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區第十三屆人代會第三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姜堰區第十三屆人代會第三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
  • 類別:機關報告
  • 會議:市十三屆人大二次會議
  • 地區生產總值:252億元
過去的一年,是我市經濟社會發展面臨嚴峻挑戰和巨大困難的一年,也是我們克難奮進、經受考驗的一年。一年來,我們在中共姜堰市委領導下,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不利影響,全面落實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各項措施,危中尋機,難中求進,基本實現了市十三屆人大二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
國民經濟穩步回暖。堅持把保增長促發展作為首要任務,切實化解經濟運行中的矛盾和困難,力促主要經濟指標逐月攀升。預計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52億元,可比增長13.5%。糧食生產再獲豐收,實現農業增加值19.5億元,可比增長5%;工業經濟漸次向好,列統工業產值、利稅、利潤同比分別增長25.4%、30.5%、26.5%,實現增加值136億元,可比增長14.5%;實現建築業施工產值242億元,同比增長14.3%;實現服務業增加值91億元,可比增長14.5%。預計完成自營出口3.6億美元,新簽外經契約額9468萬美元,實現營業額7780萬美元。預計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98億元,同比增長41.4%。實現財政總收入40.94億元,同比增長26.1%,地方一般預算收入14.48億元,同比增長15.2%。新增存款54.19億元、貸款44.6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1.6%、67.4%。預計實現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0億元,同比增長17.1%。再次躋身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市行列。
發展質態明顯提升。三次產業協調發展,產業結構不斷最佳化,預計為7.7:56.2:36.1。高效規模農業迅速擴張,新增高效農業3.2萬畝、設施農業1萬畝、高效漁業7000畝;實施50萬元以上農業項目109個;大力發展“三大合作”組織,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組織99家、土地股份合作社15家、社區股份合作社16家;新增農業適度規模經營面積4.5萬畝,其中流轉土地3.43萬畝;新增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19個。工業主體地位進一步突出,編制出台6大產業規劃,配套制定相關實施辦法和引導扶持政策,能源裝備產業發展勢頭趨好,獲選中國百佳產業集群;加大工業企業培大培強力度,建立工業發展專項資金,出台系列扶持激勵政策,全年新增列統企業72家,產銷過億元企業總數達85家;雙登集團產銷規模達46億元。服務業發展速度加快,全年新辦生產性服務業企業76家,39家規模企業實現主輔分離;城鄉商貿日趨繁榮,華東五金城被列為省重點物流基地,農村服務業“五個一”工程進展順利;旅遊業發展勢頭良好,成功舉辦第四屆中國濕地生態旅遊節、溱潼會船節,華僑城一期工程即將試營業,濕地公園三期工程等重點項目建成開放,溱潼鎮創成全國特色村鎮旅遊示範點。全年接待遊客300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4.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0%、28.6%。轉型升級步伐加快,設立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引導資金和專利專項資金,出台促進科技創新系列政策,完成科技創業中心公司化改革;科技招商和產學研合作取得進展,申請專利1226件,申報國家重點新產品10項,創成省著名商標2件,申報各級各類科技計畫項目111個,創建省級院士工作站2家、博士後工作站2家,申報省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9家,引進科技孵化項目29個,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列統工業比重預計達29.7%,比上年提高1.4個百分點;再次獲評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全年減排COD500噸、SO2400噸,萬元GDP能耗下降5.5%左右,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90%,全年空氣品質良好天數占比86%,環境質量綜合指數83。
招商引資、技術改造和項目建設得到加強。堅持內外並舉、上下聯動,強勢推進招商引資、技術改造和項目建設,招商政策、機制和方式得到調整最佳化,專題招商、產業招商取得實效。全年招引實施1000萬元以上項目110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11個。預計全年協定利用外資2.5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3億美元,民營經濟淨增註冊資本23.8億元。企業技改力度加大,累計完成技改投入118.2億元,同比增長26%。全市開工建設1000萬元以上項目235個,其中5000萬元以上項目22個、億元以上項目9個、5億元以上項目3個;太平洋精鍛汽車傳動部件及齒輪生產線、雙登集團新型蓄電池、富朗特大容量鋰電池、華能太陽能電站、中泰鋼材市場等在建重點項目進展順利。全市159個重大項目開工154個、竣工124個。市經濟開發區企業化運作初見成效,預計全年實現屬地工業產值55億元,財政收入2.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2%和26%,實際利用外資6138萬美元。
