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級巡洋艦

天龍級巡洋艦

天龍級巡洋艦是日本海軍最初建造的巡洋艦,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建成服役。人力填裝的主炮和三連裝魚雷發射管是其主戰兵器。作戰戰術為趁夜幕率領驅逐艦接近敵主力艦進行肉搏戰,通常作為魚雷戰隊旗艦。後來建造的球磨級、長良級、川內級等均是天龍級的改進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天龍級巡洋艦
  • 次型/級:球磨級、長良級、川內級等
  • 服役時間:第一次世界大戰後
  • 國家:日本
  • 軍艦級別:輕巡洋艦
  • 航速:三十三節
天龍號Tenryu,基本參數,龍田號Tatsuda,南太平洋餘生-結語,附錄-天龍級兩艦大事記,

天龍號Tenryu

輕巡洋艦天龍號跟姊妹艦龍田號是日本近代輕巡洋艦的始祖,兩者均於大正六年(1917)起工.本級在當年是以三十三節的高速堪稱當時世界第一的高速巡洋艦,而且,在魚雷兵器的武裝上,初次裝上了日本海軍前所未有的五十三厘米三連裝的魚雷發射管.  天龍級輕巡洋艦的發展背景是由於受到了當時的海軍大國-英國發展了一種前所未見的艦種,也就是後來通稱的輕巡洋艦的刺激而展開的造艦計畫.英國所發展的輕巡洋艦是一種高速化,輕裝化的巡洋艦,用於領導水雷戰隊,作為驅逐艦戰鬥部隊嚮導艦的一種革命性艦種.在八四艦隊建造案中預定建造八艘,但是後來受到美國建造的奧馬哈級輕巡洋艦所影響,只建造了兩艘就將建造工作轉移到所謂五千五百噸級輕巡洋艦上輕巡洋艦天龍號擁有極為修長的艦容,這成為了以後日本輕巡洋艦的典範,但是這種艦容在現在看來,跟下一代的輕巡洋艦如夕張級和阿賀野級比起來可以說是醜多了,而且其火力配置也可以說是令人覺得怪裡怪氣的.這要想到是包括天龍級以及以後的五千五百噸級輕巡的建造年代較早的關係.天龍級輕巡洋艦的構造上其實可以說算是當時驅逐艦的放大版,而日本海軍巡洋艦發展的一個里程碑是夕張級輕巡洋艦,在夕張級以後建造的重輕巡在我們的眼光里是看起來比較順眼的.
天龍級裝備了四門十四厘米五十倍徑單裝炮,一號、二號炮分別位於前艦橋的前後,而三、四號炮也分別位於後艦橋的前後.這樣的配置在今日的眼光來說是夠怪了,但要注意日本海軍在建造夕張號試驗巡洋艦之前的巡洋艦都是裝備單裝主炮,而且都裝設於同一平面,沒有相疊的情形.
天龍號在竣工以後大多擔任警戒巡邏的任務,而在日軍發動侵華戰爭之中派遣到南中國支持任務.到了太平洋戰爭爆發時,已經成了艦齡達二十二年的老朽軍艦,但還是編到聯合艦隊中,和姊妹艦龍田號構成了輕巡洋艦第十八戰隊,隸屬於第四艦隊,出動支持威克島的攻略.之後轉戰南方,參加了珊瑚海之戰.
在昭和十七年(1942)八月八日、九日的第一次所羅門海戰(美軍稱薩沃島海戰)中,天龍號轉屬於第八艦隊的一員,在三川軍一中將的率領下由臘包爾出擊,在友軍重巡洋戰隊(鳥海號,青葉號,加古號,衣笠號,古鷹號)之後突入夜間的瓜達卡那爾泊地,和英美艦隊發生了激烈的夜戰,擊沉了驅逐艦帕特遜號.雖然是輕巡洋艦中最老的一艘,但是卻在戰場上十分活躍.
接著,天龍號參加了第三次所羅門海戰(美軍稱為瓜達卡那爾海戰).在當年年末參加了支持陸軍紐幾內亞-馬丹(約東經146度,南緯5度,於胡翁半島的北邊)的攻略作戰.但是,卻於昭和十七年(1942)十二月十八日在馬丹港外八浬處遭受美軍潛艇大青花魚號的雷擊而沉沒,結束了他那長達二十幾年的現役生活.

