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據記載廟會始於明朝中後期,清代香火最盛,香客數十萬。香會300餘檔,門派不同,會首是香會組織和指揮者,也是主要傳承者,僅北京市就有200多人。會首傳會腕兒(拔旗)於徒,各種規矩、禮儀、技藝均為師徒相傳。
妙峰山廟會保留了華北地區以民間信仰為特點的傳統吉祥文化,是研究華北地區民眾世界觀和生活情況的重要根據,在民俗學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保留下來了許多民間組織,是中國鄉土社會基本社會構成之一;香會是民間的文化活動組織,保留和傳承了許多的民間藝術、體育競技活動,民間手工藝的原生態,不僅對保護民間文化有重要作用,而且豐富了民眾的文化生活;香會活動是民眾自娛自樂的活動,具有凝聚力,充分體現了民眾的自治能力和祈福禳災、公議助善、謙和互助的精神。廟會形成的精神品質和行為規範營造了安定祥和的社會風氣和精神價值,對構建和諧社會和促進精神文明建設能夠起到促進作用。
特色
距今300餘年、規模堪稱華北之首的妙峰山廟會於農曆四月初一正式開幕,吸引了數千香客趕到妙峰山
進香,有的甚至是很早趕來的,為的是能爭得燃進第一柱香的機會。由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
中國民俗學會、北京民間文藝家協會、石景山區文聯和妙峰山景區管理處樹立的“緣源”的石碑也在這裡舉行了揭碑儀式。
香道多是妙峰山廟會的特點之一,妙峰山進香從古至今有五條香道。中道、中北道、老北道大概十七八公里,南道大概20多公里。舊時每年春廟時,各條香道上全是進香祈福的遊人,經常是走3天,絡繹不絕。據《燕京歲時記》載:“每屆四月,自初一開廟,半月香火極盛。”“人煙輻輳,車馬喧闐,夜間燈火之繁,燦如列宿,以各路之人計之,共約有數十萬……香火之盛,實可甲於天下。”
前來妙峰山進香的香會數目也十分龐大,現有記載的有150多檔香會來過,又分為文會和武會。文會負責設點服務,如沿途的粥棚、茶棚、饅頭棚等。武會負責表演,如
高蹺、
秧歌、中幡等。每年妙峰山廟會最大的看頭就是香會進香。一般分為三撥。第一撥是修道會、清道會等香會,提前一個星期左右開始進山工作,修理道路,清理衛生。第二撥是廟內服務的香會,如撣塵老會、獻供會、糊棚會、鮮花會等,提前兩三天進廟工作,掃除灰塵,修補窗戶、頂棚,將面貢、水果、鮮花等貢品放好。第三撥是各種茶會、粥會,提前兩天左右開始在香道沿線設點,給進香的香客免費舍茶舍粥舍饅頭,提供服務。
香會又分為行香走會和坐棚香會。行香走會由會頭帶領,手拿三角會旗,敲鑼打鼓,邊走邊表演。遇到路邊擺棚設點的坐棚香會,就必須停止表演並打知,也就是打招呼,交換名片。“一般是見門參門,見會參會,見茶棚參茶棚。規矩很多。”。同時,上山進香的香會遇到下山的香會時,“回香讓保香,就是上完香的要讓進香的。”到了山下一里處的
靈官殿,香會必須報號,才能進山。
特點
一是前來參加廟會的香會組織為廟會上的香客們免費提供服務成為廟會的一大
亮點。這些香會組織都是自發前來,他們的宗旨是“錢糧自備、茶水不擾、分文不取”,並且免費向
香客們舍粥、舍茶、舍
饅頭、舍
鹹菜等。這也正是所謂的‘上山坡,有粥喝’。二是民間花會表演成為妙峰山廟會的重頭戲。來自北京各處的民間花會組織在這裡表演了高蹺、中幡、舞獅、小車、旱船、秧歌、花鈸、挎鼓等精彩的傳統民俗節目。來自門頭溝區莊戶村的京西幡會帶來了十幾面大幡,引起了香客們的特別關注,他們表演的國家級試點項目京西幡樂給傳統的廟會增添了濃重的民俗氛圍。
作為一種民俗文化,每年舊曆四月初一至十五日,妙峰山開山半個月。京都的
善男信女們都去進香朝頂。北京西北大道上,日以千萬計的香客絡繹於途,有的以黃布包頭,有的頭戴“朝山進香”大紅絨字,邊走邊喊“虔誠”!據《燕京歲時記》載:“每屆四月,自初一開廟,半月
香火極盛。”“人煙輻輳,車馬喧闐,夜間燈火之繁,燦如列宿,以各路之人計之,共約有數十萬……香火之盛,實可甲於天下。”廟期,各種民間香會,均朝頂進香,沿途邊走邊練,鼓鈸齊鳴。路上觀者如堵。
西直門外
萬壽寺,蘭靛廠西頂廟,海淀區亮甲店、北安河,石景山區北
辛安鎮、模式口,
門頭溝區三家店等處,均搭有茶棚,招待香客飲茶休息。知客(茶棚招待人員)亦均口喊“
虔誠”、“自求多福”等吉祥話,使香客欣然色喜。以澗溝村為主的山中村民們稱此廟會為“廟秋”。意即象秋收一樣,是發財致富的良機。有的騰出居室供香客們下榻。村中婦女,每年在開廟前,用麥莖編成草帽、團扇、花籃以及各種花鳥魚獸等玩具;男人們則到山上砍些桃木枝幹,剁成二、三尺長的拐杖(說是拄著它下山可以避邪);或用紅紙剪成金魚(象徵富貴有餘);或用金銀紙糊成元寶錁子(象徵招財進寶);或用彩紙做成小人(謂之招財童子)或用紅紙做成蝙蝠頭花(象徵戴福還家),以及其它象徵吉祥的手工藝品。等到廟期,便出攤叫賣,供香客們選購。香客們為取個吉利,便爭相購買。山民們鹹利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