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刻概述
碑刻是歷史留給曲阜的珍貴文化遺產,這些碑刻,充分展現了兩千多年來中國書法藝術精湛卓越的成就和絢麗多姿的風采,既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也是研究古代政治史、思想史、經濟史、孔廟建築史難得的實物資料,在中國碑刻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1998年辟新館,集中存放,以時代為順序排列,永久陳列展出。並將隋唐以來部分代表的碑刻一併附列於館內,以展現歷代書法之全貌,兼呈真、草、隸、篆之多采,滿足人們對各種書法藝術的審美要求。現存西漢碑刻6塊,東漢18塊,魏及北朝5塊,為全國之冠,代表著那個時期漢字書法藝術的最高水平。北陛石是中國最早的石刻文字之一,乙瑛碑、禮器碑、孔宙碑、史晨碑是漢代隸書的楷模,張猛龍碑是魏體的傑作。展現了兩千多年來中國書法藝術精湛卓越的成就和絢麗多姿的風采。
陳列館簡介
曲阜漢魏碑刻陳列館設於孔廟後原孔府西倉,以保護和陳列展示漢魏碑刻為主,共存放碑刻131塊,石雕6尊。曲阜漢魏碑刻原屬孔廟碑林的主要組成部分。孔廟碑林始建於清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位於孔廟大中門至大成門之間,主要包括同文門院、西齋宿院和十三碑亭院的碑刻。當時有石碑約220通,刻石約310塊。列中國第二大碑林。漢魏碑刻是孔廟碑林的精髓,原集中保存在孔廟同文門下,1978年移入孔廟東廡保護,1996年重建孔府西倉,將漢魏碑刻和部分重點碑刻移入,設立漢魏碑刻陳列館專館保護。
曲阜歷代碑刻多達6000餘塊,是中國三大碑林之一。曲阜漢魏碑刻陳列館匯集了曲阜碑刻的精華部分,現存碑刻131塊,石雕6尊,歷西漢、東漢、曹魏、北魏、東魏、北齊、隋、唐、宋、金、元、明、清至民國,貫穿整箇中國碑刻史。其中有西漢碑刻6塊,東漢碑18塊,魏碑4塊,漢碑數量居全國之首。北陛石是我國迄今發現的非常稀有的西漢早期刻石,五鳳刻石是我國著名的西漢石刻之一,乙瑛碑、禮器碑、孔宙碑、史晨碑乃漢代隸書的代表碑,《張猛龍碑》則代表了魏體書法藝術的最高水平,這些舉世罕見的石碑是傳達歷史信息最直接、最真實的載體,是研究歷代政治、思想、文化、漢字書體演變以及孔廟歷史沿革的珍貴資料,也是中國書法藝術的瑰寶。文學家歐陽修,金石學家趙明誠都曾親臨曲阜探訪研究,並收入各自的著述。金人党懷英有詩讚曰:
魯國遺蹤墮渺茫, 獨余林廟壓城荒。
梅梁分曙霞棲影, 松牖回春月駐光。
老檜曾沾周雨露, 斷碑猶是漢文章。
不須更問傳家久, 泰岱參天汶泗長。
展覽與藏品
漢孔彪墓石儀
東漢孔彪墓前石獸,右為虎形,左邊為獅狀,皆有似翼紋飾,即後人所謂“神獸”。腹部以下採用鏤空處理,表面平整光滑;後肢以浮雕的形式加以表現,線條流暢,具有明顯的東漢石刻特點。由於二獸前肢殘缺,其形狀已不可知,但通體觀察皆為坐立作拱前之狀。虎通高195厘米,面部誇張變異,後肢細長自然彎曲,頸下有一飾物殘不可辨。獅高182厘米,頭部殘損嚴重,鼻目漫漶不清,口狀猶存,道道濃密的獅鬃毛髮清晰可見。原立於孔林孔彪墓前,於1953年移入孔廟,1998年移置於漢魏碑刻陳列館。
