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四海(壺藝大師)

許四海(壺藝大師)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許四海,壺藝大師。制壺始於60年代,創製的紫砂大壺揚名與世。受清代陳曼生楊彭年等人作品影響,與唐雲謝稚柳程十髮胡問遂書畫家合作,將壺藝與書、畫、篆等藝術糅合起來,製作了許多書畫壺。與台灣李奇茂教授合作“秦權壺”,上有韓天衡題“珠聯璧合”四字,此壺被顧景舟編選入《宜興紫砂珍賞》一書。另有畫家許四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筆畫學會會員、中國畫院專職畫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許四海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職業:壺藝大師
  • 性別:男
  • 政治面貌:民眾
壺藝大師——許四海,簡歷,人物簡介,早年經歷,參軍,宜興創業,返回上海,創辦公司,相關詩聯,壺藝大師許四海的收藏故事,

壺藝大師——許四海

簡歷

代表作:束柴三友壺、睡翁壺、如意三足鼎
許四海
獲獎作品:夏意
紫砂滴水“夏意”在景德鎮(1985年)輕工部舉辦首屆全國陶瓷作品評比中獲得了最高分奪得金獎,後來這件作品又被美國亞洲藝術博物館收藏。
許四海生於1946年5月15號
1959-1960 上海第四建築工程公司 水泥工木工
1960-1964 上海市公交公司電車一場售票員
1964.9-1967.7 參軍,任廣州空軍惠陽場站通訊連班長
1967.7-1969.9 入越南參加抗美援越戰爭任偵察排排長
1969.9-1971 回國任惠陽場站警衛連指導員
1971-1980 廣州空軍第三十五師文化幹事
1980-1984 復員轉業到上海市公用事業學校前後擔任學生科科長總務科長膳食科科長
1984-1987應聘到江蘇宜興紫砂二廠擔任助理廠長
1985年中國輕工部舉辦首屆全國陶瓷作品評比中許四海作品紫砂滴水“夏意”獲得了最高分奪得金獎,後來這件作品又被美國亞洲藝術博物館收藏
1989年 應邀赴新加坡舉辦個人陶藝作品展覽
1987-1992 回上海創辦四海茶具館 四海茶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四海陶瓷發展有限公司 創立四海窯紫砂茶具品牌
1992年 經上海文管會批准四海壺具博物館正式成立並對外開放 並在嘉定曹安路1978號開始建設百佛園
2009年完成百佛園建設及四海藝術館建設為迎上海世博會2010年正式對外開放。

人物簡介

許四海字紫雲,1946年生,鹽城人。師從國畫大師唐雲,作品“夏意”獲國家金牌獎。與多位書畫名家合作的“海春壺”“壽翁壺”“嘯天壺”和“雲海壺”堪稱一絕,並為“八運會”“香港回歸”“上海國際茶文化節”等特製專用茶壺。1989年新加坡成功舉辦個人作品展,號稱江南壺怪。是一位在海內外享有盛譽的紫砂陶藝大家,也是一位極富傳奇色彩的鑑藏家。
一套向2010年上海世博會獻禮的紫砂“世博漢字壺”於2010年2月18日在滬面世,傳承中華數千年歷史的漢字與中國傳統手工紫砂工藝珠聯璧合而成為精品茗具。中國世博紀念品研發工作室與素有“江南壺怪”之稱的紫砂陶藝高手許四海,是這套“世博漢字壺”的設計者、製作者。
壺藝大師——許四海(像)壺藝大師——許四海(像)

早年經歷

他自學陶藝,師從唐雲習畫,熔冶百家,脫穎而出,令陶藝界刮目相看,收藏者們以擁有四海壺為幸事。他為慶賀香港回歸而特製的巨型掇只壺在蘇富比拍賣公司拍出25萬元的高價。他共收藏了一千多件從仰韶文化的彩陶壺到春秋戰國的灰陶壺,兩漢、西晉和隋唐的青瓷、彩釉瓷壺,宋元的青白瓷壺及 明清以降的各種名家紫砂壺等。
許四海小時候隨母逃荒到上海,10歲開始揀煤渣養家。他拉過板車,當過電車售票員,還乾過木匠。參軍是他人生的一個轉折點,幾年的軍旅生涯,他接觸了大量美術書籍,被中國古老的傳統藝術深深吸引住了。他開始逛地攤,花幾毛錢收購石灣小陶塑,逐漸入迷,將興趣集中到紫砂壺上。

參軍

從60年代末參軍,在廣空當文化教導員時候受當時潮汕茶文化影響開始喝茶,喜歡收藏茶壺,七十年代末期,許四海從廣州空軍轉業回上海,在上海公用事業學校先後任總務科,膳食科,學生科科長、、八十年代初開始自學紫砂陶藝,有幸得到滬上著名畫家唐雲先生的指教與激勵此後又拜在唐雲門下,成了老畫家的關門弟子,也是他唯一一個陶藝方面的學生。許四海在唐雲的指點下,觸類旁通,視野大開,在從藝道路上達到了一個嶄新的高度,唐雲這樣對許四海說上海不缺科長缺的是藝術家

