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師府(張氏歷代起居之地)

天師府(張氏歷代起居之地)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天師府位於鷹潭上清鎮,臨清溪,為張氏歷代起居之地,原建於龍虎山腳下。北靠西華山,門臨瀘溪河,面對琵琶山,依山帶水,氣勢雄偉。占地3萬多平方米,建築輝宏,尚存古建築6000餘平方米,全部雕花鏤刻,米紅細漆,古色古香,一派仙氣。

始建於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後又經十多次修建,現存木構建築均為清乾隆、嘉慶和同治年間遺物。傳言天師府是張盛以及他的歷代子孫生活起居之所和祀神之處,被稱為正一派的祖庭和元明兩朝管理道教事務的辦公機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天師府
  • 類別:中國文化遺產
  • 地點:江西鷹潭上清鎮
  • 面積:3萬多平方米
  • 始建於: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
  • 構成:府門、大堂、後堂、私第、殿宇
  • 活動:每年10月初龍虎山道教文化節
  • 天師府:張金濤主持、張金華助理
概述,簡介,基本信息,歷史文化,建築布局,建築結構,旅遊信息,景區活動,地址,票價,

概述

簡介

天師府全稱“嗣漢天師府”,亦稱“大真人府”。府第坐落在江西貴溪上清古鎮,南朝琵琶峰,面臨上清河(古稱沂溪),北倚西華山,東距大上清官二華里,西離龍虎山主峰十五里許。整個府第由府門、大堂、後堂、私第、殿宇、書屋、花園等部分構成。規模宏大,雄偉壯觀,建築華麗,工藝精緻,是一處王府式樣的建築,也是中國現存封建社會“大府第”之一。院內豫樟成林,古木參天,濃蔭散綠,環境清幽,昔有“仙都”,“南國第一家”之稱。
天師府天師府

基本信息

天師府宋崇寧四年(1105年)始建於上清鎮關門口,元延祐六年(1319年)重建於上清鎮長慶坊,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建於今址。占地2萬4千多平方米,建築面積1萬1千多平方米,主要建築有府門、儀門、玄壇殿,真武殿、提舉署、法篆局、贊教廳、萬法宗壇、大堂、家廟、私第(即三省堂)、味腴書屋、敕書閣、觀星台、納涼居、靈芝園、以及廂房廊屋等。
明代的建築大部分已毀於清康熙年間,現存6000平方米左右的建築,多是清代乾隆同治年間重建和修建的遺物。

