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天竺寺
- 地理位置:河南省洛陽市
天竺寺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的天竺山的南麓,始建於石晉天福七年(943年),號西明院。據舊縣誌載:四十七都名張鋼世業今呈縣別興西門院,召僧住持,知縣譚禮給匾。宋大中祥符間改今額,後圮。度宗五年,少傅右丞相兼樞密使葉夢鼎損...
天竺寺,龍門十寺之一。位於洛陽龍門東山北側,是一所印度風格的寺院。由天竺王子寶思惟避位出家後所建。建制沿革 龍門在唐代曾先後建過兩個天竺寺。第一個天竺寺是公元711年天竺僧人寶思惟所立,位於龍門東山北側。第二個天竺寺是關於762年唐代宗為摩尼僧所立,位於龍門西山北阜。東天竺寺 唐睿宗景雲二年(公元71...
天竺寺始建於東漢,兩晉改靈岩寺,十六國叫大寺,隋唐時期改名蓮花山大寺,北宋改西竺寺,西夏涼州做陪都時改名多次,元初改蓮花山寺,後來又改正光寺,大明改善應寺,清朝多次改名,而今山下寺院叫接引寺,山上的遺址叫蓮花山大寺。蓮花山(原名姑臧山)始建於西漢時期,位於祁連山的冷龍嶺一脈,海拔2700米,山...
天竺寺位於四川樂至縣城北天池鎮1公里之娑婆山上。寺廟現狀 本地寺院是大乘正法道場,有法師講經說法。該寺禪淨雙修,重視真修實證。每月固定講經說法兩次,不固定邀請法師講學時,另行通知。信眾、常住修行中有疑難可以隨時請住持開示。每月初一、十五及佛菩薩誕辰等,應信眾所需作佛事。其餘時間,自行清修。提供四...
寺廟取名天竺並不多見,天竺專指佛國勝地,是佛祖弘揚佛法的所在,寺院不能亂用,只有修行高深的尊長,才有資格。天竺寺供奉佛像以觀音為尊。在殿西有碑林,記載著石膏山的人文歷史。寺廟簡介 石膏山的寺宇建築,主要集中在西峰的上岩、中岩、下岩的溶洞內,即:上岩白衣寺、龍王寺,中岩天竺寺,下岩鐵佛寺,...
天竺寺 位於浙江省樂清市淡溪鎮陳坦村。寺院歷史悠久,文革前就已存在。寺中長期住著幾位女眾,文革拆廟運動時天竺寺遭到破壞;八九年前,天竺寺在村委會的規劃中重建,後來源泉師父入駐天竺寺並修復寺院至今。
天竺寺位於福建省南安市官橋鎮,相傳建自隋朝年間(公元581─600年),其間幾度興衰。在新的時期作為佛教活動場所,受到有關部門的保護。建於毫光山半山腰,從福廈324線官橋複線路邊“毫光山天竺寺”碑坊處沿盤山公路直上不到兩公里,便可抵達。簡介 又名天竺岩,建於毫光山半山腰,從福廈324線官橋複線路邊“毫光山天竺...
天竺寺 天竺寺位於中岩所在的位置,海拔1700-1800米,始建於清朝雍正八年,距今有三百餘年的歷史,經幾度重修。門額鑲嵌磚雕"山林埜趣"四字,是傅山先生題字,門洞形如曲拱,進深約六米,上建鐘樓,內懸古鐘是明嘉慶年間縣令所鑄,殿宇建在天然形成的溶洞中,建築布局依山勢分前後上下兩層,後殿為正殿,東西兩側...
天竺寺位於福建省福州市馬尾區琅岐鎮羅鐘山東側,三面山巒環抱,寺前羅溪潺潺,故有“天竺聽泉”之說。寺始建於宋代,明時頗興盛,經清嘉慶、民國年間、1986年三次重修。寺坐西北向東南,由山門、天王殿、韋馱亭、大雄寶殿、觀音閣、仙翁殿、伽藍殿、千手觀音殿、法堂等組成,建築面積2000平方米。大殿為風火山牆,...
