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遺址的文化地理空間分析》是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祖群
基本介紹
- ISBN:9787030389718
- 作者:張祖群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年11月
- 頁數:298
- 定價:80.00元
- 裝幀:平裝
- 叢書:中國大遺址保護博士論叢
《大遺址的文化地理空間分析》是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祖群
《大遺址的文化地理空間分析》是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祖群內容簡介《大遺址的文化地理空間分析:——以鹹陽原為例》從歷史學、地理學、考古學、文化人類學、民俗學等角度對鹹陽原這一完整的區域文化單元進行人地關係研究、社會...
《大遺址的文化地理空間分析:——以鹹陽原為例》是2013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祖群。內容簡介 從歷史學、考古學、人類學、民俗學等角度綜合研究,套用多種史料,分析了鹹陽原的聚落、都城、陵墓文化因子,提取重大歷史文化事件,充實性解讀了其文化景觀內容。研究鹹陽原遺址及價值、歷史時期鹹陽原遺址破壞與...
南佐遺址的主殿F1東側空間、F2祭祀空間以及宮殿周圍發現了數以百萬粒炭化稻米。木炭鑑定結果顯示以櫟屬、榆屬、松屬、竹亞科為主,這些樹種是落葉闊葉林和針闊混交林的主要組成樹種,顯示當時的氣候條件要比隴山西側暖濕。動物以家豬為主,占比可達85%,家豬的碳、氮同位素分析顯示主要以碳4類作物為食。器物 南佐...
文化遺存分析 1、大洋堆遺址的早期文化遺存 大洋堆早期文化遺存對於安寧河谷而言很明顯是一支外來文化,而且它很可能來自西北地區,試析如下:第一,大洋堆土坑墓的陶器與安寧河谷中的其他早期文化的陶器差別很大,其間沒有明顯的承襲關係。大洋堆土坑墓出土的陶器基本上為泥質黑陶,火候較高,器表都經打磨。而早於它...
2001年6月25日,羅家角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8年,羅家角考古遺址公園入選浙江省第二批省級考古遺址公園。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羅家角遺址位於浙江省桐鄉市石門鎮羅家角村。交通信息 乘坐桐鄉市內公共運輸桐鄉K018路至鐘介里站下車,步行1.4千米可達。
由於稻作遺存的發現,可以將其劃為中國南方稻作經濟文化區中的一個亞區。龍虬莊遺址發現的大量的文化遺蹟和出土了豐富的文化遺物,對於系統而全面地認識江淮東部的原始文化,重新進行時間與空間的界定,起了重要作用。遺址中稻作遺存,對於研究江準東部的史前經濟生活、稻作農業的起源和在江淮東部的發展,尤其是人工...
有的則從右往左、自上而下交叉排列,並且在字型的左右空間填以變體雲紋。低邊輪型雙副線圈,無中心乳突。副線圈內有雙線界格將當面分成四格,四格內有“千秋萬歲"字樣,為篆體陽文。文字從上至下、從右往左排列。研究價值 姜女石遺址是秦代三大工程之一,是綏中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對弘揚綏中歷史文化、考古文化...
但從地形分析,該角是城牆沿山脊到達山腳後,既為了在北城牆與萬松嶺古道之間留出空間,又使城牆與御街形成正交。城牆北側的萬松嶺古道,自古就是溝通杭城南北的要道,據《夢梁錄》記載:“殿司衙山上萬松嶺,在和寧門外孝仁坊西嶺上,夾道栽松,今第宅內官民居,高高下下,鱗次櫛比,多居於上”。由此可見皇城並未...
由於傳播路線、傳播能量和地域文化面貌的差異,石家河文化的空間範圍分為一個主區、五個副區。石家河主區,主要分布在江漢平原,包括天門、京山、鐘祥等地;青龍泉副區(以鄖縣青龍泉遺址為代表),主要分布在鄂西北和漢水上游,包括恩施、十堰、河南的淅川等地;季石副區(以當陽季家湖遺址、宜都石板巷子遺址為代表...
