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意見

《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意見》是安徽省人民政府提出的關於安徽省經濟體制改革的意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意見
  • 發布者:安徽省人民政府
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意見
皖政〔2005〕80號
各市、縣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近年來,我省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加快發展的內在活力顯著增強,但制約發展的體制性弊端尚未根本消除,改革的任務依然緊迫而繁重。各級、各部門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和《國務院關於2005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意見》(國發〔2005〕9號)精神,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加大改革力度,著力消除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體制性矛盾和突出問題,力爭在一些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實現新的實破。近期,我省經濟體制改革的主要任務是:
一、以產權制度改革為核心,大力推進國有企業改革
1.繼續推進國有大中型企業公司制改革,加快股權多元化改革步伐。按照分類指導的原則,逐戶制定改革方案,全面完成全省國有大中型企業的公司制改革任務。省屬企業母公司要通過引進戰略投資者,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省國資委牽頭)
2.進一步調整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促進國有企業做大做強。加快企業兼併和重組,放大優勢企業、優勢資源的吸納重組效應,促進國有資本加快向具有明顯競爭優勢的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培育一批主業突出、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和核心競爭力的大企業、大集團。(省國資委牽頭)
3.按照“確保穩定、規範操作”的原則,穩妥實施政策性關閉破產項目。按照“屬地管理、屬地移交”原則,加快國有大中型企業主輔分離、輔業改制工作進度。積極推進省屬企業分離辦社會職能,全面啟動省級黨政機關與企業的脫鉤改革工作,爭取年底前基本完成任務。(省國資委牽頭)
4.深化國有、集體中小企業改革。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一企一策,加大指導、協調、服務和督查的力度,儘快實現國有資本從中小企業退出,加快推進集體企業改革。(省中小企業局牽頭)
5.深化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完善全省國有資產監管體系。按照“權利、義務和責任相統一,管資產和管人、管事相結合”的原則,抓緊組建市級國有資產管理機構,認真探索縣級國有資產管理的方式和途徑。(省國資委牽頭)積極推進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實施股權分置改革。(安徽證監局牽頭)
6.落實國有資產經營責任制,強化對企業負責人的經營業績考核,形成科學的分類考核制度,完善激勵約束機制。進一步完善出資人制度,探索建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和國有資產統計評價體系。健全和完善監事會制度,充分發揮監事會作用。(省國資委牽頭)
7.規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在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的基礎上,加快建立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構建權力機構、決策機構、監督機構和經營管理層之間的制衡機制,明晰所有權、決策權、監督權和經營權。繼續改革和完善國有企業經營管理人才選拔和任用方式,逐步提高市場化選聘比例和層次,擴大選聘範圍。(省國資委牽頭)
8.構建立足全省、面向全國的產權交易市場體系,完善產權交易監管制度,建立全省產權交易信息系統。(省國資委牽頭)
二、以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為突破口,進一步調整所有制結構
9.把加快發展非公有制經濟作為調整所有制結構的關鍵環節,提升我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層次和水平。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05〕3號),毫不動搖地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凡法律法規未禁入的行業和領域,凡能實行市場化經營的行業和領域,凡對外資開放的行業和領域,全部向非公有制經濟開放。近期重點開放經營性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運營市場。(省發展改革委、省中小企業局牽頭)
10.進一步改善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政策和法制環境。抓緊清理修訂製約非公有制經濟市場準入的法規、規定。建立和完善面向非公有制中小企業融資擔保、人才培訓、市場開發、技術創新、企業參保、創業輔導的社會服務體系。鼓勵非公有制企業參與國有企業兼併重組。支持非公有制企業創名牌、上規模、擴大直接出口,爭取境外上市。(省中小企業局牽頭)
三、以建立農民增收長效機制為重點,深化農村各項改革
11.實施農村綜合改革,開展建立農村基層工作新機制試點。繼續推進鄉鎮機構、農村義務教育體制、縣鄉財政體制等綜合配套改革,轉變鄉鎮政府職能,使鄉鎮行政工作向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領域傾斜。(省稅改辦牽頭)進一步落實涉農價費監管措施,建立健全農民負擔監督管理新機制,嚴防農民負擔反彈。(省農委牽頭)