基本參數

建造所 橫須賀海軍工廠
起工:大正六年五月十七日
下水:大正七年三月十一日
竣工:大正八年十一月二十日
基準排水:3230噸
全長:142.65m
全幅:12.3m
最高航速:33節
續航力:14節/時 5000海里
兵裝:14cm50倍徑主炮四門,8cm高角炮一門,53cm魚雷發射管六門,機雷48個
沉沒: 昭和17年(1942)12月18日
艦名由來:因為是輕巡洋艦,所以依河名來命名,由來是以長野縣的諏訪湖為源頭,流經伊那谷,赤石山脈,最後注入遠州灘的天龍川。
太平洋戰爭中的艦長: 後藤光太郎(海兵46期)昭和16.8.28
淺野新平(海兵45期)昭和17.6.5
上田光治(海兵46期)昭和17.2.5

龍田號Tatsuda

輕巡洋艦龍田號是日本史上最早的輕巡洋艦天龍級的二號艦.本級艦所計畫建造的大正五年度(1916)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見到英國的新銳輕巡洋艦活躍於戰場之上,日本海軍也決定仿照英國制定新型的艦種-輕巡洋艦.從此,巡洋艦的領域就被分為輕巡洋艦和重巡洋艦了.在這之前的巡洋艦稱為裝甲巡洋艦、防護巡洋艦或者是舊式巡洋艦.在當時輕巡洋艦的定義是:去除了裝甲巡洋艦舷側,石炭庫的裝甲,速力較強,配備雷裝,擔任水雷戰隊的旗艦的一種新興艦種.在當時可以看到驅逐艦的發展越來越盛,甚至具有能向敵陣衝鋒,與戰艦級巨艦一搏生死的能力.但是要將由驅逐艦構成的水雷戰隊統整為有效的獨立戰力,就需要旗艦來領導艦隻,但是以驅逐艦作旗艦的話,空間太小,而且在通信方面、偵查力方面都明顯的不足,要用當代的巡洋艦,也就是裝甲巡洋艦的話,速度將會拖垮整個戰隊.於是輕巡洋艦這種新艦種就誕生了.
天龍級是參考了英國輕巡洋艦第一級Arethusa級而建造出來的,就整體而言,與其說是較小型的巡洋艦,天龍級不如說是一種超大型的驅逐艦.不管是火力配置還是艦容外型,天龍級看起來都跟當時的驅逐艦很像.從艦容來看,本級艦跟驅逐艦一樣,擁有一個較高的前部甲板,前部艦橋同樣是位於那個較高的前部甲板,構成了艦身的前三分之一,中部三分之一是數支煙囪及魚雷發射管,而最後面的三分之一是後部主炮群.在火力方面我們可以拿他來跟當代的驅逐艦磯風型比較:主炮由十二厘米四門進化成十四厘米四門,而雷裝則是由四十五厘米射管換成了五十三厘米射管.
竣工後的龍田號最初都和姊妹艦天龍號一起行動.在此要提出的是在昭和九年三月十二日發生的‘友鶴事件‘中,龍田號擔任佐世保警備戰隊的旗艦,和發生事故的第二十一水雷戰隊一起演習.所以也參加了友鶴號的救難拖曳活動.太平洋戰爭開戰時,和天龍號構成了第四艦隊的第十八戰隊.連續參加了威克島攻略、俾斯麥海海戰珊瑚海海戰.之後也參加了日本陸海軍為了攻略紐幾內亞摩爾斯貝港的拉埃、薩拉摩亞的登入作戰.
在損失僚艦天龍號之後,龍田號出任第十一水雷戰隊的旗艦,因為屬於老朽艦,所以都在內地本土執行訓練教育的任務.但是隨著戰局越來越糟,在昭和十九年(1944)二月以後再度回歸前線.為了向土魯克基地運送兵隊,龍田號擔任了護航的任務,於三月十三日由木更津近海出航.但卻在八丈島西方四十浬處遭到美軍潛艦的雷擊,沉沒於該海域.
基本參數
建造所佐世保海軍工廠  起工大正六年七月二十四日  下水大正七年五月二十九日  竣工大正八年三月三十一日  基準排水3230噸  全長142.65m  全幅12.3m  速力33節  航續力14節/時5000浬  兵裝14cm50倍徑主炮四門  8cm高角炮一門  53cm魚雷發射管六門  機雷48個  喪失:昭和19年(1944)3月13日  艦名由來:因為是輕巡洋艦,所以依河名來命名,由來是位於奈良縣的龍田川.其下游和大和川合流,流入大阪灣.  太平洋戰爭中的艦長:  馬場良文(海兵46期)昭和16.8.20  吉村真武(海兵45期)昭和17.7.20  船木守衛(海兵48期)昭和18.1.7  小川莚喜(海兵46期)昭和18.12.22

