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過曹碑記,作者是明代錢塘人錢達道,錢任曹縣令第二年,視察學宮,隧以此記表曹為孔子過化之地。
孔子過曹碑記,作者是明代錢塘人錢達道,錢任曹縣令第二年,視察學宮,隧以此記表曹為孔子過化之地。
孔子過曹碑記,作者是明代錢塘人錢達道,錢任曹縣令第二年,視察學宮,隧以此記表曹為孔子過化之地。余由新移曹之康熙十八年,以視朔下學宮。諸生群而進曰:“吾侯吾曹之主也,修舉廢墜,豈異人任,而乃有千年勝事缺然未備者,願吾侯圖之...
近代書法藝術家楊守敬:碑下一層字,嵌置趺眼,向來拓本,難於句讀。自乾隆己酉何夢華將趺眼鑿開,從此全文遂顯。昔人謂漢隸不皆佳,而一種古厚之氣,自不可及,此種是也。(《激素飛清閣評碑記·卷一·漢·史晨奏祀孔子廟碑》)近代書法家康有為:虛和則有《乙瑛》《史晨》。(《廣藝舟雙楫·卷二·本...
《禮器碑》是刊刻於東漢永壽二年(156年)的一方碑刻,又稱“韓明府孔子廟碑”等,無撰書人姓名,屬隸書書法作品,現存於曲阜漢魏碑刻陳列館。《禮器碑》為圓首碑,碑身高173厘米,寬78.5厘米,厚20厘米。碑文記述了魯相韓敕優免孔子舅族顏氏和妻族亓官氏邑中繇發、造作孔廟禮器、修飾孔子宅廟、製作兩車的...
曹全碑 張遷碑 魏晉唐小楷集 晉唐五代名家墨跡選 王羲之王獻之尺牘 王羲之十七帖 王羲之蘭亭序 懷仁集王羲之書聖教序 爨寶子碑 龍門四品 鄭文公碑 張猛龍碑 董美人墓志銘 智永真草千字文 歐陽詢化度寺碑 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 虞世南孔子廟堂碑 褚遂良雁塔聖教序 孫過庭書譜 張旭古詩四帖 顏真卿多寶塔碑 顏真卿...
’謹問大常祠曹掾馮牟、史郭玄。辭對:‘〔故事,辟〕□〔禮〕未┘行,祠先聖師。侍祠者,孔子子孫,大宰、大祝令各一人,皆備爵。大常丞監祠,河南尹〔給〕牛〔羊〕彖□□□各一,┘大司農給米祠。’臣愚以為,如瑛言,孔子大聖,則象乾𡿦。為漢製作,先世所尊。祠用眾〔牲〕,長□〔備〕...
(4)在南北朝至唐朝的佛道二教的爭論中僧人常引《列子·仲尼篇》所載孔子答商(春秋宋國)太宰關於聖人之問的答話,如唐道宣《廣弘明集》卷一《歸正篇》所引:“丘聞西方有聖者焉,不治而不亂,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蕩蕩乎人無能名焉。”並將其中的“聖人”解釋為佛。現存《列子·仲尼篇》中此文...
《敕建南陽諸葛書院碑記碑》立於元至元六年(1340 年)二月,碑陽、碑陰兩面都有文字,惜已遺失。從碑文中得知,皇慶元年(1312年)秋,諸葛書院大修落成時,上報朝廷,朝廷為南陽武侯祠孔子廟及諸葛書院賜額命名,並命翰林學士承旨程鉅夫為此事撰寫碑文並親自書篆,但此後一直沒有動工刻立。其間經過了六七屆當政者,...
忠顯校尉汴梁路鄢陵縣達魯花赤兼管本縣諸軍奧┘魯,勸農事阿八赤,自皇慶元年正月二十有四日下車┘蒞事,欽奉┘詔書,追封孔子為大成至聖文宣王,立石頖宮,所以彰┘聖恩,重名教也。公因物色碑材,得片石於洧川,蓋東漢熹┘平六年故豫州從事尹君諱宙者之碑也。公捐己俸購┘石,輦來鄢頖。命匠刮磨,將舍...
簡介 冉耕(公元前522年-公元前488年):冉姓,名耕,字伯牛,冉離長子;春秋時期魯國陶(今山東省菏澤市定陶縣冉堌鎮冉堌集)人。冉耕為人端莊正派,善於待人接物。在孔子弟子中,以德行與顏淵、閔子騫並稱。二十二歲時,孔子升司寇,冉耕繼孔子任中都宰,並受到孔子的高度讚賞。當他得重病時,孔子親自探望。當...
