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編碼
部首:宀,
部外筆畫:5,
總筆畫:8
筆順編號:44545434
四角號碼:30334
統一漢字 U+5B93
詳細釋義
宓形聲。字從宀從必,必亦聲。“宀”指“場所”、“所在處”;“必”本義指“心臟真實存在但不可看見”,轉義為“隱藏”。“宀”與“必”聯合起來表示“隱藏處所”。
本義:隱藏處。
說明:宓與伏為義近字。伏字從人從犬,義為“人像狗那樣趴著”,
引申義為“隱蔽自身”。故“
伏羲”可寫作“宓羲”。
◎ 宓 mì【形容詞】
(1) 安寧
宓,安也。——東漢·
許慎《說文》。段注:“此字經典作密。”
(4) 水疾流的。如:宓汨
◎ 宓 fú
(1)通“伏”。
《法言·問道》作“伏棲”
(2)姓(今多讀mì)
可作用姓氏,例如:宓女(洛水之神,伏羲之女)
浙東抗日根據地中共區委成立地浙江
慈谿宓家埭 1941年
餘姚淪陷,中共上海黨領導的浦東部隊分批南渡
杭州灣,立足三北(餘姚北、慈谿北、鎮海北)。1942年7月中共浙東區委會在慈谿宓家埭成立,
譚啟龍任書記。8月,三北游擊司令部在慈谿
鳴鶴場成立,
何克希任司令,譚啟龍任政委。區黨委確定了“堅持三北,開闢
四明”的工作方針。在三北,經過蜀山渡、楊葛殿、
竹山岙三戰三捷,重挫了日寇氣焰,接著又對國民黨
忠義救國軍3000餘人的猖狂進攻,進行反擊,殲頑軍2000餘人。於12月15日勝利地結束了第一次反頑自衛鬥爭。
1942年12月司令部挺進姚
南山區。1943年4月,司令部戰士經過16小時戰鬥,攻克了敵汪偽10師37團1營的梁弄據點。同年8月,中共浙東區黨委、三北游擊司令部進駐梁弄。自此梁弄成為浙東敵後抗日根據地
黨政軍指揮中心。以後又在
餘姚境內發動軍民對日寇開展反清鄉、反搶糧鬥爭和三北大破襲行動,迫使日偽軍放棄
三北地區“清鄉”、“蠶食”計畫。 1943年10月,國民黨第三戰區三十二集團軍調集兵力三萬,妄圖消滅浙東人民抗日武裝,經根據地黨政軍民英勇還擊,艱苦奮鬥,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的陰謀,取得了第二次反頑自衛戰鬥的勝利。至此,根據地發展壯大,南達
金華山脈,北至
上海浦東地區,東及
舟山,西跨浙贛線西側。黨領導的抗日武裝也日益壯大,由浦東南渡時不及1千人發展至1萬餘人。至1945年8月日寇投降時,寧紹一帶除主要城鎮未解放外,根據地有人口400餘萬,成為抗戰時期全國19個根據地之一。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美畢切《集韻》《韻會》《正韻》覓畢切,𠀤音蜜。《說文》安也。《玉篇》止也,靜也,默也。《埤蒼》祕宓也。《顏師古曰》宓汨,去疾也。
又人名。《三國志》秦宓。
又房六切。《孟康漢書古文注》宓,今伏字。皇甫謐云:伏羲或謂之宓羲。考諸經史緯侯無宓羲之號,必後世傳寫誤以虙為宓。孔子弟子虙不齊,後人云濟南伏生,卽子賤之後,是知虙與伏古字通用,後誤以為宓也。
又《集韻》宓或作密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