12.深化糧食流通體制改革。進一步完善糧食直接補貼方式,落實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切實保護種糧農民利益。加大國有糧食購銷企業改革力度,妥善解決老糧、老賬、老人“三老”問題,活化經營機制,在放開糧食市場的新形勢下,保持和鞏固國有糧食企業的主渠道地位。(省糧食局牽頭)進一步深化棉花流通體制改革,按照國務院確定的《棉花質量檢驗體制改革方案》,搞好改革試點。(省發展改革委牽頭)
13.完善農村土地制度,進一步理順土地承包關係。堅持“依法、自願、有償”的原則,積極穩妥地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依法解決農村土地承包糾紛。(省農委牽頭)深化征地制度改革,嚴格保護耕地,控制征地範圍,規範徵用程式,完善農村拆遷辦法,切實維護農民權益。創新土地收益分配機制,探索更為科學、合理的征地補償安置辦法。(省國土資源廳牽頭)
14.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全面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進一步落實有關政策措施,加大指導和扶持力度,積極推進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發展,逐步建立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農產品市場體系和對農業的支持保護體系。繼續扶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大力實施農業產業化“121強龍工程”,推進全省農業產業化經營再上新台階。(省農委牽頭)繼續深化供銷社體制改革。(省供銷社牽頭)
15.大力推進農村勞務輸出,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引導農村富餘勞動力合理有序流動,加強對農村勞動力的職業技能培訓和就業服務體系建設,改善農村勞動力的就業環境,取消阻礙農民進城就業的歧視性規定和不合理收費,逐步統一城鄉勞動力市場。採取有效措施,引導和支持務工經商農民返鄉創業。(省勞動保障廳、省農委牽頭)繼續抓好小城鎮發展和改革,進一步壯大城鎮經濟。(省發展改革委、省建設廳牽頭)
四、以轉換職能為中心,加快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
16.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認真實施《行政許可法》,推進依法行政,繼續清理和減少行政審批事項。建立和完善行政審批責任制度,制定加強監督制約的措施和辦法,規範審批行為。(省監察廳牽頭)加強全省各級行政服務中心建設,創新審批方式,積極探索實行網上審批。(省政府辦公廳牽頭)
17.穩步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進一步加強和完善政府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積極穩妥推進市、縣政府機構改革。依法規範行政機關對事業單位的授權行為。(省編辦牽頭)進一步擴大縣級政府經濟社會管理許可權,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省發展改革委牽頭)堅持和完善科學的決策程式,提高政府決策的民主化、科學化水平。建立健全重大問題集體決策制度、專家諮詢制度、社會聽證制度、重大決策公示制度。建立科學的政府績效評估體系及相應的考核、獎懲機制。進一步規範政務公開的形式,拓展政務公開的內容,增強政務公開的有效性、針對性,保障人民民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省政府辦公廳牽頭)
18.積極推進投資體制改革。實行誰投資、誰決策、誰收益、誰承擔風險,逐步形成市場引導投資、企業自主決策、銀行獨立審貸、融資方式多樣、中介服務規範、巨觀調控有效的新型投資體制。認真落實《國務院投資體制改革方案》,結合我省實際,抓緊制定完善各項配套辦法,及時廢止、修改不符合要求的投資管理規章、產業政策和行業準入制度。(省發展改革委牽頭)
19.推進行業協會改革。積極發展獨立公正、規範運作的專業化市場中介服務機構,按市場原則規範和發展各類行業協會、商會等自律性組織。研究制定我省行業協會管理辦法和促進協會發展的政策措施,理順行業協會與政府、企業的關係。編制全省行業協會發展規劃,努力構建分布合理、功能到位、行為規範、有效組織行業自律的行業協會體系框架。(省發展改革委牽頭)
五、以搞活和規範為前提,完善市場體系建設
20.積極推進資本市場和其他要素市場建設。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04〕3號)和《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快發展和利用資本市場的意見》(皖政〔2004〕57號),建立和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省政府金融辦、安徽證監局牽頭)拓寬企業融資渠道,增強上市公司再融資能力,爭取更多的優勢企業上市,實現直接融資。(省上指辦牽頭)繼續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力爭在完善治理結構、強化約束機制、增強支農服務能力等方面取得成效。支持國有商業銀行改革,加快城市商業銀行重組改造,為銀行業改革與發展創造良好環境。(省政府金融辦、安徽銀監局、人行合肥中心支行牽頭)
21.深化流通體制改革。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促進流通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05〕19號),制定流通業發展規劃,加快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加強市場運行的監測調控,積極實施品牌戰略。大力開展農村商品流通改革和市場建設試點工作。努力提高流通現代化水平,加快發展連鎖經營、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等現代流通形式,引導連鎖經營向多業態滲透,培育第三方物流,發展區域物流中心。積極推進國有流通企業改組改制,鼓勵流通企業實行內外貿一體化經營,扶持培育擁有自主品牌和較強核心競爭力的大型流通企業,進一步放開搞活中小流通企業。(省商務廳牽頭)
22.加強信用安徽建設。逐步形成以道德為支撐、產權為基礎、法律為保障的社會信用制度。著力加強政府信用建設,推行服務承諾制、行政賠償制。大力推進企業信用建設,加快建設安徽省企業徵信系統,儘快出台實施《安徽省企業信用信息徵集和發布管理辦法》,促進企業加強信用管理,提高信用級次。探索個人信用建設的有效途徑。按照完善法規、特許經營、商業運作、專業服務的方向,加快信用服務體系建設。加強信用宣傳教育,進一步深化創建金融安全區等信用創建工作。(省發展改革委、人行合肥中心支行牽頭)
