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本周禮疏》是2019年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書名:宋本周禮疏
- 作者:(唐)賈公彥 疏,(漢)鄭玄 注
- 類別:古籍善本影印本
- 出版社: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9年4月
- 開本:32 開
- 裝幀:平裝-鎖線膠訂
- ISBN:9787501366835
《宋本周禮疏》是2019年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宋本周禮疏》是2019年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周禮疏》五十卷,唐賈公彥等撰,是《周禮》經、注、疏合刻本的開山之作,宋兩浙東路茶鹽司刻宋元遞修本。刻工王恭、宋琚、方至、方堅等乃南宋中期補版工人,知版片至南...
周禮註疏校勘記序 故宮善本書影初編周禮疏五十卷題記 宋本周禮註疏跋 周禮疏五十卷跋 越本周禮疏(覆校本)跋 宋婺州本周禮注題記 宋婺州本周禮鄭注十二卷五冊跋 宋建本周禮鄭注題記 宋建本周禮鄭注跋(張允亮)宋建本周禮鄭注跋(趙萬里)宋本周禮注跋(張允亮)明嘉靖覆宋岳本周禮注跋 ...
《儀禮疏》原本體例與《五經正義》、賈著《周禮疏》一樣,為摘字本。即將所要疏證的經文和鄭注列出來(較長的僅標示首尾),再加以疏證。故而經文及鄭注不全。世稱“單疏本”。單疏本在清代之時,有一部號稱“北宋景德官刊本”流傳(實為南宋覆刻北宋單疏本,經過遞修),藏書家汪士鐘曾經影刻流布,《...
《周禮訂義》作者是王與之。《周禮》是十三經中唯’一部詳言班朝治軍、設官分職的制度之書,其影響於後世之政治制度殊大,如由北周迄於清末的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即隱師《周禮》之意者也。是書文繁事富,體大思精,舉凡政法文教、禮樂兵刑、征賦度支、城鄉建置、天文曆法、宮室車服、農商醫卜、...
大師吹律合聲。商則戰勝,軍士強。角則軍擾多變,失士心。宮則軍和,士卒同心。征則將急數怒,失士心。羽則軍弱,少威明。[鄭康成〈周禮.春官〉注引《兵書》按隋以前人引《太公兵法》或曰《兵書》,〈正義〉以為武王出兵之書。]〈第五篇〉國不可以從外治,將(《孫子》注作‘君’)不可以從中御。[《...
宋槧周禮鄭注跋張允亮 宋槧周禮鄭注跋趙萬里 宋刊周禮疏跋董康 八朝寫本禮記子本疏義跋�振玉 清抄春秋屬比�例跋柳詒徵 稿本�梁大義述補闕跋柳詒徵 宋刻經典釋文跋丁瑜 清刻爾雅義疏出版說明上海古籍出版社 清刻廣雅疏證出版說明上海古籍出版社 寫本西域爾雅跋柳詒徵 清刻經籍�詁出版說明中華...
又《周禮·春官·大師》: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絲木匏竹。註:絲,琴瑟也。又《禮·緇衣》:王言如絲。疏:微細如絲。《五經文字》:絲作𢇁,譌(同“訛”)。《韻會》:俗作﹝⿰糹系﹞,誤。○按《說文》:絲自為部,今併入。字形書寫 字形對比 書寫提示 寫法“〔A〕”大、窄,“一”扁、寬。“...
《聚珍仿宋版十三經註疏》是中華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中華書局 校刊 內容簡介 阮元主持校刻的“重刊宋本十三經註疏”,包括周易、尚書、詩經、周禮、儀禮、禮記、左傳、公羊傳、穀梁傳、論語、孝經、爾雅、孟子十三部經典的漢魏古注與唐宋人疏解,是所謂“正經正注”的權威版本,自刊行後,舉世推為學習、考試之範本...
再論伯3573號《論語疏》殘卷的性質………丁紅旗 / 97 玄應與窺基對《妙法蓮華經》語詞解釋之比較研究………孫致文 / 110 《周禮疏》引《尚書注》非皆鄭玄注考——兼論清人輯佚之誤………王 利/135 從國子監本到坊刻本:宋本《春秋穀梁傳》版本研究………張 劍 / 154 《宋史·藝文志》孝經·論語·經...
又《正韻》:闕翟後服刻繒為衣,不畫也。《周禮·天官·內司服》:掌王后之六服:褘衣、揄狄、闕狄(、鞠衣、展衣、緣衣)。註:闕狄,畫羽飾。展衣,白衣也。《詩·衛風》:玼兮玼兮。其之翟也。傳:褕翟,闕翟,羽飾衣也。又劍名。《荀子·性惡篇》:闔閭之干將、莫邪、巨闕、辟閭,此皆古之良劍...
