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河州“十四五”旅遊業發展實施方案

紅河州人民政府於2022年7月20日印發紅河州“十四五”旅遊業發展實施方案,請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紅河州“十四五”旅遊業發展實施方案
  • 頒布時間:2022年7月20日
  • 發布單位:紅河州人民政府
全文,解讀,

全文

  為貫徹落實《雲南省“十四五”旅遊業發展實施方案》(雲政發〔2022〕35號),進一步推進紅河州旅遊業高質量發展,結合紅河州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省委省政府紅河現場辦公會和州第九次黨代會精神,圍繞省委、省人民政府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決策部署和州委“13568”工作思路,按照全域旅遊發展理念和“國際化、高端化、特色化、智慧化”發展方向,深挖民族文化,培育文旅業態,拓展文旅市場,提升文旅服務,高標準推進文旅融合發展,推動全州文化旅遊產業轉型升級,深入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牌”,建設文旅深度融合示範區。
  (二)發展目標
  堅持一手戰疫情、一手促發展,著力提高疫情防控精準性,減少疫情對旅遊業的衝擊和影響,促進疫情防控常態化下旅遊業發展復甦;著力推進旅遊業創新發展,持續提升旅遊智慧化服務水平,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紅色旅遊、康養旅遊,培育一批高質量旅遊市場主體,建設一批高質量文旅項目,不斷豐富旅遊產品和業態,滿足遊客消費需求;著力提升旅遊品牌形象,加強區域串聯和開放合作,加強市場行銷,提升紅河州旅遊業的吸引力、影響力和競爭力。到2025年,全州接待旅遊人數突破7000萬人次以上,文旅總收入達1000億元以上,旅遊總收入達800億元以上,旅遊文化千億產業地位進一步鞏固,對全州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度顯著提升。
  二、主要任務
  (一)推進旅遊智慧創新
  1.加強旅遊信息化建設。深入推廣運用“一部手機游雲南”平台,加快紅河州旅遊大數據中心建設,建設一批縣級智慧文旅數據中心,打造一批智慧旅遊項目,開發以移動網際網路技術、大數據、雲計算為支撐的旅遊服務、旅遊行銷與管理,建立基於大數據分析的行業動態管理系統,提高旅遊業信息化水平。(州文化和旅遊局、州工業和信息化局、州統計局,各縣市人民政府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2.加快旅遊數位化轉型發展。推進全州旅遊景區、旅遊酒店、特色小鎮數位化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景區導覽、智慧廁所、智慧停車場、電子閘機等基礎設施。推進重點景區5G信號連續覆蓋,利用5G技術推動全州旅遊資源數字轉化,推進新媒體新技術在文旅產品及服務上的融合套用,建設智慧旅遊套用場景。進一步做好高A級景區和特色小鎮智慧化改造。(州數據發展中心、州工業和信息化局、州發展改革委、州文化和旅遊局,各縣市人民政府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3.加強行業技術創新。利用現代科技重現紅河州“三千四百年”歷史文化場景,促進現代科技與傳統景區結合,提供沉浸式旅遊體驗。積極申報國家旅遊科技示範園區試點,注重引進提升旅遊裝備技術,建設推廣刷臉套用場景,不斷提升景區、酒店智慧化管理服務水平。(州文化和旅遊局、州數據發展中心、州工業和信息化局、州科技局、州商務局,各縣市人民政府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二)最佳化旅遊空間布局
