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城孔廟

應城孔廟

應城孔廟位於人民公園內,它既是一座有著悠久歷史的古代建築,又是一座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儒學聖地。1986年3月,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應城孔廟
  • 地址:人民公園內
  • 類別:古代建築
  • 建築特徵: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儒學聖地
應城孔廟地址,孔廟的歷史,宋代孔廟,明代孔廟,應城孔廟歷史,

應城孔廟地址

孔廟自落成之日起,歷經劫難,屢毀屢修。
應城孔廟應城孔廟

孔廟的歷史

隋唐時期,為鞏固統一的中央集權制,朝廷推崇孔子,提倡儒學。應城知縣韋思謙於唐?顯慶元年(656年)開始在縣治興儒學,建黌舍,但由於史料不詳和時間久遠,它建在什麼地方,已無從考證。

宋代孔廟

宋代開國皇帝趙匡胤尊孔子為“人倫之表”,儒學為“帝道之綱”,全國因此大興崇尚孔子和儒學之風。在這種大的文化歷史背景下,應城縣令謝良佐於北宋 元符二年(1099年)在縣署的東邊(現孔廟所在位置),修建了學宮,謝良佐在理政之餘,常親臨學宮授課,他“言論閎肆,善於啟發”,一時學風大興,學者蜂至。只可惜,學宮不久毀於戰亂。南宋 紹熙五年(1194年),劉炳任應城縣令,興儒學,修學宮。但學宮很快就再次毀於兵火。

明代孔廟

明朝是全國孔廟發展的鼎盛時期。明?洪武三年(1370年),知縣賈嚴在原址重建學宮,洪武十年(1377年),應城併入雲夢,學宮隨之廢棄。洪武十三年(1380年),應城恢復縣治,知縣韓子忠、訓導陳居敬重建學宮,限於當時的財力,學宮建得很粗糙,不久便倒塌。明 景泰七年(1456年),知縣夏璣重修學宮,修建大成殿、廡、門、池。明 天順五年(1461年),德安府知府周鐸將整個學宮增飾一新,並在大成殿的後面新建了明倫堂(為學宮講堂)。天順八年(1464年),德安府推官章顒大興土木,在明倫堂前辟兩齋:左邊的取名“日新”,右邊的取名“時習”;在明倫堂後面修建了講堂、神廚、神庫、饌堂(後來這些建築都改為教諭辦公處);在明倫堂的東面修了萬鐘倉(後來改為學生宿舍);在明倫堂的左邊修了大門,在門的左邊修了文昌祠,門的東面、西面修了教諭、訓導辦公處;在明倫堂的東北建了射圃,依射圃修了一個供人小憩的古色古香的亭子。這樣,學宮就形成了文武兩教地。只可惜不久,學宮再次毀於災害。