《周禮·地官·牧人》:掌牧六牲而阜蕃其物,以供祭祀之牲牷。又《夏官·校人》:夏祭先牧。註:始養馬者。又牧師掌牧地。《左傳·僖二十八年》:不有行者,誰扞牧圉。註:牛曰牧,馬曰圉。又《哀元年》:少康為仍牧正。又《爾雅·釋地》:郊外謂之牧。疏:言可放牧也。書牧誓云:王朝至於商郊牧野乃...
又磬折。《禮·曲禮》:立則磬折垂佩。疏:帶佩於兩邊,臣則身宜僂折如磬之背,故云磬折。《周禮·冬官考工記》:韗人倨句磬折。註:磬折,中曲之不參正也。又《禮·文王世子》:磬於甸人。註:縊之如縣樂器之磬也。又掉磬。《韻會》:齊人相絞訐為掉磬,北海人以激事為掉磬。又與罄通,垂...
疏:木可以揉曲直,即巽順之謂也。《禮·月令》:某日立春,盛德在木。疏:春則為生,天之生育,盛德在於木位。又八音之一。《周禮·春官·太師》:金石土革絲木匏竹。註:木,柷敔也。又質樸。《論語》:剛毅木訥近仁。又木彊,不和柔貌。《前漢·周勃傳》:勃為人木彊敦厚。又析木,星次。《爾雅·...
《十三經註疏·清嘉慶刊本》是2009年中華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阮元。該書為影印清嘉慶二十年至二十一年阮元主持校刻的“重刊宋本十三經註疏”,精裝5冊,內容包括周易、尚書、詩經、周禮、儀禮、禮記、左傳、公羊傳、穀梁傳、論語、孝經、爾雅、孟子十三部書的漢魏古注與唐宋人疏解等。作者簡介 合著者:(清代)...
毛詩傳箋殘本 卷宋本 詩說十二卷鈔本 詩外傳十卷元刻本 韓詩外傳十卷校元本 闕九十兩卷 毛詩故訓傳三十卷稿本 周禮鄭氏注殘本二卷蜀大字本 周禮鄭氏注十二卷校宋本 周禮註疏四十二卷校宋本 纂圖互注重言重意周禮十二卷宋京本 儀禮疏五十卷影宋單疏本 禮記鄭氏注殘本九卷宋刊本 禮記鄭注二十卷校宋本 殘宋...
又《詩·衛風》:翟茀以朝。傳:翟,翟車也。夫人以翟羽飾車。《周禮·春官·巾車》:王后之五路,重翟鍚面朱總,厭翟勒面繢總。註:重翟,厭翟,謂蔽也。又《詩·邶風》:右手秉翟。傳:翟,羽也。疏:謂雉之羽也。《禮·祭義》:夫祭有畀煇胞翟閽者。註:翟謂敎羽舞者也。疏:四者皆是踐官...
疏:別諸雉之名也。《易·說卦》:離為雉。《周禮·春官·大宗伯》:六摯,士執雉。《公羊傳·襄二十七年》:昧雉彼視。又《爾雅·釋鳥》:鵽鳩,寇雉。註:𡨥雉,一名鵽鳩。又《晏子·問篇》:鄒滕雉犇而出其地,猶稱公侯。又《晉語》:雉經於新城之廟。註:雉經,頭搶而懸也。又《周禮·冬...
例如《楹書隅錄》“宋本《周禮》十二卷”下云:“此本為楊氏四經四史之齋宋本四經之一。散出後先歸周叔弢,轉歸北圖。”“校本《說文解字系傳》四十卷”下云:“此本散出後由濟南敬古齋歸山東省立圖書館館長王獻唐,轉歸濟南張亦軒先生。”《楹書隅錄續編》“校本《封氏聞見記》十卷”下云:“此本散出後...
《十三經註疏正字》是清代沈廷芳所撰的文言文。四庫提要 乾隆丙辰召試博學鴻詞,授翰林院編修。官至山東按察使。是編校正《十三經註疏》,以監本、重修監本、陸氏閩本、毛氏汲古閣本參互考證,而音義《釋文》則以徐氏通志堂本為準。凡《周易》三卷、《尚書》五卷、《詩》十四卷、《周禮》十卷、《儀禮》十一卷、...
