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會火炬

奧運會火炬

奧林匹克火炬儀式起源於希臘神話普羅米修斯為人類盜取火種的故事奧運會的火炬儀式,已經有2700多年的歷史。相傳,古希臘的奧林匹亞山是眾神的棲息之地,當地人們為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每隔4年就要祭祀一次眾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奧林匹克火炬
  • 起源地:希臘
火炬起源,火炬種類,柏林火炬,倫敦火炬,赫爾辛基火炬,墨爾本火炬,羅馬火炬,東京火炬,墨西哥城火炬,慕尼黑火炬,蒙特婁火炬,莫斯科火炬,洛杉磯火炬,漢城火炬,巴塞隆納火炬,亞特蘭大火炬,悉尼火炬,雅典火炬,北京火炬,倫敦火炬,里約火炬,東京火炬,歷屆冬季奧運,52年冬奧會,60年冬奧會,64年冬奧會,72年冬奧會,76年冬奧會,80年冬奧會,84年冬奧會,88年冬奧會,92年冬奧會,94年冬奧會,98年冬奧會,02年冬奧會,06年冬奧會,10年冬奧會,14年冬奧會,歷屆舉辦地,火炬意義,北京奧運會,

火炬起源

在聖地奧林匹亞祭祀時,人們還要進行短跑競賽活動。哪個運動員首先從祭司手中接過火把,把火神普羅米修斯前祭壇上的聖火點燃,他就是勝利者。他還將被視為英雄而受到人們的尊敬。
北京奧運會火炬北京奧運會火炬
運動會中進行的“火炬接力”活動,是從在德國柏林舉行的第十一屆奧運會開始的。當時,德國長跑運動員到希臘奧林匹亞點燃火炬,然後一個接一個把火炬傳到柏林運動場。
我國在1959年第一屆全運會上,首次舉行了“火炬接力”活動。

火炬種類

柏林火炬

1936年柏林奧運會:從本屆奧運會起,現代奧運會開始進行聖火傳遞,火種則直接采自雅典奧林匹亞的古代奧運會聖殿。1934年,國際奧委會採納了柏林奧運會組委會秘書長的建議,決定在本屆奧運會前進行從奧林匹亞至柏林的聖火傳遞活動。而火炬傳遞即將經過的希臘、保加利亞、南斯拉夫、匈牙利、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和德國七國的奧委會都對這一建議表示了全力支持,並給予了積極的合作,奧運會組委會最終設計了一條途經七國首都的火炬傳遞路線。
1936年柏林奧運會火炬1936年柏林奧運會火炬
本屆奧運會火炬體是由經拋光處理的鋼材製成,在手柄部分刻有“Fackelstaffel-LaufOlympia-Berlin 1936(奧林匹亞火炬接力-柏林1936)”字樣。字型上方還有奧林匹克五環和德國的鷹徽標誌,字型下方繪有本次火炬傳遞的路線圖。在火炬體頂部的平台上則寫有“感謝火炬手”的字樣。
1936年柏林奧運會首次進行了聖火採集儀式和火炬傳遞活動。女祭司將採集的聖火和野生橄欖枝編織的花冠交給第一個火炬傳遞者,後者需要單膝跪地接受。女祭司在誦讀完希臘著名詩人品達的詩句後退席,火炬接力開始。柏林奧運會的火炬接力經過希臘、保加利亞、南斯拉夫、匈牙利、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和德國,於8月1日抵達柏林奧林匹克體育場。1934年國際奧委會正式決定從第11屆柏林奧運會起舉行聖火採集的儀式,然後以接力形式向奧運會會場傳遞。

