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峰山進香,漢族信仰風俗。流行於北京地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妙峰山進香
- 流行地區:北京地區
妙峰山進香,漢族信仰風俗。流行於北京地區。
妙峰山進香,漢族信仰風俗。流行於北京地區。清末以來頗為盛行。每年夏曆四月初一日在北京城西北郊妙峰山舉行廟會,會期半個月,以四月初八為正期,遠近人士前往燒香祈福。山頂有碧霞元君娘娘廟。開廟日,由北京德勝門至妙峰山頂曲折百餘...
”而當年去往妙峰山進香的古香道有多條,最著名、最有影響的,應該是起點位於北安河的這條中北道。在《燕京歲時記》一書中,這樣寫道:“進香之路日辟日多。---近日之最稱繁盛者,莫如北安合(河)。人煙輻輳,車馬喧闇,夜間燈火...
《妙峰山娘娘殿進香》是詩人陳曾壽創作的一首詞。作品原文 秀絕中天第一峰,鳳冠高簇翠芙蓉。潛心迥出孤雲表,善眼仙留滿月容。石作圍屏張錦幄,道排嚴衛肅虬松。青山獨往容閒逸,神儻愁予正直胸。作者簡介 陳曾壽(1878-1949) ...
由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中國民俗學會、北京民間文藝家協會、石景山區文聯和妙峰山景區管理處樹立的“緣源”的石碑也在這裡舉行了揭碑儀式。香道多是妙峰山廟會的特點之一,妙峰山進香從古至今有五條香道。中道、中北道、老北道大概十七八公里...
《妙峰山進香花會音樂的當代遺續》是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蕭萍 內容簡介 《妙峰山進香花會音樂的當代遺續》是對妙峰山進香花會音樂在當代存續的一個專題性研究著作。以妙峰山廟會和進香獻藝的各檔音樂花會組織作為研究的主線...
《進香:中國歷史上的朝聖之地》是一本2023年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韓書瑞 / 於君方。內容簡介 自古以來,中國人便認為山嶽是神聖不可侵犯的,並賦予其宗教意義,加以崇拜。本書通過導論和八篇論文,以歷代文人的遊記、山志、...
妙峰古道原為山間土路,崎嶇難行,清同治年間,慈禧要去妙峰山進香,太監安德海為討好慈禧太后,出資重修此道,道寬七尺,用當地天然石板砌成層蹬,動用大批工匠,遇山開路,遇水架橋,據說每鋪石一塊就得用白銀一兩,可見工匠之勞苦...
如今的妙峰山廟會除完整保留了明清時期香客朝頂,香會酬山,施粥、布茶、舍饅頭等傳統形式外,還增加了商品交易、民俗展示、文藝演出等新內容。1925年,北京大學國學門研究所對妙峰山廟會進行了專門調查,出版了《妙峰山進香專號》,此次...
以香客祭祀妙峰山“天仙聖母碧霞元君”為中心活動,集民間花會、戲曲曲藝表演、觀賞自然風光和集市活動為一體。1925年北京大學國學門研究所對妙峰山廟會進行了專門調查,出版了《妙峰山進香專號》,此次調查開創了中國民俗學田野調查的先河。199...
這種研究進路的轉換,拓展了妙峰山研究的視野,對思考民問社會的組織形態。探尋民間文化的創生性力量,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妙峰山因香火不絕的碧霞元君信仰而素有“北京第一仙山”的美譽。自1925年顧頡剛等學者的妙峰山進香調查以來,這裡...
妙峰山廟會保留了華北地區以民間信仰為特點的傳統民間吉祥文化,是研究華北地區民眾世界觀和生活情狀的重要根據,在民俗學研究中具有較重要的作用。傳說軼事 舊時來妙峰山娘娘廟進香的遊客,下山時要頭戴紅花圖個吉利。原本妙峰山的玫瑰花是...
妙峰古道原為山間土路,崎嶇難行,清同治年間,慈禧要去妙峰山進香,太監安德海為討好慈禧太后,出資重修此道,道寬七尺,用當地天然石板砌成層蹬,動用大批工匠,遇山開路,遇水架橋,據說每鋪石一塊就得用白銀一兩,可見工匠之勞苦...