南太平洋餘生-結語

1942年6月15日,老18戰隊被拆開,“龍田”號離開一線,“夕張”號加入。戰隊被配屬到第8艦隊,進駐臘包爾。8月7日,“天龍”號參加了第一次所羅門海戰(薩沃島海戰)中的瓜島機場炮擊作戰。當日15時,三川軍一中將指揮重巡洋艦“鳥海”號、“青葉”號、“加古”號、“衣笠”號、“古鷹”號,輕巡洋艦“天龍”號、“夕張”號,驅逐艦“夕”號從臘包爾起航,在漆黑的洋面上以24節的航速,東繞布乾維爾島南下直奔瓜島登入場。當時美澳聯軍為保護瓜島和圖拉吉灘頭區登入場將艦艇分為三個巡邏區,薩沃島以北有3艘巡洋艦2艘驅逐艦,薩沃島以南有3艘巡洋艦3艘驅逐艦,瓜島隆加岬以東海區有2艘巡洋艦2艘驅逐艦,其餘艦艇在運輸船附近構成警戒幕。8日21時10分日本5艘重巡洋艦開始彈出偵察機,以鳥海號為先導,間距1000米,28節航速發動進攻。9日0時10分發現南區美軍重巡洋艦“坎培拉”號、“芝加哥”號、驅逐艦“帕特森”號,距離8公里的時候打開探照燈並立即開始炮擊和魚雷攻擊。瞬間重創三艦,其中“坎培拉”號在8時沉沒。之後三川艦隊轉北,很快遭遇了北區美軍,1小時的炮戰中,擊沉重巡洋艦“文森斯”號(中了3發魚雷,機艙爆炸)與“昆西”號,重傷的“阿斯托里亞”號於該日中午沉沒。戰鬥中“昆西”號集中所有主炮準確攻擊了大開探照燈的“鳥海”號,命中2發,其中一發炮彈正中艦橋,偏離三川所在的指揮室5米,擊中了旁邊的海圖室,裡面34名參謀軍官全部陣亡。但是進行了兩次齊射後艦長還是認為在誤擊友艦,停止了攻擊,而“天龍”號乘機發射魚雷,一條命中其左舷,引起機艙爆炸最終導致沉沒。由於害怕美軍航空母艦的飛機,三川沒有抓住這個機會攻擊海灘附近的運輸船而返航撤退,為本來可以完勝的戰鬥添上了陰影,山本大將對此極為不滿。該戰共擊沉美巡洋4艘,重創美巡洋艦1艘、驅逐艦2艘,美軍死亡1023人,傷709人,而日艦除“加古”號在返航時被美潛艇S-44號擊沉而外,無一損失,僅死58人,傷101人。由於是夜戰而且場面上比較混亂,該戰中“天龍”號的艦員認為他們還擊沉了一艘驅逐艦,但事實上是只有重傷而沒有沉沒,而且缺乏證據表明是“天龍”號乾的。
12日日本計劃炮擊瓜島亨德森機場,由於美軍的阻擊沒有成功。為保障增援編隊的航行安全,山本組織了第二次炮擊行動,由第8艦隊司令三川中將指揮4艘重巡洋艦、2艘輕巡洋艦和6艘驅逐艦組成炮擊隊。三川將自己的艦艇分為兩隊,其中西村少將的第7戰隊(重巡洋艦“鈴谷”號、“摩耶”號、輕巡洋艦“天龍”號及3艘驅逐艦)執行炮擊戰,三川則指揮餘下的2艘重巡洋艦、1艘輕巡洋艦和2艘驅逐艦在薩沃島以西警戒,掩護炮擊隊的行動。23時30分開始的30分鐘炮擊雖然成功執行,擊毀美軍轟炸機1架、戰鬥機17架,擊傷戰鬥機32架,將跑道炸得彈痕累累,但是炮彈口徑偏小,989發203毫米彈沒有都造成大破壞,就更別說“天龍”號的140毫米和驅逐艦的127毫米彈了,次日黎明機場就被修復可以起降飛機了。以後“天龍”號就沒有參加戰鬥,一直處於待命整修中。
1942年12月16日18時,“天龍”號從臘包爾出發,執行海軍18號作戰中的紐幾內亞東北部馬當港攻占支援任務,18日清晨遭到美機空襲但無損傷,20時15分在馬當港東北以東16公里海面被美國潛艇“大青花魚”號的魚雷擊中,最終於23時沉沒。  由於“天龍”號的沉沒,第18戰隊被解散,“龍田”號被重新分配到本土的為新造驅逐艦訓練艦員的第11水雷戰隊並擔任旗艦勤務,退出一線戰鬥。之後由於戰事的吃緊,軍方在艦艇運用上捉襟見肘,這艘老舊的巡洋艦又重新投入到船隊的護航任務任務中,而且時不時被降格為運輸艦擔任陸軍士兵的運輸任務。其中有個有趣的話題,到現在日本還在吃的一種快餐中有叫“田(タツタ)揚げ”的,這是戰爭中“龍田”號的廚師長發明的。1944年3月13日,龍田號在又一次擔任運輸艦向塞班島運送物資的時候於日本八丈島西部海域被美國“玉筋魚”號潛艇擊沉,此時離“龍田”號建成剛剛25年多一點。
總的看來,戰爭爆發後由於性能的不佳,兩艦一直未參與到激烈的大戰事中去,這種現象特別是在美軍取得戰略上的主動後尤為明顯。日本海軍的26艘輕巡洋艦主要是20世紀20年代建造的,達到了18艘,餘下的8艘中還有3艘是 1937年開工的練習巡洋艦,所以不只是天龍級,其他幾個級別的老舊輕巡洋艦也沒能在戰爭中發揮多大的作用。