倫敦火炬

本屆奧運會聖火傳遞過程中,使用過三種火炬,除了一種標準的外,還有一種適用於海上傳遞的和一種為最後一名火炬手特製的火炬。
火炬傳遞火炬傳遞
由最後一名接力手帶進奧運會開幕式會場的那把火炬是用不鏽鋼製成,火炬身上寫有“第14屆奧運會倫敦1948”字樣。本屆奧運會聖火的燃料是鎂,這樣燃燒效果更好,而且即使在陽光明媚的時間也能看得很清楚。
1948年倫敦奧運會是戰後12年後舉辦的首屆奧運會,聖火經過3365公里的旅程後、穿越八個歐洲國家,於7月29日抵達倫敦溫布利體育場,1416人參與了火炬接力活動。開幕式上的主火炬由田徑選手約翰·馬克點燃。

赫爾辛基火炬

本屆奧運會的火炬頭部呈圓錐型,其上寫有“第15屆奧運會赫爾辛基1952”字樣,
1952年赫爾辛基奧運火炬1952年赫爾辛基奧運火炬
下面則用英文和芬蘭文寫有“赫爾辛基”字樣。在火炬頭的中部,繪有一個裝飾性的月桂樹枝,而另一面上畫有奧林匹克五環標誌。火炬的手柄部分由木料製成,並塗了漆。

墨爾本火炬

1956年墨爾本奧運會的火炬模仿1948年倫敦奧運會火炬的形狀。
1956年墨爾本奧運火炬1956年墨爾本奧運火炬
在杯狀火炬頭下部,有奧林匹克五環標誌和“第16屆奧運會墨爾本1956”字樣。

羅馬火炬

本屆奧運會的火炬採用了古典風格的設計,模仿了古代火炬的樣式。火炬下部有“第17屆奧運會”字樣。
1960年羅馬奧運會火炬1960年羅馬奧運會火炬

東京火炬

本屆奧運會的火炬呈圓柱狀,外面覆有不鏽鋼,裡面可填充燃料。為減輕火炬整體的重量,托盤部分特用鋁材料製成。火炬上有“第18屆奧運會東京1964”字樣以及奧林匹克五環標誌。
1964年東京奧運會從8月21日開始,火種在奧林匹亞點燃後通過航運抵達康斯坦丁堡,之後經過了貝魯特德黑蘭拉合爾新德里、曼谷、吉隆坡馬尼拉、香港、台北,最後抵達日本的門戶沖繩島。前後通過航運、陸地和海運方式共經過了26065公里,100603人參與了火炬接力,創了奧運會上的一個紀錄。10月10日,開幕式火炬在東京體育場點燃。
1964年東京奧運會火炬1964年東京奧運會火炬

墨西哥城火炬

本屆奧運會的火炬頂部帶有與本屆會徽和宣傳畫上同樣的“Mexico 68”字樣。
1968墨西哥城奧運火炬1968墨西哥城奧運火炬
火炬上部呈圓錐型,並採用了開槽通透的設計。

慕尼黑火炬

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再次請1936年第一個火炬製造者克虜伯主持設計,用不鏽鋼製成的火炬長75厘米、重1.35公斤,燃料是液化氣,能燃燒20分鐘。
1972年慕尼黑奧運火炬1972年慕尼黑奧運火炬

蒙特婁火炬

鑒於火炬傳遞手要持火炬跑1千米的實際情況,本屆奧運會組委會標識管理機構採用了較為實用的火炬設計方式。火炬以重量輕的鋁製成,頭部設計成黑色是為了使火焰在照片上能更醒目。
1976蒙特婁奧運火炬1976蒙特婁奧運火炬

莫斯科火炬

本屆奧運會的火炬上寫有“莫斯科奧運會1980”字樣。在下邊托架上有本屆奧運會的會徽
1980年莫斯科奧運火炬1980年莫斯科奧運火炬
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火炬接力經過了希臘、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和前蘇聯共4915公里,5000人參與了火炬接力。
籃球傳奇人物謝爾蓋-貝洛夫點燃了開幕式上的火炬。

