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犯罪人論又稱生來犯罪人論。從遺傳和人類學方面探索犯罪原因的一種犯罪學理論。義大利犯罪學家龍勃羅梭通過對犯罪人進行病理解剖和體態測定,在1876年發表的《犯罪人論》中提出天生犯罪人論,把犯罪者分為生來性犯罪者,瘋癲性犯罪者、激情性犯罪者、偶發性犯罪者。認為生來犯罪人是由於人類隔世遺傳而造成的向原始野蠻階段的返祖現象。
天生犯罪人論又稱生來犯罪人論。從遺傳和人類學方面探索犯罪原因的一種犯罪學理論。義大利犯罪學家龍勃羅梭通過對犯罪人進行病理解剖和體態測定,在1876年發表的《犯罪人論》中提出天生犯罪人論,把犯罪者分為生來性犯罪者,瘋癲性犯罪者、激情性犯罪者、偶發性犯罪者。認為生來犯罪人是由於人類隔世遺傳而造成的向原始野蠻階段的返祖現象。
天生犯罪人論又稱生來犯罪人論。從遺傳和人類學方面探索犯罪原因的一種犯罪學理論。義大利犯罪學家龍勃羅梭通過對犯罪人進行病理解剖和體態測定,在1876年發表的《...
天生犯罪人是指犯罪人的一種分類。由義大利犯罪學家龍勃羅梭最早提出的一種犯罪人類型概念,始見於1876年出版的其著作《犯罪人論》。他認為,有這樣一種犯罪人,在...
義大利學者龍勃羅梭提出的一種犯罪理論。又稱犯罪定型淪。龍勃羅梭在對精神病院的患者和監獄犯人考查研究的基礎上,在其1876年出版的《犯罪人論》一書中提出了天生...
《犯罪人論》是由龍勃羅梭做寫學術著作。包括對101個義大利犯罪人頭骨的研究、對1279名義大利罪犯的人體測量和相貌分析、犯罪人的文身等,有力地促進了新的犯罪學...
犯罪遺傳原因論認為遺傳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犯罪人的心理活動,為其犯罪心理的形成、犯罪行為的發生提供了必要的生理基礎。...
顱相學犯罪論是研究人的頭顱輪廓與犯罪之間關係的早期犯罪生物學理論。代表人物為奧地利維也納的臨床醫生加爾及其弟子施普茨海姆。二人於1819年合著顱相學的第一部著作...
遺傳論指的是西方犯罪學界關於犯罪原因的一種理論。最早由義大利的龍勃羅梭在其天生犯罪人論中提出。他認為犯罪與隔代遺傳有關,犯罪人的生理特質不同於常人,社會可...
龍布羅梭,他是義大利的醫學者,原從事精神病與法醫學研究。從人類學的角度研究犯罪人之後,在1876年公開了題為《犯罪人論》的著作,提倡所謂犯罪人類學,此後犯罪研究...
刑事人類學派的代表人物龍勃羅梭、菲利是特殊預防論的鼓吹者,他們認為刑罰的目的僅在於預防再犯。龍勃羅梭是“天生犯罪人論”的始作俑者,他認為犯罪並不是行為人自由...
刑事社會學派雖不承認天生犯罪人理論,但斷言有一種人,由於生理或心理上存在某種缺陷,而處於犯罪的“危險狀態”,特別容易受社會上的“犯罪傳染病”的傳染。因此主張...
在1893年出版的《犯罪:原因和救治》一書中,天生犯罪人占33%,由此形成綜合的犯罪原因論。他在《犯罪:原因和救治》中指出:“導致犯罪發生的原因是很多的,並且往往...
《犯罪人論》一書中提出天生犯罪人類型說,從犯人身體構造方面的特徵來尋找犯罪原因,如頭蓋骨異常、前額扁平、顴骨特別高等,天生具有犯罪特質.在精神心理方面,精神...
1880年,他在《哲學雜誌》上寫出了一系列批判龍勃羅梭(Lombroso)理論的文章,令人信服地批判了龍勃羅梭的天生犯罪人論。塔爾德的第一部著作是《比較犯罪論》(188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