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
為進一步推動全市旅遊業高質量發展,充分發揮旅遊業對經濟發展的支撐帶動作用,根據《甘肅省“十四五”旅遊業發展實施方案》《定西市“十四五”文體廣電和旅遊發展規劃》,結合定西旅遊業發展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貫徹省第十四次黨代會和市第五次黨代會精神,深入實施“兩聚力四強化一抓實”追趕發展方略,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著力推動文體旅深度融合,促進旅遊消費市場提質擴容,完善現代旅遊業體系,積極打造“天下李氏尋根祭祖聖地”“國內知名避暑旅遊城市”“西部體育創新發展名城”“甘肅文旅康養示範基地”,加快建設隴中特色文化強市,努力實現全市旅遊業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
二、發展目標
到2025年,現代旅遊業服務體系更加完善,旅遊品牌形象更加凸顯,旅遊產業發展更加強勁,文旅融合基礎更加紮實,“渭水源頭·李氏故里·當歸定西”品牌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明顯提升。全市遊客年接待人數突破2000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達到100億元,力爭兩項指標年均增長10%以上。
三、重點任務
(一)構建旅遊發展新格局
1.構建旅遊空間發展新格局。圍繞定西獨特的史前文化、古蹟文化、姓氏文化、非遺文化、農耕文化、紅色文化、書畫文化、道地經濟文化、脫貧攻堅文化,不斷做精產品,做優服務,做好運營,加快形成文化旅遊發展新格局。(市文體旅遊局負責,各縣區政府落實)
2.培育一條精品旅遊線路。以寶蘭客專、隴海鐵路、蘭渝鐵路為紐帶,發揮交通區位優勢,突出資源稟賦,挖掘文化內涵,強化景區支撐,培育打造“臨洮-渭源-漳縣-隴西-通渭-安定”U字形環定西精品旅遊線路。(市文體旅遊局、市交通運輸局、市發展改革委按職責分工負責,相關縣區政府落實)
3.建設兩條文化旅遊廊道。挖掘整合洮河沿線歷史文化、自然風光、民族風情、鄉村民俗等資源,構建以馬家窯文化為主題的洮河文化旅遊廊道。沿渭河流域培育發展生態文化、李氏文化、康養文化、書畫文化、紅色文化等旅遊產業,整合打造渭河文化旅遊廊道。(市文體旅遊局、市自然資源局、市生態環境局按職責分工負責,各縣區政府落實)
4.打造三個主題品牌旅遊目的地。以渭河源景區為重要支撐,整合大河溯源、自然風光、生態體驗、文化探秘等多元產品體系,建設渭水探源生態文化旅遊目的地。以李家龍宮為中心,加快世界李氏文化中心建設,發展以姓氏文化、黃土風情體驗為主題的李氏宗親尋根祭祖旅遊目的地。以榜羅鎮會議紀念館為中心,加強紅色遺址遺蹟保護開發利用,整合紅色文化、民俗文化和鄉村文化等多元資源,建設以長征國家文化公園(榜羅段)文旅融合示範區為核心吸引體系的華夏兒女紅色聖地旅遊目的地。(市委宣傳部、市自然資源局、市文體旅遊局按職責分工負責,通渭、隴西、渭源縣政府落實)
5.發展多個特色旅遊景區。著力推動以渭河源、貴清山/遮陽山和岷縣狼渡草原等為代表的生態體驗型景區建設。加快臨洮戰國秦長城文化公園、馬家窯彩陶小鎮及渭河源、李家龍宮、南屏山等景區建設,打造長城、彩陶、渭水和洮岷花兒之源等尋根探源主題景區。推動以通渭榜羅鎮會議紀念館、岷縣岷州會議紀念館、臨洮隴右革命紀念館為代表的長征遺址遺蹟類紅色教育景區建設。以隴西首陽中醫藥康養小鎮、通渭溫泉療養、臨洮平長人家和渭河源度假區為代表,打造一批康養休閒類旅遊景區和度假區。加快建成渭源元古堆村、臨洮後地灣村等體現新時代脫貧攻堅精神的紅色教育景區。(市文體旅遊局負責,各縣區政府落實)
(二)構建科學保護利用體系
6.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大力推進自然文化遺產地、重點歷史文化遺址、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古村落、古民居等不可移動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管理,加快推進民族民間傳統文化保護工程。建立文化遺產保護科學檢測評估體系,建立文化遺產保護實驗室、地方文化遺產修復科學檢測實驗中心,全面提升文化遺產科學保護水平。(市住建局、市自然資源局、市文體旅遊局、市科技局按職責分工負責,各縣區政府落實)