應城孔廟歷史

應城孔廟正式建成並以“孔廟”之名傳於後世,是在明 成化七年(1471年),由知縣汪清改造原學宮而成。應城孔廟在建築風格與布局上,以山東曲阜的孔廟為藍本,既仿帝王宮殿之制,又有著儒家思想文化的內涵。當時重建了大成殿,大成殿是孔廟的正殿,供奉孔子塑像(或牌位)並在此進行祭祀活動。新建成的大成殿為五楹,高三丈有餘,較已毀的學宮“深倍之,廣再倍之”。大成殿的兩翼為廡;前面建了大成門、欞星門,它們各寬三楹;後面建了明倫堂,寬五楹;大成殿的東西為齋室,高度次於殿,深度次於堂。此次增修了膳堂、澡堂,添置了用於祭饗和鼓樂的器具。建築前修有泮池、泮橋,建有三坊和石龜,規模頗為壯觀。建築布局為軸對稱式,院落沿中軸線南北排列,同時向左右兩翼均衡展開;在空間上層次分明,主體建築大成殿雄踞中央,坐北朝南,周圍建築參差錯落,前拱後衛,庭院之中,點綴以雙桂雙柏,整個孔廟建築布局合理,疏密有序,金碧輝煌,氣勢宏偉。其中的每一個建築物,甚至一石、一柱、一花紋、一雕飾,無不蘊含著應城人民的智慧,並以其深廣的內涵體現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特色。汪清作《重修儒學記》記述了孔廟修建的過程。
成化十年(1474年),當時的德安府知府計昌把“文昌祠”改為“鄉賢祠”,並把它遷到了學生宿舍的北面。明 正德元年(1506年),提學陳鳳梧又把鄉賢祠遷到戟門(大成門)的左邊。正德九年(1514年),教諭曹儔在“日新齋”的南面建“興賢門”。正德十五年(1520年),知縣周沖在大成門的左邊建了“名宦祠”,把“鄉賢祠”移到了大成門的右邊。
明 嘉靖四年(1525年),大成殿倒塌,知縣馮宗龍重修。嘉靖十三年(1534年),知縣李調元在大成殿的東邊建了“敬一亭”、“啟聖祠”。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知縣張叔宗對大成殿及周圍建築進行了維修。
明 萬曆十一年(1538年),大成殿又一次倒塌。知縣陳揚產萬分著急,他想孔廟是儒學聖地,如果在他任期內消失,他將成為應城的千古罪人,但他自己又苦於沒有足夠的資金,也不能向老百姓亂攤派,只好向上級請示。德安知府齊一經、推官錢士完得知此事後,帶頭“捐七十金”。隨後又張貼布告,號召應城的鄉民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對重建孔廟這件功在當代,惠及子孫的好事,人們踴躍捐助,重建孔廟的木料、磚石在數日之內就籌集完畢,所需資金也很快到位。在知縣陳揚產的主持下,工程從三月開始,十月竣工,重建了大成殿、兩廡、名宦祠、鄉賢祠、欞星門、大成門,按原來的樣式重修了露台,並使之較原來增高三分之一。此次重建還更換了其它建築糟朽的檁、枋、梁和殘破的瓦獸件,補建了殘缺的廟牆。修復後的廟宇,較之以前更為宏偉。孔繼皋作《應城縣學碑記》詳細記述了此次重修的情況。
萬曆十五年(1578年),教諭劉暉德率庠士楊名時、張於位等捐款改造欞星門,高度仍保持為五尺;在欞星門正南十丈許、大道以北的地方,用陶磚做了一個屏,寬四丈五尺,高一丈七尺五分。還重修了大成殿、東西廡、啟聖祠、名宦祠、鄉賢祠、大成門、禮門、義路等處。
由於時局動盪,戰火連綿,自明 萬曆十五年教諭劉德暉改造孔廟後的近百年間,孔廟沒有大修過。雖然孔廟的規模尚存,但孔廟內殿、廡、門、池等建築大多被毀壞。清 康熙七年(1668年),應城知縣樊司鐸、教諭吳元馨認為,孔廟如此傾頹,不能表明邑人尊崇孔子的心志,不修好孔廟,本縣學子就沒有良好的環境研討文章,以前人才輩出的盛況將不復存在。於是,他們廣泛聯絡鄉紳,重修孔廟。吳元馨作了《重修儒學記》。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新任知縣齊國政到孔廟行禮完畢,目睹孔廟搖搖欲墜的情景,聯想到當今聖上崇尚儒學,為天下孔廟御筆親書“萬世師表”,下決心要重修孔廟,以表尊敬孔聖人之心。但想到他自己能力有限,就向上級求助並得到支持,他拿出自己全年的俸銀,再聯絡幾位志同道合者,備齊了木石及工匠所需費用,於冬季農閒之時開工,按原來的式樣重修孔廟,於次年農忙之前基本完工。隨後添置了仿古祭器、樂舞器。孔廟修好後的秋闈,應城學子捷報頻傳,齊國政欣然提筆,寫下了《重修儒學記》。
清 雍正二年(1724年)知縣李可寀、雍正七年(1729年)知縣唐琳相繼捐俸維修孔廟。
清 乾隆十二年(1747年),知縣金曾初到應城,拜謁孔廟,看到“宮牆以隳墜”,當時就發出“既讀其書,當勿亡其本”的感慨,當即帶頭捐出俸銀,並鼓動邑紳捐銀重修孔廟。整個工程用時將近三年,重修了大成殿、大成門、欞星門、東西廡、鄉賢祠、名宦祠,新建了“忠義孝弟祠”。重建後的孔廟“美景當前,壯若凌霄”。萬中瑢作《重修縣學記》記述了重修過程。
清 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經過幾十年的風雨侵蝕,孔廟又只剩下幾間破爛不堪的舊房子了,應城知縣奚大壯以為無學不興,無校難以脫愚,毅然出俸整修,以利士子之學。此修廢肇新之舉,百姓交口讚譽,踴躍參與。
清 道光三年(1823年),教諭魯壽邦倡捐增建“崇聖祠”、“忠義孝弟祠”、“賀文忠公祠”等祠,並維修了“龍門”。