這可以叫“皇城大道”,它是一條通向內外城的主幹道,在通向皇城台頂部前有相對隱蔽的空間,可以增強皇城台防衛能力。在瓮城的石牆處,考古人員發現了兩件保存完好的玉鉞。在回填的土中,還發現了製作青銅武器的石范。專家表示,石范的發現證明在4000多年前後,石峁遺址已具備生產和鑄造簡單青銅武器的能力,對研究...
下層文化遺存中的10座房屋,半數是地穴式或半地穴式窩棚建築。穴室口徑最小的僅1米多,平面均呈橢圓形。最大的一座半地穴式窩棚建築,平面呈不規則橢圓形,穴室口徑近9米,室內空間面積達30餘平方米。穴室周壁用淡黃色泥漿塗抹成光滑面,穴室內的東北壁築有上下出入的5級土台階。從穴室底部遺存的有機物腐蝕土...
一是史前時期洞庭湖平原可能有著比現今更為廣闊的生存空間,遺址數量理應比現在發現的要多,只是由於洞庭湖的不斷沉降、淤積,因而大批遺址可能已被淹埋,因此,我們今後在該區域從事聚落研究時應該給予足夠的關注。二是從青山遺址揭示出來的古地貌情況分析,當時人們是臨水而居的,水患是人們選擇居址所要考慮的首要...
建設形成的大量平土區,造成迭福河原有水系變化較大,古瀉湖地形地貌遭其地基平整破壞;沿海沙灘下由東南至西北一線也埋入天然氣管道,打破遺址區原有空間結構,“積累上千年的歷史文脈被割斷”。雖然文物保護部門劃定遺址保護範圍與建設控制地帶,在進入遺址路口豎立保護單位標誌碑,但一直未設立保護圍欄等,並未在此後...
古城址應該明確:城址與自然環境(地形、地貌、水系等)的關係;城牆圍合狀況、城門設定、路網與水系格局等及其自身形制;主要遺存如大型建築基址群、作坊、墓地等主體功能區的空間分布狀況,以及各主體功能區內部的空間布局、形制和性質。並應逐步梳理出不同時間和空間尺度下,遺址形態、布局和性質等的變遷狀況。古聚落...
《古都遺產旅遊的文化空間類型研究》是經濟管理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祖群。內容簡介 《古都遺產旅遊的文化空間類型研究/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前沿理論系列叢書》分析了西安、北京、荊州三個獨特文化地理區域的都城,它們分別代表著遺產旅遊中最為典型的三種類型。西安遺產旅遊涉及大遺址疊加型古都的遺產旅遊空間...
稻城皮洛遺址揭露出中更新世末至晚更新世以來連續的地層堆積和文化層位,不晚於距今13萬年,保留了“礫石石器組合-阿舍利技術體系-石片石器體系”的舊石器時代文化發展過程。稻城皮洛遺址的空間位置同樣重要,它填補了關鍵空白區和缺環,對於認識遠古人群遷徙和文化傳播交流具有特殊價值意義。遺址所處的青藏高原東麓歷來是...
反映了匈奴民族和古城的興衰,體現了中國歷史上北方少數民族及其遊牧文化與中原漢族及其農耕文化的交融;作為陝西省和全國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統萬城內珍貴文物眾多,是研究匈奴民族等多方面科學研究的重要文物資料,具有重大的考古意義;統萬城建築形式獨特,用三合土築城並修築馬面,高大的多層懸挑式角樓,利用馬面空間作...
此次考古發掘由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杜水生教授擔任領隊,就下川遺址的年代範圍、所經歷的氣候變化過程以及和全球氣候變化的對應關係、下川人對石器原料的對應選擇、石器製作技術的演變過程和石製品的空間分析,以及對動、植資源的利用方式等進行考古發掘研究,並於2014年7月14至16日特邀相關專家教授舉行了“下川遺址考古...
2021年10月18日,圓明園遺址公園免費開放。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圓明園遺址公園,位於北京市海淀區中部偏東,西北去西直門二十華里。圓明園遺址公園所在的海淀區位於北京市區西部,地理位置介於北緯39º53′~40º09′,東經116º03′~116º23′之間。地形地貌 綜述 圓明園地區的土壤主要有褐潮土、濕潮土和沼澤土...
