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帽蓬墩遺址

涼帽蓬墩遺址

涼帽蓬墩遺址位於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區馬岙鎮姑娘墳墩北側40米。1983年發現,現存面積約1700平方米。文化層厚約1.5米。採集有夾砂紅陶、泥質紅灰陶、夾炭紅陶殘片,飾有繩紋和劃紋,可辨器形有釜、鼎、罐、缽、支座。石器有斧、錛、鏃、鑿、鐮、紡輪、刀、破土器,通體磨製。現為浙江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涼帽蓬墩遺址
  • 地理位置: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區馬岙鎮姑娘墳墩北側40米
  • 占地面積:1700平方米
  • 景點級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發現時間:1983年
  • 年代:新石器時代
  • 文化層:1.60米
基本資料,簡介,發掘,特徵,環境,研究,意義,地圖信息,

基本資料

涼帽蓬墩遺址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年 代:新石器時代
公布時間:1997年8月29日
位於馬岙鎮姑娘墳墩北側40米。1983年發現,現存面積約1700平方米。文化層厚約1.5米。採集有夾砂紅陶、泥質紅灰陶、夾炭紅陶殘片,飾有繩紋和劃紋,可辨器形有釜、鼎、罐、缽、支座。石器有斧、錛、鏃、鑿、鐮、紡輪、刀、破土器,通體磨製。

簡介

涼帽蓬墩遺址1983年發現,現存面積約1700平方米,文化層約1.60米,出土器物有陶器石器土坯等。採集有夾砂紅陶、泥質紅灰陶、夾炭紅陶殘片,飾有繩紋和劃紋, 可辨器形有釜、鼎、罐、缽、支座。石器有斧、錛、鏃、鑿、鐮、紡輪、刀、破土器,通體磨製。陶器中以夾砂陶為主,還有泥質紅灰陶,以素麵為主。器形為釜、鼎、罐、缽、象鼻形支腳等;石器通體磨光,有斧、有段石錛、鏃、鑿、鐮、紡輪、刀、破土器等。其文化內涵有別於寧紹地區的河姆渡文化和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該遺址無論對研究舟山歷史,還是對研究中國古代文化東傳日本,都有不可替代的價值。涼帽蓬墩遺址作為被譽為“海上文物之鄉”的浙江省歷史文化名鎮馬岙,是舟山群島迄今發現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內涵最豐富的原始村落遺址,其中有新石器時代5處,東周時代15處。從幾次試掘的文化內涵來看,它與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同成為中華民族的文化發祥地之一。土墩中出土的陶罐上有六千年前的稻穀痕跡,經專家研究認定,還為古越“稻羹文化”東渡日本提供了實物佐證。旅遊區內現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涼帽蓬墩遺址以及其他古驛亭、古驛站、古驛道、古烽火台土墩、林家祠堂、龍潭坑、仿古街等一批名勝古蹟,是主要展示古代海島先民的生活場景,集科教、考古為一體的旅遊勝地。

發掘

涼帽篷墩遺址位於定海區馬岙鎮團結村洋坦里,為新石器時代遺址,1983年農民制磚取土時發現,現存面積約1700平方米,文化層厚約1.50米,是馬岙現存古文化遺址中保 存較完好的一處,出土文物陶器、石器、紅燒土塊和土坯等。陶器多為碎片,可辨器形有釜、鼎、罐、缽、象鼻形支腳等,陶質以夾砂紅陶為主,泥質紅灰陶次之,偶見夾炭紅陶;紋飾以素麵為主,少數飾以繩紋和劃紋。石器有石斧、有段石錛、石鏃、石鑿、石鐮、石紡輪、帶把石刀、石耜冠、石破土器等,均為通體磨光。馬岙原是舟山本島的一個古海灣,因海平面變化,泥沙淤積而逐漸成陸。人類自新石器時代晚期開始在此生活,至今留存有大量不同時期堆積的土墩,俗稱“九十九墩”,是舟山先民開發海島的歷史見證和縮影。20世紀70年代以來,因農民制磚取土,發現大量陶器石器。1994年,經省、市文物專家、學者多次實地考察,基本摸清了馬岙古文化遺址的文化內涵。
涼帽蓬墩遺址涼帽蓬墩遺址

