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推進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建設的意見

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推進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建設的意見》是安徽省人民政府制定的關於加快推進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建設的地方法律法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推進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建設的意見
  • 發布單位:安徽省人民政府
  • 發布文號:皖政〔2005〕131號
  • 發布時間:二○○五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推進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建設的意見
各市、縣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為進一步加快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立健全困難民眾基本生活保障的長效機制,切實提高困難民眾的生活水平,現就加快推進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建設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和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創新救助方式為重點,以健全體制機制為關鍵,以最佳化整合資源為核心,統籌協調,穩步推進,努力構建以政府救助為主導、社會救助為輔助、其他救助為補充的城鄉一體化、管理社會化、保障法制化的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全面提高社會救助工作水平,最大程度地保障困難民眾的基本生活,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和諧社會創造良好環境。
(二)目標任務
以災民救助救濟、城市低保、農村五保供養、農村特困救助、城鄉醫療救助等為救助重點,進一步完善災害救助、社會救助和社會互助三大救助體系,爭取在3—5年內,在全省基本建立起以基本生活救助為基礎,醫療、教育、就業、住房、法律援助等專項救助為輔助,其他救助救濟和社會幫扶為補充,各項政策協調、管理統一、機構健全、制度完備的城鄉社會救助體系。
(三)基本原則
一是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各級政府加強組織領導,明確任務,整合資源,落實責任,並確保必要的資金投入;各相關部門相互配合,密切協作,紮實推進各項社會救助制度建設。同時,積極動員全社會力量,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參與和支持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建設,形成救助合力。
二是城鄉統籌,協調發展。堅持城鄉互動,整體推進。救助標準既要城鄉有別,又要相互照應;救助資源既要城鄉共享,又要向農村傾斜;救助方式既要考慮城鄉共性,又要突出各自特點。
三是統籌規劃,分類指導。著眼長遠,注重穩定性和持續性,救助制度及救助政策相互銜接,與整個社會保障體系有機聯繫,在具體實施中堅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
四是完善政策,依法救助。制定、完善社會救助法規政策,進一步健全制度,規範程式,公開、公平、公正地實施各項社會救助,使社會救助工作逐步走上規範化、制度化、法制化軌道。
二、工作重點及主要措施
構建城鄉社會救助體系是一項複雜的社會系統工程,要按照“單項突破、整體聯動,穩步推進、逐步完善”的總體思路,創新方式方法,形成合力,務求實效。當前的工作重點是:
(一)健全災民救助救濟制度。完善自然災害救助預案,形成全省災害管理預案體系。進一步加強省、市、縣三級災情信息系統建設,強化部門間災害管理信息溝通和工作協調,建立災情預測、會商和發布制度,提高災情的監測、預警、預報水平。加強物資儲備和改善救災裝備,提高重大自然災害的回響能力,確保災民吃、住、飲用水、醫治等救助措施及時到位,確保災民生活救助、倒房重建、資金管理等工作有序進行。
(二)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強化動態管理,繼續做好“應保盡保”工作。在此基礎上,突出重點,分類施保,對低保對象中的“三無”人員(即無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和無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和因大病、重殘等喪失勞動能力的人員給予重點救助。根據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制定並適時調整保障標準。爭取2006年底建成全省最低生活保障信息網路。
(三)完善農村五保供養制度。各級政府要將農村五保供養經費納入財政預算,逐步提高供養標準。要積極整合社會資源,加快農村敬老院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提高五保戶集中供養率,加快分散供養五保戶危房改造,逐步實現以鄉鎮敬老院和集中安置點集中供養為主體、包戶扶養為補充的五保供養全覆蓋。優先將五保對象納入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和醫療救助範圍。同時,積極興辦城鄉養老服務機構,推進養老服務事業的發展。