歷史文化

從唐會昌至五代末,在龍虎山嗣教的張陵子孫為二十代張諶,二十一代張秉一,二十二代張善,二十三代張季文。他們皆無重要事跡可述。此期所建宮觀,即上述之真仙觀、張天師廟,和另一座三清觀。入宋以後,張陵後嗣漸受朝廷重視,龍虎山道教隨之興盛。在宋元時期成為與茅山、閣皂並立的三山符籙之一。此期嗣教的張陵後嗣為二十四代至三十五代,其名依次為張正隨、張乾曜、張嗣宗、張象中、張敦復、張景端、張繼先、張時修、張守真、張景淵、張慶仙、張可大。從二十四代張正隨起,每代都曾被詔赴闕,賜“先生”號,表現了宋室對龍虎宗的重視和支持。其中三十代張繼先和三十五代張可大尤得朝廷恩寵。張繼先,字嘉聞,一字道正,號翛然子。徽宗崇寧三年(1104年),“赴闕,召見,問曰:‘卿居龍虎山,曾見龍虎否?’對曰:‘居山,虎則常見,今日方睹龍顏。’”所答十分乖巧。又問修丹之術,對曰:“此野人事也,非人主所宜嗜。陛下清靜無為,同夫堯舜足矣!上悅。”⑦崇寧四年(1105年)賜號虛靖先生。“十二月還山,凡父兄皆賜爵有差。四方從學者恆數千(《龍虎山志》作“十”——引者注)百人。”⑧與林靈素、王文卿同顯於徽宗朝。喜屬文作詩,善內丹術,“雅善書法,嘗書《道德經》以進御 ,……書《茅山宣和御製化導碑》,時稱其工”。⑨張可大,字子賢。端平(1234-1236年)間累召赴闕。嘉熙三年(1239年)“七月召見,賜號觀妙先生,敕提舉三山符籙,兼御前諸宮觀教門公事。”AB據此記載,宋初鼎立的三山符籙,經過二百年之發展,龍虎宗竟躍居為三山符籙之首,表明其力量之壯大。
兩宋時期,龍虎山除各代嗣教天師外,又出現了大批有名道士。婁近垣《龍虎山志》卷七“人物”目列有宋道士二十六人,其中有王道堅者,貴溪人,上清宮道士,就學於張繼先。政和(1111~1117)間赴召,“館於太乙宮,徽宗問以輕舉延年之術,對曰:‘清靜無為,黃帝所以致治;多欲求仙,漢武所以罔功,修煉非天子事也。’授太素大夫,號凝妙感通法師。”AC又有留用光,字道輝,貴溪人,師蔡元久。通法術,據稱多次禱雨有驗,宋孝宗“授左右街都道錄,太乙宮都監,號沖靜先生。寧宗為出內帑錢帛修上清宮,新而廣之,……嘉泰甲子(1204年)得請還山,校定黃籙科儀。”AD今《道藏》第九冊收有蔣叔輿編集的《無上黃籙大齋立成儀》五十七卷,除部分為陸修靜、張萬福、杜光庭之遺作輯錄外,大部皆題“留用光傳授,蔣叔輿編集”,證明留用光是繼杜光庭之後道教黃籙齋儀的重要整理、修訂人之一。
宋代龍虎山道教擁有大批宮觀。一是舊有幾座宮觀得到擴建、賜額。主宮上清宮在唐會昌中名真仙觀,宋祥符(1008-1016年)間敕改上清觀,經幾次擴建,政和三年(1113年)改名上清正一宮。後再經擴建,至南宋時規模已甚為可觀。原張天師廟,宋崇寧(1102-1106年)中改名演法觀,鹹淳(1265-1274年)間重建,明嘉靖乙卯(1555)重修,改額正一觀。南唐保大(943~957)中賜名的三清觀,元至大(1308-1311年)間升沖虛至道宮。二是新建了大批宮觀。據元明善和婁近垣所撰兩種《龍虎山志》的粗略統計,可確定為宋代新建的宮、觀、庵、院,近二十所。計有:建於嘉祐(1056-1063年)間的凝真觀,崇寧(1102-1106年)間的靜應觀、祈真觀,大觀(1107-1110年)間的靈寶觀,宣和(1119-1125年)間的逍遙觀,嘉定(1208-1224年)間的金仙觀,嘉熙(1237-1240年)間的紫霄宮、真元宮、真應觀,南宋寧宗朝(1195-1224年)的歸隱庵,AE鹹淳(1265-1274年)間的瑞慶觀,北宋徽宗朝(1101~1125)的渾淪庵、靖通庵。AF另有建於宋,而不明具體創建年代之雲錦觀、仙隱觀、歸隱庵、蒙谷庵、天樂道院等,亦分別見於二種《龍虎山志》。
元代是龍虎山道教的鼎盛時期。此期嗣教的張陵後嗣為三十六代至四十一代,其名依次為張宗演、張與棣、張與材、張嗣成、張嗣德、張正言。從張宗演起,代代被元室封為天師、真人,主領江南道教。至三十八代張與材時,更封為正一教主,主領三山符籙,位居諸符籙派之首。龍虎山因此也成為此後諸符籙派眾山之首。
