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縣誌》是香港新亞洲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的書籍,編者是如皋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基本介紹
- 書名:如皋縣誌
- 作者:如皋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 定價:海外港幣100元;國內人民幣86元
- 出版社:香港新亞洲出版社有限公司
- 出版時間:1995年6月
- 開本:787×1092毫米 1/16
《如皋縣誌》是香港新亞洲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的書籍,編者是如皋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如皋縣誌》是香港新亞洲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的書籍,編者是如皋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如皋市,江蘇省縣級市,由南通市代管,是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地處長江三角洲北翼,與蘇州市隔江相望;東部與如東縣連線、南部與通州區相鄰,西部與泰州市接壤,北部與...
《過如皋》,文天祥作的詩。...... 1. 如皋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如皋縣誌:香港新亞洲出版社,1995年:801 詞條標籤: 文化 V百科往期回顧 詞條統計 瀏覽次數:次 ...
李實秋,如皋文史研究者。在如皋這片文化熱土上,有這樣一位優秀的文史工作者,他離別故土,滿懷著對如皋文史工作的熱情,一乾就是幾十年。他,就是年逾八旬的如皋...
如皋縣地處長江角洲北翼,與張家港市隔江相望。市內23個鎮、2個開發區,皆有公路貫通。境內現有204國道貫穿南北,寧通高速公路、317和316省道橫跨東西,建設中的...
只是到民國時期,沙元炳纂寫《如皋縣誌》時,狀元街失載,有人說,這是因為它已併入西雲路巷的緣故。[1] 時至2009年4月27日,如師附小繼續北擴前,象徵錢氏進入...
如皋的壽星眾多,這是如皋成為中國六大長壽縣市之一的重要原因,而如皋歷史上的壽星更是大有人在,筆者前不久無意間翻閱了《如皋縣誌》,了解到《如皋縣誌》將歷年...
如皋黑塌菜,江蘇省如皋市特產,中國地理標誌農產品,又叫如皋塌棵菜、趴趴菜(如皋方言),因塌地生長而得名。如皋特有的蔬菜品種,味道鮮美,葉片肥嫩,可炒食、作...
嘉慶版《如皋縣誌》記載:“在東城內薛家池旁,有五冢,相傳俊乂墓在焉。嘉慶八年,二十一世孫王松奎、春華、嘉美、嘉賓等重修。”民國《如皋縣誌》卷三也記:“...
如皋境內的胡瑗墓為其衣冠冢,位於皋南鎮安定村。宋嘉祐四年(1059)農曆六月初六日,胡瑗於杭州辭世,次年十月初五,其長子胡志庚扶靈“葬烏程何山之原”(今浙江...
摩訶山,位於如皋石莊舊址之南,南臨長江,曾是如皋的一大勝境,可惜由於江流的改道,後已移至江南,並消失於二十世紀五十年代。...
石莊鎮總面積85.06平方公里,人口8.44萬。位於如皋西南部,南依長江,與蘇州張家港市隔江相望,西南與靖江市相鄰,地處長江中下游江海平原的,具有1600多年的文化歷史...
如皋地區的人會將本地精選的品種優良的蘿蔔製成如皋蘿蔔乾,是當地的一種特色食品。...... 清乾隆庚午年(公無1750年)編修的《如皋縣誌》載:“蘿蔔,一名萊菔,有...
如皋黃雞,江蘇省南通市如皋市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如皋地處長江下游北岸,濱江臨海,屬北亞熱帶濕潤氣候區,季風環流是支配本地區氣候的主要因素,同時受海洋性...
中國地方志集成·江蘇府縣誌輯(全68冊)是鳳凰出版社出版圖書。...... 民國如皋縣誌鹹豐古海陵縣誌54 光緒淮安府志55 同治重修山陽縣誌民國續纂山陽縣誌...
如皋風箏是江蘇如皋的傳統手工藝品。當地製作放飛風箏的歷史悠久,是中國風箏的發祥地之一,與北京、天津、山東濰坊並稱中國四大風箏第四卷《民賦志·物產》載:“...
沙元炳(1864-1927)字健庵,晚年別號䃣髯。生於如皋一個書香仕宦之家,詩人。近代如皋地方賢達。光緒二十年(1894年)中進士,後升翰林院編修。熱心地方公益事業如...
[清]字靜宰,號香岩,又號東陽外史,江蘇如皋人。乾隆六年(一七四一)解元,官敔諭。工篆書,詩宗晉、魏。善繪事,畫花草竹木,縱逸瀟灑,脫去時習。間作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