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彪墓碑

孔彪墓碑

《孔彪墓碑》是刊刻於東漢建寧四年(171年)的一方碑刻,全稱“漢故博陵太守孔府君碑”,又稱“孔彪碑”和“漢博陵太守孔彪碑”等,無撰書人姓名,屬隸書書法作品,現存於曲阜漢魏碑刻陳列館

《孔彪墓碑》為圓首碑,高283厘米,寬99厘米,厚27厘米,有穿有暈,額位於穿上,篆書“漢故博陵太守孔府君碑”2行,行5字。碑陽18行,每行45字,陰刻,記述了孔彪的生平及德政;碑陰13行,記刻立碑者官職、籍貫、姓名。書法上,其結構謹嚴,書法精勁,秀潤清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孔彪墓碑
  • 創作年代:東漢
  • 全稱:漢故博陵太守孔府君碑
  • 別名:孔彪碑
  • 書法類型:隸書
  • 規格:高283厘米,寬99厘米,厚27厘米
  • 現藏地:曲阜漢魏碑刻陳列館
碑刻內容,創作背景,藝術鑑賞,作品評價,歷史傳承,版本信息,

碑刻內容

碑陽
君諱彪,字元上,孔子十九世之孫,穎川君之元子也。君少履天姿自然之正,帥禮不爽,好惡不愆。考衷度衷,修身踐言。┘龍德而學,不至於谷。浮斿塵埃之外,皭焉汜而不俗。郡將嘉其所履,前後聘召,蓋不〔得已〕,乃翻爾束帶。宏論窮理,直道┘事人。仁必有勇,可以托六。授命如毛,諾則不宿。美之至也,莫不歸服。舉孝廉,除郎中,〔博〕昌長,疾病,留宿□,遷□〔京〕府丞。┘未出京師,遭大君憂。泣逾皋魚,喪過乎哀。謹畏舊章,服竟還〔署〕,〔試〕拜尚書侍郎。無偏無黨,遵王之素。薦可黜否,出□□┘度,日恪位佇,所在祗肅。拜治書御史,膺皋陶之廉恕,□□〔參之〕□□,□□□律,〔祇〕用既平,□博陵大守。郡阻山□,□□┘以饑饉,斯多草竊,罔不□賊。劉曼張丙等白日攻剽,坐家不命。君下〔車〕之初,□五教以〔博〕□,削四凶以勝殘,乃□□□,┘爰向桓桓。抍馬蠲害,醜類已殫。路不拾遺,斯民以安。發號施憲,每合天心。□之所惡,不以強人;義之所欲,不以□□。□┘姓樂政,而歸於德。望如父母,順如流水。遷下邳相,河東大守,舉此□□,君子風也,未〔怒而〕懼,不令而從,雲行雨施,□□┘大和,海內歸公卿之任矣。勞而不〔伐〕,有實若虛,固執《謙》《需》,以病辭官。去位〔闔〕□,以孝竭□,〔余〕暇〔𢕌𢓡〕,彈琴擊磬。□□□┘之味,而不改其靜。上帝棐諶,天秩未究。將據師輔,之紀□綱,□疾彌流。乃磒乃□,□𠦜〔九〕。建寧四年,七月辛〔未〕□,□□┘哀哉。魂神超邁,𡧘兮冥冥。遺孤忉絕,於嗟想形。□□哀〔逝〕,念不欲生。群臣號啕,靡〔所〕復逞。夫逝往不可追兮,〔功〕□□□┘識。惟君之軌跡兮,如列宿之錯置。《易》建八卦,揆餚𣪠辭,述而不作,彭祖賦詩。皆贊所見,於時頌□。□是□吏崔□、□□、┘王沛等,伏信好古,敢詠顯□。乃刊斯石,欽銘洪基。昭示後昆,申錫鑒思。其辭曰:┘穆穆我君,大聖之胄。惇懿允元,叡其玄秀。惟岳降精,誕生忠良。奉應郡貢,亮彼我□。克明王道,辯〔物〕居方。周□□□,□┘也正名。朝無秕政,直哉惟清。出統華夏,化以典成。□猾殄迸,賢倚□庭。〔帝重〕乃〔勛〕,〔自〕□□征。〔所〕臨〔如神〕,□□□□。□□┘之翰,先民是程。宜乎三事,金鉉利貞。而絜《白駒》,俾世憤惻。當〔享〕眉耇,莫匪爾極。〔大〕□□□,邈〔矣〕不意。於嗟悲兮,□□□┘息。漫漫庶幾,復焉所力。咨乎不朽,沒而德存。伊尹之休,格於皇天。惟我君績,表于丹青。〔永〕永無沂,與日月並。於嗟□□,┘於以慰靈。┘
孔彪墓碑
《孔彪墓碑》碑陽拓片
碑陰
故吏司徒掾博陵安平崔烈字威考
孔彪墓碑
《孔彪墓碑》碑陰拓片
故吏齊□博陵安平崔恢字行孫
故吏乘氏令博陵安平王沛字公豫
故吏司空掾博陵安國劉德字伯桓
故吏外黃令博陵安國劉揚字子長
故吏白馬尉博陵博陵齊智字子周
故吏五官掾博陵安平劉麟字幼公
故吏五官掾博陵安平王瑤字顯祖
故吏五官掾博陵安平孟循字敬節
故吏五官掾博陵高陽史應字子聲
故吏五官掾博陵南深澤程祺字伯友
故吏五官掾博陵南深澤程祚字元祐
故吏五官掾博陵安國劉機字□閣
(說明:□,表示一個無法確認的字;〔〕,表示據《隸釋》所補文字;┘,表示分行。)