天竺三寺,是浙江省杭州市天竺山有著名三寺,統稱“天竺三寺”(通稱上天竺法喜講寺、中天竺法淨禪寺、三天竺法鏡講寺),均系杭州古代名剎。簡介 下天竺創建最早,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六十餘年,創建最晚的上天竺寺也有千年歷史。清高宗乾隆命名上、中、下三竺為“法喜寺”、“法淨寺”、“法鏡寺”,並親題...
南天竺寺位於香港荃灣芙蓉山。門樓橫額書“南天竺”三字。門聯:“南海為觀音應化道場,正好看成祗這是;天竺乃釋迦出生國土,隨緣示現豈徒然。簡介 ”寺內供奉如來佛和觀世音菩薩。歷史沿革 該寺創建於1935年。首任住持為融衍老和尚。1939年,茂蕊法師繼任為住持,直至1976年圓寂。茂蕊法師常禮請各大德到寺中講...
《天竺寺(並引)》是宋代詩人蘇軾的作品之一。作品原文 予年十二,先君自虔州歸,為予言:“近城山中天竺寺,有樂天親書詩云:一山門作兩山門,兩寺原従一寺分。東澗水流西澗水,南山雲起北山雲。前台花發後台見,上界鐘清下界聞。遙想吾師行道處,天香桂子落紛紛。筆勢奇逸,墨跡如新。”今四十七年矣。予來訪...
天竺寺碑記,碑立於清順治六年(1649),碑為圓首形,高140厘米、寬60厘米、厚13厘米,屬青石質。碑文為楷書,共14行,滿行39字。現存於石膏山。簡介 碑存於石膏山。碑為圓首形。高140厘米、寬60厘米、厚13厘米。青石質。碑文為楷書,共14行,滿行39字。碑立於清順治六年(1649)。碑記介紹 額文 篆書 天...
天竺寺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之西南山中,毗鄰靈隱寺。有三寺:上天竺創自公元937-947年(五代晉天福年間)。中天竺創自公元976年(宋太平興國元年)。下天竺創自公元581-600年(隋開皇中)。三寺以下天竺寺最古,規模亦最大。李白《送崔十二游天竺寺》詩:“還聞天竺寺,夢想懷東越。”指的便是下天竺寺。《...
三天竺,讀音是sān tiān zhú。意思是 浙江 杭州 天竺山 有上、中、下 天竺寺 ,合稱 三天竺。解釋 浙江 杭州 天竺山 有上、中、下 天竺寺 ,合稱 三天竺 。出處 元 薩都剌 《季夏遊靈隱諸峰》詩:“ 三天竺 畔全無暑,六月松陰尺五冰。”元 呂止庵 《後庭花·冷泉亭》曲:“佛國 三天竺 ,禪...
東晉鹹和五年(330年),創建“翻經院”,是靈隱寺的一部分。隋開皇十五年(595年),擴建翻經院,改稱“南天竺寺”。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更名為“靈山寺”。北宋天禧四年(1020年),王欽若奏請朝廷恢復“天竺寺”舊額,封該寺為“十方講院”。北宋天聖年間(1024—1032年),宋仁宗下旨贈天竺寺...
石膏山天竺寺碑記是碑文,作者是楊珩。碑存於石膏山。碑為圓首形。高140、寬60、厚13厘米。青石質。碑文為楷書,共14行,滿行39字。碑立於清順治六年(1649)。簡介 碑存於石膏山。碑為圓首形。高140、寬60、厚13厘米。青石質。碑文為楷書,共14行,滿行39字。碑立於清順治六年(1649)。碑文 額文篆書...
此詩是唐朝時期的竟陵文學家皮日休創作的七言絕句,記載於《全唐詩》卷六百十五。此詩運用了比喻,聯想的修辭手法, 詠物現實,空靈含蘊,以中秋一事表達了中秋佳節賞月之情。作品原文 天竺寺⑴八月十五日夜桂子⑵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⑶。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⑷擲與人。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天竺...
