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太子中允
- 性質:古代官名
- 朝代:東漢
- 品級:正五品下
太子中允,東宮官名。東漢太子屬官有中允,後不置。唐太宗貞觀(627—649)初改太子中舍人置,高宗永徽三年(652) 改內允,旋復舊名。正五品下,佐左庶子掌侍從贊相,駁正啟奏。沿革東宮官名。東漢太子屬官有中允,後不置。唐...
中允,官名,全稱為太子中允。東漢始置,為太子屬官,職在中庶子下、洗馬之上。掌侍從禮儀駁正啟奏等事。漢制,太子五日一朝,其非朝日,則使仆及中允朝,請向起居。唐代於太子左春坊置二人,正五品下,位在左庶子下,為左春坊副...
《授於復業太子中允制》是唐代李嶠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原文 授於復業太子中允制 鸞台:新除朝議大夫守隨州刺史於復業,志識端雅,藝能詳洽,既罷台閣,方驅節傳。銅棲依俊,銀榜翹賢,漢水觀風,且輟彤襜之務;瑤山聽樂,宜煦...
李拱 李拱,宋朝李谷之子,官至太子中允。李拱,宋朝李谷之子,官至太子中允。
天聖二年三月十五日(1024年4月25日),陳執中擔任太子中允,同判歙州(今安徽黃山)。初入樞密 天聖六年八月七日(1028年8月29日),宋仁宗再次任命陳執中為右正言。八月十日(9月1日),陳執中因曾彈劾曹利用被挾私忿,出任知...
熙寧二年(1069年),宋神宗接受御史中丞呂公著的推薦,提拔程顥為太子中允、權監察御史里行。監察御史是言官,其職責是規勸皇帝、糾察百官。然而對於士大夫來說,糾察百官好說,但規勸皇帝卻非易事。因此,很多監察御史履職,或礙於...
崔遵度(954~1020)北宋官員、古琴家。字堅白,本江陵(今屬湖北)人,後徙淄川(今山東淄博)。太宗太平興國八年(983)進士,為和川主簿。知忠州時適遇李順起義,棄城走,貶崇陽令。真宗即位,復太子中允,改太常丞、直史館,編修...
尹洙(1001年~1047年),字師魯,西京河南府(今河南省洛陽市)人。北宋時期大臣、散文家。北宋天聖二年,考中進士,授正平主簿,遷河南戶曹,選為館閣校勘,遷太子中允。交好范仲淹,累貶經略判官。後期,遷右司諫、渭州知州、兼...
宋神宗時,憑藉父親王安石的地位,出任太子中允、崇政殿說書,擢為天章閣待制兼侍講,累遷龍圖閣直學士,因病辭職。熙寧九年,去世,時年三十三歲,獲贈左諫議大夫。政和三年(1113年),追封臨川縣伯。著有《論語解》《孟子注》《新經...
韓絳(1012-1088年),字子華,河南雍丘(今河南省杞縣)人,祖籍真定靈壽(今河北省靈壽縣)。北宋大臣、詞人,太子少傅韓億第三子。。宋仁宗慶曆二年(1042年),中進士,擔任太子中允、陳州通判,歷任右正言、翰林學士、御史中丞、知...
李林甫(683年-753年1月3日),小字哥奴,祖籍隴西,唐朝宗室、宰相,長平王李叔良曾孫。李林甫出身唐朝宗室郇王房,起家千牛直長,歷任太子中允、太子諭德、國子司業、御史中丞、刑部侍郎、吏部侍郎、黃門侍郎等職,開元二十三年(735...
代還,改太子中允、同知太常禮院,遷太常丞。逾年,除三司戶部判官,奉詔注釋《三朝寶訓》,遷直史館。景祐初,同修起居注,改太常博士,為開封府發解官。改判鹽鐵勾院。出使契丹回,遷知制誥,判國子監。寶元初,知審官院,除...
所以當安史叛亂被平定之後,唐朝廷為表彰他的忠誠,特地提升他為太子中允,並很快地又遷考功郎中,多次被唐肅宗設宴召見。裴諝後來因事受到牽連,被貶為閬州(四川閬中)司馬,但不久即召還為太子右庶子,後歷兵部侍郎,至河南尹、東都...
武德中,為隱太子中允③,甚為建成所禮。後以連其陰謀事,流於嶲州。建成誅後,太宗即位,召拜諫議大夫。每推誠盡節,多所獻納。珪嘗上封事④切諫,太宗謂曰:“卿所論皆中朕之失,自古人君莫不欲社稷永安,然而不得者,只為...
天授元年(690年),出任中書舍人、內供奉,歷任中書侍郎、門下侍郎、夏官侍郎、御史大夫、司禮卿、太子中允等官職,成為武周政權的重臣。久視元年(700年),去世,時年六十。人物生平 《大周故太子中允孫公志文並序》記載:昔叔敖以陰...
劉奉世(1041-1113),字仲馮,樟樹黃土崗鎮荻斜墨莊劉家人,天資簡重,有法度。中進士第。熙寧三年,初置樞密院諸房檢詳文字,以太子中允居吏房。宋朝著名的政治家和學者,屬於元祐黨人之一,傳見《宋史》卷319。與北宋江南西路...
天聖八年(1030年),胡氏逝世,韓琦去職丁憂,至明道元年(1032年)服喪期滿,起復為太子中允,改授太常丞、直集賢院。明道二年(1033年)六月,監左藏庫。景祐元年(1034年)九月,韓琦被調為開封府推官,獲賜五品官服。次年(...
祖父仲寶,唐懿宗(860-873年在位)時為太子中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曾祖承休為龍圖閣學士兼戶部尚書,居長安。衟公為鬰林王李恪十一世孫,出身皇族和仕宦世家。我認真查考1983年版《永修縣地名志》,確認本縣所有李姓...
”皇上讚許他,改任太子中允。不久,李順果然作亂,皇上又召見他,當面賞賜他緋魚。不久擔任三門發運司水陸轉運使。為父親守喪去職,後被起用掌管建安軍。這之前,天長軍和揚州六合縣的百姓交納賦稅不方便,劉綜奏請皇上改設天長軍為縣...
高祖只以他致使兄弟關係不和睦的過錯而責備他,將罪責推給了東宮幕僚太子中允王圭、左衛率韋挺和天策上將府兵曹參軍杜淹,將他們一併流放到了巂州。武德七年(624年)7月21日,楊文乾攻陷寧州,驅趕劫掠官吏與百姓出城,占據了百家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