創作背景

據碑文記載,孔彪郡舉孝廉,曾任郎中、博昌長、尚書侍郎、治書御史、博陵太守、下邳相、河東太守,後因病辭官。在博陵太守任內,孔彪為官清廉,很有政績,深受百姓愛戴。東漢建寧四年(171年),孔彪逝世。同年(171年),博陵太守任內故吏崔烈等13人為其刻石銘文以頌揚其政績,所刻即《孔彪墓碑》。

藝術鑑賞

結體
書法上,《孔彪墓碑》的字形雖小,結體亦方正謹嚴,但其趣味絲毫不遜於《史晨碑》和《張遷碑》之類。其字形大小如《曹全碑》,但在結體、用筆上卻與《曹全碑》略有不同。《曹全碑》的結體以扁平為主,平和端正,較少運用險峻的結構。而《孔彪墓碑》上的文字,除平和的結體特點之外,還有不少文字的結構頗具出奇制勝之處。如第一行的“彪”字右邊“三撇兒”的處理方法;第二行“束”字下部撇捺兩筆的誇張寫法;第三行“勇”字下部長撇畫的強調突出;第五行“皋”字下部變“本”為“豐”;第十二行“彭”字左旁最下一橫畫向右延伸,將右邊三撇兒承接在其上,以橫畫取勝,將左右結構變成了內外結構,增強了“彭”字的渾厚感。

作品評價

明末清初收藏家孫承澤:書法娟美,開鐘元常法門矣。(《庚子銷夏記·卷五·博陵太守孔彪碑》)
清代書法家翁方綱:是碑全似今日正書之法,不特人旁起筆不用逆勢也。朱竹垞喜作分隸,而以是碑絕類《曹全碑》,亦未然也。(《兩漢金石記·卷六·漢故博陵太守孔府君碑》)
清代書法家郭尚先:漢碑字之小者,《孔元上》《曹景完》二石也。《曹景完碑》秀逸,此碑淳雅,學書不學此碑,不知今隸源流相通處。惜存字無多,不及《郃陽碑》之完善也。(《芳堅館題跋·卷一·漢孔彪碑》)
近代書法藝術家楊守敬:碑字甚小,亦剝落最甚。然筆畫精勁,結構謹嚴,當為顏魯公所祖。(《激素飛清閣評碑記·卷一·漢·博陵太守孔彪碑》)
近代書法家康有為:①《子游殘石》《正直殘石》《孔彪碑》亦與真書近者。(《廣藝舟雙楫·卷二·分變第五》)②《婁壽碑》與《禮器》《張遷》豐茂相似,《張壽》與《孔彪》渾古亦相似,《耿勛》與《郙閣》古茂亦相類。(《廣藝舟雙楫·卷二·本漢第七》)③余謂隸中有篆、楷、行三體,如《褒斜》《裴岑》《郙閣》,隸中之篆也;《楊震》《孔彪》《張遷》,隸中之楷也;《馮府君》《沈府君》《楊孟文》《李孟初》,隸中之草也。(《廣藝舟雙楫·卷二·本漢第七》)
近現代文物鑑賞家李瑞清:此碑用筆沉著飄逸,大得計白當黑之妙,直與《劉熊》抗衡。學者得此,可以盡化板刻,脫盡凡骨矣。(《中國書法篆刻鑑賞辭典》)

歷史傳承

孔彪墓碑
孔彪墓碑
流傳情況
《孔彪墓碑》原立於山東曲阜孔林孔彪墓前,清代康熙年間(1662年-1722年)移入孔廟同文門下,現存於漢魏碑刻陳列館。

版本信息

《孔彪墓碑》的拓本主要有5種:
①明初拓本。第二行“乃”字完好無損;第六行“丙”字上橫畫完好無損;第七行“遺”字左邊筆畫可見。
②明代後期拓本。第五行“膺”字左邊撇筆未連石花,其“月”部旁邊稍有泐痕;第六行“命”字下部未損。
③清初拓本。第六行“削”字左上未損;第九行“位”字的上方未損;第十四行“辨”和“居方”三字可見筆畫。
④清嘉道年間拓本。第五“膺”字的“月”部可見大形;第六行“削”字左上已損,但隱約尚可見筆畫;第九行“位”字已損。
⑤清末民初拓本。第二行“乃”字筆畫已泐粗,但仍可見大形;第六行“削”字左上已泐損,左旁下“月”部撇筆末端已連石花;第九行“去位”二字全損。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