7.加強文物遺址保護利用。實施馬家窯遺址、寺窪遺址、辛店遺址和灞陵橋文物保護等項目,建成馬家窯文化研究展示中心。建設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定西段),實施臨洮戰國秦長城西起首文化展示園、榜羅長城文旅融合示範區等重大項目,唱響“長城之源·隴右屏障”形象品牌。建設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定西段),實施榜羅紅色小鎮、岷州革命文物保護、河畔阻擊戰紀念館等紅色旅遊項目,打造榜羅“決定紅軍落腳點”、岷州“中國革命加油站”形象品牌。(市委宣傳部、市發展改革委、市自然資源局、市文體旅遊局、市林草局按職責分工負責,各縣區政府落實)
8.加強非遺保護傳承。創新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方式,實施非遺展覽館、非遺文化傳習所等項目,大力扶持岷縣巴當舞、隴西雲陽板、臨洮儺舞等民間舞蹈藝術,搶救保護“花兒”等民族音樂舞蹈資源,推出一批民族民間音樂舞蹈作品。深度開發剪紙、洮硯、彩陶等民間民俗工藝品,提高生產加工技藝,拓展銷售渠道,提升定西非遺影響力。(市委宣傳部、市文體旅遊局、市商務局、市文聯、市科技局按職責分工負責,各縣區政府落實)
9.加強文化生態資源保護利用。制定完善文化生態資源保護政策,嚴格執行文化生態資源保護相關規劃,加強文化生態資源保護宣傳教育。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實現文化資源高效保護利用,促進文化資源與旅遊業深度融合發展。(市自然資源局、市文體旅遊局按職責分工負責,各縣區政府落實)
(三)完善智慧旅遊體系
10.加強智慧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旅遊信息化和文化消費大數據平台建設,加快建設以手機導覽、手機預定和支付為重點的智慧旅遊服務系統。推動停車場、旅遊集散中心、遊客中心、景區內部引導標識系統等數位化與智慧型化改造升級,創新智慧旅遊公共服務模式。開發電子政務系統、遊客流量監測系統,推進限量、預約、錯峰常態化。(市科技局、市文體旅遊局、市大數據中心按職責分工負責,各縣區政府落實)
11.提升智慧旅遊數位化水平。在保護與傳播優秀傳統文化、改進服務水平等方面大力創新套用5G與人工智慧、高清視頻、AR/VR等先進技術,提升智慧文化旅遊水平。大力發展雲旅遊、雲演藝、雲娛樂、雲直播、雲展覽等新業態,培育“網路體驗+消費”等新模式,推廣基於網路平台的定製化旅遊產品和服務。(市委宣傳部、市文體旅遊局、市科技局、市大數據中心按職責分工負責,各縣區政府落實)
(四)健全品質旅遊供給體系
12.建設特色旅遊景區。深入挖掘馬家窯文化、李氏文化、書畫文化等特色文化旅遊資源,持續實施景區創“A”升“A”計畫,支持渭河源景區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創建國家4A級旅遊景區5至8個,3A級旅遊景區10至15個,省級旅遊度假區3個。加快推動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定西段)、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定西段)、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定西段)建設。打造安定新莽權衡文化街區和隴西李氏文化街區。(市委宣傳部、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自然資源局、市住建局、市文體旅遊局、市林草局按職責分工負責,各縣區政府落實)
13.開發優質旅遊產品。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和紅色旅遊,建設25個文旅振興鄉村樣板村,打造岷州會議舊址紅色旅遊景區、榜羅鎮革命遺址景區等紅色旅遊重點景區。完善自駕游服務體系,推進自駕游目的地、自駕車旅居車營地建設。積極打造“中國避暑旅遊城市”和“中國西部大雪谷”,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加快發展集旅遊、醫療、康養、文化、鄉村振興於一體的綜合服務業。(市委宣傳部、市鄉村振興局、市衛生健康委、市文體旅遊局按職責分工負責,各縣區政府落實)
(五)打造研學旅遊產品體系
