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旅生涯
1972年12月,回響
國家號召參軍入伍,來到
鐵道兵12師59團。經過新兵連3個月緊張的訓練,姚海根滿懷憧憬地迎來了軍旅生涯的第一關———新兵分配關。當時,有兩個去向,一個是隨連隊搞建設進駐中南海,另一個是到農場做後勤保障。如果按他在新兵連的表現,第一個去向沒問題。可在那個政治非常敏感的年代,因所謂的“家族歷史不清”的原因,他想隨部隊進駐
中南海的願望破滅了,只能到團
農場搞後勤。
抱著改變命運的目的來到部隊,豈料到了部隊又是種地;看著同時入伍的老鄉進了神秘而神聖的
中南海搞建設,自己卻在河北
淶水偏遠的農場養豬、種地、釀酒,姚海根心理落差很大,甚至恨家庭“連累”了自己。就在他對前途幾乎喪失信心的時候,
山里人那股韌勁和他骨子裡的倔勁冒了出來,一種不服輸、要和命運作鬥爭的思想油然而生,他想:農場怎么了,種地怎么了,我一定要乾出點名堂!
當同來的戰友還在消沉時,姚海根已不再怨天尤人,他滿懷熱情、鼓足幹勁地投身工作,苦活搶著乾,公差勤務爭著乾。由於表現突出,他當年就受到嘉獎,第二年就入了黨,提拔為給養員。就這樣,姚海根終於走出了新兵分配的陰影,邁出了軍旅生涯重要的一步。從此,
給養員—衛生隊
司務長—基建工程兵第四技校後勤助理員—基建工程兵北京第四干休所正排職助理員、服務社
主任、招待所經理、副所長—第三
干休所所長,整整28年很漫長,但姚海根走得很踏實,
一步一個腳印,以勤奮和敬業贏得了成功。2001年底,三所被評為總政先進干休所,2002年6月,他被破格提拔為總政機關干休所管理處副處長,同年7月按組織程式,由
江澤民主席簽發委任令,他從文職幹部改為現役
軍官,職務調為副師並授予大校軍銜。
管理賓館
2003年7月,
總政在全軍為
西直門賓館挑選第8任總經理,他有幸被選中了。
姚海根在新館落成之前就編輯成16開本、洋洋99萬字的工具書一本厚重的《西直門賓館管理規範》。實屬罕見,也足見姚海根何等用心。為適應新的崗位,姚海根還專程到
北京旅遊學院進修了一個多月。他是一個始終把工作當成事業來做的人啊!
2004年開始,西直門賓館先後為全國“兩會”接待
浙江、
青海、
海南、
雲南、
貴州等省份的人大代表;去年10月,出席黨的“十七大”的
遼寧、
湖北、
河南的代表入住這裡……姚海根顧不上高血壓,每天工作十多小時,同時發動員工抓住契機,本著“服務軍隊,服務社會”的原則,開展服務技能大練兵、大競賽,有力地推動了服務質量的全面提高,贏得了相關領導和賓客的廣泛讚譽。去年,
西直門賓館實現利潤1074萬元,圓滿完成了經營指標任務。
不忘家鄉
無論是父母官還是老百姓他都是家鄉人眼中親切的“姚大哥”,
衢州人到
北京創業,到北京辦事,都喜歡找老姚。因為姚海根還兼任衢州北京同鄉會常務副會長、開化北京同鄉會會長,他很好地利用工作平台服務家鄉人民。多年來,姚海根始終關注
衢州的建設和發展,一直盡己所能為家鄉辦事。他積極與中央有關部委溝通、協調,解決衢州交通建設資質,協調市縣創建
雙擁模範城,聯繫央視以扶貧形式播發無償廣告,上下斡旋為家鄉修路爭取資金……最難能可貴的是,無論父母官還是老百姓,他都熱情接待。誰有困難了,找到他,他都會給予幫助;到京城沒地方住,他幫著聯繫或安排住宿;看病缺錢了,他給墊上;沒錢回家了,他幫助買火車票。於是,大家都親切地稱他“姚大哥”,他那兒不僅是賓客而且是衢州人放心、舒心、安心的溫暖的家,是衢州人的大本營。這幾年開放搞活了,姚海根四處為家鄉的土特產和農副產品找銷路打品牌,
江澤民、
胡錦濤等中央領導都品嘗過
開化龍頂茶,賓客們經常吃到甜美的衢州
柑桔,西直門賓館的每個房間都有
龍頂茶,賓館的餐桌上甚至還有
龍游發糕、雙橋粉乾、
千島湖魚頭,
胡柚、
蜂膠在北京有了代售點……
肺腑感言
作為一名衢州
開化人,我很自豪。那裡有秀麗的山水,有勤勞樸實的鄉親。
錢江源滋養了我,賦予我智慧和靈氣;父母養育了我,教會我踏實做人的本真。我將一如既往地為
家鄉人民多做實事,多做善事。———姚海根
水稻育種專家
1965年,浙江農業大學農學系畢業,分配到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
1973年,調回嘉興地區農科所。
1993年,出任嘉興市農科所所長。
1997年,轉任嘉興市農科院院長。
