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基禎,1912年生於朝鮮新義州,當時的朝鮮半島已經淪為日本的殖民地,年幼時孫基禎就對跑步情有獨鐘,以至於他的母親說他“不讀書只顧跑”,索性給他買女孩子的鞋穿。他每天要跑5公里的路上學,不管颳風下雨,從未間斷過。到了15歲那年,首次參加比賽的孫基禎一鳴驚人,年紀最小的他竟超過了所有成年對手,一舉拿到了自己的首個冠軍。為家境貧困,他沒有升入中學,但他的“跑步”實力卻改寫了他的人生。1932年,他作為特長生進了普通高等學校田徑部,這也成了他進軍奧運會之路的一個起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孫基禎
- 國籍:朝鮮
- 出生地:朝鮮新義州
- 出生日期:1912
- 逝世日期:2002年11月15日
- 主要成就:夏季奧運會金牌1枚
- 項目:田徑
- 參加奧運時間:1936年德國柏林
- 奧運成績:金牌 1枚
個人經歷,人物生平,人生歷程,創造紀錄,特殊的領獎,用一生去等候,體壇兩縱橫,馬拉松英雄,素食者的典範,
個人經歷
孫基禎,1912年生於朝鮮新義州,當時的朝鮮半島已經淪為日本的殖民地,年幼時孫基禎就對跑步情有獨鐘,以至於他的母親說他“不讀書只顧跑”,索性給他買女孩子的鞋穿。他每天要跑5公里的路上學,不管颳風下雨,從未間斷過。到了15歲那年,首次參加比賽的孫基禎一鳴驚人,年紀最小的他竟超過了所有成年對手,一舉拿到了自己的首個冠軍。
因為家境貧困,他沒有升入中學,但他的“跑步”實力卻改寫了他的人生。
1932年,他作為特長生進了普通高等學校田徑部,這也成了他進軍奧運會之路的一個起點。
1933年,孫基禎包攬了朝鮮新宮馬拉松賽全程賽等大賽冠軍,甚至在1935年還創造了馬拉松的世界最佳成績。
1936年,日本不僅歪曲和扼殺朝鮮的歷史和文化,還禁止使用朝鮮民族的語言和文字,並強迫朝鮮人把自己的姓名一律改成日本名字。
為了實現參加奧運會的夢想,孫基禎不得不與另一位朝鮮選手南順永一起參加日本的奧運選拔賽。在向籌備會報名時,兩人都被迫使用日本名字,孫基禎參賽時用的名字是“孫龜齡”。
那時候的孫基禎已經小有名氣,每當有人要求籤名時,他都是用韓文來簽,而且不止一次地聲明自己不是日本人。最終,他和同胞南順永一起,獲得了奧運會的馬拉松參賽資格。
1936年8月9日下午3點,柏林奧運會馬拉松比賽開始。
人物生平
1912出生在朝鮮新義州的孫基禎從小就顯示了其在田徑運動上的天賦,多次獲得中長跑比賽的冠軍。1935年11月3日,孫基禎在一次馬拉松比賽中跑出了2小時26分42秒的成績,打破了當時的馬拉松世界紀錄。他和同胞南順永一起,獲得了奧運會的參賽資格,因為朝鮮(韓國)被日本占領,孫基禎只能代表日本隊參加1936年德國柏林的夏季奧運會。由於是代表日本參賽,所以孫基禎參賽時使用的是日本名字。
孫基禎是一位強烈的愛國主義者,在柏林奧運會上,他一直表示自己來自朝鮮,朝鮮是個獨立的國家,在比賽中孫基禎以2小時29分19秒的成績成為奧運會歷史上第一個跑入2小時30分鐘的人,以兩分鐘的優勢奪得了冠軍,這也是亞洲人首次奪取長跑項目的奧運會金牌,他的同胞南順永獲得了第三名。在頒獎儀式上,孫基禎被迫忍受侮辱:他的勝利讓日本國旗在柏林奧運賽場飄揚。
在升日本國旗,奏日本國歌期間,他和南順永都低著頭表示無聲的抗議。回到朝鮮後,孫基禎成了國家英雄。1948年倫敦奧運會上,孫基禎作為韓國的旗手參加了奧運會的開幕式,這也是韓國第一次作為獨立國家出現在奧運舞台。四十年後,1988年第24屆奧運會在漢城舉行時,已經古稀之年、留著長須的孫基禎,代表韓國運動員手持火炬跑完最後一棒,交給年輕的選手點燃主體育場聖火。