  4.最佳化旅遊發展布局。緊緊圍繞“邊疆、民族、山區、美麗”州情新內涵,深化“一心五區,一帶兩廊”旅遊發展布局,做強蒙自旅遊輻射和文化消費中心,做優滇南中心城市群旅遊區、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遺產生態旅遊區、最美鄉愁之旅文化體驗旅遊區、彌瀘康體休閒度假旅遊區、中越邊境風情旅遊區等五大高質量文化旅遊區,做好滇南文化旅遊經濟帶,做亮紅河谷康養度假旅遊走廊、“米軌時光”跨國精品體驗旅遊走廊兩大特色文化旅遊走廊。加快推進建水古城5A級景區創建,打造建水石屏最美鄉愁旅遊地,加大滇越鐵路(包括個碧石鐵路)及沿線文化旅遊資源保護利用。(州文化和旅遊局、州發展改革委、州自然資源規劃局、州農業農村局、哈尼梯田管理局,各縣市人民政府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5.最佳化旅遊目的地布局。科學分析和研判縣市文旅資源,突出各縣市的優勢和主題,發掘城市的核心要素和特色,打造品牌服務,實現優勢差異化發展,因地制宜建設品牌旅遊目的地,打造一批紅色旅遊、歷史文化、自然風光、文化遺產、康養旅遊等特色旅遊目的地,有條件的縣市打造國家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其餘市縣爭取進入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培育一批消費旅遊目的地。致力將紅河州建設成為國際知名的以多元文化交融為特色的世界級旅遊目的地。(州文化和旅遊局、州發展改革委、州自然資源規劃局、州農業農村局、哈尼梯田管理局、州商務局,各縣市人民政府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6.強化資源整合串聯。主動融入大滇西旅遊環線建設,按照省“大環線”、州“中環線”、縣市“小環線”的思路,落實旅遊公共運輸、旅遊基礎設施、旅遊產品等項目布局,發展建設滇中城市群旅遊中環線、滇東南山水風情旅遊中環線。聚焦“健康生活目的地”,加強城市旅遊文化設施、旅遊廁所等配套服務設施建設,加強慢行綠道、城市公園等休閒設施建設,加強鄉村環境綜合整治,改善人居環境,整合州內旅遊要素,最佳化旅遊路線,切實推進城鄉康養休閒旅遊發展。(州文化和旅遊局、州發展改革委、州交通運輸局、州住房城鄉建設局、州農業農村局、州林草局,各縣市人民政府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三)深入挖掘旅遊資源
  7.深入開展大旅遊資源普查。圍繞“文、旅、醫、養、體、學、智”全產業鏈,組織實施大旅遊資源普查,進一步挖掘全州自然風光、民族文化等資源,做好農業、工業、商業、教育、體育、醫療、交通等涉旅資源普查,建立完善旅遊資源目錄。配合做好全省普查標準體系和工作規程編制工作。(州文化和旅遊局、州工業和信息化局、州教育體育局、州交通運輸局、州農業農村局、州商務局、州衛生健康委、州民族宗教委、州統計局,各縣市人民政府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8.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加強哈尼梯田、建水古城、滇越鐵路文化遺產旅遊地建設,加強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活化利用,初步構建多層級多要素的保護傳承體系,打造具有歷史文化底蘊的文博品牌。(州文化和旅遊局,各縣市人民政府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9.推動生態綠色旅遊發展。注重生態保護和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依託全州綠色生態資源優勢,積極探索推動生態旅遊、綠色旅遊發展,打造綠色發展新格局。支持旅遊企業實施綠色低碳升級改造項目,形成綠色發展示範。倡導綠色消費,積極推薦我州企業參與綠色景區、綠色飯店、綠色餐飲評選。(州文化和旅遊局、州生態環境局、州商務局、州市場監管局,各縣市人民政府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四)豐富旅遊產品供給
  10.提升旅遊產品質量。策劃實施一批“35102”文旅項目。繼續加強A級景區創建提升,持續推進創建國家級、升級旅遊度假區,加快建設一批高品質酒店、半山酒店,積極開發一批新興旅遊產品、特色產品,爭取打造世界級精品旅遊產品。大力發展紅色旅遊、鄉村旅遊。(州文化和旅遊局、州發展改革委、州自然資源規劃局、州住房城鄉建設局、州農業農村局、州商務局、州林草局,各縣市人民政府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11.深入推進文旅融合。堅持“旅遊+”“+旅遊”發展路徑,大力推進旅遊業態創新,促進商務會展、跨境旅遊、科普研學、鄉村旅遊、工業旅遊、休閒農業旅遊等發展,推進傳統觀光遊走向深度休閒體驗新方向,開創紅河文旅融合發展新優勢。