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人物生平,出身名門,嫁入皇家,母憑子貴,尊為太后,安詳駕薨,史書記載,家族成員,人物評價,軼事典故,影視形象,
人物生平
出身名門
孝聖憲皇后生於康熙三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五(1693年),滿洲鑲黃旗人,父親是四品典儀官、加封一等承恩公的凌柱。她與康熙朝四大輔臣遏必隆是一個曾祖父。而曾祖父是大清王朝的清初開國五大臣之一、後金第一將巴圖魯額亦都。
嫁入皇家
母憑子貴
1723年(雍正元年)八月,雍正帝密建皇儲,將弘曆名字書寫好,放於乾清宮“正大光明”匾額之後,弘曆二十五歲即帝位。
尊為太后
根據雍正帝遺命,母以子為貴,封熹貴妃為皇太后。乾隆帝視其為國母,有言必遵,有一次太后偶然提及順天府東有廢寺當重修。乾隆帝立即遣員撥款修蓋,並告誡宮監,今後有事應事先看出,不應讓太后勞神指派。乾隆在位期間三次南巡,三次東巡,三次巡幸五台,一次巡幸中州,以及謁東陵,獵木蘭,皆奉陪太后同行。平日與其左右不離,遇萬壽節必率王大臣行禮慶賀,六十、七十、八十慶典,一次比一次隆重。特別是太后八十大壽,年已六十的皇帝還彩衣蹈舞,承歡膝下。使太后享盡了人間的“福、祿、壽”。善至於終身。
安詳駕薨
正月初九日,乾隆帝陪著皇太后在九洲清宴一邊進膳,一邊觀看節日的燈火,妃嬪和皇子、皇孫們也都陪侍在旁,“五世同堂,同伸歡忭”。乾隆帝見皇太后“慈顏康豫,不減常年”,非常高興。這一年,皇太后86歲,乾隆帝67歲。他想皇太后90歲大壽時,自己也是71歲的老人了。那時一定要為皇太后更隆重地慶祝一番。
正月十四日行完祈谷大祀後,乾隆帝聞知皇太后身體不豫,趕到長春仙館看望,當天晚上還陪著皇太后在同樂園進晚膳。皇太后當時的病情並不重,只是偶爾違和,抓緊調治後,病情大有好轉。可是沒過幾天,病情出現反覆,而且較前加重。皇太后不想把病情轉重的事讓皇帝知道,怕引起兒子煩心,影響理政,所以在皇帝問安時,故意談笑如常。
到正月二十二日,皇太后病情已十分嚴重,這一天乾隆帝看望了母親兩次。這天深夜,皇太后已進入彌留狀態。乾隆帝守候在旁。到了二十三日子刻,皇太后“痰忽上涌,遂於醜刻病逝”,終年86歲。舉國致哀,尊諡號定為“孝聖慈宣康惠敦和誠徽仁穆敬天光聖憲皇后”(因此後世稱其為孝聖憲皇后),葬於泰東陵。
史書記載
《清史稿》
《清朝皇后》
家族成員
高祖父 薩穆哈圖
曾祖父 額亦騰
祖父 吳祿
父親 凌柱
人物評價
《正說清朝十二后妃》:最享福的皇后
軼事典故
身份懷疑
在清朝,貴妃定員二人,是位在皇后之下第二等的嬪妃,地位殊尊,加上雍正朝嬪以上的嬪妃人數很少,幾乎全都是登基時所冊封的第一批妃嬪,也就是原王府舊人。在雍正登基後入宮的嬪妃惟有誕下弘曕的劉貴人被晉封為嬪,其他全都是較低階的貴人、答應、常在。因此像貴妃的冊封禮這類在雍正朝應屬於後宮的重大典禮不可能毫無紀錄留下。而按例,晉封貴妃會製作新的金冊,也會有冊文內容跟冊封禮的紀錄,禮部、內務府應該都會留下相關請旨紀錄,但至如今都未發現任何關於熹妃鈕祜祿氏晉封貴妃的冊文與冊封禮的紀錄,因而熹妃是否真的晉封貴妃一事仍是未知數。較有可能的情況是,熹妃雖未正式冊封為貴妃,但在後宮得到了貴妃級別的待遇。在雍正八年時,年貴妃早已逝世、齊妃又因為弘時之故已失寵,因而熹妃實際上在後宮資歷與地位也僅次於皇后,加上其所生的弘曆更已被雍正秘定為皇太子,身為後宮資歷排序第二又是未來帝母,熹妃雖未正式晉封貴妃,但獲得貴妃等級的待遇也是合於情理。
影視形象
- 《書劍恩仇錄》系列
年份 | 影視版本 | 飾演者 | 角色配音 |
---|---|---|---|
1976 | 佩雲 | ||
1987 | 楊育敏 | ||
1992 | |||
2002 | |||
2009 |
- 其它影視劇
年份 | 影視劇名稱 | 演員 | 角色配音 |
---|---|---|---|
1985 | |||
1988 | |||
1996 | |||
1999 | |||
2000 | |||
2001 | |||
2001 | |||
2002 | |||
2002 | |||
2003 | |||
2003 | |||
2003 | |||
2004 | |||
2004 | |||
2004 | |||
2004 | |||
2006 | |||
2008 | |||
2009 | |||
2011 | |||
2011 | |||
2012 | |||
2013 | |||
2014 | |||
2014 | |||
2014 | |||
2016 | |||
2017 | |||
2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