元代石人
原在仙源縣衙的監獄舊址上,今曲阜城東舊縣村內,石人頭戴甩纓盔,身穿鎧甲,足穿戰靴,右手提劍,左手提一長發人頭,非常威武。背後刻“至大元年朔月□□”,元至大元年,即公元1308年。據當地的民間傳說,此石人為看守監獄的牢頭張旺,因此立於監獄門口。1965年移入孔廟,1998年移入漢魏碑刻陳列館。
兩城山漢畫像石
為永和二年(137年)刻,於微山縣兩城山發現。共17石,50年代移入孔廟,1989年調藏中國歷史博物館1石,現存16石,2000年移展孔廟神庖西廂房。多為淺浮雕,著名的圖案為扁鵲行醫,共有4幅(一幅已調中國歷史博物館),扁鵲人面鳥身,其中兩幅一手持針,是考察針灸發展史的重要資料。行獵圖像石殘後仍餘十獵人,或執畢,或荷弩,或架鷹,或牽犬,有二犬躍起咬齧獵物,刻畫最為生動。連理樹一圖一側有兩行題刻,文曰:“□歲在卯,九月二日,第鄉廣里,泱□昆弟男女四人,少□□□復失慈母,父年□□□□□有錢刀自足,思念父母,弟兄悲哀,乃治冢作小食堂,傳孫子,石工刑□昭王□□財弗直萬。”
元·敕建端本堂記碑
此碑立於元至正十年(1350年),高254厘米,寬80厘米,厚17.5厘米。記敕建端本堂之事,碑陰有題名,賜進士出身、承事郎都路同揚州州事彭廷堅撰文,奉政大夫都路承州揚州兼管本州諸軍務兼勸農事趙興宗書。賜同進士出身、將士郎翰林國史院編修官石晉篆額。端本堂為接待上級官員的宴賓堂接待處所,共二十八間。原在曲阜城東舊縣村北街,舊縣衙院內東北隅,距縣衙正廳20米。1956年文物普查時發現此碑,1964年移入孔廟,1998年移入漢魏碑刻陳列館。
唐·陀羅尼石經幢
為唐代遺物,原在曲阜小雪鎮小雪村舊有天齊廟內。此經幢為六棱形狀,六面皆有文字。由北面為其一,順時針計,依次為佛頂尊;券陀羅;尼經幢;南無文殊師利菩薩、南無普賢菩薩;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地藏王菩薩;南無金剛菩薩、南無無除菩薩。
主要陳列
漢魏碑刻陳列館建築有大門、二門、漢石人亭,有展室33間。共陳列西漢刻石6石、東漢刻石7石(含2石人刻字)、東漢碑13通、魏及北朝碑5通、隋唐碑5通、唐刻石6石、宋碑7通、宋刻石2石、元碑3通、元刻石1石、明刻石56石、清刻石20石。另有六棱佛經和考盤澗刻石各一石。總計133塊(含2石人刻字)。
一、西漢刻石
北陛石:1942年在周公廟東附近出土發現的。長95厘米,寬42厘米,高19。5厘米。上刻“魯六年九月所造北陛”當為魯恭王六年(公元前149年)所建魯靈光殿的階石。
五鳳刻石:亦稱魯孝王刻石,西漢著名刻石。金明昌二年(1191年)出土於太子釣魚池。長71厘米,高40厘米,厚43厘米。上刻“五鳳二年魯卅四年六月四日成”,為西漢五鳳二年(公元前56年)立石。左側刻有題記。
祝其卿墳壇刻石:又名西漢居攝墳壇刻石。長99厘米,寬50厘米,高25厘米。文字面積寬20厘米,高14厘米。上刻“祝其卿墳壇居攝二年□月造”。原在孔子墓前。居攝二年(公元7年)刻石。清雍正十年(1732年)移入孔廟。
上谷府卿墳壇:(同上)長69厘米,寬38厘米,高31厘米。文字面積寬20厘米,高14。5厘米。上刻“上谷府墳壇居攝二年二月造”。清雍正十年(1732年)移入孔廟。
