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幕

姑幕

姑幕國是莒縣在商代的稱謂。莒縣歷史悠久,商代為姑幕國,周為莒子國,秦始為縣,西漢初曾為郡,文帝二年在此置城陽國,隋又為州,後為州為縣數度升降,1913年改州稱縣至今。雖時代更替、版圖數變,然三千年來,莒名始終未易。莒國故城一直是州、縣治所,而今更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姑幕
  • 位於莒縣在商代的稱謂
  • 時間:1913年改州稱縣至今
  • 特點: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 歷史名人姜尚
歷史沿革,歷史名人,姜尚,劉勰,宋平,呂鴻賓,

歷史沿革

姑幕(今莒縣),西漢置縣,屬琅邪郡;王莽時期改名季睦縣。(《漢書地理志上》)東漢時期,改為城陽郡莒縣,屬琅邪國。(《後漢書郡國志三》)三國魏,姑幕縣莒縣)屬城陽郡。(中華書局1955年版《二十五史補編》第三部《三國郡縣表附考證》第53頁。作者吳增僅、楊守敬。)西晉初年,仍屬城陽郡。太康十年(289),改屬東莞郡。(《晉書地理志下》)石勒稱趙王六年(324),姑幕縣莒縣)屬後趙東莞郡。(《二十五史補編》)第三部《十六國疆域志》第30頁。作者洪亮吉。)前燕時期,姑幕縣(莒縣)屬城陽郡。 此後至今姑幕一直稱作莒州、莒縣。
姑幕

歷史名人

姜尚

(前1128~前1015),字子牙,呂氏,一名望,尊稱太公望,武王尊之號為“師尚父”,世稱 “姜太公”。《孟子》、《呂氏春秋》、《戰國策》、《史記》的觀點是一致的。“太公望呂尚者,東海上人。”(《史記·齊太公世家》)東海東海郡,領海曲等38縣。海曲縣即今山東莒縣。古代莒、呂一字。姜太公的祖宗伯夷受封於呂。莒縣至今還有東呂鄉東呂里。可見,莒縣便是姜太公的祖籍及出生地。

劉勰

(約467~約539)字彥和,南北朝東莞莒人。文學理論批評家。他撰寫的《文心雕龍》是我國第一部系統的文學批評著作。該書系統闡述了先秦以來的文學批評理論,在文學史上有重要地位。鄒維新(約1287~?) 字仲德,元莒城鄒家莊子人,家世業儒,7歲喪父,長而就學,聰慧過人,元皇慶二年(1313年)鄉貢進士。延祜乙卯(1315年)進士第一(見《山東通志》)。累仕至亞中大夫同僉。太常禮儀院事。有文集若干卷,《重修莒志·藝文節目》稱文集十卷。其存世之作莒地僅見《馬亓山祀雨顯應碑記》。王盡美(1898一1925),原名王瑞俊,字灼齋,莒縣大北杏村(今屬諸城市)人。是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是山東黨組織早期的組織者和領導者。

宋平

莒縣招賢鎮大羅莊人。1917年生,1934年後,在北平大學農學院、清華大學學習。 1936年參加工作,1937年12 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8年後,曾任延安中央黨校幹事、 延安馬列學院教育處處長、中央黨務研究室秘書、南方局學習秘書、重慶《新華日報》 社編輯部秘書長、新華社重慶、南京總分社負責人、周恩來總理秘書等職務。1947年後,任哈爾濱市警備大隊政委、東北總工會主席等職務。 1952年後任國家計委委員、勞動工資計畫局局長兼勞動部副部長、國家計委副主任、西北局計委主任、三線建設委員會副主任、蘭州軍區國防工辦副主任等職。1972年後任甘肅省委第一書記、蘭州軍區第二政委、 甘肅省軍區第一政委等職務。 1981年後任國家計委主任、黨組書記、國務委員、中央組織部長等職務。宋平同志是中共十一屆、十二屆中央委員。1987年,當選為中共第十三屆中央政治局委員等職。1989年6 月在中共第十三屆四中全會上增選為中央政治局常委。1990年11月至1998年12月,擔任中國計畫生育協會會長。

呂鴻賓

(1911.11~1990.6),莒縣閻莊鎮愛國村人,全國著名農業勞動模範,一至六屆全國人大代表。1948年秋帶頭組織互助組。1951年率先成立全省第一個農業生產合作社。1953年1月出版《呂鴻賓訪蘇日記》,提出社會主義集體化要打破“吃大鍋飯”的思想。1955年在全國率先倡導實行包工責任制。“大躍進”運動中,他首先向中央寫信反對浮誇風,堅持實事求是搞種植,1961年3月,《人民日報》頭版頭條進行報導,並配發《種植計畫必須實事求是》社論。秋,《人民日報》再次發表愛國大隊因地種植的調查報告。他歷任愛國農業社長、村黨支部書記、公社黨委副書記、臨沂地區革委副主任、縣革委副主任、縣委常委、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等職。他被民眾稱為“走互助合作道路的帶頭人”,是新中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先行者。他首創了一系列勞動管理制度和收益分配經驗,在全國產生巨大示範影響,是與時俱進的時代楷模。他重視興辦工副企業與科研推廣,壯大集體經濟,促進農民增收,是帶領民眾共同富裕的傑出榜樣。他多次出席國慶觀禮,受到毛澤東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代表新中國農民出訪許多國家,對參政議政、增進國際友誼貢獻卓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