洛杉磯火炬

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的火炬由特納公司的紐哈特設計,重1.2公斤,長56.5厘米,由鋁和銅合金製成,以丙烷作燃料。手柄部分用皮革製成,並套有環狀金屬裝飾物。火炬上有“第23屆奧運會洛杉磯1984”和用古拉丁語蝕刻的奧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強”字樣,以及大會主體育場的紀念塔圖案。
非常有商業頭腦的美國人在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的火炬接力問題上突發奇想,他們拍賣了美國境內的火炬接力權,每公里價值3000美元。然而,這種非常商業化的行為沒有得到希臘奧委會的認可,表示將不進行火炬傳遞。儘管火炬最終還是抵達了紐約,但希臘人在希臘境內沒有進行火炬接力,並且甚至雙方都沒有進行火炬交接儀式。美國人最終通過這種方式募集了1100萬美元。
洛杉磯奧運會開幕式上的火炬由曾經在1960年羅馬奧運會上奪得十項全能冠軍的拉菲爾-詹森點燃。

漢城火炬

本屆奧運會的火炬頭部寫有“第24屆奧運會漢城1988”字樣,並裝飾有本屆大會的會徽和韓國繪畫。手柄部分以皮革製成。
1988年漢城奧運會火炬接力被認為是一次“偉大的火炬接力”。韓國方面為準備這屆奧運會的火炬接力用了兩年多的時間,並且有156人為之奔忙。火種由飛機從雅典運往韓國濟州島,整個接力活動歷時26天,20899人參與接力,足跡遍及15250公里。

巴塞隆納火炬

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火炬。
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火炬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火炬

亞特蘭大火炬

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火炬呈古代火炬最簡潔的形狀,由一束直管組成,外邊套有金屬環。火炬的外型還象徵了古希臘建築的線條。火炬身的22根鋁管代表著歷史上曾舉辦過的22屆夏季奧運會。在上邊的鍍金銅環上有“亞特蘭大1996”字樣和本屆奧運會的會徽,而在下邊的環上寫有所有舉辦過現代奧運會的城市名字。
這把火炬是歷屆夏季奧運會火炬中最長的一把,也是迄今僅有的一柄需要手握中間部位的火炬。
火炬的底部由五環和阿拉伯數字100構成,紀念奧運會已經走過百年歷史;而火炬的上半部由火焰變成的星星象徵每一位運動員的卓越追求。
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的火種點燃儀式在希臘古奧林匹亞舉行,當時的美國總統柯林頓的夫人希拉蕊·柯林頓出席,拳壇傳奇人物穆罕默德·阿里是火炬接力的最後一棒。老拳王顫顫巍巍點燃開幕式火炬的一刻依舊讓人印象深刻。

悉尼火炬

本屆奧運會火炬的設計理念來自悉尼歌劇院的建築輪廓、太平洋蔚藍的海水以及“飛去來器”精妙的弧線。該火炬體分為三層,分別象徵著土、火和水。
2000年悉尼奧運會火炬接力在希臘境內傳遞了10天,之後歷經2.7萬公里抵達澳大利亞土著聖地烏盧魯,動用了船隻和蛙人來運輸火炬,前後共歷時127天。澳大利亞土著運動員弗里曼成為最後一個火炬接力者並點燃了開幕式上的火炬。

雅典火炬

由金銀兩色的金屬和木質手把構成,火炬高68厘米,重700克。整個火炬呈捲起的橄欖葉狀,猶如向上噴發的烈火。希臘著名設計師安德雷亞斯·瓦羅佐斯是這款精美火炬的設計者,他在21種不同設計方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數千年來,橄欖樹一直被地中海國家譽為神聖之樹,它不僅是希臘最有力的象徵之一,也是雅典城邦的古老象徵。它是希臘神話和藝術中不可磨滅的印記。橄欖枝被全球人民視作和平與自由的象徵。