王陵塞石:1970年出土於曲阜九龍山西漢魯王墓,上刻“王陵塞石廣四尺”。為摩崖漢墓墓室的封門石。
安漢里漢畫像刻字:原石配套漢畫像石共8塊,刻朱雀、玄武、青龍、白虎四方神。1937年出土於曲阜城東韓家鋪,墓室中牆頂部刻字“山魯市東安漢里禺石也”。西漢刻石。原石8塊全部在孔廟保存。陳列館刻石為拓片仿造。
二、東漢刻石
舞雩台刻石:1979年在舞雩台附近出土,64厘米見方,厚28厘米。刻兩個相同的字,一立一橫,多釋讀為“麃”字。時代約為東漢。
新富里瀆石:1992年發現於小北關村北。長114厘米,寬39厘米,厚18.5厘米。上刻“建武二十二年十月作瀆新富里”,原為漢魯城北牆排水道蓋石。建武二十二年(公元46年)刻石。
永和漢畫像石刻字:原出土於微山兩城,共17石,1957年移入孔廟。1989年中國歷史博物館調藏1石,現存16石全部藏於孔廟。刻字石為92厘米見方、23.5厘米厚的畫像石右側,高92厘米,寬8厘米。為東漢永和二年(137年)刻石。展示刻石為拓片仿製。
徐家村畫像石刻字:1968年出土於曲阜防山鄉徐家村北,後移入孔廟保存。東漢延熹元年(158年)刻石。展示刻石為拓片仿製。
周府君碑額殘石:孔廟舊存,出處不詳。碑陰有清道光年間孔昭薰題記。疑為東漢殘石。
漢石人麃君亭長刻字:此漢石人現立於漢魏碑刻陳列館院中央的漢石人亭內,兩尊。石人元在曲阜東南張曲村南大墓前,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由阮元移入曲阜城內矍相圃,1953年移入孔廟建亭保護。1996年將石人及亭一同移入漢魏碑刻陳列館。此石人高254厘米,胸圍290厘米。腹部刻“漢故樂安太守麃君亭長”。刻字時間不詳,當為東漢晚期。
漢石人府門之卒刻字:同上,石人高220厘米,胸圍254厘米。腹部刻“府門之卒”。
三、東漢碑
乙瑛碑:全稱《漢魯相乙瑛請置孔廟百石卒史碑》。高198厘米,寬91.5,厚22厘米。刻東漢元嘉三年(153年)魯國國相乙瑛請求為孔廟設定守廟百石卒史的有關公文。隸書,筆力剛健,書法雄勁,是漢隸的代表碑。屬孔廟存碑。
孔謙墓碑:刻於東漢永興二年(154年)。高83厘米,寬52厘米,厚22.5厘米。原在孔林,清初移入孔廟。隸書,波磔較長,風格淳厚。孔謙(121—154年),字德讓,孔子二十二代孫,孔宙之子。
孔君墓碑:東漢永壽元年(155年)立,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發現於孔子墓牆外,當即移入孔廟。碑圓首,通高120厘米,寬47.5厘米,有額,刻“孔君之墓”,墓主名已蝕,字少垂,孔子十九代孫,碑右下角有清翁方綱的題記。
禮器碑:東漢永壽二年(156年)立。高170厘米,寬78.5厘米,厚20厘米。有額無字。碑文刻讚頌魯相韓敕造立孔廟禮器、修復孔子車輿、修飾孔廟、免除孔子母族顏氏和妻族亓官氏差徭等功績。後三行及碑陰、碑側均為捐款人姓名及錢數。古人推此為漢碑第一傑作。
孔宙碑:又稱《泰山都尉孔宙之碑》,東漢延熹七年(164年)立,高302厘米,寬107厘米,厚24厘米。圓首,有穿。原在孔林孔宙墓前,清初移入孔廟。碑文記載孔宙生平事跡,碑陰刻弟子、門生、故吏等六十二人題名。漢隸代表碑之一。