14.打造“旅遊+教育”產品體系。依託豐富的特色文化旅遊資源,圍繞“讀歷史、學文化、進田園、尋根源”,把握青少年旅遊特點,推出一批以古蹟文化、姓氏文化、非遺文化、農耕文化、紅色文化、書畫文化為主題的研學旅遊產品,培育打造研學旅遊品牌。(市教育局、市文體旅遊局、市文旅體公司按職責分工負責,各縣區政府落實)
15.構建“旅遊+農業”產品體系。以現有的田園綜合體和農業生態園為基礎,實施一批高原蔬菜基地等休閒農業示範項目,打造規模化種植觀光園。以定西馬鈴薯大會為平台,依託豐富的農業資源,打造品牌農業節慶(會)活動。積極研發馬鈴薯系列、山野菜系列、中藥材系列等具有定西地方特色的農業旅遊商品,提升形象品質,延長旅遊產業鏈條。(市農業農村局、市文體旅遊局按職責分工負責,各縣區政府落實)
16.完善“旅遊+體育”產品體系。依託定西獨特的地貌和氣候,大力發展山地戶外運動、民俗運動、品牌賽事等體育旅遊。依託遮陽山國家攀岩基地等特色體育運動基地,培育打造滑雪、攀岩、腳踏車比賽等體育旅遊產品。依託黃河文化、長城文化資源,承辦或組織全國性體育賽事觀摩和體育健身旅遊活動。藉助承辦省十六運會機遇,構建集體育訓練、競賽表演、健身休閒娛樂、體育旅遊觀光為一體的體育產業基地。(市文體旅遊局負責,各縣區政府落實)
(六)拓展大眾旅遊消費體系
17.最佳化旅遊消費環境。嚴格落實帶薪年休假制度,鼓勵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引導職工開展市內旅遊。落實旅遊景區門票減免、淡季免費開放、演出票打折等優惠政策,舉辦旅遊消費季、消費月等系列旅遊惠民消費體驗活動。全面發行定西文旅惠民卡,引導銀行金融機構與景區聯合開展文旅消費惠民活動。(市財政局、市人社局、市文體旅遊局、市市場監管局、市商務局、人行定西中心支行按職責分工負責,各縣區政府落實)
18.拓展旅遊消費領域。建設新型文體商旅綜合體,鼓勵有條件的縣區打造老字號特色街區,支持老字號企業入駐商業街區、旅遊景區,提升旅遊購物和餐飲品質。建設集合文創店、小劇場、影院、美術館、博物館、藝術培訓場所等多業態的旅遊消費集聚區。(市住建局、市商務局、市文體旅遊局、市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各縣區政府落實)
19.提升旅遊公共服務設施。全面提升旅遊公共服務設施,不斷完善配套功能,健全重點旅遊區域和景區集散體系,實現旅遊公共服務系統化、無障礙化和高質量發展。(市財政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文體旅遊局按職責分工負責,各縣區政府落實)
20.加強旅遊宣傳推廣。圍繞公共運輸體系加強旅遊宣傳行銷,打造全市旅遊產品“移動展覽館和銷售廳”。培養全市文旅行業網紅大V,鼓勵網紅大V直播帶貨。落實“引客入定”政策,開展“定西人游定西”系列活動,多措並舉促進旅遊市場消費。(市委宣傳部、市財政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商務局、市文體旅遊局、市文旅體發展公司按職責分工負責,各縣區政府落實)
(七)建立現代旅遊治理體系
21.提升旅遊市場綜合執法能力。嚴格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推進綜合執法重心向基層下沉,建設高素質、專業化的執法隊伍,落實執法裝備和加強經費保障,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健全旅遊領域掃黑除惡鬥爭常態化機制,完善聯合辦案和執法協作機制,營造良好的旅遊業發展環境。(市文體旅遊局、市財政局、市公安局、市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各縣區落實)
22.提升旅遊服務質量。加強導遊、民宿管家、講解員等旅遊從業人員培訓管理,開發地方特色美食,發展夜間旅遊和假日經濟。大力推進A級旅遊景區、星級酒店、省級鄉村旅遊示範縣、全域旅遊示範區等示範單位創建。(市文體旅遊局、市商務局、市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各縣區政府落實)
23.培育壯大市場主體。以國有文化旅遊企業為龍頭,培育發展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文化旅遊企業。鼓勵引導企業最佳化產品結構,引進文化旅遊產業戰略投資者,推動形成不同所有制、不同規模文化旅遊企業共同發展、相互促進的發展格局。建設一批特色工藝美術產業基地,培育一批文化旅遊產業示範基地,打造一批文化旅遊創意產業集聚區,市場主體年增長率達到8%以上。(市文體旅遊局、市市場監管局、市商務局、市文旅體公司按職責分工負責,各縣區政府落實)