積極培育一批康養度假、文化體驗、城鎮旅遊、鄉村休閒、戶外運動、研學科普、水電生態旅遊等新業態示範基地,爭創國家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區。(州文化和旅遊局、州工業和信息化局、州教育體育局、州住房城鄉建設局、州交通運輸局、州農業農村局、州水利局、州商務局、州衛生健康委,各縣市人民政府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12.強化旅遊品牌打造。圍繞“雲上梯田•夢想紅河”品牌,完善活力都市、水墨古邑、健康福地、風情邊地、百年滇越鐵路、紅河谷秘境等子品牌支撐,形成旅遊品牌矩陣,構建紅河“雙文化遺產”的世界級旅遊目的地形象。培育拓展葡萄、草芽、紅米、荔枝、楊梅等農產品和哈尼長街宴、過橋米線、豆腐特色美食品牌,將地方特色美食和農產品打造成為紅河旅遊名片之一。(州文化和旅遊局、州農業農村局、州市場監管局,各縣市人民政府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五)激發旅遊消費潛力
  13.拓展旅遊消費場景。培育打造新型旅遊消費業態,鼓勵引導各縣市升級打造夜市、購物街等,豐富夜間文化消費內容,集中展示紅河州名特優文旅商品,申報創建兼具鮮明地方特色與濃郁民族風情的國家級、省級夜間文化和旅遊消費集聚區。提升城市整體休閒娛樂功能,重點建設一批文化主題鮮明、旅遊內容豐富、休閒環境舒適、功能配套完善的特色休閒街區,力爭創建國家級旅遊休閒城市和街區。支持優質企業入駐景區、街區,拓展文化和旅遊消費場所,構建以特色民間工藝品、景區景點衍生文化創意產品、特色美食加工產品和高原農產品為支撐的旅遊商品體系。(州文化和旅遊局、州商務局,各縣市人民政府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14.鼓勵支持旅遊消費。鼓勵基層工會開展春秋遊,到紅色旅遊景點、博物館等開展主題實踐活動,購買文旅產品和服務;鼓勵中國小、大專院校在假期開展科普、社會實踐等研學活動;鼓勵機關企事業幹部職工開展省內、州內旅遊,鼓勵A級景區等各類市場主體開展促銷,助力“雲南人游雲南”“紅河人游紅河”活動。(州級有關部門,各縣市人民政府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15.提升旅遊服務質量。完善“快旅漫遊”交通服務體系,提升旅遊交通與風景道建設,加快建設舒適、便捷、暢達、多點互通的旅遊交通網路。完善自駕游服務體系,推進自駕車露營地、停車場、綠色充電樁等建設。完善特殊群體旅遊服務設施。加強文旅複合型人才培養,實施導遊專業素養研培計畫和“金牌導遊(講解員)培養項目”。完善旅遊退貨處理機制。(州文化和旅遊局、州發展改革委、州交通運輸局、州住房城鄉建設局、州能源局、州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各縣市人民政府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16.強化旅遊宣傳行銷。創新宣傳行銷方式和渠道,探索建立紅河旅遊融媒體中心,構建線上線下宣傳推廣新體系,整合各種傳播媒介和手段,借勢行銷,借題行銷,借力行銷,實現行銷效果最大化。深入分析市場需求,明確市場區隔定位,以“遊客”的需求和體驗為中心,全方位宣傳紅河州文旅資源和旅遊新業態、新產品,引導遊客深入體驗“吃、住、行、游、購、娛”全要素環節,不斷提升“雲上梯田•夢想紅河”品牌吸引力和影響力。加強與周邊南亞東南亞國家的文化交流活動,開展紅河州文化和旅遊主題推介活動,積極走出去開展旅遊行銷業務。(州文化和旅遊局、州商務局、州外辦,各縣市人民政府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六)最佳化旅遊市場環境
