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城老街,位於奉賢區東部地區的景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奉城老街
- 位於:奉賢區東部地區
- 形狀:呈十字形
- 形成時間:唐開元元年(713年)
- 景點:萬佛閣等
老街概況,歷史沿革,老街景點,交通指南,
老街概況
奉城鎮位於奉賢區東部地區,距浦東國際機場35公里、虹橋機場50公里,距建設中的海港新城15公里。橫向的A30高速公路、川南奉公路、大葉公路、浦南運河和縱向的奉新公路、滬蘆洋高速公路、航塘公路、奉新港,以及規劃中A3高速公路、浦東鐵路,使奉城依江臨海,水陸交通十分便捷,工、商、農業發達,商賈雲集。
奉城老街呈十字形,有東街、南街、西街、北街之分。舊時大街之北又有一街東西綿亘,叫奉賢街,後稱古游里,相傳孔子弟子子游曾到此,故名。奉城設縣治後,縣署、都司署、城守署、典史署和監獄等行政設施相繼設立;學署、肇文書院、言子祠、尊經閣等文化設施亦次第興建;文廟(聖人殿)、武廟(關帝廟)、城隍廟、鎮海侯廟、元通庵、三官堂等廟祠陸續修建完善;同善堂、節孝祠、撫孤局、養濟院等社會慈善設施先後創設。可惜,其中的不少設施如縣署、學署、文廟、武廟、撫孤局等,均於民國26年(1937年)11月被日軍炮火所毀。
歷史沿革
奉城鎮歷史悠久,在唐開元元年(713年)重築捍海塘時業已成陸。據元代徐碩《至元嘉禾志》等記載,該地原名青墩,又名墩明,因海寇來犯時,墩上舉火為號,因此得名。後綠樹成蔭,改稱青林。五代乾隆年間(948~950年),地設青墩鹽場,與浦東、袁部等鹽場並隸於秀州(嘉興府)華亭縣鹽監(《浙鹽紀要、兩浙鹽場沿革考》)。明洪武十九年(1368年),信國公湯和督築青村堡以御倭寇,置守御青村千戶所。明正德年間,改稱守御青村中前千戶所。清雍正四年(1726年),析華亭東南境立奉賢縣。雍正九年(1731年),縣治遷青村所城(今奉城鎮)。宣統二年(1910年),全縣劃為一城七鄉,縣城青村為城廂。民國元年(1912年),縣治西遷南橋鎮後,城廂改為奉賢縣城市(奉城取名由此而來)旋作區、鄉、社、鎮所迄今。2000年,奉賢撤縣建區,奉城為“一城九鎮)中心鎮之一。
隨著歷史的變遷,奉城的經濟不斷發生變化。古代奉城,僻處海濱,在一個較長的時期內,民多以漁、鹽業為生。五代年間的青墩鹽場,是上海地區最早的鹽場之一,場境“延袤八十五里”,“灶丁四千一百三十六丁”,時與浦東、袁部等鹽場並立為華亭縣的五大鹽場。漁業也很發達。據成書於明正德年間的《金山衛志》記載:時“高橋(奉城西部)市獨盛,海漁者得魚悉於此鬻”。明末,青村(今奉城)擁有漁船五六十艘。大船出遠海,以長網、拖網等捕魚;小船出近海,搞網倉生產。一月兩潮,大魚以數十斤計,小魚亦以兩計。無船者肩挑販賣,或灘涂捕魚、捉蝦,也能輾轉獲利。婦女青少年則以結網為生。時“勤儉者銖積寸累,以結網而至數千金數百金者,比比然也”。說明當時奉城的漁業相當興旺。清朝以後,海塗大批得到開墾,鹽田變糧田,漁、鹽業漸趨衰落,經濟逐漸轉向以農業為主,漁、鹽業為輔。
老街景點
萬佛閣
位於奉城鎮北街,浦南運河南月城內,始建於明萬曆間(1573~1619年)。萬佛閣在六百多年前 原是鄉間小庵。據民間傳說,元朝末年有一富家女子抗婚外避,削髮為尼。父母聞訊,後悔莫及。後出資在此建立了個小小的尼眾庵堂,取名萬佛閣。民眾為該女子的剛烈秉性所感動,紛紛到此禮拜燒香。明朝洪武年間,為防海上倭寇入侵,朱元璋令信國公湯和督建奉城城牆。萬佛閣正位於奉城北城門處,隨將其就地重建於北門月城灣內。 清朝乾隆年間,萬佛閣住持比丘尼永修,德靜,邃山師徒孫三代,前後持續二十年,募緣集資,修建大殿,法堂,樓閣,萬年台,禪房,齋堂等,並為佛像裝金,面貌煥然一新。民國初期,住持福緣法師見殿房狹窄,不夠壯觀,再次募資修繕,費時二年,增建了地藏殿和彌勒殿,並建迴廊連線廟內各殿房,使建築結構顯得緊湊。民國末年,年輕的當家法師新量也率領尼眾,以農養禪,糾工庇料,重修廟宇。“文革”期間停止宗教活動作他用;1989年6月恢復開放,規模也有所擴大。整體包括山門、正殿、大殿、鐘鼓樓等。1998年10月,重新修建萬佛閣。萬佛閣為磚木結構,三層樓面,主建築座北朝南,迴廊連線東西廂房,總計百餘間房,保留明代建築風格,門窗的紋飾有清代的風格。所有建築風格協調,色彩統一,迴廊通達,連成一體,整體安排嚴謹而緊湊。寺內庭院清潔平整,園邊花草叢叢。兩個院內的銀杏,香樟都雙雙對稱而立,高聳雲天。每當金秋到來,後園的一對古老金桂散發陣陣芬香。