24.強化旅遊安全管理。督促各市場主體嚴格落實主體責任,建立體系完備,職責明確,高效運轉的旅遊行業安全管理體系,加強重點時段、重要設施設備、重大旅遊節慶活動及高風險項目安全監管。加強重大疫情、突發災情、設施停運、惡劣氣候等特殊情況應急演練,提升應急救援水平。(市文體旅遊局、市公安局、市市場監管局、市應急管理局、市衛生健康委、市氣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各縣區政府落實)
25.加強旅遊信用體系建設。依託全國旅遊監管服務平台信用管理系統,建立完善的旅遊市場主體和從業人員信用檔案,依法依規公布旅遊業失信名單,強化失信懲戒。將守信情況納入旅遊行業評定和項目招投標條件,樹立一批誠信典型。(市文體旅遊局、市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各縣區政府落實)
26.推動文明旅遊。依法依規處置各類旅遊不文明事件,對情節嚴重的納入旅遊不文明行為記錄。強化宣傳引導,營造良好旅遊氛圍,引導遊客文明出行。積極開展文明旅遊示範單位創建工作。(市文明辦、市交通運輸局、市文體旅遊局、市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各縣區政府落實)
(八)推動節會賽事融合發展
27.打造品牌節會賽事。持續放大特色文旅節會效應,力爭將通渭書畫文化藝術節打造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品牌節會,將渭水文化旅遊節、馬家窯文化節打造成西部地區有影響力的知名節會。大力培育渭河源露營大會、花兒原上鄉村馬拉松、長城之源山地腳踏車聯賽等具有定西地域特色的賽事,推動文體旅高質量融合發展。(市委宣傳部、市文體旅遊局按職責分工負責,各縣區政府落實)
28.加強文化旅遊對外交流合作。積極組織參加各類有影響力的文化(藝術)節,藉助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絲綢之路國際旅遊節、中國(甘肅)中醫藥產業博覽會等重大節會平台,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和關中、蘭西、成渝等城市群加強交流合作。深化東西部協作,積極開展青島、福州萬人游定西活動。(市委宣傳部、市文體旅遊局按職責分工負責,各縣區政府落實)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縣區、各有關部門要將旅遊業發展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及時研究解決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形成黨委統一領導、政府組織實施、部門協作配合、全社會參與的共建共享大旅遊發展格局。各級文化和旅遊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要充分發揮作用,推進旅遊業高質量發展。市、縣區文體旅遊部門要切實履行行業管理責任,深入推進各項工作落實。
(二)強化政策保障。各縣區、各有關部門要健全落實資金、用地、人才、投資等支持政策,加大對重大領域、重點項目的扶持,合力支持旅遊業發展。要及時全面落實各項減稅降費和扶持政策,切實為旅行社、酒店、主題公園、鄉村旅遊合作社等旅遊市場主體紓困解難。建立財政、基金、銀行和社會等多元投入的旅遊投融資機制,強化融資服務保障。
(三)加強評估考核。各縣區要結合實際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和年度計畫,明確工作分工,落實工作責任。市直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加強協調配合,明確具體舉措和工作任務。市文體旅遊局要加強對本實施方案的評估和監督檢查,及時研究解決本方案實施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
政策解讀
定西市政府辦印發了《定西市“十四五”旅遊業發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現將《方案》政策解讀如下:
一、《方案》起草背景