  17.強化旅遊行業治理。深入開展旅遊行業專項整治,進一步最佳化行政審批服務,加強旅遊市場監管力度,嚴格落實旅遊從業人員“八不準”規定,嚴厲打擊違法違規經營行為,切實維護好旅遊市場秩序和廣大遊客合法權益。配合做好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制定工作,鼓勵制定企業標準和團體標準,開展旅遊領域標準化試點示範建設。(州文化和旅遊局、州市場監管局,各縣市人民政府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18.強化旅遊行業信息化監管。利用信息化手段創新旅遊市場監管,運用好“一部手機管旅遊”平台和“12345”舉報投訴渠道,依法依規、及時高效處置旅遊投訴。落實旅遊行業“紅黑榜”制度,加快旅遊行業信用體系建設,完成誠信評價體系。(州文化和旅遊局、州委網信辦、州市場監管局,各縣市人民政府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19.強化文明旅遊建設。加強旅遊領域普法宣傳,營造文明旅遊環境,推進文明旅遊示範單位創建。繼續落實文化和旅遊行業文明建設“彩雲行動”。積極運用新媒體網路平台,推進文明旅遊宣傳。(州文明辦、州文化和旅遊局,各縣市人民政府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七)壯大旅遊市場主體
  20.實施旅遊市場主體倍增工程。整合做強旅行社企業,支持有實力的旅行社向集團化、品牌化、規模化方向發展,支持中小微旅行社向專業化、特色化方向發展。推動景區運管企業深化改革,傳統景區向綜合性景區升級。做精做專涉旅住宿企業,積極引入社會資本和專業團隊參與建設運營。著力打造特色餐飲企業,建設一批具有示範帶動效應的標誌性、引領性餐飲項目。加大培育旅遊演藝企業,打造一批文化演藝、實景演藝、沉浸演藝、數字演藝和庭院演出、原生態民間藝術表演等文化演藝企業。重視培育文創商品企業,鼓勵文創商品創意開發,培育文創商品開發創新基地,積極創建文化產業示範園區。重點培育生態、康養、體育、研學、演藝、文創、智慧旅遊等新業態企業。(州文化和旅遊局、州商務局、州工商聯、州投資促進局、州工業和信息化局、州市場監管局、州林草局,各縣市人民政府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八)構建旅遊安全體系
  21.加強旅遊安全監管和救援服務建設。督促壓實旅遊市場主體責任,建立健全景區、玻璃棧道等安全管理體系,建設各類安全防護措施,嚴格科學精準落實疫情防控措施。加強日常安全監督和治理力度,完善實時信息發布、危機預警等應急安全工作制度,加強應急救援能力建設。指導督促旅遊企業開展安全培訓和應急演練,加強日常安全巡查。鼓勵保險機構開發旅遊安全保險產品,鼓勵旅遊企業積極投保。(州文化和旅遊局、州衛生健康委、州應急局、州市場監管局、紅河銀保監分局、州消防救援支隊,各縣市人民政府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九)推進旅遊開放合作
  22.加強跨區域旅遊合作。繼續深化三省六地旅遊協同發展聯盟,加強與昆明、南寧、貴陽、桂林、黔南的合作交流。依託“邊海優勢互補”,加強與廣東、長三角內的有互補意義的城市文化旅遊合作。主動融入大滇西旅遊環線和昆玉紅旅遊文化經濟帶,強化與大滇西旅遊環線和昆玉紅旅遊文化經濟帶市州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建立區域聯動、線路互推、客源共享、信息互通的區域合作機制。注重交通串聯,與其他市州聯合打造主題多樣、數量豐富的旅遊小環線。(州文化和旅遊局、州發展改革委、州交通運輸局,各縣市人民政府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23.加快邊(跨)境旅遊發展。與全省同步啟動入境旅遊線下促進行動,嚴格落實入境游疫情防控技術指南,健全多部門協同應對突發事件機制。依託中國(雲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紅河片區優勢,建立健全跨境旅遊合作機制。培育一批沿邊跨境旅遊產品,推進跨境旅遊合作區、邊境旅遊試驗區建設。積極打造“昆明—紅河—沙巴—海防”和“昆明—紅河—老街—河內”國際自駕游精品路線,推動中越車輛出入境申報手續互認,人員落地簽或免簽證,培育沿途服務產業。積極推動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政策落實,加強口岸免稅店管理。(州文化和旅遊局、州發展改革委、州公安局、州交通運輸局、州商務局、州衛生健康委、州外辦、河口海關,有關縣市人民政府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24.加強對外交流合作。發揮面向南亞東南亞的門戶優勢,推進與以越南為主的南亞東南亞國家在文化旅遊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提升“兩國一賽道”國際腳踏車賽等跨國旅遊節慶活動水平,積極開展多樣中越跨國旅遊節事活動。打造“米軌時光”跨國精品旅遊體驗帶,積極溝通,促進合作。積極組織參加中國國際旅遊交易會、中國—南亞博覽會等,提升紅河旅遊對外吸引力。(州文化和旅遊局、州教育體育局、州商務局、州外辦,有關縣市人民政府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三、工作要求