為第八、九、十屆全國人大代表,嘉興市政協副主席,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浙江省特級專家。
姚海根的話
——“農民的後代就要為農民做事,這叫質本農來還農去。”
——“搞農業科研的人,遼闊田野是實驗室,廣大農民是合作者。”
——“能為發展農業、建設農村、致富農民做力所能及之事,是一種榮耀,更是一種職責。”
事業介紹
姚海根從事水稻遺傳與
育種研究40多年,目前是浙江省水稻育種重大攻關項目首席專家,先後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和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全國科普工作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及國務院特殊津貼。因為全市同行及姚海根的付出,嘉興市水稻畝產連續8年超過500公斤,達到國內先進水平。40 多年中,他親手育成並通過各級審定,在生產上大面積推廣套用的水稻品種達68個,累計推廣種植面積2.8億畝,增產糧食達70多億公斤。姚海根作為基層科研單位的水稻育種工作者,育成品種之多、覆蓋面積之廣、套用時間之長、套用成效之大,為國內外農作物育種界所罕見,成為水稻育種史上的一個奇蹟,被江浙滬廣大農業科技工作者和農民譽為“江南水稻育種大王”。
就想為父老鄉親做些什麼
“我在試驗田”、“我在海南”……經過好幾次電話約定,近日,在嘉興市農科院姚海根狹小的辦公室里,他終於擠出一個小時左右的時間,接受了記者的採訪。
“走上水稻育種道路的初衷,完全是想為父老鄉親做些什麼。”姚海根飽含深情地說。姚海根出生在嘉善西塘一個世代貧寒的農家,呼吸著稻田泥土的芬芳,伴隨著江南水鄉的槳聲,1961年他考入浙江農業大學。“我從小就對機械很感興趣,我用麻稈做成的小風車同車水用的風車一模一樣,所以報考了浙江農大的機械設計製造專業。一年後,院系調整,我轉學農學。”說起後來吃育種飯,姚海根的選擇並不偶然。“農村出來的孩子,從小就親身感受到農民種田‘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農機、農學都是農。”
說起農業、農村、糧食之類的話題,在姚海根的記憶中,有些片斷是定格的。上世紀50年代末,農村戶口的姚海根正在讀高中,帶往學校的口糧極其有限,班上有的女同學是居民戶口,每月定糧17公斤,她們就把省下的口糧接濟姚海根等農村戶口的男生,使他們順利完成學業。“現在大家的日子都好過了,對我來說,多育種,育好種,讓農民增產增收,就是對幫助過我的老同學,同時也是對社會最好的回報。”
為報答嘉興這塊生他養他的土地和父老鄉親,同時也為了和分居多年、一直留守家鄉“農門”的妻子團聚,姚海根1973年初調到原嘉興地區農科所工作,直至現在。
從1973年上半年到1974年下半年,他的足跡遍布了嘉興地區的山山水水。在調研中姚海根痛切地看到,那些種了多年的“老三代”水稻品種抗病性差、產量低。發生面積最廣、危害性最大的就是稻瘟病,一些老病區和重病區田塊幾乎顆粒無收,那種“人種天收”的慘景姚海根直到今天還歷歷在目。作為農民的後代,又是農學系畢業生,姚海根感到深深的內疚,他下定決心搞水稻育種:嘗試運用遺傳學原理,把抗病基因導入當家品種,培育出既抗病又高產的新一代水稻良種。 1974年初冬,他主動請纓加入水稻育種組,從此踏上了泥濘且布滿荊棘的上下求索之路。
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在北京召開,科學的春風吹遍大江南北,令姚海根和所有知識分子無比興奮和激動。從這時開始,姚海根的科研條件得以顯著改善,其中最讓他高興的是,可以便利地展開國內外學術交流和種質資源引進工作。當時,種稻是農民最主要的收入來源,一年的豐收和希望,全在於優良的稻種。懷著對農民的深厚感情,姚海根心無旁騖地投身試驗。1979年,通過利用國外抗稻瘟病種質與嘉興豐產品種配組,成功培育出他的處女作——抗稻瘟病品種“秀水48”,成為浙江新一代當家品種,在重病區增產達20%以上,獲農業部技術改進一等獎、浙江省科技進步一等獎。自此,姚海根持之以恆、百折不撓,相繼又成功地培育了秀水11、秀水27、秀水04、秀水63、秀水110、嘉花1號共四代晚粳當家品種,又獲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兩個、二等獎四個。