宜興創業

1984年他為了自己的一直痴迷的紫砂事業辭去公職扔掉了鐵飯碗,開始了在宜興做茶壺的艱苦歲月,因為他知道,要成為一個出色的紫砂壺藝人,必須沉浸到這片由紫砂堆積起來的土地上,從此宜興紫砂二廠多了個不尋常的上海人。功夫不負苦心人。許四海手制的紫砂滴水“夏意”在1985年輕工部首屆全國陶瓷作品評比中獲得了最高分並獲得金獎,後來這件作品被美國亞洲美術博物館收藏。自此他的每一件作品,都成為海內外紫砂壺具收藏家爭購的對象。
在宜興期間,擔任宜興紫砂二廠助理廠長的他在藝術創作的同時又參與建設創辦了宜興紫砂二廠,以上海人特到的眼光與經濟頭腦,與廠長史俊堂把這個集體小廠辦成當時全國十大鄉鎮企業。一個“外鄉人”在宜興如此風光,是歷史上所沒有的。1985年許四海與廠長史俊堂,文匯報記者金曉東等人策劃籌備在上海虹口公園舉辦了“宜興紫砂民間收藏展覽”,1988年6月18日,許四海全程自費聯合海內外各界人士舉辦了改革開放以來首界"復興茶藝研討會",參加會議的有來自海峽兩岸的近百位茶友,共同研討茶藝壺藝,並提出"復興中華茶藝"的口號。1989年,許四海在新加坡舉辦了紫砂首個個人陶藝展。

返回上海

上海後,他把全部業餘時間都放在紫砂壺的收藏和製作上。他手制的紫砂滴水“夏意”在景德鎮(1985年)全國陶瓷作品評比中獲得了最高分,後來這件作品又被美國亞洲美術博物館收藏。
80年代末許四海離開宜興紫砂二廠回到上海,在幽靜的愚園路上創建起了當時全國最早的私人博物館,以茶待客以壺會友, 1991年,許四海在上海市委市政府領導的直接關心下,在上海長寧區興國路,興建了規模與建制都在上海名列前茅的四海壺具博物館,展出了從新石器到現代的各類壺具共三百餘件,構成了一部脈絡清晰的中國陶瓷發展史,為中國文化發展史提供了極有說明力的實證。同時,他為推廣中國的茶文化,不計報酬地四處講座宣傳,並向江蘇陶瓷博物館和上海市嘉定區博物館各捐贈一批古陶瓷。腳踏實地的做事換來的是信任和榮譽,1994年、1996年,許四海被評為上海市軍地兩用人才模範,並獲得上海市人民政府的嘉獎。
從九十年代開始,許四海就孜孜不倦大力在發展茶文化事業。為此,他在嘉定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落戶江橋鎮(現為真新街道)開闢了百佛園,並將四海壺具博物館移至位於曹安路外環線的百佛園,為嘉定區的文化建設作出新的貢獻,2004年百佛園內的四海壺具博物館被評中國十大民間博物館之一。
許四海作為企業家的才能也顯露出來。他倡導成立紫砂協會,舉辦宜興紫砂民間收藏展覽,發起建立中國壺具文物館,他以“門外漢”為印製作的紫砂壺受到海外收藏家的青睞。

創辦公司

1992年,四海茶文化發展公司成立,四海壺具博物館開館。2001年9月,占地三十餘畝,投資近億元,歷時近二十年的“百佛園”建成。上海四海壺具博物館、四海陶瓷藝術研究所、酒樓、茶室、茶葉加工、紫砂壺生產製作工場、窯場等設施,分散在園內各處,形成了一所集旅遊、參觀、實習、教學、陶瓷研究為一體的茶文化城。
許四海——壺藝作品——八運壺許四海——壺藝作品——八運壺
許四海--壺藝作品--壽翁壺許四海--壺藝作品--壽翁壺

相關詩聯

沈長波為許四海撰聯:
許四海(壺藝大師)
許四海(壺藝大師)
四海品中濡水,
百佛觀大亨壺。
沈長波為許四海作詩一首:
常飲百佛茶,
清心而爽神。
思飄雲霧外,
創舉繼俠塵。

壺藝大師許四海的收藏故事

在許四海創作的紫砂壺中,不少壺是應時事而創作的。他在2009年初就與書畫家呂頌憲策劃、商討、構思創作了世博主題紫砂作品,並請畫家韓敏作畫“老子品茗圖”。隨後,許四海與其子許澤鋒又帶領四海窯的弟子們緊鑼密鼓地創作出了十八款上海世博會禮品壺,在世博會期間得到了中外遊客的讚賞。據悉,整套世博會禮品壺在某次拍賣會上以18萬元被收藏者拍去。
而他與趙本山五 年前因茶結緣,更攜手打造了“山海紫砂壺”系列。至今“山海壺”已創作了三十多種,每種兩把,趙本山與許四海各一把。未來,兩人還將推出100把款式新穎、造型各異的“山海壺”,每把壺均由許四海親手製作並配畫,趙本山題字。兩人親密合作、珠聯璧合,每一把“山海壺”都有兩人的共同簽名,並配有編號證書,收藏價值不言而喻。
許四海不但是一位享譽國內外的海派紫砂藝術大師,也是一位富有傳奇色彩的古壺收藏家。在他創辦的四海壺具博物館裡,展出了他收藏的1000餘件唐宋元明清時代的紫砂壺。其中的鎮館之寶“大亨壺”,原是邵大亨為宜興潘家特製的傳家之寶。讓人驚奇的是,此壺隨主人顛沛流離卻沒有絲毫損傷。後來,潘家要造房子缺錢,準備出售大亨壺。訊息傳出,正在參與創建宜興紫砂工藝廠的許四海聽到後,與太太金萍珍商量並趕到潘家看壺,千辛萬苦,以3萬元的價格買下了大亨壺,這筆錢在上世紀80年代不是小數目。紫砂泰斗顧景舟對大亨壺有很高評價,還專程趕到許四海家裡,提出了看一眼大亨壺,這是顧景舟生前最後一次上海之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