近代書法藝術家楊守敬:淳古而峭健,流麗而圓活。漢碑佳品,亦分法正宗,不得以字少而忽之。(《激素飛清閣評碑記·卷一·漢·執金吾丞武榮碑》)歷史傳承 《武榮碑》原在山東嘉祥城南18千米處,立於武榮墓前。宋代以降,《集古錄》《庚子銷夏記》《曝書亭記》《兩漢金石記》《山左金石記》《授堂金石跋...
一為康熙二十八年孔子六十七代孫襲封衍聖公孔毓圻撰文的《夫子廟碑記》,一為康熙三十年縣令周正紀撰文的《夫子崖碑記》和乾隆十五年(1750年)孔子第七十一代孫孔昭煥撰文的《勒石碑記》,西邊的柏樹斜倚石碑,形成了“柏抱碑”的景觀,觀音閣位於孔子避雨處前,夫子廟西側,為一樓閣式建築。觀音閣面闊2間,室內地面高...
其中最耀眼的當數清代縣令周正紀撰寫的《夫子崖碑記》和六十七代衍聖公孔毓圻、七十一代衍聖公孔昭煥為先祖撰文而立的三道石碑。夫子崖 夫子崖又稱夫子避雨處,位於永城芒碭山麓的夫子山南坡,為一天然岩洞。傳說孔子游宋,在這裡避過雨。 洞南北約8米,東西約10米,高2米。四壁齊整,洞底光滑。洞中有孔子石像一...
現存文廟坐北朝南,由大成門、啟聖殿、東西廂房組成,文廟在豫皖蘇魯四省交界地區是一處比較有名的孔子紀念地。文廟院內有兩棵古柏和三通石碑分立兩邊,其中一棵柏樹斜依在乾隆十五年孔子第七十一代孫孔昭煥撰文的《勒石碑記》上,形成“柏抱碑”的奇觀,右邊的柏樹在清代鹹豐年間清軍和捻軍在芒碭山大戰時曾遭火燒...
《孔羨碑》是刊刻於曹魏黃初二年(221年,有異議)的一方碑刻,全稱為“魯孔子廟之碑”,又稱“魏修孔子廟碑”等,無撰書人姓名,屬隸書書法作品,現存於曲阜漢魏碑刻陳列館。《孔羨碑》記敘了孔子二十一世孫孔羨被封為宗聖侯,奉孔子祀,修理孔廟等事。書法上以方筆為主,結體外拓,字形嚴整端莊。碑刻內容 釋文...
近代書法藝術家楊守敬:雅偉端莊。惜剝落太甚,然一鱗片甲,自足貴也。(《激素飛清閣評碑記·卷一·漢·豫州從事孔褒碑》)歷史傳承 《孔褒碑》出土於清代雍正三年(1725年),一說何琦(字禮康)發現於曲阜城東周公廟側,與衍聖公孔傳鐸共同移於孔廟內,並題記。牛運震則說:鄉民犁田,得之周公廟側,以告廟官陳...
像前立一靈牌,金字書寫“至聖先師孔子之位”,兩旁陪有顏、曾、思、孟四牌位。神龕的兩側置有鐵鑄獸樽二尊,神龕前掛有錦帳,藉以遮塵。殿廊正中高懸著康熙二十四年御書“萬世師表”的匾額。殿記憶體四尊石碑:1、重建儒學碑記;2、重修儒學碑記;3、重修文廟碑記;4、顏子贊碑。大成殿東西兩廂,各有廊屋七...
應城孔廟位於人民公園內,它既是一座有著悠久歷史的古代建築,又是一座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儒學聖地。1986年3月,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應城孔廟地址 孔廟自落成之日起,歷經劫難,屢毀屢修。孔廟的歷史 隋唐時期,為鞏固統一的中央集權制,朝廷推崇孔子,提倡儒學。應城知縣韋思謙於唐?顯慶元年(656年)開始在縣治...