奉城古城牆(遺址)
位於奉城鎮北街,始建於明代洪武十九年(1386年),由信國公湯和親自督造,初稱“青村堡”。清雍正四年至九年(1726~1731年),擴建為奉賢縣城,周圍長6里,高二丈五尺,設有朝陽、鎮海、阜成、拱辰四門,拱辰門月城內有明萬曆年間始建的萬佛閣。
奉城自清雍正九年至宣統三年一直為縣暑所在地,辛亥革命後縣暑西遷南橋城遂逐步破敗。1930年起始拆西門月城;1937年11月,東、南二門被侵華日軍炸毀。建國後,城牆陸續被居民、學校等挪用。至今,只剩餘拱辰門月城一段。2000年,為配合萬佛閣大殿改建工程,古城牆向北平移了四十餘米,同時在城台上恢復瞭望樓,新量法師重題了“拱辰門”門額,使奉賢區內唯一的一段古城牆又展現出往日的風姿。古城牆遺址在1997年公布為縣(現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李主一烈士紀念碑
李主一烈士,1892年生,今奉賢區洪廟鎮人。1925年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是奉賢籍的第一位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李主一同志積極參加革命鬥爭,秘密組織農民協會,發動農民、鹽民和漁民積極開展各種鬥爭。“四·一二”反革命事變以後,為掩護大革命失敗後倖存的一部分革命力量,李主一與劉曉一起在奉城創辦曙光中學,並以此為據點開展革命活動。1927年秋,中共奉賢縣委在曙光中學成立,李主一任組織部長,進行了大量的革命宣傳工作。1928年3月29日,李主一赴滬西和江蘇省委聯繫工作時被捕,同年6月21日被殺於龍華淞滬警備司令部獄中。
解放後,原奉賢縣人民政府決定恢復曙光中學,為紀念李主一烈士,於1957年5月在曙光中學面北大門的中央大道中間始建李主一烈士紀念碑。當時的碑較低,進校門即可見到。碑上刻文如下:“烈士共產黨員李主一同志,曾於一九二七秋在奉城潘公祠創立曙光中學,積極進行革命工作,後不幸被捕,於一九二八年六月從容就義,時年三十七歲。遇難前曾囑要立碑於校,題‘死得其所’。茲為追念先烈,敬立此碑,並將奉城中學仍名曙光中學,以志永念。奉賢縣人民委員會一九五七年五月一日敬立。”1959年因紀念碑低矮,周圍又無松柏,顯得不夠嚴肅,故重建。“文革”期間,受極左思潮影響,認為“劉曉有問題, 李主一也不例外”,並以要陳列毛主席畫像等為理由, 將李主一烈士紀念碑砸毀。“文革”後,民眾紛紛要求政府對李主一紀念碑問題作出適當處理,烈士家屬也多次信訪,要求澄清是非。奉賢縣民政科於1978年6月向當時的奉賢縣革命委員會提出了“重建李主一烈士紀念碑的報告”。為給革命烈士恢復名譽,讓革命傳統代代相傳,建議在曙光中學重建李主一烈士紀念碑。1980年1月,在曙光中學原碑的原址南側,校門內中央大道南端,重建“李主一烈士紀念碑”。
新建的紀念碑台占176.7平方米,上碑台有5級台階,碑座為正方形。紀念碑為磚、石、水泥結構,高度為8.5米。紀念碑北立面為正面,碑上鐫刻有原北京故宮博物館館長吳仲超題詞“李主一烈士不朽,死得其所”。碑座正中立有高0.67米、寬1.24米的一塊記文碑,碑記同1957年5月1日紀念碑的碑文,下面加一行“奉賢縣人民政府1980年1月重建”。碑台東、西、南、北四面各設有台階,均可上碑台。碑台四周有十根磨石子水泥方柱及方條石塊構成的欄桿,高0.9米 。紀念碑四周共栽有松柏28棵,黃楊球4棵,圓球新形海桐樹2棵。1983年11月28日,奉賢縣人民政府批准李主一烈士紀念碑為縣(現為區)級保護文物。1988年5月20日,奉賢縣人民政府又批准其為“奉賢縣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1989年12月,奉城鎮人民政府在碑座北面欄桿外立一高1.7米、寬1.3米的記文碑,黑底鎦金黃字,上書:奉賢縣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李主一烈士紀念碑。1995年9月29日,李主一烈士紀念碑被奉賢縣人民政府確立為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並在曙光中學舉行了隆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授牌儀式。每年清明,學校總要組織全校師生祭掃紀念碑,緬懷先烈的英雄業跡,勉勵師生為實現崇高理想去努力奮鬥。