宋 趙昇 《朝野類要·故事》:“北宮聖節及生辰,必前十日,車駕詣殿進香。” 清 查嗣瑮《燕京雜詠》之一三七:“倚檻紅妝嬌不避,待郎簫鼓進香回。” 老舍 《駱駝祥子》二:“雖然已到 妙峰山 開廟進香的時節,夜裡的寒氣還不...
民國時期的妙峰山民俗研究 ――紀念顧頡剛等人的妙峰山進香調查70周年 妙峰山廟會的歷史沿革 清代《妙峰山進香圖》首博館藏《妙峰山進香圖》所 反映的妙峰山香會習俗 妙峰山的歷史文化價值與開發遠景 論碧霞元君形象的演化及其文化內涵 碧霞元...
他們年年都去妙峰山進香。而歷史上,東嶽廟撣塵老會三月二十八日在東嶽廟進香之後,便去妙峰山朝頂進香。關於東嶽廟與妙峰山香會的歷史淵源以及東嶽廟香會的恢復等問題還有待於今後的進一步研究。①據郭子升《北京廟會舊俗》,中國華僑出版...
清同治年間,慈禧太后要去妙峰山進香,可舊時人們進香的妙峰古香道原是土路,崎嶇難行。太監劉誠印為了討好老佛爺,以素雲道人名義於光緒十八年(1892年)會同安德海出資重修妙峰古香道,動用了大批工匠,遇山開路,遇水架橋,重修後的山...
區內舊時茶棚主要分布在妙峰山香道沿線。香道茶棚 妙峰山娘娘廟會進香各路有大小不一的茶棚100餘處。昔日進香山道主要有:老北道,從海淀區聶各莊抬頭村開始上山,途經老爺殿、車耳營、磨鐮石河、雙龍嶺、花兒洞、大風口、磕頭嶺、葦子港、...
妙峰古道原為山間土路,崎嶇難行,清同治年間,慈禧要去妙峰山進香,太監安德海為討好慈禧太后,出資重修此道,道寬七尺,用當地天然石板砌成層蹬,動用大批工匠,遇山開路,遇水架橋,據說每鋪石一塊就得用白銀一兩,可見工匠之勞苦...
1999年4月14日,時任聯合國秘書長安南的夫人和德國駐華使館工作人員去妙峰山遊覽時,專程到琉璃渠村參觀了萬緣同善茶棚,對這座精美的建築讚嘆不已。茶棚是老娘娘的行宮,石景山區古城村秉心聖會每次上妙峰山進香回來時,都要按照老規矩...
福順寺(亦稱響塘廟),位於北京林業大學實驗林場,為清代鹹豐年間修建,是宮內太監養老休憩的山莊。相傳,清朝鹹豐年間,醇親王(七王)府上的幾位老太監從妙峰山進香歸來,見到這裡風景秀麗,綠樹濃蔭,便想在此建一養老送終的所在。...
帶福還家,漢族信仰風俗。流行於北京地區。為北京居民朝頂進香中的活動。過去北京妙峰山為朝聖重要場所,游山進香人朝拜天仙聖母碧霞元君之後,下山時必采山上玫瑰花戴於胸前或頭上,以花為福,故名。後因山上玫瑰採摘過頻,不能復生,...
容肇祖寫了《妙峰山進香者的心理》一文,刊登在《京報副刊》的《妙峰山專號》上。1925年秋,劉半農從法國留學歸來後,容肇祖又從劉半農先生學習語言學。擔任講師 1926年秋,容肇祖從北大畢業後,廈門大學開辦國學研究院,容肇祖擔任廈大國文系...
這裡是尼姑庵,清末民國年間,香客從西道去妙峰山進香,這裡替代茶棚,香客在此歇腳喝茶。風景與特產 上葦甸村現還管轄著炭廠、大溝、禪房三個自然村,有大雲寺、滴水岩、禪房、嶺角等風景和古蹟值得遊覽。上葦甸村有個百果園,盛產...
郎兒峪村位於妙峰山西北,北京市昌平區高崖口鄉,在昌平與門頭溝的交界處,四面環山,兩面臨水,動植物資源豐富,適合靜養。從郎兒峪到妙峰山的山路是香道之一,是附近居民去妙峰山進香的捷徑。從郎兒峪出發,算起來走的是妙峰山的西北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