城鄉建設管理力度加大。城鄉規劃管理全面加強,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啟動修編。城市建設改造力度加大,完成城區31個地段21.6萬平方米的房屋拆遷。城建六大系列工程有序推進,東方不夜城、城市公館等舊城改造項目順利實施,廣盛大廈、姜堰賓館等節點工程全面啟動,一批高層建築陸續建成。城區道路、綠化工程加快實施,創成省級園林城市。人防工程穩步推進。激勵房地產業的政策效應逐步顯現,房地產市場顯著回升。重心下移、權責明確的城市長效管理機制初步建立,數位化城管監督指揮信息平台建成,市容環衛基礎設施逐步健全,城區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4.7%,電動三輪車、流動攤點、廢舊品市場等專項整治成效明顯。創建國家衛生城市通過省級調研考核。各鎮新一輪總體規劃修編基本完成,啟動溱潼小城市規劃建設,全市城鎮化水平預計達45.6%。萬頃良田建設工程順利實施,新增復墾整理耕地4074.6畝,通過省土地執法模範市驗收。村莊環境整治基本實現全覆蓋,創成省康居示範村1個、整治試點村4個,泰州市康居示範村6個。基本實現全面秸稈禁燒,被列為省秸稈綜合利用示範市。328國道改線工程進展順利,農溱公路、曙光大道、淤紅公路、港朱公路、老興泰公路華江段等道路工程和姜堰西客站建設全面竣工。電力、通信、郵政等事業同步發展,新增變電所3座,實現500千伏高壓供電、20千伏低壓配電零的突破。
人民生活不斷改善。全面小康建設順利推進,創成泰州市小康示範村42個,可望實現以市為單位總體達小康目標。農村新“5+1”實事全部落實。預計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18166元、8118元。新增就業5800人,城鎮職工登記失業率3.15%。城鄉社會保障水平穩步提升,專項救助、扶貧解困等工作有效開展。10件實事總體完成:建設保障性住房5.6萬平方米,中天新村開通公交,配套服務設施完成建設規劃;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啟動實施,新、改建農村社區衛生服務站56家,發展“放心糧油”合格店20家,新建鎮計畫生育世代服務中心10家;完成城鄉創業培訓2000人、農業實用技術培訓25000人、城鄉勞動力技能培訓26000人,累計發放補貼和獎勵150萬元,榮膺全省農民創業就業工作先進市;水稻、小麥、油菜及奶牛、能繁母豬全部納入農業保險,高效設施農業保險順利推進;引長江水主體工程竣工並實施供水;溱湖污水處理廠完成主體工程,城區污水處理二期工程啟動建設;建設改造農村公路126公里,溱湖大道二期工程全線貫通,改造危橋100座,新、改建排澇站58座、電灌站135座;姜堰大道形象出新工程啟動實施,河南大街等6條城區道路正在施工;壩口廣場改造順利實施,北大街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工程完成規劃並正式啟動;疏浚整治鎮級以上河道31條,新增農村無害化衛生戶廁1.5萬座,全年植樹510萬株,新增造林面積4.1萬畝,新建林業綠化合格村100個、示範村15個,森林覆蓋率達20.1%。
社會事業全面進步。教育事業健康發展,合併組建市職業教育中心,建成羅塘高中,教育資源得到最佳化整合,高考本二以上達線率36.8%,比上年提高2.9個百分點;順利通過省教育現代化和三類城市語言文字工作驗收評估,被表彰為全國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先進地區。農村文化建設得到加強,建成鎮達標文化站(中心)12個、村文化室(農家書屋)236家,民眾文化活動更加豐富;新增兩個項目入選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大力實施農民健康工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99.1%,獲評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先進單位;醫療衛生工作得到加強,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等突發疫情防控和處置及時有力;創成省級衛生鎮1個、衛生村13個,泰州市級衛生村4個;承辦全國農村改廁工作現場會。全面實施“新農村、新家庭”計畫,建成泰州市示範鎮8個、示範村(居)126個、示範中心戶2200戶。全民健身不斷推進,先後承辦全國象棋、圍棋甲級聯賽、乒超等大型賽事,由我市輸送的選手在十一屆全運會上奪得4金4銀。啟動有線數位電視整體平移工程,新增有線電視用戶1.4萬戶,建成省有線電視示範市。《姜堰市志》分纂工作全面完成。創成國家級文明單位1個、文明鎮1個、先進鎮2個。人武、工會、婦聯、共青團、關心下一代和兒童、老年人、殘疾人等事業健康發展。安全生產形勢總體平穩,未發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創成省農村藥品“兩網”建設示範市、食品安全示範市,工商、質量、價格等監管工作得到加強。民主法治村(社區)建設不斷深化,榮獲全國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示範市稱號。平安、法治姜堰建設更加深入,實現省雙擁模範城“三連冠”。信訪、維穩等工作紮實有效,應急管理進一步加強,揚動破產重整取得階段成效。外事僑務、台灣事務、民族宗教等工作同步推進,鹽務、菸草、氣象、科普、無線電等工作取得新業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