  (一)健全工作機制。要進一步強化責任意識,按照作風革命、效能革命工作要求,建立健全旅遊高質量發展常態化協調推進工作機制,推進旅遊強州建設。各縣市、各部門要結合工作職責和任務分工,踐行“三個工作法”,推進重點任務落實,紮實推進“十四五”期間旅遊業高質量發展。(州級有關部門,各縣市人民政府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二)抓好政策落實。要落實好旅遊業高質量發展、紓困幫扶和恢復發展相關政策。要加大財政投入,加快推進重大旅遊項目、旅遊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加強旅遊推廣行銷。對照省級結合全州實際爭取組建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基金。要強化用地保障,做好山林湖田草等旅遊開發管理。要加大金融支持,在債務風險可控前提下,將旅遊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納入地方政府債券支持範圍,支持社會資本投入旅遊領域,支持金融機構針對旅遊行業開發新產品。(州發展改革委、州財政局、州自然資源規劃局、州文化和旅遊局、州林草局、州金融辦、人民銀行紅河州中心支行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三)加強督促指導。要建立健全旅遊業發展評價體系和激勵機制,深入推進“十四五”旅遊業發展工作。州文化和旅遊局要牽頭不定期對方案實施情況進行督促指導和全面評估,重大情況及時向州人民政府報告。(州級有關部門,各縣市人民政府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解讀

紅河州人民政府印發了《紅河州“十四五”旅遊業發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現將《方案》政策解讀如下:
  一、《方案》制定背景
  《方案》的編制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省委省政府紅河現場辦公會和州第九次黨代會精神,圍繞省委、省人民政府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決策部署和州委“13568”工作思路,按照全域旅遊發展理念和“國際化、高端化、特色化、智慧化”發展方向,深挖民族文化,培育文旅業態,拓展文旅市場,提升文旅服務,高標準推進文旅融合發展,推動全州文化旅遊產業轉型升級,深入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牌”,建設文旅深度融合示範區。
  二、《方案》制定依據
  《方案》依據《雲南省“十四五”旅遊業發展實施方案》和《紅河州“十四五”文化和旅遊發展規劃》以及省文旅廳、州人民政府的有關要求制定。《方案》堅持一手戰疫情、一手促發展,促進疫情防控常態化下旅遊業發展復甦,著力推進旅遊業創新發展,持續提升旅遊智慧化服務水平,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紅色旅遊、康養旅遊,培育一批高質量旅遊市場主體,建設一批高質量文旅項目,不斷豐富旅遊產品和業態,滿足遊客消費需求,提升紅河州旅遊業的吸引力、影響力和競爭力。
  三、《方案》制定過程
  2022年6月8日雲南省人民政府印發了《雲南省“十四五”旅遊業發展實施方案》,為進一步推進紅河州旅遊業高質量發展,按照州人民政府工作要求,州文化和旅遊局及時成立工作組舉全局之力編制《方案》,並於2022年7月6日完成了《方案》的徵求意見稿,7月8日完成了對州級有關部門的徵求意見,7月13日經多次修改,形成《方案》送審稿報州人民政府審批。7月20日《方案》經州人民政府審核後以《紅河州人民政府關於印發紅河州“十四五”旅遊業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紅政發〔2022〕21號)檔案印發。
  四、《方案》內容解讀