此期龍虎山出現了大批著名道士。一是輸送了一批道士至大都(燕京),由張留孫組成一個規模較大的龍虎宗支派——玄教,主領江南廣大地區之道教事務,其主要骨幹如張留孫、吳全節、夏文泳、陳日新、陳義高、薛玄曦等,不下數十百人,皆出身龍虎山。二是留居龍虎山者,亦不乏傑出之士。李宗老,達觀院道士,吳全節之師,世祖至元(1264-1294年)間授江東道教都提點,住持本山上清宮。吳元初,龍虎山高士,就學於道教學者雷思齊,所著詩文集為《元元贅稿》,虞集為之敘。略云:“元初服黃冠以自隱,無所營於時,故無所爭於人,交遊天下名士,詩文往來,皆一時之盛。其言溫而肆,清而容,雜而不厭,幾於道者之乎?”AG劉思敬,盧陵人,長游蜀中,從靈寶陳君受丹砂訣,遍歷名山,年五十,始入龍虎山為道士,自號真空子。尋主郁和道院。煉鉛汞為丹砂。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奉詔赴闕,並進六甲飛雄丹治世祖足疾。居八年,乞還山,結八卦庵於琵琶峰之右。AH金志揚,號野庵,人稱金蓬頭,永嘉人。游龍虎山,居先天觀,復構蓬萊庵於聖井山,又命其徒李全正、趙真純築天瑞庵於峰頂。四方聞其道者,無遠近,皆往禮叩問。AI張彥輔,龍虎山道士,精繪事,虞集曾為其所作《江南秋思圖》賦詩,又為方方壺作《聖井山圖》,危素為之作序。AJ元代龍虎山除對原有宮觀多有修葺外,又新建有大批宮觀。據元明善和婁近垣所修兩本《龍虎山志》的不完全統計,共新建宮、觀、庵、院達三十七所。計有:建於元世祖至元間的文惠觀、乾元觀、會真道院、望仙道院、紫霄道院、清溪道院,AK沖和觀、慈壽觀、八卦庵、止止庵、寄庵、太極庵、西華道院、東山道院、雲山道院、雲溪道院、瑤峰道院,LB建於元貞(1295-1296年)間的龍泉觀、通真道院,建於大德(1297~1307)間的崇文宮、元成宮,LC怡雲道院,LD建於延祐三年(1316年)的元禧觀,建於至治(1321-1323年)間的仁靜觀,建於泰定元(1324年)的明成觀,建於至正(1341-1368年)間的繁禧觀、蓬蓽觀。另有建於元,而不明具體創建年代之玉隆宮、元都觀、神德觀、明勝觀、先天觀、佑聖觀、桃源觀、招真觀。LE還有仙源道院,元明善謂建於至元間,婁近垣謂建於大德間;紫雲庵,元明善謂建於大德間,婁近垣謂建於至正間。
明前中期,龍虎山道教續有發展。此期嗣教的張陵後嗣為四十二至四十九代,其名依次為張正常、張宇初、張宇清、張懋丞、張元吉、張玄慶、張彥頨、張永緒。最初,朝廷仍沿舊習封張正常為天師,不久,取消“天師”號,只稱大真人。但其領導的正一派,仍為明室所承認和扶持,故至嘉靖末,其教仍能維持不墜。其中張宇初除熟諳家傳符籙教法外,亦通內丹術,且較熟悉儒經子史,是張陵子孫中的佼佼者。有《峴泉集》二十卷行於世。此期有大批道士如吳葆和、林靖樂、傅同虛、曹大鏞等不下二十人,先後被徵召入京任道錄司官職。原為龍虎山達觀院道士的邵元節,在嘉靖中更受尊寵,位至三公。隨其入京的邵啟南、陳善道、王用佐、吳尚禮等,也得顯位。此期住山道士中,亦有傑出者。方從義,字無隅,號方壺子,貴溪人。出家於混成道院,學仙於金蓬頭。工詩文,善古隸章草,尤精於畫,寫山水,極瀟灑。盧大雅,貴溪人,混成院道士。工詩為顧元等所稱道。吳伯理,號巢雲子,龍虎山道士。永樂(1403~1424)中任上清宮提點。隨四十三代天師張宇初訪張三豐,入蜀居鶴鳴山。博通經史,工詩文,精篆隸,亦能作枯木竹石。
明前中期除對龍虎山原有某些宮觀作過修繕外,新建者寥寥無幾。計有:北真觀、南極觀。另有沖元觀,或謂明洪武(1368~1398)初建,或謂元元貞間建。LG明中葉後,特別是清代,朝廷對張陵後嗣的待遇多加貶抑,以龍虎山為中心的正一道漸趨衰落。至1936年,其主宮上清宮之建築已全被破壞,“只空餘危樓一角”。張陵子孫世居之天師府,亦“經貴溪縣政府利用,開辦完全國小一所。天師亦不常駐此。”1990年,江西省政府出資百餘萬元,遷出占用天師府的中學,重修天師府。“南國無雙地。西江第一家”重又展現氣勢雄偉的建築風貌,海內外道眾參訪者絡繹不絕。