北京火炬

北京奧運會火炬創意靈感來自“淵源共生,和諧共融”的“祥雲”圖案。祥雲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國文化符號,其文化概念在中國具有上千年的時間跨度。火炬造型的設計靈感來自中國傳統的紙捲軸。紙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通過絲綢之路傳到西方。人類文明隨著紙的出現得以傳播。源於漢代的漆紅色在火炬上的運用使之明顯區別於往屆奧運會火炬設計,紅銀對比的色彩產生醒目的視覺效果,有利於各種形式的媒體傳播。火炬上下比例均勻分割,祥雲圖案和立體浮雕式的工藝設計使整個火炬高雅華麗、內涵厚重。
北京奧運會火炬北京奧運會火炬

倫敦火炬

倫敦奧運會殘奧會組委會(倫敦奧組委)公布了Barber Osgerby設計的2012年倫敦奧運會火炬設計第一版方案。火炬由金色的鋁合金製成,其上穿有8000個圓孔,與8000個參加火炬傳遞的火炬手相對應。其高度800mm,重800克。
2012年倫敦奧運會火炬2012年倫敦奧運會火炬

里約火炬

里約奧運火炬由再生鋁和樹脂材料製造而成,上面繪有5條不同色彩的曲線,分別代表大地、海洋、山脈、天空和太陽,同時還對應著巴西國旗的顏色。

東京火炬

2020年東京奧運會火炬頂部的設計呈花瓣狀,設計靈感來源於象徵日本的櫻花,火炬顏色是由金色和粉色混合而成的“櫻花金”。火炬全長71厘米,重達約1.2公斤。點燃後會冒出25~30厘米長的火焰。火炬主要材質為鋁材,取自於東日本大地震時建造的活動板房的廢料。
2020東京奧運會火炬2020東京奧運會火炬

歷屆冬季奧運

52年冬奧會

冬奧會首次設立巨型火炬台是在1952年,當時第6屆冬奧會在挪威奧斯陸舉行。組織者在該市南部的莫爾蓋達村的一座石屋――挪威滑雪運動奠基者諾德黑姆的故居的壁爐中用鑽木取火的方式引燃火炬,然後進行了225公里的火炬傳遞。本屆點燃聖火的是挪威著名探險家弗里迪奧夫·南森的孫子埃吉爾·南森

60年冬奧會

採用了同樣的採集火種辦法。第7屆奧運會點燃聖火的是義大利著名男子花樣滑冰運動員吉多-卡羅利。在第8屆冬奧會上兩次冬季奧運會冠軍安-勞倫斯-米德高舉來自遠方挪威的火種,從白雪皚皚的陡峭山坡上飛馳而下,奧運會速滑冠軍肯-亨利接過火種繞場一周,隨後燃起熊熊的奧林匹克火焰,將大會氣氛推向了高潮。

64年冬奧會

1964年的火種採集與夏季奧運會接軌,是從奧運會發源地奧林匹亞點燃的。承擔點燃聖火這個光榮使命的是奧地利高山滑雪男運動員約瑟夫-里德。

72年冬奧會

1972年在日本札幌舉行的第11屆冬奧會開幕式上,最後一位點燃主火炬的是日本在校學生高田英紀。這是冬奧運史上,首次降此榮譽賦予一名學子,以表達對未來的期望。

76年冬奧會

1976年的冬奧會主會場設有兩個火焰塔,一個是12年前的,一個是新建的。開幕式上,首先由奧地利的雪橇運動員約瑟夫-費斯特曼特爾點燃了新建塔上的火焰,然後再由他的同胞、高山滑雪運動員克里斯特爾-哈斯點燃了舊火炬塔。兩個焰塔同時日日夜夜燃燒,標誌著這個蒂羅爾州首府是冬季奧運會兩次主辦地。

80年冬奧會

1980年的第13屆冬奧會上點燃運動場火炬的人與以往不同,點火人不是本國知名運動員或社會名流,而是一位年已45歲並有5個孩子的普萊西德湖的普通市民查爾斯-摩根-克爾博士。