(四)完善農村特困民眾生活救助制度。堅持“政府救濟、社會互助、子女贍養、穩定土地政策”的原則,進一步完善農村特困戶及孤兒、孤老救助制度。對因病、因殘喪失或缺乏勞動力,造成常年生活特別困難的家庭,要納入農村特困戶定期救助範圍,確保他們的基本生活。各級政府要逐年加大特困救助資金投入,逐步擴大救助範圍,提高救助標準。有條件的地方,要積極探索建立與當地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五)完善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制度。按照《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辦法》(國務院令第381號),健全和完善相關配套政策,加快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站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建立方便、快捷、安全的社會救助管理工作體系,切實保障流浪乞討人員的基本生活權益。幫助返鄉的流浪乞討人員解決生產和生活困難,妥善安置無家可歸的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有效預防和控制流浪乞討現象。
(六)健全城鄉醫療救助制度。各地要採取政府撥款、社會自願捐助等形式多渠道籌集資金,對城鄉特困民眾實行以大病救助為重點的醫療救助制度,緩解困難民眾的“治病難”問題。要及時總結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市醫療救助試點經驗,儘快在全省建立與相關醫療保障制度相銜接、救助標準與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城鄉醫療救助制度。
(七)完善法律援助制度。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法律援助條例》和《安徽省法律援助條例》,建立健全法律援助機構,將法律援助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完善法律援助機構與民政部門、勞動仲裁機構等的銜接機制,簡化程式,規範法律援助工作。有關部門應當減少或免收法律援助辦案人員在調查取證、查閱案卷材料等方面的費用,讓所有符合條件的困難公民都能獲得有效的法律援助。
(八)建立就業援助制度。積極支持困難民眾特別是城市低保人員就業。通過購買公益性崗位、清騰機關事業單位後勤崗位等多種途徑,開發適合困難人員就業的崗位。繼續開展以送政策、送崗位、送技能、送服務、落實各項再就業優惠政策為主要內容的再就業援助活動,並及時提供技能培訓、信息指導等就業服務。積極鼓勵、支持困難下崗失業人員,通過自謀職業、自主創業和組織起來實現再就業。幫助殘疾人尤其是貧困殘疾人就業,穩定和擴大殘疾人集中就業率,對以集中安置殘疾人就業為主的福利企業,要按照有關規定落實優惠政策。
(九)建立教育救助制度。通過中央和地方的“兩免一補”(免雜費、免教科書費,補助寄宿生生活費)等方式,加大對農村困難學生資助工作力度,按照“先國貧、後省貧,再全面推開”的實施步驟,先在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啟動“兩免一補”工作,2006年擴大到省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2007年在全省農村義務教育階段貧困生中實施,力爭使我省農村貧困生普遍得到資助。對城市貧困中小學生,非義務教育階段,由學校從學雜費收入中提取5%的資金;義務教育階段,由當地政府從救助和社會捐助等渠道籌措資金,採取減、免、緩的辦法進行資助。對高校貧困生,通過獎學金、國家助學貸款、勤工儉學、困難補助、學費減免和開闢新生入學“綠色通道”等措施進行資助。
(十)建立廉租住房制度。採取有效措施,對符合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且住房困難的家庭,盡力提供租金低廉的普通住房。在保障方式上,可以採取發放租賃住房補貼、實物配租、租金核減等形式。各地要採取更加優惠的政策,通過實物配租的方式,向孤老病殘等特殊家庭及房屋拆遷等其他急需救助的家庭提供廉租住房,滿足其基本的住房需求。
三、組織領導和工作機制
各級政府要將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建設納入本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加強綜合協調和指導,及時研究解決工作中的突出問題,加快推進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建設。
(一)健全社會救助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各地要加強社會救助工作組織體系建設,切實建立健全政府領導、民政主管、部門配合、社會參與的社會救助工作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要加強基層力量,配備專職人員,落實工作經費,具體承擔社會救助工作,構建基層社會救助服務網路。要充分利用現有的社區社會保障工作機構和網路,進一步完善社會救助工作平台。民政部門要切實履行對社會救助的管理服務職責,加強業務指導,監督落實救助政策,加快信息系統建設。勞動保障、發展改革、財政、衛生、教育、建設、司法、殘聯等部門和單位要各司其職,相互配合,齊抓共管,共同做好相關救助工作。
(二)完善社會救助保障機制。各級政府要按照建立公共財政的要求,加大財政支出結構調整力度,根據財力狀況安排必要的資金用於社會救助,保證各項社會救助政策落實到位。同時,要廣開渠道,健全經常性社會捐助服務網路,鼓勵和引導企業、其他社會組織和個人捐資建立社會公益基金會,不斷增強社會救助實力。要進一步健全政府部門和單位對災區和貧困地區的幫扶制度、幹部聯繫困難戶制度。要在全社會大力弘揚中華民族扶貧濟困的傳統美德,廣泛動員社會各方面的力量,積極開展面向城鄉困難民眾的捐贈和送溫暖、獻愛心活動。要發展壯大社會志願者隊伍,推進義工服務制度,推廣“慈善超市”等各類社會互助的方式。工會、共青團、婦聯、僑聯、殘聯等民眾團體和慈善協會、紅十字會等組織要充分發揮各自優勢,積極組織、參與社會救助工作。新聞單位要加強宣傳報導,努力營造人人關心和幫助困難民眾的良好社會氛圍。
(三)完善社會救助監督機制。要堅持依法行政,依法救助。要結合政務公開、村務公開、居務公開、廠務公開、事務公開,進一步完善社會救助公示制度。對社會救助資金髮放、使用,要定期進行審計、檢查,並切實加強紀檢監督、審計監督、民眾監督和輿論監督,確保不出問題。同時,要逐步建立全省社會救助信息管理服務系統,不斷完善社會救助工作手段,提高社會救助工作效率,實現社會救助管理服務的規範化、制度化。
安徽省人民政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