正一祖庭:嗣漢天師府
天師府是歷代天師生活起居之所和祀神之處。原稱“真仙觀”,建在龍虎山腳下,宋崇寧四年(1105年),始建於上清鎮關門口。元延佑六年(1319年),遷建至上清長慶坊,在今上清鎮西。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賜白金15鎰(360兩),在今址上清鎮中心重建。後又經十多次修建,現存木構建築均為明清遺物。嗣漢天師府來源於元世祖忽必烈封第三十六代天師張宗演為“嗣漢天師”,其意表明自東漢始,代代相襲,道脈悠長。天師府面對琵琶峰,門臨瀘溪河,背靠華山,依山帶水,氣勢非凡。1983年國務院頒布其為全國重點宮觀保護單位,1987年列為全國21座重點道觀之一對外開放。在政府的扶植和海內外善信的贊助下,天師府得以逐年修復,至今保留完好。尚存古建築6000餘平方米。它坐北朝南,在保持明清建築的基礎上,以府門、二門、私第為中軸線,修建了玉皇殿、天師殿、玄壇殿、法局和提舉署、萬法宗壇等,從而把宮觀與王府建築合為一體。門前庭院正中鑲嵌著八卦太極圖。八卦代表宇宙間的“天地水火風雷山澤”,太極圖顯示陰陽對立統一的辯證法和動態平衡的哲理內蘊。府門上一對抱住楹聯:“麒麟殿上神仙客,龍虎山中宰相家”,形象地表達了歷代天師既是“神仙”,又是“宰相”的雙重顯赫地位,闡明了天師道與歷代皇權的密切關係以及對追求成仙的渴望。
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上清發生暴亂,天師府遭受兵火,大堂、穿堂、贊教廳東西廂房、耳房俱毀,惟存後堂5間。大門、儀門毀後重建,但簡陋不如過去。私第後堂敕書閣,及後堂之東西廂,與私第東之家廟,家廟後之後殿,書院廂廡亦俱毀。萬法宗壇毀後重建,而真武殿東西廡俱不存,元壇殿雖存而圯,兩廡僅存其一。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第57代天師張存義,對天師府又全面進行修建,面貌煥然一新。又於真武殿址建繡像寶閣,供奉御賜宮繡老君像,其餘建制如舊。第59代天師張鈺在嘉慶十三年(1808年)修建“敕書閣”。接著在十九年(1814年),又借帑銀新修天師府,復立木坊二座,左榜曰“體德尊猷”,右榜曰“翊運宣化”。但鹹豐七年(1857年)又遭兵災,僅餘二門東元壇殿3間,東西廡各3間,真武殿後小屋3間。萬法宗壇5間,西廡3間,東廡3間,亦毀後復之。第61代天師張仁履在同治四年(1865年),重建二門3間,敕書閣東“味腴書屋”。上下兩棟,共9間,分前後二進,後為正屋有樓,中有天井兩廂,石門上鑿有隸書對聯曰:“泮芹蔓衍芹期采,丹桂花開桂可攀”。後門額書“秀接衡陽”。建靈芝園、納涼居各一所。又於同治六年(1867)建頭門一座,東西兩間,大堂3間。堂後東西鼓樓各一座,宅門一座,東倉房10間,西門房3間,東西耳房各8間,保全樓西廊房5間。同治十二年(1873年)重建保全樓上下兩棟共10間。光緒七年(1881年)重建三省堂5間。1927年和1934年也先後撥款對天師府進行過修繕。
新中國成立時,天師府頭門、二門、大堂、私第、門屋、三省堂、後堂、元壇殿、書院、萬法宗壇、法篆局、提舉署等建築基本存在,但均破敗不堪,風雨飄搖。特別是“文化大革命”期間(1966-1976年),為學校、企業所占用,遭到很大的破壞。1983年4月國務院頒布嗣漢天師府為全國重點宮觀保護單位,並列為全國21座重點道觀之一。為了落實宗教政策,貴溪縣成立“天師府修復領導小組”。從1983年起,國務院先後撥款30萬元,江西省人民政府撥款15萬元,同時也得到海內外善信的大力資助。從1985年起即著手動工修復,在天師府原建制的基礎上,有的拆除重建,有的改建,有的新建。到1992年修復完工,使天師府煥然一新。

