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2011年12月5日,
安徽省人民政府印發《關於加快推進標準化工作的意見》。
意見
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推進標準化工作的意見
皖政〔2011〕117號
各市、縣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為充分發揮標準化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引領作用,提高經濟成長的質量和效益,促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和發展方式的轉變,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現就加快推進標準化工作提出以下意見:
一、重要意義和總體要求
1.重要意義。標準是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技術基礎,是
市場競爭和產業發展的核心要素。加快推進標準化工作,是推動科技進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迫切需要;是實現產品、技術、服務和管理與國際接軌,提升區域競爭力的必由之路;是促進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服務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保障。近年來,全省標準化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也存在認識不足、機制不健全、體系不完善和發展不平衡等問題。各地、各部門要站在服務科學發展、全面轉型、加速崛起、興皖富民大局的戰略高度,深刻認識標準化工作的重要意義,切實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採取更加紮實有效的措施,加快推進標準化工作,不斷提升標準化工作的整體水平。
2.總體要求。以
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提高核心競爭力為目標,以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現代農業、公共安全、環境保護、現代服務業、公共管理等領域為重點,以國家技術創新工程試點省、合蕪蚌自主創新綜合試驗區和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建設為突破口,以促進標準的研製、國際國內標準的採用、標準的實施為著力點,加快標準化體系建設,完善標準實施監督機制,構建“政府推動、部門聯動、市場主導、企業主體、社會參與”的標準化工作格局,力爭到“十二五”末,全省標準化工作達到“中部地區領先,全國中等偏上”的水平。
二、目標任務
3.搶占標準話語權。在具有競爭優勢的領域,主導或參與制修訂國際標準3項以上,制修訂國家標準200項以上、行業標準300項以上;爭取在我省設立全國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TC)和分技術委員會(SC)及工作組(WG)10個以上,建立省級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50個以上;爭創“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25個以上。
4.完善地方標準體系。大力推進“技術專利化、專利標準化、標準產業化”工作,及時將一批擁有核心技術和專利技術的科研成果轉化成技術標準,完成制修訂省級地方標準1000項以上,加快完善適應我省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形成與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相互配套的標準體系。
5.提高企業標準化水平。加強對國際標準、國外先進標準和技術法規的分析研究,提高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采標率,力爭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導產品采標率達80%以上、高新技術產品采標率達90%以上;有效運行企業標準體系並通過“標準化良好行為”確認的企業達300家以上,其中AAAA級30家以上;大力宣傳貫徹《卓越績效評價準則》系列國家標準,培育100家以上實施卓越績效管理的優秀企業;鼓勵制定聯盟標準。
6.發揮標準化示範帶動作用。建設國家級高新技術標準化示範區1—2個、省級以上高新技術標準化示範企業20家以上;省級以上循環經濟標準化示範企業30家以上;省級以上農(林)業標準化示範區(基地)450個以上;省級以上農產品標準化批發市場、農貿市場、菜市場100個以上;省級以上服務標準化示範單位100家以上。
7.強化標準化技術支撐。建成集標準知識傳播、信息收集、標準研製、標準評價、學術交流於一體的安徽標準館,力爭標準館藏數量達到60萬件以上;建設安徽省標準信息資源共享服務平台,建成相關技術標準專題平台20個以上。
8.增強貿易壁壘應對能力。建立有效的技術性貿易壁壘應對與預防工作機制,完善安徽省世界貿易組織/技術性貿易壁壘預警(WTO/TBT)信息服務平台,建成覆蓋80%以上的出口企業和有關部門的預警和信息反饋網路。
三、重點工作