23.繼續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堅決打破地區封鎖和行業壟斷,加大智慧財產權保護力度。繼續推進食品藥品放心工程,打擊商業欺詐和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進一步加強市場監管長效機制建設。(省整規辦牽頭)
六、以建立和諧社會為宗旨,加快社會保障體系建設
24.深化勞動就業制度改革,進一步促進就業再就業。把擴大就業放在各級政府工作的優先位置,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目標,制定積極的就業政策,加快發展就業容量大的第三產業、中小企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千方百計增加就業崗位。加強城鎮街道社區和重點鄉鎮就業服務機構建設,大力推進就業服務制度化、專業化和社會化建設,不斷建立勞動者自主擇業、市場調節就業和政府促進就業的就業機制,大力促進就業再就業。(省勞動保障廳牽頭)
25.推進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研究解決不同人群之間收入差距過大的問題,正確處理效率與公平的關係。(省發展改革委牽頭)進一步完善國有企業經營者年薪制,積極探索建立股權、期權等長效激勵機制,規範企業領導人職務消費。(省勞動保障廳、省國資委牽頭)加強對壟斷性行業分配行為的監管。(省勞動保障廳、省財政廳牽頭)擴大公車改革試點。(省財政廳、省監察廳牽頭)
26.加快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確保企業離退休人員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健全失業保險制度,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改革,健全社會醫療救助和多層面的醫療保障體系,全面推進工傷、生育保險制度建設。進一步擴大各項社會保險制度的覆蓋面。(省勞動保障廳牽頭)繼續加強“城市低保”工作。(省民政廳牽頭)
七、以增強活力、協調發展為目標,推進社會事業改革
27.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大力實施“科教興皖”戰略,加快發展科技事業。加強全省創新體系建設,最佳化科技資源配置,形成以政府為主導、科研機構為骨幹、企業為主體的科技創新和科技投入機制。繼續推進面向市場的套用型科研機構轉企改制,穩妥推進公益類科研機構改革,不斷提高承擔公益性任務的能力和水平。(省科技廳牽頭)
28.加快教育體制改革。構建具有安徽特色的現代國民教育和終身教育體系,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鞏固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成果、穩步提高高等教育大眾化水平,大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鞏固和完善“以縣為主”的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完善和規範以政府投入為主、多渠道籌措經費的教育投入機制,形成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共同發展的格局。進一步改善農村中國小辦學條件。嚴格規範各類學校招生和收費制度,切實加強督促檢查。(省教育廳牽頭)認真抓好中國小教材出版發行招標投標試點。(省發展改革委牽頭)
29.積極推進衛生體制改革。強化政府公共衛生管理職能和基本醫療供給職能,構建公共衛生體系框架,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制,保障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供給。發揮市場配置醫療資源的基礎作用,鼓勵民間資本投資舉辦醫療機構,鼓勵和引導非公有制醫院健康發展。強化醫療機構內部管理制度和運行機制改革。大力發展社區衛生服務,方便社區民眾就醫。建立以縣、鄉衛生機構為主體、村衛生室為基礎、民營醫療機構為補充的農村衛生服務體系。擴大以大病統籌為主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試點。(省衛生廳牽頭)建立城鄉貧困家庭醫療救助制度。(省衛生廳、省民政廳牽頭)
30.推進文化體制改革。認真抓好文化體制改革試點,積極探索文化事業管理新模式,促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協調發展。加快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改革步伐,加大政府投入,增強活力,改善服務。加大經營性文化產業單位改革力度,面向市場,創新體制,轉換機制,壯大實力。完善社會資本進入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政策措施,培育和扶持一批文化產業集團做大做強,(省文化廳、省新聞出版局、省廣電局牽頭)深化體育事業改革,健全民眾性體育活動服務體系,促進體育產業健康發展。(省體育局牽頭)
31.穩步開展事業單位改革。對事業單位進行分類定位,根據其性質和職能提出不同的改革要求。加強政策調研,儘快出台相關的事業單位改革指導意見。加快推進生產經營類事業單位的轉企改制。大力推進事業單位以聘用制和崗位管理為中心的用人、分配、職稱制度等改革;繼續抓好科研、教育、城市公用、港口等重點行業事業單位改革。(省人事廳、省編辦牽頭)
八、加強對各項改革的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
32.切實加強對各項改革工作的領導,建立政府統攬改革全局的工作機制。把改革工作列入各級政府重要議事日程,定期研究,統籌協調,紮實推進。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妥善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既要敢於攻堅,銳意推進,又要兼顧各方,把握好改革措施出台的時機、力度和節奏。
33.發展改革部門要加強對改革的總體指導和統籌協調。要把改革放到與發展同等重要的位置,牢固樹立以改革促發展的觀念,拿出更多的精力和時間研究、指導和推進改革。要精心制定改革總體規劃和年度工作安排,做好具體改革方案的組織擬訂和審核把關工作。對重大改革方案要組織專家論證,科學審慎決策;對涉及民眾切身利益、觸及深層次矛盾的改革,要認真組織試點,逐步推開。要加強調查研究,及時總結改革經驗,不斷完善改革思路,使各項改革有機銜接,相互促進,真正落到實處。
安徽省人民政府
二○○五年九月六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