夫子避雨處位於今河南省永城市芒碭山主峰西南夫子山南坡,傳說春秋末年孔子率弟子周遊列國去曹適宋,途徑芒碭山,天降大雨,孔子師徒在此避雨。地理位置 夫子避雨處位於芒碭山主峰西南夫子山南坡,為一天然懸崖,下有半覆鍋狀石室,進深6.5米,寬20米,最高處約4米,呈屋檐狀,可這擋風雨。 文化歷史 傳說春秋末年...
亭中豎四方形巨碑,上刻《重修古秦趙會盟台碑記》及著名書法家舒同、楚圖南等人的題詞,為澠池縣著名的人文景觀之一。公元前282年,秦國派大將白起攻取了趙國的幾座城池,趙國還損失了兩萬多軍隊。趙國雖然打了敗仗,可是趙軍繼續英勇抗擊秦軍,秦軍的攻勢被遏制了。秦昭襄王認為雙方相持不下,倒不如先和趙國講和...
冠山書院現存碑記有《雪中訪左丞昌公書院舊址》《高嶺書院孔子洞銘》《新修夫子洞記》《崇古書院留贈碣》《新建高嶺書院記》《崇古冠山書院記並銘》《霞修冠山書院碑記》《冠山槐音書院記》《重修崇古冠山書院碑文》。歷史文化 相關人物 主詞條:呂思誠 呂思誠(1293年—1357年),字仲實,平定人。自幼聰慧...
宋代地方官學發達,還表現在地方官員重視興學,宋人文集裡常有州縣建學的碑記,范仲淹甚至在自家宅基地興建蘇州州學,可見地方興學之盛。同時有若干地區的少數民族紛紛請建番學。此一時期開始,有鄰國遣士到中國地方官學學習的記載。中國古代書院 中國封建社會特有的一種教育組織和學術研究機構。一般為著名學者私人創建...
而根據存世的劉向《別錄》佚文“左丘明授曾申”,以及陸德明《經典釋文·序錄》所記“左丘明作《傳》以授曾申”等史料判斷,可知左丘明的出生年代約與孔子晚年弟子曾參及曹恤等人大致相當。即左丘明在年齡上應為孔子的孫子輩,而約生於魯定公在位的中期;而據《左傳》《國語》二書對於歷史人物的稱呼來看,可知...
魯九公墓孔子溝 魯九公墓和孔子溝,直到明萬曆年間(公元1573~1620)還存在,但一般人已不曉其由來。萬曆末年,附近的人從墓地下打官司掘出兩條石柱,石柱上鐫有游龍,並刻描有朱紅對聯一副:“家世西京衍豳、岐、豐、鎬之舊,祚封東魯開邢、衛、曹、滕之宗”。自此,人們始俗呼為“皇林”。不久,有些...
【160】 孔聖:對孔子的尊稱。阮籍《詠懷》:“孔聖臨長川,惜逝忽若浮。”慷慨:感慨,嘆息。《古詩十九首·西北有高樓》:“一彈再三嘆,慷慨有餘哀。”回車:相傳春秋時期,孔子為了宣揚推廣學說,曾帶著子貢、子路等人乘坐馬車周遊列國。到晉國邊沿的晉城縣,在狼扯村被七歲玩童項橐攔路發問,孔子回答不上來...
樓基周圍有歷代詩文碑刻和修樓碑記。謝脁樓最後一次毀於1937年日軍的轟炸。解放後,這兒被建為烈士陵園。1997年,一座四檐高飛、曲徑迴廊、氣勢可觀的新的謝脁樓在舊址之上重現。它笑對開元塔,俯牽宛溪水,雄踞鬧市中心,盡覽古城新貌。1998年5月,謝脁樓遺址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遺址為一座高6米、面積1500...
仙獅、福麒、天馬和八卦,花卉藻井圖案,石壁佛像群雕刻始於明嘉靖(1522-1566)年和萬曆年間,是由綏德衞和一些富甲送雕,形態各異,栩栩如生,碑記清鹹豐(1851-1861)年間有一次較大的維修。殿內有記事碑多座,其中兩塊置於與石室一體的兩石龜背上;感慨石窟打鑿人別具匠心的思維。這對石龜分置於石門兩側,...
“務本堂”之名,來自孔子的“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孝悌”二字,正是重修務本堂的著眼點。貴州各地相繼建孔廟,設尹公專祠,尹珍與孔子相配祠,各地立祠供奉。明代中葉,貴州三個書院裡始建尹珍專祠,清代扶風山王陽明祠旁配尹道真祠。道光遵義府學教授莫與儔創立“漢三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