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義教育

存在主義教育,是現代西方資產階級教育思想的一個流派,產生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德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存在主義教育
  • 所屬學科:哲學、教育學
  • 提出者:奧地利哲學家布貝爾、美國教育家尼勒
  • 產生時期:第一次世界大戰後
  • 發源地:德國
存在主義教育,現代西方資產階級教育思想的一個流派。產生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德國。奧地利哲學家布貝爾和美國教育家尼勒等人把存在主義哲學觀點套用於教育理論,逐漸形成了一個存在主義教育思想流派,存在主義者在教育領域中對現存的教育制度和各派教育理論的基本主張給以批評,認為已有的教育把個人太簡單化、太客觀化了,實施的是一種“太嚴肅”的教育,把個人的自我發展置於次要的地位。存在主義從突出個人主觀性的絕對意義出發,否認教育在形成人的個性上的決定作用;人不是由教育所塑造的,而是由他自己的主觀性來形成自己的。把個人作為“教育的主體”,鼓吹自我設計、自我創造、自由發展、自我實驗。另一方面教育應幫助學生體驗所處的孤獨時代,惶感不安的境遇和死亡之不可避免,從而使學生能真正意識到生活的價值。存在主義者在道德教育上,曾否認統一的道德標準,把個人“自由選擇”道德標準作為品格教育的基本原則;在課程方面,注重人文學科、反對職業訓練,強調“課程的全部重點必須從事物世界轉移到人格世界”。在教學方法上,強調“個別對待”,採用“蘇格拉底方法”;啟發式是最理想的教學方法,在師生關係方面,強調師生之間是一種人格的關係,必須建立一種“信任感”。存在主義教育理論從50年代以來在世界各地發生很大影響。尤為青年所仰慕。70年代以後,隨資本主義社會矛盾的新發展,影響有所下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