84年冬奧會

點燃第14屆冬奧會主體場火焰的是南斯拉夫女子花樣滑冰冠軍、21歲的桑德拉-杜布拉夫西奇。

88年冬奧會

1988年第14屆冬奧會的奧運聖火卡爾加里12歲的業餘滑冰運動員羅賓-佩里點燃。

92年冬奧會

1992年的法國阿爾貝維爾冬奧會標新立異,開幕式上,最終持火炬登上火炬台的是代表法國足球隊奪得過歐錦賽冠軍的普拉蒂尼和男孩弗朗希斯。由一位夏季奧運會項目名將在冬奧會開幕式擔任此重任,迄今為止,也還沒有第二例。

94年冬奧會

1994年的冬奧會上在跳台跳雪運動員斯登-哥魯本手持奧運聖火飛躍了一百多米降落在主體育場內後,由滑雪運動員凱瑟林-諾丁尼斯交給哈肯-馬格努斯王子點燃火炬。

98年冬奧會

1998年長野冬奧會上前冬奧會女子花樣滑冰冠軍日裔美籍選手伊藤綠點燃了大會聖火。

02年冬奧會

2002年鹽湖城冬奧會也創了一項新紀錄。該屆奧運會開幕式上,點燃主火炬的是一個集體――1980年第13屆冬奧會冰球冠軍得主美國隊的20名球員。如此多的人同時點火,不要說冬奧會,夏季奧運會也從未有過。

06年冬奧會

2006年都靈冬奧會火炬手手持冬奧會火炬進入奧林匹克體育場,經過現場傳遞後,火炬被轉交給義大利8枚冬奧會獎牌得主、36歲越野滑雪老將貝爾蒙多,貝爾蒙多代表義大利點燃了都靈冬奧會的主火炬。

10年冬奧會

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上在經過前兩棒交接後,NBA常規賽兩屆MVP得主納什傳遞第三棒,經過一棒後,火炬最後交到了加拿大家喻戶曉的“冰球大帝”韋恩-格雷茨基手上,但是此時主火炬依舊沒有出現。1分半鐘過後,場地中央還在繼續等待,突然間空中飄起了雪花,此前出現的四大原著民冰柱又慢慢升起來,冰柱逐漸向中心場地匯聚,最後合攏成冰塊。不經意間,五名火炬手在冰柱下點燃奧運聖火。

14年冬奧會

2014年索契冬奧會組委會,當地時間周一揭曉了冬奧會的火炬樣式。這是一款非常時尚的,且具有未來感的針形鍍鉻火炬,上面印有一隻在斯拉夫神話故事中具有魔力的火鳥。
2014年索契冬奧會火炬2014年索契冬奧會火炬
索契冬奧會主席切尼申科在莫斯科的揭曉儀式上發布了這款奧運火炬,冬奧會的火炬重1.8公斤,長將近1米,與殘疾人冬奧會的火炬設計樣式一樣,外層均鍍鉻呈銀灰色,只是內里顏色有區別,分紅色和天藍兩種,其中冬奧會為俄羅斯傳統的非常有動感的紅色,殘疾人冬奧會的火炬則是天藍色,象徵殘疾人運動所賦有的力量和精神。
值得注意地是,兩種火炬上均印有一隻火鳥的圖案,這是一種在斯拉夫神話故事中具有魔力的鳥,樣式新穎且十分漂亮,非常具有俄羅斯特色。揭曉儀式除了組委會主席切尼申科外,冬奧大使、2006年冬奧會冰上舞蹈金牌得主納夫卡等名人,也都出現在現場。
在從雅典採集到火種後,索契冬奧會火炬接力將從2014年10月7日開始。冬奧會組委會稱,索契火炬傳遞路線將是冬奧會史上最長的,在4個多月時間將跨越2900多個城鎮和居民點,屆時將有約14000名火炬手參與傳遞。
2012年7月7日索契冬奧會組委會在南非德班向國際奧委會匯報籌備工作時,曾表示要將冬奧會的火炬送入太空,但相關細節並未透露。根據組委會主席切尼申科介紹,索契冬奧會火炬傳遞將是一個“團結全國、展現俄羅斯美麗和多樣”的機會。