特徵

考古分析發現,涼帽蓬墩遺址具有良渚文化的特徵,也有河姆渡第一、二期文化的特點。它印證著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浙江沿海的吳越先民,已創造的繁榮的史前文化,並掌握了航海技術後,拓展了先民的活動與生存空間。他們之中的一部分人駕舟來到舟山,憑藉馬岙三江口港灣及馬岙背山臨海、土壤肥沃、氣候溫暖等優越的自然條件而定居下來,成為舟山的最 早先民。他們結合舟山獨特的地理環境優勢,創造了符合海島特色的史前文化:利用頁岩和板岩製造農耕工具——犁、鐮等。遺址中出土的犁共有三種:斜柄形、魚鰭形、等腰三角形,其中一件三角形大型石犁,長68.5厘米、尾寬47厘米,厚1.8厘米,用頁岩磨製,兩腰有刃,上下左右鑽四孔,由竹管、沙子鑽成,令人觀為嘆止。說明當時馬岙先民已從刀耕火種時代發展到犁耕時代,種植水稻作物,在陶片中能找到稻穀殼的痕跡。遺址中出土的一件件石簇、一塊塊獸骨、鹿角等證明了當時的馬岙先民在農耕生活的同時,還從事漁獵生產。運用弓箭上山打獵—獐、水鹿;下海捕撈魚蝦,拾取海貝等,維持生計。遺址中出土的大量獸骨、鹿角、蛭子、魁蚶等貝殼,說明漁獵經濟在先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捕魚則成為主要食物來源,這是他們在其自身發展過程中,對海島特殊的地理環境作出的反映,調整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關係,同時反映了馬岙先民向海洋拓展生存空間的舉措,表現了先民不怕犧牲、勇於開拓、勤勞進取的民族精神,創造了具有鮮明海島特色的舟山稻作漁撈文化。
涼帽蓬墩遺址涼帽蓬墩遺址

環境

馬岙位於舟山市本島西北部,三面青山環抱,一面臨海。境內海積平原南端臥佛山腳下,呈“V”形分布的99個大小不等、錯落有致的土墩,就是舟山群島歷史上最早發現規模最大的原始人居住的海邊村落,距海僅3.25公里。2米高的涼帽蓬墩遺址之上,腳下泥土鬆軟,荒草萋萋。

研究

涼帽蓬墩遺址馬岙無人知曉,也沒在意,只是發覺用土墩燒制的磚瓦特別光潔、細膩,直到1979年9月,省考古專家來到這些土墩驗證出,這裡是新石器時代的。 經考古專家鑑定:99個土墩,其中29個土墩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屬於新石器時代的有12處,商周時代8處。先後出土了自新石器時代開始至商周、春秋戰國、秦漢直至明、清等各代文物500餘件,有石器、陶器、紡輪、骨器、古窯址、青銅器等和貝殼蛤蜊等海洋生物遺骨。其中,漁獵用的石鏃石刀等占了很大比重。
涼帽蓬墩遺址涼帽蓬墩遺址
1994年11月,中科院考古所吳汝祚和浙江省考古工作者一起,對涼帽蓬墩遺址進行試掘,權威性地揭示了馬岙土墩遺址的地層關係,並在出土的夾砂紅陶上發現了大量的稻穀痕跡,其稻穀縱脈清晰可辨。這一發現,使專家欣喜若狂。他們一致認為,在6000年前馬岙先民就在這兒創造了以漁獵和稻作相結合為主體的史前文化,與河姆渡文化一脈相承。涼帽蓬墩遺址又稱“海上河姆渡”,這一海島史前文化遺址的發現,為海島人類的起源找到了新的證據。馬岙遺址最有代表性的標誌是世界罕見的土墩文化群。據介紹,這些土墩人造痕跡明顯,每座土墩約四、五百平方米,這些土墩可能是海島古人類為了防止潮水侵襲、防止野獸攻擊或者用來種植糧食的。文物專家認為,這一發現與寧波餘姚境內的河姆渡古文化遺址互相佐證。河姆渡文化是世界上水稻文化發源地之一,專家們認為,中國稻穀傳到日本,可能最早是從馬岙出發的。

意義

涼帽篷墩遺址出土文物的造型特徵不同於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出土文物的造型特徵,而與大陸寧波北侖沙溪遺址的出土文物相似。遺址中雖然發現了魚鰭形鼎足,但其具有代表性的陶器卻是泥質紅陶、夾砂紅陶小口鼓腹罐(釜)。由此可見,在海島地區,似存在著一個區別於良渚文化的地域性文化,這為研究舟山歷史提供了重要史料參考和依據。該遺址無論是對研究舟山歷史,還是對研究大陸文化東傳日本,都具有不可忽視的價值。1992年9月日本“92江南學術調查團”一行12人、1993年3月日本天理大學教授金關恕和國立民族學博物館教授佐佐木高明、1995年1月日本朝日新聞社駐北京支局局長崛江義人等日本學者都先後來此考察。涼帽篷墩遺址於1997年8月被公布為浙江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涼帽篷墩遺址進行保護性開發,使之成為馬岙博物館的外景基地,得到了領導的採納,現一期工程停車場、石板路、標誌性雕塑已經完成基本完成

地圖信息

地址:舟山市定海區馬沙線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