“十三五”期間,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市文化旅遊工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省、市十大生態產業發展一系列決策部署,全面實施“文商活市”戰略,取得了顯著成效。但旅遊基礎薄弱、產品供給匱乏、總體規模偏小、市場主體較弱等問題仍然存在。“十四五”時期,我國將全面進入大眾旅遊時代,旅遊業發展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挑戰和機遇都有新的發展變化。為順應新發展階段對旅遊業的新要求,進一步推動全市旅遊業高質量發展,充分發揮旅遊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促進和帶動作用,根據《甘肅省“十四五”旅遊業發展實施方案》《定西市“十四五”文體廣電和旅遊發展規劃》,結合定西旅遊業發展實際,制定《定西市“十四五”旅遊業發展實施方案》。
二、《方案》起草依據
《方案》依據《甘肅省“十四五”旅遊業發展實施方案》和《定西市“十四五”文體廣電和旅遊發展規劃》以及省、市相關要求制定。《方案》堅持科學精準統籌推進疫情防控與旅遊發展,著力推進旅遊業創新發展,持續提升旅遊智慧化服務水平,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紅色旅遊、研學旅遊,拓展大眾消費旅遊體系,不斷豐富旅遊產品和業態,滿足遊客消費需求,提升紅河州旅遊業的吸引力、影響力和競爭力。
三、《方案》起草過程
按照市政府安排,市文體旅遊局於7月份著手起草《方案》,於9月上旬徵求了各縣區人民政府和市直相關單位意見建議;9月28日,分管領導召開市政府專題會議進行了討論研究;10月10日至11月10日在市政府網站公開徵求了社會各界的意見建議,市文體旅遊局充分吸收各方面的意見建議後,先後進行了多次修改完善,制定了《方案》,報請市政府常務會審議通過。2022年11月30日,市政府辦公室正式印發實施。
四、《方案》主要內容
《方案》分為指導思想、發展目標、重點任務、保障措施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貫徹省第十四次黨代會和市第五次黨代會精神,深入實施追趕發展路徑方略,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著力推動文體旅深度融合,促進旅遊消費市場提質擴容,完善現代旅遊業體系,積極打造“天下李氏尋根祭祖聖地”“國內知名避暑旅遊城市”“西部體育創新發展名城”“甘肅文旅康養示範基地”,加快建設隴中特色文化強市。
第二部分是發展目標。到2025年,現代旅遊業服務體系更加完善,旅遊品牌形象更加凸顯,旅遊產業發展更加強勁,文旅融合基礎更加紮實,全域旅遊體系全面形成,“渭水源頭·李氏故里·當歸定西”品牌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明顯提升。遊客接待人數突破2000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達到100億元,力爭兩項指標年均增長10%以上。
第三部分是重點任務。
(一)構建旅遊發展新格局。重點圍繞定西獨特的九大文化,構建空間發展新格局,培育精品旅遊線路,不斷做精產品,做優服務,做好運營,推動“一線、兩廊、三地、N景區”建設,加快形成文化旅遊發展新格局。
(二)構建科學保護利用體系。包括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加強文物遺址保護利用、加強非遺保護傳承、加強文化生態資源保護利用四個方面。
(三)完善智慧旅遊體系。包括加強智慧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智慧旅遊數位化水平兩個方面。
(四)健全品質旅遊供給體系。包括建設特色旅遊景區、開發優質旅遊產品兩個方面。
(五)打造研學旅遊產品體系。包括打造“旅遊+教育”產品體系、構建“旅遊+農業”產品體系、完善“旅遊+體育”產品體系三個方面。
(六)拓展大眾旅遊消費體系。主要包括最佳化旅遊消費環境、拓展旅遊消費領域、提升旅遊公共服務設施、加強旅遊宣傳推廣三個方面。
(七)建立現代旅遊治理體系。包括提升旅遊市場綜合執法能力、提升旅遊服務質量、培育壯大市場主體、強化旅遊安全管理、加強旅遊信用體系建設、推動文明旅遊六個方面。
(八)推動節會賽事融合發展。包括打造品牌節會賽事和加強文化旅遊對外交流合作兩個方面。
第四部分是保障措施。主要從加強組織領導、強化政策保障、加強評估考核三個方面提出具體措施要求,為推動各項重點任務落實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