孫基禎曾擔任韓國馬拉松運動教練,為培養韓國馬拉松運動員做出了貢獻,2002年11月15日孫基禎因患肺炎逝世,享年90歲。
人生歷程
1912出生在朝鮮新義州的孫基禎從小就顯示了其在跑步上的天賦,進入大學後更是一發不可收拾,曾經獲得過多項中長跑的冠軍。1936年,當時的朝鮮半島已經淪為日本的殖民地,為了能夠參加奧運會,孫基禎只好參加日本的選拔賽,最終,他和同胞南順永一起,獲得了奧運會的參賽資格。
在1936年柏林奧運會上,代表日本參賽的孫基禎脫穎而出,奪得了冠軍,並以2小時29分19秒的成績成為奧運會歷史上第一個跑入2小時30分鐘的人。這也是亞洲人首次奪取長跑項目的奧運會金牌。南順永獲得了第三名。
孫基禎站在領獎台上,看著成績牌上自己名字後面的JAPAN,心裡非常難受。日本國旗升旗時,他低下了頭,用作為獎品的月桂樹盆栽擋住了運動服上的日本國旗。這張由西方記者拍下的照片被轉載到當時朝鮮發行量最大的《東亞日報》時,編輯抹掉了那若隱若現的日本國旗。這不僅直接造成了《東亞日報》被迫停刊數月,而且日本還扣留了孫基禎的另一份獎品——古希臘騎士頭盔。
創造紀錄
1912年在朝鮮新義州出生的孫基禎,從小就顯示出在長跑上的天賦。進入大學後他更是一發不可收拾,獲得過多項中長跑比賽的冠軍,甚至在1935年還創造了馬拉松的世界最佳成績。但在1936年,也就是孫基禎24歲的時候,朝鮮半島已經淪為日本的殖民地。日本侵略者在對韓國實施殖民統治期間,不僅禁止使用朝鮮民族的語言和文字,並強迫朝鮮人把自己的姓名一律改成日本名字。孫基禎當時用的是日本名字“孫龜齡”,這個名字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朝鮮擺脫了日本統治才改過來。
最終,他和南順永一起獲得了奧運會的參賽資格。
1936年 8月9日下午3點,柏林奧運會馬拉松比賽開始。上屆冠軍阿根廷人薩瓦拉為了衛冕,提前一個月就來到柏林練習。比賽一開始他就展現出過人的實力,領先跑過折返點。孫基禎一直緊跟其後。在跑過25000米時,薩瓦拉的體力逐漸不支,步子越來越沉重。31000米時孫基禎和英國選手歐內斯特·哈珀甩掉了薩瓦拉。最終,薩瓦拉因前半程速度過快,力竭離場。還剩4000米,孫基禎越跑越勇,拉大了與哈珀的距離,第一個跑進體育場,到達終點的時間是2小時29分19秒2。一個新的奧運會紀錄誕生了!亞洲人第一次成了奧運會馬拉松比賽的冠軍,他也是奧運史上第一個跑進2小時30分大關的馬拉松運動員。2分鐘後,英國的哈珀才跑過終點,南順永獲得第三。
特殊的領獎
為了實現心中的夢想———參加奧運會,孫基禎必須與另一位朝鮮選手南順永一起參加日本的奧運選拔賽。在向籌備會報名時,兩人都被迫使用日本名字,但孫基禎當時小有名氣,每當有人要求籤名時,他都還是用韓文來簽,並向對方清楚地表示朝鮮是一個國家,只是現被日本帝國主義占領。
最終,他和南順永一起獲得了奧運會的參賽資格。
抬不起頭的領獎儀式
孫基禎登上領獎台時卻毫無勝利的喜悅,他的臉上流露出一種難以名狀的悲哀。自己雖然是朝鮮人,但在比賽時必須代表日本,朝鮮人連代表自己國家參賽的資格也被剝奪了。
孫基禎感到十分的屈辱與痛苦,這位本該為金牌自豪的冠軍,深深地低下了頭,用手裡捧著的一盆頒給冠軍的月桂樹擋住了自己運動服上的日本國旗標誌。在這一瞬間,一名攝影記者按下了快門。後來,韓國《東亞日報》在刊登這張照片時,故意把孫基禎身上的日本國旗遮蓋掉,換成韓國的太極旗,以表達對日本殖民統治的抗議。但這個舉動惹火了日本統治者,8個相關人員被送進監牢,《東亞日報》也被勒令停刊9個月之久。另外,孫基禎的冠軍獎品———一頂古希臘騎士青銅頭盔也被組委會扣下,藏進了柏林的一家博物館裡。
