海先生創立,展出了從新石器到現代的各類壺具共三百餘件,構成了一部脈絡清晰的中國陶瓷發展史,為中國文化發展...
1998年,作品《掇只壺》榮獲全國工藝博覽會“金獎”;2001年作品《三足石瓢》參加“中國紫砂藝術澳門交流展”榮獲銀獎;2002年應邀參加“第四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精品...
邵大亨清代道光、鹹豐間宜興制壺名手。傳世作品有《一捆竹壺》(藏於南京博物院)、《魚化龍壺》、《掇球壺》和《風卷葵壺》等,皆為砂壺精品。...
2009年作品“大三彎嘴石瓢壺”榮獲江蘇省工藝美術“藝博杯”銀獎。2010年作品“矮掇只壺”獲第五屆中國民間工藝品博覽會銀獎。2011年作品“大彬提梁壺”獲第六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