建築布局

全府建制是:天師府的建築布局成“八卦”形,是道教的獨有建築風格。這裡文物古蹟眾多,不僅具有研究中國道教的價值,且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珍貴遺產。

建築結構

府門(即頭門)臨溪聳立,古鎮小街東西橫穿,面闊五間,約二百平方米,高達二丈有一,十幾根大木柱,六扇三開大門,中門正上方懸“嗣漢天師府”直匾一塊,金光奪目。前正中兩柱掛有黑底金字抱柱對聯,上聯“麒麟殿上神仙客”,下聯“龍虎山中宰相家”,東側置大鼓一面,名曰:“通報鼓”。門前東西牆間有石刻“道尊”,“德貴”二坊(今不存)。建築雄偉,氣勢不凡。
天師府天師府
儀門(已毀),進入頭門硪石甬道三百餘步,通過二門直達大堂。在進頭門二十步的甬道間跨路橫建石坊一座,上書“儀門”二字。相傳文官武將至此停轎下馬。
二門距頭門一百二十步,建於清同治四年(1865),現已修復一新。面闊三間,進深三間,東西耳房各一間,共一百六十平方米。較頭門矮三尺,紅牆綠瓦,脊獸騰飛。十二根大木柱設門六扇三道,門上畫有秦瓊尉遲恭楊林羅成程咬金單雄信六尊像為三對鬥神。中門上端懸直匾一塊,上書“敕靈旨”三個金字:前兩柱掛有黑底金字抱柱對聯,上聯“道高龍虎伏”,下聯“德重鬼神欽”。十八般古代兵器金光銀閃並列兩旁,顯得十分威嚴。
二門前,東為玄壇殿,西為法篆局、提舉署(均毀待建)。
進入二門有一大院,院內合抱樟樹十餘株,枝葉繁茂,十分蔥翠。元至正十一年鑄造的九千斤銅鐘,曾於一九七九年從太上清宮移放院內(待建鐘鼓樓),以供欣賞。元代書法家趙孟頫手書的大石碑也移放在古樟之下、以供考究。在二門通往大堂的甬道中心,掘有一井,深二丈七,據傳系南宋道士白玉蟾奉天師法旨所建。名:一日“丹井”,二日“靈泉井”,三日“法水井”,院內二門兩廂設有品茶亭和小賣部,遊客至此可品上龍虎山仙茶和上清板栗等龍虎山土特產。
天師府天師府
大堂建於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大堂是天師實施道政的地方,前距二門“九九”八十一步,後靠私第院門,面闊五間,約三百平方米,較頭門矮二尺,比二門高一尺,三面紅牆,門前建有“塞身亭”,堂後門直通三省堂,中廳正上方橫懸康熙十七年“御書“碧城”匾和乾隆七年御賜“教演宗傳”匾各一塊。堂內原置有法台、令旗、朱筆、兵器、御賜半副鑾駕,以及麒麟圖祖天師像等,頗有公堂神威之感。私第是歷代天師的住宅,名“三省堂”,為江南院落式,是明建清修之物。院門梁記載:“皇清同治六年謹修”。今已再次油畫修繕。這區建築是天師府的主體,面積約二千平方米,分前、後、中三廳和東西廊房,以及前左右花牆廂房,並與後花園和敕書閣結成一體,雕樑畫棟,金碧輝煌。院門前上書白底藍字對聯一副,上聯“南國無雙地”,下聯“西江第一家”。院門隱壁畫有“鶴鹿蜂猴”巨畫一幅,象徵高官厚祿,宰相門第。繞隱壁登上三省堂,三省前後中三廳:前廳為客廳,面闊五間,三明二暗,四柱前伸,石階五級,敞門而進,東西花欄,各設台階,廳前地面有一綠色園石,名“匝送石”。堂壁掛有墨龍穿雲圖和祖天師像,東西四壁皆書名詩古畫。堂壁上方懸匾三塊:“道契崆峒”一匾置位正中央,“仙派名裔”排於東,“納甲周呈”列於西。
天師府天師府
中廳(亦稱狐仙堂),相傳是天師祀奉“狐仙”之所,堂內設有供桌、神台,常明燈等供品神器。建築結構,前與前廳用以天溝搭接,又以磚牆石門分之,後與後廳天井廂房連綴。前門額上書“道自清虛”四個金光大字,東西二門分“紫氣”、“金光”,各有額書。
狐仙堂狐仙堂
天師府天師府