運動鞋送給對手
“孫基禎是我最好的朋友,他不僅多愁善感,而且很講義氣,我們經常一起在柏林市內開心地練跑步,同時調整狀態。我曾對孫基禎說‘你很堅強’,最終他奪得了冠軍。” 約翰·A·凱利回憶起1936年的柏林奧運會,臉上帶著淡淡的微笑。 凱利曾在1935年和1945年的波士頓馬拉松賽上奪得兩次冠軍,他也作為美國選手參加了柏林奧運會的馬拉松比賽。當時美國生產的運動鞋很重,不少美國選手看到其他國家的運動員穿著輕便的運動鞋,就向他們索取。那次比賽結束後,凱利對孫基禎說:“能不能把你的運動鞋送給我?或許我也會取得好成績。”
“孫基禎無論對誰都斷然表示自己不是日本人而是韓國人。” 凱利清楚地記得孫基禎熱血沸騰的愛國精神,“我向他要運動鞋是因為他的鞋有特點,就是大腳趾和其他腳趾是分開的,而且很輕便。後來孫基禎還送了我兩雙運動鞋。孫基禎所穿過的那雙鞋,我一直穿到破得不能穿為止。”
教練孫基禎
1945年,韓國在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脫離了日本的統治成為獨立國家,但是已經分裂成韓國和朝鮮兩個國家。孫基禎其後曾擔任韓國馬拉松項目的教練,他的弟子黃永祚在1992年的巴塞隆納奧運會上獲得馬拉松賽冠軍後,孫基禎才消除了埋藏在心底幾十年的“怨恨”。
孫基禎被韓國體育界譽為“馬拉松英雄”,曾擔任韓國田徑聯合會會長和韓國奧林匹克委員會委員,他的自傳《我的祖國和我的馬拉松》,記述了他從事馬拉松運動的生涯。1982年,國際田協向12位仍然在世的田壇名將授予特別獎章,他也是獲獎人之一。
用一生去等候
孫基禎可以算得上是最早的“海外兵團”,只不過那不是出於他的本意。他被迫穿著日本隊的服裝參賽並奪得金牌,然後用一生的時間告訴世人,他和那枚金牌都屬於自己的祖國。
有骨氣的天才
跟很多早期的馬拉松運動員一樣,孫基禎也是出生在一個偏遠的山村,由於家庭貧寒,他每天黎明即起,先到附近的村子賣完一盤豆腐,再跑到離家很遠的學校去上課,這樣每天來回奔跑,自小練就了一雙鐵腳板。
在學校舉行的運動會上,他常常獲得第一名。15歲那年,
1935年11月3日,23歲的孫基禎在東京創造了2小時26分42秒的當時馬拉松跑世界最佳成績,引起世界田壇的關注。雖然處在日本殖民者的高壓之下,但每當有人要求籤名時,他都是用自己祖國的文字來簽,而且不止一次地聲明自己不是日本人。
孫基禎在柏林奧運會上的舉動激怒了日本政府,孫基禎的冠軍獎品——古希臘騎士青銅頭盔在日本政府的強烈要求下被柏林奧運會組委會扣下。
贏得尊重的英雄
大學畢業之後,孫基禎進入一家銀行工作,並取得了不錯的業績。1944年,孫基禎從銀行辭職,經過自己的努力,成為一名富有的實業家。
但出於對田徑的熱愛,他一直對馬拉松情有獨鐘。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孫基禎擔任了韓國馬拉松隊的教練,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馬拉松跑運動員,他最得意的弟子是黃永祚,黃永祚曾經在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會上奪得馬拉松金牌。
1982年,國際田聯向12位仍然在世的田徑名將授予特別獎章,他是獲獎人之一。1986年8月17日,已經74歲高齡的他重回柏林,在紀念柏林奧林匹克運動會50周年大會上,聯邦德國奧委會主席維利·道默給他補發了刻有孫基禎名字的那頂珍貴的古希臘頭盔。