歷屆舉辦地

1928年第九屆奧運會在荷蘭阿姆斯特丹舉行,組委會舉行了點燃火炬和聖火接力傳送活動。
1934年國際奧委會正式決定從第十一屆奧運會起舉行聖火儀式,取火種儀式在奧林匹亞赫拉神殿旁進行,然後以接力形式向奧運會會場傳遞。
1936年第十一屆奧運會在柏林舉行,本屆奧運會正式舉行了聖火儀式,然而象徵團結友誼的火炬並沒給人們帶來和平。由於二戰爆發致使第十二、第十三屆奧運會未能舉行。
1948年倫敦第十四屆奧運會。在長期的戰爭中飽嘗家園被毀,親人死去的痛苦之後,人們重新匯聚在聖火和五環旗下,重溫和平友誼的幸福。
1952年赫爾辛基第十五屆奧運會,芬蘭長跑名將帕沃·魯米點燃聖火。
1956年墨爾本第十六屆奧運會,澳大利亞田徑選手羅·克拉克點燃火炬,不過他三次參加奧運會都沒能奪得金牌
1960年羅馬第十七屆奧運會,楊傳廣成為第一個獲奧運會獎牌的中國人。
1964年,19歲的大學生坂井義則點燃了第十八屆東京奧運會聖火。
1968年,墨西哥城舉辦第十九屆奧運會,20歲的女田徑選手克塔·巴西利奧登上了90級台階點燃火焰,成為奧運會歷史上第一個點燃奧林匹克聖火的女性。
1972年慕尼黑第20屆奧運會,以色列運動員受襲擊,象徵和平友誼的聖火面臨恐怖主義的挑戰。
1976年蒙特婁第二十一屆奧運會,一對少男少女最後點燃主會場聖火,但本屆奧運會用衛星傳送聖火的方式受到了廣泛的批評。
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謝爾蓋·別洛夫點燃了第二十二屆莫斯科奧運會聖火,由於蘇聯入侵阿富汗,這屆奧運會遭到眾多國家的抵制。
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1960年奧運會十項全能冠軍拉弗·詹森點燃了奧運聖火,我國選手在這屆奧運會上實現金牌零的突破。
1988年漢城奧運會上,舞蹈演員孫基禎老人只持火炬跑進主會場,而點燃火炬的是一位舞蹈演員、一位教師和一位馬拉松運動員,他們一起象徵體育、藝術和科技相結合。3人一起點火也創造了奧運會點火儀式上的“紀錄”。
1992年中央電視台體育部主任馬國力和其它四位中國公民有幸成為第一批參加奧運聖火接力傳遞活動的中國人。
1996年適逢現代奧運會百年華誕,當年的亞特蘭大第26屆奧運會由拳壇傳奇穆罕默德-阿里(Muhammad Ali)點燃的主會場聖火。由於長年征戰、頭部常受重擊,拳王阿里其時已深患帕金森氏綜合症。在病痛的折磨下,拳王顫顫微微地用雙手點燃了聖火台下的火種,火種順著鋼絲迅速升到聖火台頂,從而點燃奧運聖火,全場觀眾都屏住了呼吸,向他們的英雄致敬。這是對拳王阿里追求平等、努力上進之精神的最高褒獎,同樣也留下了奧運火炬史上最感人的一刻。
2000年澳大利亞悉尼第27屆奧運會上,悉尼本土選手凱茜-弗里曼(Cathy Freeman)身穿銀色連體防水服,在四周瀑布飛瀉的背景下點燃了潛伏在水底的主火炬台,全世界觀眾無不嘆為觀止。弗里曼是極受歡迎的本土運動員,女子400米決賽上,她也非常爭氣地在家門口為澳大利亞贏得了本國12年來首枚田徑奧運金牌。
2004年,奧林匹克運動會回歸聖城雅典,愛琴海上史詩般的文藝演出讓全世界都折服於希臘人的想像力和文化氣質。火炬台慢慢放倒,被點燃之後又慢慢立起,這種相對古樸的點火方式也許象徵著奧林匹克的一種回歸,也表現了天與地、物質與精神的連通。火炬置於可轉動的機械吊筒頂端,由希臘帆板選手尼古拉斯-卡拉馬納基斯點燃火炬。
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想必已無需介紹了,李寧先生腳踏七彩祥雲、施展“輕功”繞場一周點燃聖火的經典瞬間還歷歷在目。祖國奧運的開幕式被譽為是無可複製的經典,而這一創意大膽的點火儀式也驚艷了全世界,觀者無不為之歡呼、為之矚目。
2012年倫敦,火炬由快艇載著貝克漢姆送至倫敦碗,賽艇奧運5金得主雷德格雷夫接過火炬,在經過一段傳遞之後,交給7名年輕人互相傳遞,最後他們接過其他6名火炬手中的火炬,每人火炬都點燃,他們一起跑至體育場中央,點燃了送給每個代表團的每個“花瓣”,這些花瓣最終升起,合攏在一起成為主火炬。

