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是由申克孢子絲菌引起的皮膚、皮下組織及其附近淋巴管的慢性感染,可引起化膿、潰爛及滲出。潮濕環境和腐爛草木有利於本菌的生長,當皮膚破損時病菌侵入,根據患者對該菌的暴露史及免疫狀態不同,有不同表現。
基本介紹
- 英文名稱:Sporotrichosis
- 就診科室:皮膚科
- 常見發病部位:皮膚、皮下組織及其附近淋巴管
- 常見病因:申克孢子絲菌感染
- 常見症狀:皮膚化膿、潰爛及滲出,咳嗽、發熱等
臨床表現,診斷,治療,預防,
臨床表現
1.皮膚淋巴管型
最常見,真菌由外傷處植入,局部出現小而硬、可推動的無痛性皮下結節,呈紅、紫或黑色,有時初起即為潰瘍。好發於指部或腕部,損害沿淋巴管排列,自覺症狀不明顯。
2.固定型
好發於面、頸、軀幹等處,損害為潰瘍、疣狀或浸潤性肉芽腫,周圍有時有衛星狀損害。
3.皮膚黏膜型
較少見,發生於口腔、咽喉部或鼻部,初起為紅斑、潰瘍或化膿性損害,後變成肉芽腫性、贅生物或乳頭瘤樣損害。
4.播散性孢子絲菌病
可發生骨、骨膜及滑膜孢子絲菌病,眼孢子絲菌病,系統性孢子絲菌病及孢子絲菌病腦膜炎。
5.肺孢子絲菌病
主要由吸入孢子而發病,有咳嗽、發熱症狀。並出現結節損害、薄壁空洞、纖維化及胸腔積液。
診斷
依據本病臨床表現,結合真菌檢查、真菌培養和組織病理檢查,診斷一般不難。組織病理表現為真皮及皮下組織的化膿性及肉芽腫性炎症,很難看到微生物,當存在大量病原體時,可通過PAS染色看到。但應與疣狀皮膚結核、著色真菌病、芽生菌病及炭疽病等鑑別。
治療
全身治療為主,單純局部治療無明顯效果。
1.全身治療
(1)伊曲康唑 治療皮膚淋巴管型和固定型孢子絲菌病效果好,療程3~6個月。
(2)碘化鉀 無抑制真菌作用,可能通過影響患者的免疫反應而發揮作用。治療有效,但要注意胃腸不適及對甲狀腺抑制等副作用。
(2)兩性黴素B 用於嚴重的及播散型孢子絲菌病。
2.局部治療
(1)2%碘化鉀溶液或10%碘化鉀軟膏外用,損害消退後,應持續使用1個月左右,以防復發。
(2)局部液氮治療,尤其適用於孤立小型損害者。
預防
注意保護皮膚,勿接觸腐爛草木,勿刺傷皮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