地理位置 西陰村遺址位於山西省夏縣尉郭鄉西陰村的西北部,是一處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遺址。遺址總面積約30萬平方米,其範圍西北隔鳴條崗近涑水河,東南隔青龍河依中條山。遺址範圍 南至西陰村南今“嫘祖廟”一帶,北至“灰土嶺”邊緣,東至村東一條南北向小路;東西長600米,南北寬500米,總面積約30萬平方米。其...
三合潭遺址出土的3件成套石犁鏵三合潭遺址發掘出土的春秋戰國時期的木構建築遺蹟,保存清晰,平面布局基本完整。以挖坑、墊板、立柱為基本營建手段,並選擇丘陵坡麓的沖積沙土地帶作為營建空間,這種適應方式顯然受制於特殊的自然環境條件,整個遺址堆積沒有表現出二次堆積的基本特徵。它的建築技術明顯地繼承了河姆渡文化...
歷史文化 根據出土文化遺物分析,該處屬新石器晚期至春秋戰國時期的沙丘遺址。沙丘遺址,是具有海洋文化特質的古代文化遺蹟,因分布在沿海的沙灘、沙堤和沙洲上而得名。1988年8月,中山市博物館與廣東省博物館進行考古時發現遺址偏北處有彩陶片,並試掘了兩個探溝。1990年12月至1991年1月,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1994年,經省、市文物專家、學者多次實地考察,基本摸清了馬岙古文化遺址的文化內涵。特徵 考古分析發現,涼帽蓬墩遺址具有良渚文化的特徵,也有河姆渡第一、二期文化的特點。它印證著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浙江沿海的吳越先民,已創造的繁榮的史前文化,並掌握了航海技術後,拓展了先民的活動與生存空間。...
因此,2000年後,圍繞西流松花江流域新石器時代的考古研究,開始轉向以聚落考古為視野,多學科參與,重點揭示這一區域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所蘊含的聚落形態、生存環境、生業方式、喪葬習俗等方面的研究。保護措施 2019年10月,農安五台山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
在綽墩遺址考古發現的馬家浜文化時期水稻田,對研究中國水稻起源特別是栽培稻的起源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同時,也對進一步研究馬家浜時期的氣候條件、自然環境、動植物的生存空間有重要意義。保護措施 2006年5月25日,綽墩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0年,江蘇省人民政府聯合中國...
4層以下為早期文化堆積。發現的遺蹟現象主要為柱洞、灰坑和灰溝。其中灰坑8個、灰溝11條、柱洞300餘個、黃土面1個。早期遺蹟之間存在打破關係,結合地層學反映出該區域早期遺存延續時間不長的情況分析發掘區域的某些建築在短時間記憶體在改造或重建現象。2016年9號區域 9號區域,位於牡宜遺址最西端,勘探表明總面積約...
從空間分布上看,盉、爵等二里頭風格的陶禮器向北見於長城之外燕山以北的內蒙古敖漢旗大甸子遺址,向南由浙江直至四川的長江流域一帶,向西達到了甘肅、青海。在陶禮器之外,起源於山東海岱地區的玉璋等玉禮器,又以二里頭都邑為擴散起點,向長江中上游甚至嶺南一帶傳播,直至越南北部,而這些,被視為“當地土著文化選擇...
2.1 文化遺產保護業務流分析 2.2 文化遺產保護數據分析 2.2.1 地理空間數據 2.2.2 文化遺產專題數據 2.2.3 生態環境數據 2.2.4 社會經濟數據 2.3 空間信息技術在文化遺產保護中的套用方法 2.4 空間信息技術在我國文化遺產保護業務套用需求 2.4.1 文化遺產調查中的套用需求 2.4.2 文化遺產考古發掘中...
綜合天津以往舊石器考古發現和成果,充分實證天津不僅具有不少於10萬年的人類發展歷史,同時也是華北乃至中國北方地區早期人類繁衍生息、連續交流演化的重要區域,凸顯未來天津舊石器考古的極大潛力和拓展空間。下一步,天津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吉林大學考古學院將儘快啟動發掘資料分析檢測和整理研究,為全面解讀、闡釋和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