火炬意義

象徵光明、勇敢、團結和友誼的奧運火炬已成為奧林匹克運動的象徵,它使不同膚色的人們為了同一個目標走到一起。

北京奧運會

奧運聖火的意義及傳遞
一條路線,一個火種,奧運會以嚴格的傳統保持著奧林匹克聖火的純潔。北京奧運會火炬接力中心負責人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在整個火炬接力過程中只能使用從奧林匹克採集來的聖火進行傳遞,不能將聖火分開同時進行一個以上的傳遞活動。
奧運會聖火通常於奧運會開幕前幾個月在奧運會發源地——希臘奧林匹亞的赫拉神廟前點燃。聖火採集方式遵循古希臘的傳統,由首席女祭司在奧林匹亞的赫拉神廟前朗誦致太陽神的頌詞,然後通過將太陽光集中在凹面鏡的中央,產生高溫引燃聖火,這是採集奧林匹克聖火的唯一方式。整個過程莊嚴肅穆,沒有人群圍觀。聖火點燃後,火種置於一個古老的火盆中由首席女祭司帶到古代奧運會場內的祭壇,向等待那裡的人們展示聖火,點燃第一名火炬手手中的火炬,隨後。開始它前往奧運會舉辦城市的行程。
為保持奧運聖火的純潔性,在整個火炬接力過程中,只能使用從奧林匹克採集來的聖火進行傳遞,聖火不能與具有任何其他象徵意義的火焰混合。歷屆奧運會主辦城市將在聖火完成希臘境內的傳遞後,前往希臘泛雅典體育場體育場迎接聖火。在那裡,奧運聖火火種將被放入數個火種燈。根據國際奧委會的要求,火炬接力進行期間要保持聖火持續燃燒,聖火火種在從奧林匹亞到奧運會主辦城市的傳遞過程中不能熄滅,一旦火炬熄滅,必須由專門的護跑手用火種燈內的聖火火種引燃,以確保奧運會開幕式上主火炬是由來自奧林匹亞的聖火點燃。
北京奧運會的火炬接力將遵循這一原則。北京奧運會火炬接力中心負責人介紹說,在聖火完成希臘境內的傳遞後,北京奧組委將前往希臘泛雅典體育場,用火種燈迎接聖火回到北京。從北京開始,聖火火種將兵分兩路,一路前往阿拉木圖,開始境外傳遞的旅程;另一路則將前往西藏,5月份,聖火將被帶上珠峰,向全世界展示。
在聖火抵達珠峰活動過程中,火炬並不會被點燃,這是因為國際奧委會規定不能同時進行一個以上的傳遞活動。當火炬到達珠峰點燃的那一刻,珠峰之外所有傳遞活動必須暫停,保證在這一刻只有珠峰上這一支唯一的火炬燃燒著奧林匹克的聖火。聖火抵達珠峰活動結束,火炬熄滅後,珠峰之外的傳遞活動將繼續進行。當火炬接力傳遞到西藏拉薩時,將與登上珠峰的聖火火種匯合,繼續傳遞直至進入北京奧運會主會場點燃主火炬。
奧林匹克火炬是經國際奧委會批准的、用於奧林匹克聖火燃燒的、可手持的火炬。奧林匹克火炬是奧林匹克聖火的載體。從1936年的第11屆奧運會開始,每屆奧運會都誕生一支體現主辦國家文化特色並符合高科技要求的火炬並成為奧林匹克運動的重要遺產。
