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致幻劑

宗教致幻劑

宗教致幻劑(英語:entheogen)是指在宗教、巫覡宗教或者精神領域使用的精神藥品。 “entheogen”一詞是1979年在學界提出的,以避免原來的用詞在比較宗教學人類學對宗教致幻劑的非中立評述問題。

服用宗教致幻劑可能會使服用者感覺與同在,可以與神交流或者處於神與人之間,另一方面因為使用了一些稀有的化學物質,宗教致幻劑可能會對人類的神經系統產生進一步的影響。

宗教致幻劑在各種儀式中被使用了上千年,傳統的宗教致幻劑包括:烏羽玉迷幻蘑菇、未硫化的菸草大麻死藤水鼠尾草三色牽牛毒蠅傘等。隨著有機化學的出現,人類製造出了許多具有同樣功效的合成物。這些植物中的活性物質也被提取出來,例如麥司卡林裸蓋菇素二甲基色胺、二萜內酯、伊博格堿、麥堿和蠅蕈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宗教致幻劑
  • 外文名:entheogen
  • 實質:在宗教、巫覡宗教等精神藥品
  • 分類:藥劑
語源,歷史記錄,非洲,美洲,亞洲,歐洲,大洋洲,相關研究,

語源

“Entheogen”是一個新詞,1979年由一群人類植物學家和神話學家創出,其中包括卡爾·A·P·拉克、理察·埃文斯·舒爾斯特、Jonathan Ott和R·戈登·沃森,取自兩個古希臘詞“ἔνθεος”(entheos)和“γενέσθαι”(genesthai)。前者的意思是“有靈感的、著魔的”,是英語中“enthusiasm”(熱情)的詞根,後者的意思是“形成”。
這個詞被創造出來以代替“hallucinogen”(迷幻劑)和“psychedelic”(致幻劑)。前者由奧爾德斯·赫胥黎推廣,發表在1954年的《知覺之門》上。後者是一個希臘語新詞,意思是“精神體現”,由精神病學家漢弗萊·奧斯蒙德創出,當時赫胥黎是奧斯蒙德墨斯卡林實驗的志願者。
拉克等人認為這兩個單詞都不合適,於是拉克正式定義了“entheogen”:
嚴格意義上,只有在巫覡宗教或其他宗教儀式上使用的可以產生視覺幻象的藥物才被稱為entheogen,不過在廣義上,亦可指其他在儀式上使用的影響意識的自然的或者人工的藥物。

歷史記錄

除去宗教用途外,宗教致幻劑在世俗社會中也有其用途,例如毒品、醫藥等。
最著名的宗教致幻劑之一是大麻,在中國印度歐洲都有其使用的記錄,在拉斯特法里運動印度教苦行僧斯基泰人蘇菲派伊斯蘭教和其他一些文化中也有出現。

非洲

知名的非洲宗教致幻劑文化之一是Bwiti人,他們使用一種夾竹桃科植物Tabernanthe iboga的根皮作為宗教致幻劑的原料。埃及也有使用藍睡蓮裸蓋菇的記錄。有證據顯示象牙海岸人會使用迷幻蘑菇

美洲

美洲第一種得到科學分析的宗教致幻劑是烏羽玉北美洲基奧瓦人有使用烏羽玉的記錄。
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使用死藤水作為宗教致幻劑。

亞洲

西伯利亞土著居民使用毒蠅傘
中國的巫覡和道士使用大麻通神。道士大量服丹砂,以致中汞毒或毒,亦會引致通神的幻覺。
印度教中,曼陀羅花大麻常被用於宗教儀式中,不過前者並不常見,因為其效力過強並可能造成嚴重中毒。
早期印度婆羅門教儀式中飲用的一種飲料蘇摩也是一種宗教致幻劑。其中的活性成份據猜測可能是麻黃堿,但也有可能是駱駝逢、大麻、顛茄或者以上植物的混合物。

歐洲

愛琴海文明中的宗教致幻劑可以追溯到蜂蜜酒的使用。
厄琉息斯秘儀中,宗教致幻劑占據了重要地位,有一些學者認為厄琉息斯秘儀的吸引力來自於神秘的飲料“kykeon”中所含的致幻劑成分。

大洋洲

一般並不認為澳大利亞土著曾使用過宗教致幻劑。
紐西蘭毛利人使用卡瓦胡椒,實際上從美拉尼西亞玻里尼西亞之間廣闊的地域,例如斐濟湯加薩摩亞等地卡瓦胡椒都很常見。巴布亞紐幾內亞土著則會使用幾種會致幻的蘑菇。

相關研究

早期的著名宗教致幻劑相關實驗之一是沼澤教堂試驗(Marsh Chapel Experiment),這是一個雙盲實驗,在服用了裸蓋菇素之後,志願者幾乎都宣稱有進一步的宗教體驗。2006年,一個更嚴格的試驗由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開展,得到了同樣的結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