史晨碑:東漢建寧二年(169年)立,通高207.5厘米,寬85厘米,厚22.5厘米。有碑首,無穿,無字。碑身高174厘米,前刻魯相史晨請求孔廟“依社稷,出王家谷,春秋行禮”的奏文,碑陰記史晨祭廟的盛況及修治孔子遺蹟的功績。漢隸代表碑之一。
孔彪碑:又稱《博陵太守孔彪碑》,東漢建寧四年(171年)立,原在孔林孔彪墓前,清康熙年間移入孔廟。碑高283厘米,寬99厘米,厚27厘米。圓首有穿,碑額刻於穿上,篆書。碑文為隸書,碑陽記述孔彪生平事跡,碑陰刻故吏籍貫姓名,漢代名碑之一。
孔褒碑:始立年代不詳,清雍正三年(1725年)出土於曲阜城東周公廟東側,隨即移入孔廟。碑高235厘米,寬101厘米,厚27厘米。有額,篆書,位於穿上。碑文為隸書,剝蝕嚴重。
魯相謁孔廟殘碑:始立年代不詳,宋代定為漢碑,文字自宋代剝泐嚴重,後又損去碑陽上部及碑陰文字。碑殘高105厘米,寬85厘米,厚26厘米。
竹葉碑:始立年代不詳,因石紋如竹葉故名。出土時間約在清康熙晚期至乾隆年間。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何元錫洗碑精拓,見陽面有“少昊之胄”等字,故又名《少昊之胄碑》。清同治年間碑毀裂為數段,現以水泥固結成碑形。
陶洛殘漢碑:1957年發現於城東陶洛村南,1959年發掘出土碎石數十塊,現以水泥固結成碑形。立碑時代不詳,碑陽為墓主生平事跡,碑陰為門生故吏題名。
熹平殘碑: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錢塘黃易訪得於曲阜東關外,阮元移入孔廟。碑應為墓碑,僅殘存中部左側,墓主不詳。文中有“熹平二年”字樣,故稱“熹平殘碑”。
歸德橋碑:漢碑唐字。原在曲阜城西門外二重橋,1978年移入孔廟。圓首,上有“歸德橋”三字,楷書,為後來所刻。
四、魏及北朝碑刻
(曹魏)魯孔子廟碑:又名《孔羨碑》,魏黃初元年(220年)刻。碑額呈三角形,有穿,高234厘米,寬93厘米,厚25厘米,篆書題額“魯孔子廟之碑”,碑文隸書,記曹魏封孔子二十一世孫、議郎孔羨為宗聖侯,使奉祀孔子、修理孔廟等事。
(北魏)賈使君碑:北魏神龜二年(519年)刻,原存兗州,1951年移入孔廟。碑高215厘米,寬84厘米,厚20厘米。額飾浮雕龍飾,題“魏兗州賈使君之碑”,正文記賈思伯兗州任內政績,筆法高古,北魏名碑之一。
(北魏)張猛龍碑:全稱《魏魯郡太守張府君清頌之碑》,北魏正光三年(522年)立。通高280厘米,寬90厘米,真書26行,行46字,有碑陰。碑文記頌魏魯君太首張猛龍興辦學校功績。碑陰為題名。書法運筆剛健挺勁、斬釘截鐵、變化多端、有方有圓。魏碑代表之一。
(東魏)李仲璇修孔子廟碑:又稱《魯孔子廟之碑》。東魏興和三年(541年)刻。碑額篆書“魯孔子廟之碑”。通高220厘米,寬86厘米,厚14厘米。碑文記兗州刺史李仲璇修孔子廟及塑孔子弟子像配祀孔子事。隸書而有楷書筆意。碑陰記60餘人的姓名、官職。
(北朝)北齊夫子廟碑:北齊乾明元年(560年)兗州刺史鄭述祖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