北京奧運會火炬長72厘米,重985克,燃燒時間15分鐘,在零風速下火焰高度25至30厘米,在強光和日光情況下均可識別和拍攝。在工藝方面使用錐體曲面異型一次成型技術和鋁材腐蝕、著色技術。燃料為丙烷,符合環保要求。火炬外形製作材料為可回收的環保材料。整個火炬高雅華麗,內涵厚重,帶有濃郁的中國特色,和諧地將中國文化與奧林匹克精神結合在一起。其所蘊含的“淵源共生,和諧共融”理念充分是對奧林匹克精神和奧林匹克聖火內涵的一次獨特詮釋。祥雲、漆紅、紙捲軸等中國元素的融入,使得古老的東方文明和現代的奧林匹克精神再一次完美結合,迸發出耀眼的火花。
北京奧運會火炬在燃燒穩定性與外界環境適應性方面達到了新的技術高度,能在每小時65公里的強風和每小時50毫米的大雨情況下保持燃燒。在工藝上採用輕薄高品質鋁合金和中空塑件設計,十分輕盈。下半部噴塗高觸感塑膠漆,手感舒適不易滑落。北京奧運會火炬是我國自主設計研發的產物,擁有完全的智慧財產權。
北京奧運會火炬使用燃料為丙烷,這是一種價格低廉的常用燃料。其主要成分是碳和氫,燃燒後只有二氧化碳和水,沒有其他物質,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
火炬設計
北京奧運會火炬設計研究規劃工作從2005年8月開始。結合北京奧運會舉辦理念,通過對往屆奧運會火炬設計經驗的分析,確定了火炬設計理念、設計要求和創作方式。根據火炬工業設計的特點,為使設計方案達到藝術與技術完美結合,經北京奧組委辦公會批准,確定了火炬設計方案以藝術造型為主導,燃燒技術與工業設計同時徵集、公開徵集和定向委託創作相結合的創作方式。
2005年12月6日,北京奧組委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出公開徵集火炬設計的邀請。截至2006年2月28日,北京奧組委共收到海內外設計機構和設計師提交的應徵參賽作品847件,其中有效應徵作品388件。
經過北京奧運會火炬設計徵集活動初評評審委員會對應徵作品初評和複評,按照評審程式的規定,選出3件作品提交北京奧組委執委會審議。2006年6月至8月,根據選擇最好藝術設計和技術設計方案的原則,北京奧組委執委會審議確定由聯想(北京)有限公司創新設計中心設計的火炬外形《祥雲》為北京2008年奧運會火炬藝術設計方案,由航天科工集團設計研發的火炬內部燃燒系統為北京2008年奧運會火炬技術方案,並確定由航天科工集團在聯想(北京)有限公司協助下完成火炬外形與燃燒系統結合的火炬樣品製作工作,形成北京2008年奧運會火炬的完整設計,並於2007年1月經國際奧委會批准。
聖火登巔
日期:2008-05-08  新華社
新華社記者李麗鹿永建2008年5月8日,海拔8844米。在地球上最純淨的蔚藍之下,最無瑕的潔白之上,珠穆朗瑪峰峰頂亮起一點火光。
9時16分,藏族女隊員次仁旺姆在峰頂高擎熊熊燃燒的奧運火炬!在這樣一個高度,還是首次有象徵光明和溫暖的火種出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