9.戰略性新興產業標準化。圍繞優勢產業聯盟,以產學研合作為抓手,加快電子信息、節能環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車、公共安全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關鍵核心技術和前沿技術標準的研製工作,創新一批“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先進技術標準,建立一批重要產品技術標準體系,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
10.優勢傳統工業標準化。結合我省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重點引導、支持實施汽車、家電、裝備製造、食品等優勢產業標準,主導制修訂一批地方標準,逐步上升為行業標準和國家標準。引導紡織服裝、冶金、煤炭、建材、化工等傳統產業,採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加快標準更新,推動產業改造升級。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加強信息化標準和規範建設,推動“兩化”深度融合。
11.工程建設標準化。以建築節能減排、環境保護、工程質量和安全為重點,研究制定保障性住房、農村危舊房改造、村鎮規劃設計、村鎮供水與節水、村鎮道路與排水、新民居建築節能、公路水路建設、城市軌道交通、重大工程投資項目建設和工程建設領域防災救災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工程建設標準,積極推進城鎮化發展和城鄉建設。
12.節能減排標準化。積極推動節能減排專利技術和創新技術成果向標準轉化,引導科研院所、重點企業研究制定節能、節水、節地、節材等方面的地方技術標準。以鋼鐵、有色金屬、電力、建材、煤炭、化工等高耗能、高耗水行業企業為重點,嚴格執行主要耗能產品能耗限額、產品能效和污染物排放標準。以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資源綜合利用、沼氣利用、污水處理為重點,大力推進資源綜合利用、發展循環經濟標準體系建設,切實提高資源利用率,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13.生產安全標準化。以煤礦和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建築施工、交通運輸、冶金、機械等行業(領域)為重點,紮實推進各類企業開展以崗位達標、專業達標和企業達標為主要內容的安全生產標準化活動。加大安全生產高危領域的標準制修訂和實施監督力度,建立和完善安全標準化建設的技術支撐體系、考評體系、培訓體系、獎勵約束體系和信息交流體系,有效消除事故風險,防範各類生產安全事故發生。
14.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化。加快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等農產品的標準化認證工作。積極引導和推動農產品生產企業,建立包括農業投入品使用、農業生產、農產品初加工與銷售等環節,“從田頭到餐桌”的質量安全追溯管理體系,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可追溯性。積極採用國際安全生產標準,實施“良好農業規範(GAP)”和“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HACCP)”等國際認證,擴大優質安全農產品出口。
15.食品藥品安全標準化。加大食品安全標準的貫徹實施力度,加強食品安全檢驗檢測技術、風險監測及質量追溯等方面的基礎研究,認真開展食品安全地方標準制修訂和企業標準備案工作,強化食品生產、加工、銷售全過程的質量安全控制,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嚴格執行藥品生產、經營質量管理規範,推進中藥材生產規範實施和示範區建設,積極參與國家藥品標準行動提高計畫和基本藥物標準提高工作,提升藥品質量安全水平,保證公共用藥安全。
16.水利標準化。加強研製農田水利、水土保持、水生態保護、防災減災、水質評價、水文、氣象、水資源管理及配置等標準,為水資源節約利用與保護、水風險有效防控和水利管理現代化,推進水利可持續發展提供技術支撐。加快高新技術與水利信息標準化的結合,大力實施高效灌排、水風險防控、節水型社會、水利管理、農村水電及電氣化等標準,建設標準化示範工程。
17.農(林)業標準化。將農(林)業標準化示範區(基地)與現代農業示範區建設相結合,加大農(林)業標準化示範區(基地)建設力度,提升建設的層次和水平。抓好以品種、品種改良與繁育、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生產技術規程為重點的地方標準制修訂工作,加快完善適合我省現代農業發展、覆蓋主導和優勢特色農(林)產品生產的標準體系。積極推進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菜市場標準化建設。
18.服務業標準化。積極開展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工作,重點加強商貿、金融、交通運輸、家政服務、物業管理、電子商務、會展、科技信息、文化產業、體育產業和服務外包等領域標準的制修訂,加快建立結構合理、層次清晰、科學實用、指導性強的地方標準體系,整體推進服務業標準化、品牌化建設。
19.社會保障服務標準化。嚴格執行公共衛生、醫療和傳染病等衛生標準,深入推進醫療衛生體制改革,保障醫療衛生安全和人民民眾身體健康。制定並實施社會組織、社會救濟、社會福利、社會專項事務及社區建設與服務、殘疾人服務等社會服務領域等級評定、合格評定和示範建設標準,提高為民服務水平。