附錄-天龍級兩艦大事記

“天龍”號  1917.05.17在橫須賀海軍工廠開工  1918.03.11下水  1919.11.20竣工  1920.08.29配屬於第1水雷戰隊,參加日本干涉軍出兵西伯利亞,擔任護衛船隊工作  1921.03.01入吳鎮守府籍  1922.10.09擔任西伯利亞撤兵時的沿海州警備任務  1927. 被編入第1外遣艦隊,  1933.05編入第3艦隊第10戰隊  1933.11.27擔任旅順港守備部隊任務  1934.11. 編入吳港警備部隊  1937.07.09“七·七事變”後擔任中國沿海作戰任務  1941.05.25配屬於第4艦隊,進駐特魯克,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參加進攻威克島作戰  1942.06.15配屬於第8艦隊,進駐臘包爾,參加瓜島機場炮擊戰  1942.12.18在紐幾內亞馬當港外16公里海域被美國“大青花魚”號(SS-218)潛艇擊沉  1943.02.01除籍  “龍田”號  1917.07.24在佐世保海軍工廠開工  1918.05.29下水  1919.03.31竣工  1920.08.29配屬於第2水雷戰隊,參加日本干涉軍出兵西伯利亞,擔任護衛船隊工作  1921.入佐世保鎮守府籍。  1923. 東京大地震發生後,“龍田”號滿載救援物資從吳奔赴東京參與抗震救災活動  1924.03.19在佐世保港外配合潛艇部隊以美國為假想敵的演習時,不慎撞沉了海中三型的第43號潛艇(打撈後被稱為“呂-25號”)  1934.03.12“龍田”號作為佐世保鎮守府警備戰隊旗艦參加艦隊的一次小演習,就是“友鶴事件”  1937.07.0“七·七事變”後擔任中國沿海作戰任務  1941.09.01配屬於第4艦隊,進駐特魯克,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參加進攻威克島作戰  1944.03.13在日本八丈島西部海域被美國“玉筋魚”號(SS-381)潛艇擊沉  1944.05.10除籍
天龍級輕巡洋艦-相關資料
巡洋艦德意日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列艦驅逐艦
天龍級輕巡洋艦-相關資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