為了大地的豐收,姚海根將他的熱情、智慧和汗水凝聚成顆顆良種,撒向浙江和我國南方稻區的廣闊田野。
“從我的育種生涯可以看出,改革開放、科學昌明推進社會經濟的發展,也推動著水稻育種事業的進步;反過來,水稻育種成果轉化為社會生產力則促進了農業乃至社會經濟的發展。”姚海根說,“如果沒有改革開放帶來的尊重科學、尊重人才的良好環境,我不可能有這些業績。”對姚海根而言,生逢其時,這是對他一生經歷的最好寫照。
滿滿兩籮筐大紅鞭炮
“上世紀80年代初,原雙橋公社農科站技術員駱鐵民同志,聽說我們搞褐稻虱試驗,缺少蟲源,主動到田間去抓,忙碌半天后,親自把裝有褐稻虱的編織袋送到農科所,讓我做試驗。就是這次抗褐稻虱種質資源篩選,篩得了抗蟲親本,培育成了秀水620、秀水664,這是全國第一批大面積推廣的抗褐稻虱晚粳品種。老駱當時說的‘農科所的試驗就是我們農科站的試驗’這句話一直響在我的耳邊,他是我的良師益友。”
“1981年冬,原嘉興縣農業局局長徐沂鼓勵我們到海南加速繁育秀水48種子。他說:‘成功的話,功勞是農科所的,如果失敗,擔子農業局來挑。’那一年抗稻瘟病品種秀水48南繁面積嘉興500畝,寧波100多畝,全省共1000多畝,繁殖種子20多萬公斤,加速了秀水48在全省的大面積推廣。”
農科所對面金橋村的農戶一直是良種繁育戶,農科所育成的新品種先讓他們試種,收穫的種子由農科所推廣到上海、安徽、湖北等省市。通過農民試種示範,加速新品種推廣,這是科研與生產相結合形成的一種新機制。“省種田能手王志康是嘉善西塘的一個種糧大戶,水稻種植面積200多畝,近年來他既示範我們的新品種,又為我們生產良種。不久前,7個韓國資深農業專家到嘉善參觀,在小王的田頭豎起了大拇指說‘beautiful rice’。目前韓國的畝產在450公斤上下,而嘉善今年全縣平均畝產可超530公斤,今後還可以提高。”姚海根躊躇滿志。
“現在我們已形成了一個區域性的試驗示範協作網,包括江浙滬20多個農村試驗基點,堅持了10多年的聯合試驗。有好幾個農民參與其中,如海寧雙山的楊文營、江蘇吳江的錢錦龍等每年都在秋收後,把有關試驗數據提供給我們,經過整理和綜合,我們又把匯總結果反饋給各試驗點。這些現代農民,密切關注新品種的研究進展,主動承擔起新品種、新技術的試驗,這不僅是因為科技進步和科學普及,更是因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理念已深入到農民心中。”
1994年,
許行貫、
李德葆兩位省領導親自批示撥款20萬元,為農科所蓋起一幢兩層的工作樓。姚海根至今還記得搬進工作樓的那一天,附近金橋村的村民,按當地習俗,送來了滿滿兩籮筐大紅鞭炮,讓他感動萬分。“鞭炮有價,情義無價,農民把我當自家人。”說這些話時,姚海根神情十分虔誠,“每年的收穫季節一過,上海的、浙江的、江蘇的許多種植戶朋友都像走親戚一樣,到所里來看看我,說說當年的收成,談談來年的種子,這是我最高興的時候。”
“我喜歡讀泰戈爾的作品,他把人的實際能力、自我估價比作分子同分母的關係。我引申他的比喻,看一個人是卑微還是高貴,主要看他的品德,而人的價值,也是個分數,即對社會的貢獻是分子,向社會的索取是分母,分子大、分母小,則分數值就大。所以我覺得農民最艱辛,也最了不起。”姚海根對農民這一中國最龐大的群體,作出了這樣的總體評述。
“建國以後的計畫經濟年代,農民以工農業產品價格的剪刀差為我國工業體系的構建作了奉獻;改革開放以後,農民又以土地價格的剪刀差為發展我國二、三產業作了奉獻。農民為共和國的發展、壯大、富強作了隱性的利益犧牲,從某種角度看,農民雖是個弱勢群體,但更是個高貴的群體。”
“嘉興去年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的人均收入之比大約在2比1,相對全國其他地區,這是一個樂觀而令人鼓舞的比例。工業反哺農業,農民對土地等擁有‘物權’,公共財政惠及農村,這樣的政策得人心,也是和諧社會的標誌。”風物長宜放眼量,姚海根認為嘉興市委、市政府在全國率先推行的
城鄉一體化成效有目共睹,他堅信“嘉興農村的明天會更加美好”。
“如果身體條件許可,我還想繼續為嘉興農民育種七八載。”這是採訪姚海根時他說的結束語。老驥伏櫪,壯心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