令他感到終生遺憾的是,那個刻在柏林奧林匹克體育場的名字依然是“孫龜齡,日本”。
1988年,奧運會在韓國漢城舉行,在全國投票推選誰將火炬送進賽場聖火台時,孫基禎得票最多。當孫基禎作為火炬手最後一個跑進體育場時,幾萬名觀眾為這位老人抱以長久的歡呼和掌聲,這一年,他已經76歲。
體壇兩縱橫
1936年,在柏林奧運會的馬拉松比賽中,一位韓國運動員孫基禎脫穎而出,戰勝眾多世界高手,以2小時29分2秒的成績一舉摘冠。成為在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為孱弱的朝鮮民族爭得光輝的民族英雄。但有文史考證,孫基禎先生曾是一名銀行職員。他不僅在馬拉松比賽中獲得金牌,在銀行業務上也是如此出類拔萃。
正值光復60周年,第一銀行仍保存著能了解他銀行工作經歷的寶貴資料。
據第一銀行方面稱,孫基禎與銀行結下不解之緣是在1940年4月1日。他在日本明治大學法務學科畢業後,就業於朝鮮儲蓄銀行(現第一銀行)。
當時,如要進入令人羨慕的銀行必須通過繁瑣的招聘考試。據說,孫基禎製作以能夠被順利錄用,朝鮮田徑聯盟對這位奧運會金牌英雄的力薦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銀行業務可不是等閒之人都能做好的事情。據悉,孫基禎對銀行職員的必需品——算盤並不熟練,因此曾痛下苦功。
但是,在做儲蓄勸誘工作期間,他創造了達以前個人最高吸引業績4倍之多的成績。因而,不僅在朝鮮儲蓄銀行,在其他銀行也名聲大噪。銀行資料室里仍然保存著孫基禎進入銀行時遞交的身份保證書、簡歷卡和辭職信等有關檔案。
但是,他的銀行職員生涯並沒有持續太久。孫基禎於工作4年零3個月後的1944年7月以家庭狀況為由遞交了辭職信,回到了故鄉平壤北部的新義州。從那以後,他才真正走上艱辛的體壇之路。
馬拉松英雄
2002年11月15日凌晨,朝鮮的“馬拉松英雄”孫基禎因患肺炎逝世,享年90歲。
1912出生在韓國新義州的孫基禎從小就顯示了其在跑步上的天賦,進入大學後更是一發不可收拾,曾經獲得過多項中長跑的冠軍。
1936年,當時的朝鮮半島已經淪為日本的殖民地,為了能夠參加奧運會,孫基禎只好參加日本的選拔賽,最終,他和同胞南順永一起,獲得了奧運會的參賽資格。
在柏林奧運會上,代表日本參賽的孫基禎脫穎而出,奪得了冠軍,這也是亞洲人首次奪取長跑項目的奧運會金牌。南順永獲得了第三名。
由於是代表日本參賽,所以當時孫基禎參賽時用的是日本名字“孫龜齡”,這個名字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朝鮮擺脫了日本統治才改過來。
1945年,朝鮮在二戰後擺脫了日本的統治,但是卻分裂成南北兩個國家。在1948年倫敦奧運會上,孫基禎作為韓國的旗手參加了奧運會的開幕式。
為了表彰孫基禎的運動成績,並表示對孫基禎的尊重,1988年第24屆奧運會在漢城舉行時,已經古稀之年、留著長長鬍須的老人孫基禎,代表韓國運動員手持火炬跑完最後一棒,交給年輕的選手點燃運動場上的聖火。
孫基禎曾擔任韓國馬拉松運動教練,為培養韓國馬拉松運動員做出了貢獻,曾獲得“國民勳章”,他的弟子黃永祚曾於1992年在巴塞隆納奧運會上獲得馬拉松賽冠軍。
素食者的典範
韓國選手孫基禎先生,是第十一屆在柏林舉辦的奧運會馬拉松冠軍,這也是韓國歷史上的第一面奧運金牌。由於孫基禎終身素食,所以改變了世人對於「吃素會沒體力」的刻板印象,並造成日後德國素食主義盛行。孫基禎享年九十歲,他的銅像聳立在柏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