疏:仱,四韋也。《周禮·春官·司服》:凡兵事,韋弁服。《儀禮·聘禮》:君使卿韋弁。注韋弁,韎韋之弁。《史記·孔子世家》:讀易,韋編三絕。《楚辭·卜居》:將突梯滑稽,如脂如韋,以挈盈乎。又《前漢·郊祀歌》:依韋響昭。注師古曰:依韋諧和,不相乖離也。又國名。《詩·商頌》:韋顧既伐。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莫卜切。音木。《說文》:濯發也。《詩·衞風》:豈無膏沐。《周禮·天官》:宮人共王之沐浴。疏:沐用潘,浴用湯。又《漢官儀》:五日一假,洗沐,亦曰休沐。又潤澤之意。《後漢·明帝紀》冬無宿雪,春不燠沐。註:沐,潤澤也。言無暄潤之氣。又治也。《禮...
”這樣幾十年積累下來,酈亭藏書全盛時達二十五萬冊,百餘萬卷,其中不乏善本,如《山書》《鴨江行部志》、宋版《周禮》、明鈔宋本《水經注》等,均為海內孤本。其中明鈔宋本《水經注》曾被王國維譽為《水經注》諸版本中第一,章太炎、王國維二先生先後為此書作跋,許壽裳、汪東二先生為此書題簽,後來胡適之...
引書者,引筆而箸於竹帛也。因之李斯所作曰篆書,而謂史籒所作曰大篆,旣又謂篆書曰小篆。其字之本義為引書,如雕刻圭璧曰瑑。周禮註:五采畫轂約謂之夏篆。從竹彖聲。特兗切。十五部。宋本廣韻 持兗切,上獮定 ‖彖聲元3部 篆,篆書。持兗切。七。康熙字典 《未集上》《竹字部》《唐韻》《廣韻...
周禮 日照在西周時屬青州。《周禮》曰:“正東曰青州,其山鎮曰沂山,其澤藪曰望諸,其川淮、泗,其浸沂、沭……”。在秦時屬琅琊,漢代為海曲,取其海隅之意。在宋時設日照鎮,明嘉靖《青州府志》載:“以瀕海日出處故名”。清康熙十一年(公元 1673年)《日照縣誌》載:“日出初光先照”。隨後,元...
2、《周禮譯註》,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年出版。3、《禮記講讀》,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出版。4、《研究四題》,中華書局2014年出版。5、《訓詁識小錄》,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出版。6、《讀經識小錄》(上下兩冊),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出版。主編書籍 1、《中州文獻總錄》(全二冊),中州古籍出版社2002...
《唐韻》胡箇切。《集韻》《韻會》胡佐切。𠀤音侉。《說文》:以禮物相奉慶也。《詩·大雅》:四方來賀。《周禮·春官·大宗伯》:以賀慶之禮,親異姓之國。《禮·郊特牲》:昏禮不賀人之序也。又《玉藻》:有慶,非君賜不賀。《後漢·禮儀志》:每月朔、歲首為大朝受賀。又《廣韻》:賀,勞也,...
疏:旋,反也。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鳧氏》:鐘縣謂之旋。注:旋屬锺柄所以縣之也。《釋文》:旋如字。李音信犬反。 又《左傳·定三年》:夷射姑旋焉。注:旋,小便也。 又《莊子·達生篇》:工倕旋而蓋規矩,指與物化,而不以心稽。注:旋,圓也。蓋,過也。 又與璇同。《前漢·律曆志》:佐助旋璣。 (...
4. 宋婺州唐宅刊《周禮》5. 宋刻《纂圖互注周禮》6. 宋紹熙刻宋元遞修本《禮記正義》7. 宋刊《春秋傳》8. 元刻《春秋經左氏傳句解》9. 宋龍山書院刻本《纂圖互注春秋經傳集解》10.宋余仁仲萬卷堂刻本《春秋公羊經傳解詁》11.宋刊《孟子註疏解經》12.元刻《四書章句集注》13.宋慶元刻本《輶軒使者...
王頌蔚(1848-1895),男,字芾卿,號蒿隱,初名叔炳。江蘇長洲(今蘇州)人,王鏊第十三世孫。簡介 早年師從馮桂芬,二十歲時由馮桂芬聘請修撰《蘇州府志》,與葉、管、翟氏校定《鐵琴銅劍樓書目》。通籍後,撰《周禮義疏》及《明史考證捃逸》若干卷,同葉昌熾、袁寶璜合稱“蘇州三才子”。清光緒六年(1880...
又纏弦也。《儀禮·即夕禮》:設依撻焉。疏:依,以韋依纏其弦,卽今時弓𢐠是也。又《儀禮·士虞禮》:佐食無事,則出戶負依南面。註:戶牖之閒謂之依。又喻也。《禮·學記》:不學博依,不能安詩。疏:謂依倚譬喻也。又《韻補》葉烏皆切。音挨。曹植詩:願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君懷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