後廳:後廳是天師的食宿生活廳,面闊五間,用以房室四問,宴廳一間,前有天井後有院,東西廂房上有樓,廂房與中廳連線,天井周十柱明現,門窗四壁,雕刻精緻,中置金魚大缸,兩旁假山列之。宴廳擺設為清代款式,四壁名畫詩詞,中堂正上方懸黑底花邊金字匾一塊,上書“壺天春永”,據說是袁世凱送六十一代天師六十辰壽匾。廳前上方懸“福備箕疇”一匾,說為清代一狀元徐甫所題贈。
靈芝園:順後廳東西門而進便是靈芝園的八卦門,門上方置有“雙龍戲珠”一圖,工藝精巧,觀者讚嘆不絕。牆壁上書對聯一副,文曰:“八卦宇宙,雙龍衛乾坤”。靈芝園面不闊,乃一小院,是天師內室散步的地方,種有奇花異草,金桂銀桂,四季飄香。兩側有狹小廂房,原供丫環家僕之宿,現修作圖畫資料展室之用。
敕書閣,前接靈芝園,後靠納涼居,是整個私第建築區的最後一座。這裡原系張天師藏經納籍的地方(今不存)。
觀星台建在私第後廳西牆外的鄰屋頂部,從後廳西廂房登梯穿牆而至。建築簡陋,三面窗明,乃是張天師觀察南星北斗,測定天機之所。
萬法宗壇;二門院內,私第以西連線一區四合院為萬法宗壇,“萬神集聚”之所。現已修復,紅牆綠瓦,油漆雕畫,脊獸騰飛。門懸“萬法宗壇”一匾,院約一千二百平方米,建殿三座:正殿五間,朝院門居中而立,階前置一“九龍三腳”焚香大爐鼎,東西二殿,合面而建。正殿為“三清殿”,原殿內祀奉尊神,諸神、天兵天將共一百三十八尊,現塑有“三清”、“四御”、“三官”、“三張”(即第一代天師張道陵、第三十代天師張繼先、第四十三代天師張宇初)共十三尊,以供朝拜。東側為“靈官殿”,塑有王靈官(又名王善)踩火球,掐指舉鞭,紅臉長須,金袍綠帶之象(為道教護法神)。西側為“玄壇殿”,塑有趙玄壇(又名趙公明)黑臉長須,帥袍金甲,乘虎揚鞭之象(道教奉為財神)。院中十字甬道,珍花異木,松柏長青,千齡羅漢松二本,一雄一雌,盤根錯節,葉翠蔥鬱,並列峰冠,稀貴罕見,使萬法宗壇的四合院,顯得格外肅穆威嚴。
私第後廳之西,有一組外觀簡陋,約五百平方米的房屋,以連堂三進的格式,用天溝天井連成一體,建築布局緊湊,由私第後廳經西廊道入拱門而進。拱門石上有飄旗形狀的額塊,鑿有“橫金梁”三個不太顯目的小字。前後三廳,各廳三間,中為廳堂,東西為房室共十間。後廳視為正廳,前帶廊道天井,後有天溝,天溝後門通百花池至納涼居。字畫對聯均不存,唯有後廳堂上方懸“為觀其志”一匾。
百花池位於府第的西後端,水面約二千米方米,池周奇花異草,夏季荷花滿池怒放,水碧花香魚擺尾,垂柳曲橋湖心亭(亭待建)。池畔南岸,古木濃蔭,白鶴盤旋,百鳥歌鳴。
納涼居建於百花池岸,面閥四間,倚牆臨水,門額上書“納涼居”三字,這是張天師品茶納涼,觀花賞月之所。現已修復,供遊客品茶納涼。
味腴書屋坐落私第東部,前原建有家廟(已毀),書屋為院落式,建於清光緒二十年(1894)面闊約八百平方米,分前後二進,後為正屋有樓,中有天井兩廂,門前老桂倚牆,婆娑作態。石門鑿有隸書聯一副,上聯“泮芹蔓衍芹期來”,下聯“丹欄花開欄可攀”。書屋後門遠朝西華山,近臨池中水,門額上書“秀接衡陽”四字。
張氏第65代後裔
張金濤:天師府主持、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道教協會常務理事、 江西省道教協會會長。
張金華:天師府駐京辦主任、中華天師道友會執行會長、世界易經風水研究院院長、貴溪撤縣設市市徽設計者。天師府、龍虎山歷史文化石碑文字的工作者。

旅遊信息

景區活動

每年的10月初,這裡會舉行龍虎山道教文化節,遊客可以觀看到道教法會表演。

地址

江西省鷹潭市貴溪市上清古鎮
郵編:335402

票價

每人每次225元,包含在龍虎山景區通票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