  《方案》明確了紅河州“十四五”期間推進旅遊業高質量發展的9大工作任務、24項具體措施、21項重點工作,建立了多部門協調推進常態化工作機制,明確了34家州級部門和13縣市人民政府的工作職責,進一步確保了《方案》的落地見效。
  (一)推進旅遊智慧創新
  “十四五”把推進旅遊智慧創新作為首要任務,強調加強旅遊信息化建設、加快旅遊數位化轉型發展、加強行業技術創新,推進全州旅遊景區、旅遊酒店、特色小鎮數位化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景區導覽、智慧廁所、智慧停車場、電子閘機等基礎設施,利用現代科技重現紅河州“三千四百年”歷史文化場景,促進現代科技與傳統景區結合,提供沉浸式旅遊體驗。
  (二)最佳化旅遊空間布局
  “十四五”期間全旅遊業發展將緊緊圍繞“邊疆、民族、山區、美麗”州情新內涵,深化“一心五區,一帶兩廊”旅遊發展布局,科學分析和研判縣市文旅資源,突出各縣市的優勢和主題,發掘城市的核心要素和特色,打造品牌服務。強化資源整合串聯。主動融入大滇西旅遊環線建設,按照省“大環線”、州“中環線”、縣市“小環線”的思路,落實旅遊公共運輸、旅遊基礎設施、旅遊產品等項目建設。
  (三)深入挖掘旅遊資源
  “十四五”期間將深入開展大旅遊資源普查。圍繞“文、旅、醫、養、體、學、智”全產業鏈,組織實施大旅遊資源普查,進一步挖掘全州自然風光、民族文化等資源。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加大哈尼梯田、建水古城、滇越鐵路文化遺產旅遊地建設。推動生態綠色旅遊發展。注重生態保護和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依託全州綠色生態資源優勢,積極探索推動生態旅遊、綠色旅遊發展,打造綠色發展新格局。
  (四)豐富旅遊產品供給
  “十四五”期間旅遊產品服務質量將再上一個台階,按照省級的統一部署,策劃實施一批“35102”文旅項目,深入推進文旅融合,堅持“旅遊+”“+旅遊”發展路徑,大力推進旅遊業態創新,強化旅遊品牌打造,圍繞“雲上梯田•夢想紅河”品牌,完善活力都市、水墨古邑、健康福地、風情邊地、百年滇越鐵路、紅河谷秘境等子品牌支撐,形成旅遊品牌矩陣。
  (五)激發旅遊消費潛力
  “十四五”期間將進一步拓展旅遊消費場景,培育打造新型旅遊消費業態,鼓勵引導各縣市升級打造夜市、購物街等,豐富夜間文化消費內容,鼓勵基層工會開展春秋遊,到紅色旅遊景點、博物館等開展主題實踐活動,購買文旅產品和服務。進一步提升旅遊服務質量,完善“快旅漫遊”交通服務體系,提升旅遊交通與風景道建設,加快建設舒適、便捷、暢達、多點互通的旅遊交通網路。強化旅遊宣傳行銷。創新宣傳行銷方式和渠道,探索建立紅河旅遊融媒體中心,構建線上線下宣傳推廣新體系。
  (六)最佳化旅遊市場環境
  “十四五”期間將強化旅遊行業治理,深入開展旅遊行業專項整治,進一步最佳化行政審批服務,加強旅遊市場監管力度。強化旅遊行業信息化監管,運用好“一部手機管旅遊”平台和“12345”舉報投訴渠道,依法依規、及時高效處置旅遊投訴。強化文明旅遊建設,加強旅遊領域普法宣傳,營造文明旅遊環境,推進文明旅遊示範單位創建。
  (七)壯大旅遊市場主體
  “十四五”期間將實施旅遊市場主體倍增工程,整合做強旅行社企業,支持有實力的旅行社向集團化、品牌化、規模化方向發展。推動景區運管企業深化改革,傳統景區向綜合性景區升級。做精做專涉旅住宿企業,積極引入社會資本和專業團隊參與建設運營。著力打造特色餐飲企業,建設一批具有示範帶動效應的標誌性、引領性餐飲項目。
  (八)構建旅遊安全體系
  “十四五”期間將加強旅遊安全監管和救援服務建設,督促壓實旅遊市場主體責任,建立健全景區、玻璃棧道等安全管理體系,建設各類安全防護措施,嚴格科學精準落實疫情防控措施。加強日常安全監督和治理力度,完善實時信息發布、危機預警等應急安全工作制度,加強應急救援能力建設。
  (九)推進旅遊開放合作
  “十四五”期間將進一步開展跨區域旅遊合作,繼續深化三省六地旅遊協同發展聯盟,加強與昆明、南寧、貴陽、桂林、黔南的合作交流。加快邊(跨)境旅遊發展,積極打造“昆明—紅河—沙巴—海防”和“昆明—紅河—老街—河內”國際自駕游精品路線,推動中越車輛出入境申報手續互認,人員落地簽或免簽證,培育沿途服務產業。積極發揮面向南亞東南亞的門戶優勢,推進與以越南為主的南亞東南亞國家在文化旅遊領域的交流與合作。積極組織參加中國國際旅遊交易會、中國—南亞博覽會等,提升紅河旅遊對外吸引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