中國有兩個著名的拜觀音道場,浙江舟山市的普陀山是國際性的進香道場,而杭州的上天竺寺是地方性道場。天竺,在靈隱寺南,群山環抱之中,有下天竺、中天竺、上天竺三座古寺,均供奉觀音大士。還有翻經台、七葉堂、三生石等許多文化勝跡。天竺三寺深藏林間山谷,由下而上,寺宇壯麗,景色清幽,高僧輩出,佛學與...
《宿天竺寺》是唐代文人嚴維夜宿天竺寺時所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描寫了詩人與寺中僧人道林接觸時的情景,引發詩人對禪學的感悟。作品原文 宿天竺寺① 方外全人名道林②,怕將水月淨身心。居然對我說無我③,寂歷山深將夜深。注釋譯文 詞語注釋 ①天竺寺,寺名,在浙江杭州市西湖西,位於佛教名山天竺山之上...
天竺寺碑存於石膏山,碑為圓首形。高133、寬62、厚12厘米。青石質。碑文為楷書,共20行,滿行36字,碑立於清雍正八年(1730)。簡介 碑存於石膏山。碑為圓首形。高133、寬62、厚12厘米。青石質。碑文為楷書,共20行,滿行36字 碑立於清雍正八年(1730)作品原文 蓋聞凡事偶有所為,皆有可觀,苟有...
龍山寺,位於福建省泉州市晉江市海八中路242號,始建於隋皇泰年間(618~619年),初名普現寺,又名天竺寺,俗稱觀音殿。龍山寺寺坐北朝南,由放生池、山門、鐘鼓樓、前殿、拜亭所組成。東西兩側祠廟、齋廚、禪房,總占地面積4250平方米。龍山寺大殿有三大門,大門門楣懸掛歷代書法名家字匾。龍山寺同時有遍布台島...
龍山寺,古名普現殿,又名天竺寺,俗稱觀音店。因位於安海型厝村北的龍山之麓,故名龍山寺,是泉南著名的千年古剎,被列為全國重點佛教寺院之一。相傳該地原有一巨樟,濃蔭蓋地,夜發祥光,時人崇之。東漢時高僧一粒沙認為這是一棵異樹神木,於是請工匠把它雕成了一尊千手千眼觀音菩薩。隋越王皇泰年間(618...
安子銅寺坐落在環抱越南東北的廣寧省東潮弧形山脈最高峰─安子峰上。該寺是陳朝仁宗皇帝放棄皇位於己亥年(西元1299年)出家修行並創建了越南竹林禪宗─所修建的綿延20多公里的名勝古蹟群的一部分。這座位於海拔高度1068米處的古寺又名天竺寺,始建於黎朝(980─1009),其實是一座連一個人也容納不下的形似寺廟的...
法淨禪寺,昔名“中天竺寺”,在浙江杭州西湖西面,在天竺山和靈隱寺之間,有三座天竺寺。中天竺在三天竺中是“老三”,規模上無法和上、下天竺相匹敵,但卻有自己的特色。寺廟簡介 自靈隱寺山門向南直上,在白雲峰北者,稱上天竺寺。在稽留峰北者,稱中天竺寺。在飛來峰之麓,稱下天竺寺。三天竺寺皆以供奉...
龍門十寺,指唐代時期,洛陽龍門分布的十所木構寺院。分別是:香山寺、奉先寺、廣化寺、敬善寺、菩提寺、天竺寺、乾元寺、寶應寺、勝善寺、龍華寺。該說法始見於白居易《修香山寺記》:“龍門十寺,觀游之勝,香山首焉”。寺院介紹 香山寺 香山寺,龍門十寺之首。建置時間在公元690—700年之間。 武則天稱帝時常...
三生石,三生源於佛教的因果輪迴學說,後成為中國歷史上意涵情定終身的象徵物。三生石的三生分別代表前生、今生、來生,很多人的愛情是從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開始的,而相愛之後人們又一定會期待緣定三生。三生石位於杭州市天竺寺,傳說唐李源與僧圓觀友善,同游三峽,見婦人引汲,觀曰:“其中孕婦姓王者,是某託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