清 道光十五年(1835年),知縣紀昌期看到孔廟破爛不已,就捐出俸銀,並倡導有識之士捐資維修。工程從暮春開始,到中秋竣工,修了大成殿、泮池橋欄、賀文忠公祠、忠義孝弟祠等。由於此次只募到500餘兩銀子,孔廟中的許多建築如名宦祠、鄉賢祠、黌牆等因經費不足而緩修。紀昌期在《重修儒學記》中對此遺憾不已。道光十八年(1838年),邑紳吳毓梅捐資維修“名宦祠”、“鄉賢祠”,重建了一道黌牆,不僅完成了紀昌期的心愿,而且還新建了祭器庫、樂器庫、更衣所各六間。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知縣鮑光霱撥充公款並募捐了部分資金維修了神牌、通牆。
清 鹹豐元年(1851年),教諭陳紹治倡捐在朱紅色台階下面鋪墊石塊。鹹豐四年(1855年),孔廟的神牌、殿、廡等建築大半毀於農民起義軍的炮火中。
清 同治八年(1869年),知縣唐基甲再次募捐補修孔廟。
孔廟雖歷代都有所毀,而各朝又都有所修。清末遺留下來的孔廟仍巍峨壯觀。大成殿為五楹,面積有209平方米,殿高10米,寬20米,深14米,歇山重檐,斗拱翹角,殿內寬敞軒昂。屋脊為寶瓶與獸吻,造型壯麗,結構精巧。殿前台階一米有餘,有古柏兩株,蒼翠挺拔,西邊一棵曾遭雷擊,數年後重發新枝;殿後有桂樹兩株。雙桂、雙柏相映,平增幾分古色古香。明月之夜,孔廟大門前的泮池裡有“雙月映照”(在泮橋兩邊的泮池中,能看到一左一右兩輪明月),這使得雙柏掩映的孔廟更顯得莊嚴肅穆。大成殿內,供有“至聖先師孔子”塑像,並有“至聖先師孔子贊並序”的碑文,碑文系清戶部尚書文華殿大學士張至書在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奉敕文敬書,由湖廣德安府應城知縣許霖吉立。殿內還懸列清朝歷代皇帝御頒的匾額: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御書“萬世師表”;雍正二年(1724年),頒額“生民未有”;乾隆元年(1736年),頒額“與天地參”;嘉慶四年(1799年),頒額“聖集大成”;道光十年(1821年),頒額“聖協時中”;鹹豐元年(1851年),頒額“德齊幬載”;同治二年(1863年),頒額“聖神天縱”;光緒元年(1875年),頒額“斯文在茲”。
在封建社會大興科舉的年代,孔廟歷為縣級生員參加縣試的考場。縣試及第為庠生,這是參加科舉考試的第一個台階。科舉蟬聯,成為歷代莘莘學子步入仕途的必經之路。明、清兩代,應城中進士者多達40餘人,真可謂“人材鳳翔”,孔廟外的射圃,是武生考試的場所。每逢孔子的忌日,全縣生員相聚於孔廟舉行“祭孔”活動。而在送學之日,則集新進生員於大堂,簪掛紅花,行庭參禮,知縣拱立答揖,再由鼓樂吹導,謁文廟,詣大成殿,並在階下行三拜九叩首禮。
清 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八月,應城縣圖書館設於孔廟,藏書萬冊,每日開放。
民國十七年(1928年),應城縣民眾教育館設在孔廟,這是應城早期的文化機構。孔廟大成殿和東、西廡是文物陳列室,當時陳列有各種生物標本和文物(如太平軍攻打應城的大炮)。陳列室長年對外開放。縣圖書館設在大成門,樓上是藏書室,樓下兩邊是閱覽室。
1933年,縣圖書館改稱縣立通俗圖書館,藏書增至2萬餘冊,書庫和閱覽室在大成門樓上,樓下兩側東為圖書室,西為兒童閱覽室。
1938年10月,應城淪陷,孔廟內的圖書館閉館。
1956年6月1日,應城縣圖書館在孔廟正式開館。大成殿為閱覽室,大成門為辦公室和書庫。
1957年10月,應城縣博物館設於大成門,孔廟由圖書館和博物館共同管理。
1962年,縣圖書館、博物館均併入縣文化館。這時,孔廟由縣文化館管理。就在這一年,孔廟大成殿改建為“應城縣革命烈士祠”。
到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孔廟僅存大成殿、大成門、鄉賢祠、名宦祠、泮池、泮橋。1966年初,由縣文化館主持,對孔廟進行了維修,更換了糟朽的檁、枋、梁和殘破的瓦獸件,彩畫了大成殿等建築。1971年,縣民政局對孔廟進行維修,把大成門兩邊的鄉賢祠、名宦祠改為磚砌平頂房;改大成殿屋脊寶瓶頂與獸吻為水泥雲卷紋,屋面為綠色琉璃瓦;掏出了大成殿內柱(金柱)內的白螞蟻,並往中空的柱中注水泥,輔以鋼筋支撐;拆除龍鳳雀替承托,四面修建了60公分高的水泥鏤花欄桿;東、南、西三面沿金柱起一米的矮牆,東、西面矮牆上為玻璃格窗,南面矮牆上為玻璃戟星門,北面起山牆;柱飾紅漆,室內刷白;地坪改磚面為水磨石。1992年,園林處對孔廟進行了維修,把“大成門”改為“至聖門”;對大成殿進行了勾抹清壠;重新彩畫了大成殿的門、窗、檐、柱等。
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進步,儒家思想作為社會統治思想的地位已成為歷史,孔廟也改變了供人們崇奉膜拜的性質,成為反映民族文化傳統和藝術創造精神的珍貴歷史遺存。現應城孔廟僅存的大成殿與門前的泮橋一起,默默地訴說著歷史的變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