20.現代物流標準化。圍繞皖江外向型現代物流產業帶、合肥物流圈、沿淮物流產業帶三大物流區域,積極開展物流企業標準化試點,重點抓好物流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實施,引導企業積極與國際物流接軌,使物流技術、裝備、信息、管理、服務和安全等環節有標準可依、按標準實施,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21.旅遊服務標準化。以合肥、黃山等旅遊服務標準化為標桿,加快推進皖南國際文化旅遊示範區、皖江城市帶旅遊區、合肥經濟圈旅遊區和皖北旅遊區標準化建設,引導旅遊企業在採用國際標準和執行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的基礎上,制定實施個性化企業標準,增強服務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加大對《標誌用公共信息圖形符號》、《道路交通標誌與標線》等國家標準的推廣、實施力度,推動全省旅遊道路標誌標牌標準化建設。
22.行政服務標準化。大力推進各級政務服務中心標準化建設,從服務內容、過程、設施、標識、環境到質量、管理等,全面實施標準化服務和管理,打造行政審批服務品牌形象,最佳化我省投資和發展環境。鼓勵有條件的行政機關運用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等標準,開展以業務標準為主體、包括工作標準和管理標準在內的標準化建設,規範行政服務行為,提高辦事效率,建設服務型政府。
四、保障措施
23.加強組織領導。省政府建立由分管省長為召集人,省政府有關部門為成員單位的“安徽省標準化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研究解決標準化工作中遇到的重大問題。省質監、發展改革、財政、科技等部門要結合實際,制定標準化工作專項發展規劃,落實資金扶持和獎勵措施;其他各有關部門要按照“統一管理、分工負責”的原則,做好本部門、本行業標準化的組織實施工作。各市、縣政府要把標準化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制定推進政策和措施,加強對標準化工作的組織、協調和指導,建立健全責任制,全力予以推進。合蕪蚌自主創新綜合試驗區、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內的市、縣,要有更大作為,勇當全省標準化工作的排頭兵。
24.強化企業主體地位。發揮企業的主體作用,合理設定標準化工作機構,配備標準化專兼職人員,完善標準化管理制度,嚴格按照標準組織生產、檢驗和銷售,杜絕無標生產。積極支持企業主導或參與制修訂地方標準、行業標準、國家標準和國際標準,轉化自主創新技術為技術標準,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制定和實施嚴於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企業標準,不斷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
25.完善實施與監督機制。各級、各部門要加大標準的宣傳貫徹和實施力度,做到強制性標準必須執行,禁止生產、銷售和進口違反強制性標準的產品。鼓勵企業積極採用推薦性標準,不斷提高標準覆蓋率。積極推進標準化示範試點項目建設,為標準實施探索路徑、積累經驗。強化對納入國家市場準入制度的標準實施的有效監管,做好標準實施情況的跟蹤、評估和反饋工作。對違反強制性標準規定的,有關行政主管部門要責令整改,並依法予以處罰。
26.推進信息平台建設。以世界貿易組織/技術貿易壁壘協定(WTO/TBT)信息預警平台為重點,加快我省專業性標準化信息共享與服務平台建設。注重採集我省產品主要出口國和地區設定的技術性貿易措施及市場準入等相關信息,不斷完善“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資料庫,開展信息整理、分析和研究,為社會提供權威、準確、全面的標準化動態信息服務,增強我省出口企業應對國外技術性貿易壁壘的能力。
27.加強服務機構建設。加快培育和發展標準化研究、諮詢、檢測、認證等中介服務機構,推動標準化服務的規範化、市場化、產業化發展;進一步規範檢測與認證市場,推動國際互認,做大做強檢測與認證產業;重視發揮行業協會的橋樑紐帶作用,推進標準的組織制定、推廣實施和效益評估,提升標準化工作的有效性。
28.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設立“安徽省標準創新貢獻獎”,對在標準制定和實施推廣中作出突出貢獻的組織和個人給予獎勵。各級財政部門要加大對標準化工作專項經費的投入,對主導或參與制定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以及承擔國家和省級標準化項目的主體給予資助。省科技部門要將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納入科研成果範疇,標準文本正式批准發布實施後,視同同級刊物發表的學術論文。各有關部門要安排一定的標準化工作經費,支持開展標準化工作。
29.健全人才培養機制。積極支持有條件的大專院校開設標準化課程,設立標準化專業,努力培養一批覆合型標準化專業技術人才。探索建立標準化工程師履行崗位職責的考試考核機制。重視引進和培養從事標準化研究工作的高端人才,建立和完善安徽省標準化專家庫。鼓勵標準化人才積極參與國內外標準化活動。
30.做好宣傳教育工作。積極組織“世界標準日”、“科技周”、“質量月”等宣傳活動,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雜誌、網際網路等媒體,廣泛宣傳標準化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和標準化工作的先進典型經驗,普及標準化知識,增強社會各界的標準化意識,營造全社會共同關注、積極參與標準化工作的良好氛圍。
安徽省人民政府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