奉城高橋
高橋原位於奉賢區高橋村十字街西側。明永樂六年(1408年)由士紳陳宜募捐建造,前人以高為吉祥口彩,故取名為高橋。明萬曆年間,里人錢士貴募資重建。清道光六年(1826年)高橋因年久失修,岌岌可危,遂由鄉士陳新畲勸領眾信重建。清鹹豐十一年(1861年)橋毀於戰火。清同治六年(1867年)由陳新畲之子陳潘肪等人募捐重建。
高橋東西跨運鹽河,長17.7米,寬2.47米,高5米,單孔,東側石階14級,西側石階15級。橋基結實,工藝考究,外形美觀。原橋頂兩側有兩對栩栩如生的石獅,現已無存。
相傳古時當地有個鄉紳外出,有人問他出身何處?他說高橋,那人問橋有多高?他誇耀說:“初一跌下去,月半終聲響。”此事傳到乾隆皇帝那裡,引起遊興,欲下江南看高橋。船從澱山湖經黃浦江直駛奉賢。途徑得勝港,乾隆問:“此處何地?”侍從答道:“此乃得勝港。”乾隆一聽“得勝”兩字,大悅,即令回朝。乾隆中途返京,喜煞高橋鄉紳,慶倖免卻一場欺君罔上之禍,高橋也因此名聲大振。
由於橋身已經損壞嚴重,2005年高橋被拆除,並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進行復原,在儘量使用原材的基礎上,對殘缺的部分進行修補,復原後的高橋將作為改建後奉城北街的一部分。奉城古鎮整個首期改造工程將圍繞歷史最久的北街展開,改造工程總計面積約100畝,包括古牌坊、高橋古石拱橋、明清建築風貌一條街、萬佛閣等四大板塊。
曙光中學舊址
曙光中學舊址(中共奉賢縣委舊址)位於奉城鎮奉糧路70號的奉城鎮中心一國小內。始建於
清代同治年間(1862~1874年),原為“潘公祠”,供奉松江知府潘鼎新和奉賢知縣楊溥(也稱“潘楊祠”)。祠屋為磚木結構,坐北朝南,五開間三進平房,東西長25.7米,南北寬11.4米。房屋高大寬敞,有前後兩埭,中有大天井。後埭北面,另有三開間房屋一幢,東西長9.15米,南北寬3.57米。 民國16年(1927年)8月,共產黨員李主一、劉曉等在這裡創建曙光中學,以教員身份為掩護,成立黨支部,開展革命活動,同年秋,在這裡成立中共奉賢縣委,劉曉任書記,李主一任組織部長,方厚生任宣傳部長,劉德超任軍事部長。中共八七會議後,中共江蘇省委曾派林鈞來這裡秘密召開了奉賢、南匯、川沙三個縣的黨團骨幹會議,傳達八七會議精神。奉、南、川三縣的地下工作者經常在這裡交流革命鬥爭情況。這裡成了當時浦東地區的一個革命中心。民國17年4月3日晨,國民黨反動縣政府出動法警查封了曙光中學。奉賢縣委改組,劉曉仍為書記,並轉移至西鄉莊行等地繼續開展革命活動。
抗戰勝利後,這裡成為奉城模範國小校址以後,校名幾經更改,現為奉城第一中心國小。1979年和1982年,國小先後在舊址東側興建二層和三層教學大樓;1984年對曙光中學舊址房屋進行修葺;1991年夏,修葺曙光中學黨支部舊址房屋;1992年拆除舊址東側房屋擴建國小操場。
1983年11月28日,曙光中學中共奉賢縣委舊址被列為奉賢縣(現為區)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有關部門對曙光中學中共奉賢縣委舊址進行了修繕,並於2001年6月27日起正式對外開放,設有奉賢革命歷史陳列室。陳列室展出了近60幅鮮為人知的珍貴圖片和近40件實物,展覽按不同的歷史時期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介紹了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奉賢人民聲援“五卅”運動以及在奉賢黨組織成立前所開展的農民運動;第二部分介紹了土地革命時期,創立奉賢黨組織以及發動莊行暴動的情況,重點介紹了劉曉、李主一等革命先輩的事跡;第三部分介紹了抗日戰爭時期,奉賢黨組織的恢復以及黨領導抗日游擊戰的情況;第四部分介紹了解放戰爭時期,黨領導人民開展武裝鬥爭和地下鬥爭,迎接奉賢解放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