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型孢子絲菌病是由申克氏孢子絲菌所引起的一種慢性深部真菌病。其主要侵犯皮膚、皮下組織及附近淋巴管,亦偶爾累及黏膜和內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皮膚型孢子絲菌病
- 所引起:申克氏孢子絲菌
- 主要侵犯:皮膚、皮下組織
- 大多數是:勞動人民
基本信息
概述
病原菌從外傷處侵入機體後須經數周乃至半年的潛伏期方能發病。最初的皮疹是在原外傷部位出現一個堅實、圓形、且有彈性的結節,臨床稱此皮損為初瘡。這種原髮結節無壓痛但可移動。其表麵皮膚始為淡紅色,進而轉變成紫紅色乃至發黑壞死。隨後結節逐漸增大,可與上麵皮膚粘連,最終破潰而馬潰瘍,從中流出少量膿液。
在上述原發性初瘡發生之後,再經一至數周之久,又有新結節出現。此種後髮結節叫做繼發性損害,該結節常沿淋巴管作向心性擴散,呈帶狀分布,多局限於單側肢體。病損時間較長的,結節還可向淋巴管支線分布。
繼發性結節,數目不定,自數個至幾十個,其大小如花生米或蠶豆大。這些結節也可緩慢發展轉變為膿腫或潰瘍。連線結節間的淋巴管可呈束狀變硬增粗,但局部淋巴結腫大得罕見。
初瘡若發生於頭部或顏面者,由於該部淋巴管不呈帶狀分布,故繼發性的結節也不形成帶狀排列。
皮膚型孢子絲菌病一、病因:多有外傷史,
二、好發部位:四肢和頭面部等暴露部位。
三、皮疹特點:皮下結節或暗紅色浸潤性斑塊,表面可呈輕度疣狀增生,擠壓有少許分泌物,逐漸擴大與皮膚粘連,並沿淋巴管蔓延。
四、自覺症狀:輕微。
五、分型:淋巴管型、固定型、播散型。
〖組織病理〗組織細胞為主的肉芽腫和嗜中性粒細胞浸潤形成的化膿性炎症。在膿腫和多核巨細胞中PAS染色有時可找到孢子或星狀體。
〖實驗檢查〗膿液或組織真菌培養有孢子絲菌生長。
〖治療〗
一、10%碘化鉀溶液為首選藥物,10~20ml口服3/日,飯後服藥,並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增量。如病人可以耐受,治療應延長至臨床治癒後4~6周。該藥的主要副作用是胃腸道刺激。
二、伊曲康唑100mg口服1/日,連續個月以上。
三、特比萘芬250mg口服1/日,連續3個月。
四、5-FC口服1.5~2g/日,可與酮康唑合用,200mg/日,連續2~3個月。
五、二性黴素B適用以上藥物治療無效者,靜滴,還可配成0.25%的溶液局部損害內注射。
局部損害可考慮切除治療,或採用物理療法、熱療或冷凍治療。
皮膚型孢子絲菌病這是由孢子絲菌引起的深部黴菌病,主要侵犯皮膚,偶而也可侵犯黏膜,肺、腦膜和其他內臟器官。發病前,皮膚常先有外傷史,再接觸帶菌的泥土或植物,病菌就從損傷的皮膚進入人體,大約經過1~3周,就在最初侵入的部位產生象癤子樣的損害,一般不痛,也不發熱,潰破後形成潰瘍,流膿不多;也可為丘疹、疣狀損害、斑塊、菜花樣假性腫瘤等。損害可長期固定於一處,或沿淋巴管向上蔓延,產生一串類似損害,數個至數十個排列成條狀。一般以上肢發病的機會最多,下肢次之,近幾年來面部也相當多見。極少數可侵入血液,引起皮膚和內臟的廣泛播散。擠出損害中的膿血作培養,常能分離出病原菌,即可確定診斷。碘化物對本病有特效,一般用10%碘化鉀溶液,每次10ml,每日三次,口服,療程在2~3月。局部溫熱療法可起輔助作用。防止皮膚外傷對預防本病很重要。病人換下的敷料應燒毀,以免污染環境,感染他人。
[症狀體症]1.多見於農民或野外作業的工人,病前常有外傷史;2.固定型:損害在原發部位,可呈結節、潰瘍或浸潤紅斑等,無疼痛;3.淋巴管型:損害為沿淋巴管向心性發生的紫紅、黑色無痛性結節、潰瘍,排列成串;4.播散型:少見,侵犯皮膚黏膜,全身散在皮下結節或潰瘍,全身症狀明顯。
[診斷依據]1.患者主要是農民,病前常有外傷史;2.皮損好發於暴露部位;3.各臨床類型的皮損特點;4.皮損直接鏡檢及真菌培養申克氏孢子絲菌陽性;5.皮損組織病理(PAS染色)可見星狀體。
[治療原則]1.內服系統抗真菌藥(首選10%碘化鉀溶液);2.外用抗真菌製劑;3.局部手術切除、鐳射、冷凍、熱療或物理療法。
病因及發病機理
本病是由申克孢子絲菌引起化膿、潰爛及滲出。潮濕環境和腐爛草木有利於本菌的生長,當皮膚破損使病菌侵入,即可造成感染,有人統計154例孢子絲菌病,其中77例有明顯外傷史。
臨床表現
臨床表現有以下類型:
1、皮膚淋巴管型
亦稱樹膠腫型約占各型病例的75%.由外傷植入,局部出現小而硬、可推動的無痛性皮下結節,呈紅、紫或黑色,有時初起即為潰瘍。好無於指部或腕部,損害連結成串,自覺症狀不明顯。
2、皮膚黏膜型
較少見。在口腔、咽喉部或鼻部,初為紅斑、潰瘍或化膿性損害,後變成肉芽腫性。
相關搜尋
孢子絲菌病 | 孢子絲菌 |
皮膚念珠菌病 | 糠秕孢子菌 |
糠秕孢子菌毛囊炎 | 卵圓形糠秕孢子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