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簡介
大連理工大學有14個一級學科博士點,82個二級學科博士點,124個
碩士點以及
工商管理碩士(MBA,含高級工商管理碩士EMBA)和工程碩士專業學位點的學位授予權;導師隊伍中有許多著名專家學者,全校共有博士生指導教師213人,碩士生指導教師801人,其中兩院院士19人(
雙聘院士10人),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9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8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7人,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基金獲得者14人,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科研獎勵基金獲得者3人,高等學校百名教學名師獲得者1名。目前,各類在校研究生共9295人,其中博士生1873人。
大連理工大學1949年4月建校,學校以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為中心,本科生教育與研究生教育並重,已形成以理工為主,經、管、文、法等學科協調發展的多學科體系。學校設有工商管理碩士(MBA,含EMBA)、公共管理碩士(MPA)、建築學、工程碩士四個專業學位授予權以及高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授予權。學校科研工作具有較強實力,有1個國家培訓基地(中國大連高級經理學院),4個國家重點實驗室(海岸及近海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三束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精細化工國家重點實驗室、工業裝備結構分析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船舶製造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等等。學校廣泛開展對外交流與合作,現與23個國家和地區的近140所大學和研究機構建立了穩定的交流與合作關係,聘請名譽教授、客座教授、顧問教授235人。
院系設定
化工與環境生命學部
——化工學院
——化學學院
——環境學院
——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
——化工機械學院
——製藥科學與技術學院
外國語學院
機械與材料能源學部
——機械工程學院
——能源與動力學院
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
數學科學學院
經濟系
建設工程學部
——土木工程學院
——水利工程學院
——交通運輸學院
運載工程與力學學部:
——工程力學系
——船舶工程學院
——汽車工程學院
——航空航天學院
電信與電工學部
——電氣工程學院
——電子科學與技術學院
——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生物醫學工程系
——嵌入式系統工程系
——服務科學與工程
——數字媒體系
管理學院:
——信息管理系
——企業管理系
——人力資源管理系
——新聞與傳播學系
——中文系
——公共管理系
——法律系
——哲學系
建築與藝術學院:
——建築系
——藝術系
創新實驗學院
體育教育部
國際文化交流學院
國防教育學院
城市學院
繼續教育學院
航空航天學院
科研實力
大連理工大學在科研方面具有很強的實力:
1個國家幹部培訓基地——
中國大連高級經理學院,是專門培養高級經營管理人才、從事商業管理研究、和經濟管理國際交流的國家基地。
1個國家級技術轉移中心——大連理工大學技術轉移中心
1個國家級技術中心——國家振動與強度測試中心
4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精密與特種加工實驗室、工業生態與環境工程,海洋能源利用與節能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三束材料改性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組織架構
此外還有,6個省級重點實驗室(遼寧省微納米技術及系統重點實驗室、遼寧省內燃機重點實驗室、遼寧省工業設備先進控制系統重點實驗室、遼寧省生物基化學品重點實驗室、製造管理信息化重點實驗室,遼寧省工程防災減災重點實驗室),3個教育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教育部模塑製品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製造管理技術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 動物性食品安全保障技術工程研究中心),7個遼寧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遼寧省精細化工工程研究中心、遼寧省先進裝備設計與CAE軟體工程研究中心、遼寧省電子政務工程研究中心、遼寧省先進船舶技術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遼寧省高性能樹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遼寧省工業生態與環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遼寧省車輛先進設計製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7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大連理工大學分中心,2個國家培訓中心(中國微電子技術套用開發培訓中心、大連ITU網際網路培訓中心),3個國家級教育、教學基地(國家工科化學教學基地、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
國家積體電路人才培養基地),2個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基礎化學實驗中心、工程訓練中心),7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基礎化學實驗中心、
基礎物理實驗中心、電工電子實驗中心、工程訓練中心、生物與環境實驗中心、信息技術實驗中心、水利學實驗中心),6個遼寧省示範性專業,4個遼寧省骨幹教師培訓基地,2個研究基地(遼寧省“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研究基地、遼寧省高校“科技倫理與科技管理”研究基地),13個省級高校重點實驗室,3個省級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先進船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先進裝備設計與CAE軟體工程研究中心、工業生態與環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
大連市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3個市級研發機構,2個校企合作研究院(沈鼔-大工研究院、遼油-大工研究院),4個世界銀行貸款、高等教育發展項目建設的教學實驗中心(工程訓練中心、基礎物理實驗中心、電工電子實驗中心、基礎力學實驗中心),70個獨立的研究中心、研究院(室),73個研究所。2001年以來,學校共獲國家級教學、科技獎勵28項,省部級科技獎勵159項。
社會影響
大連理工大學在2007年的SCI(
科學引文索引),
EI(工程索引),
ISTP(科技會議錄索引),
SSCI(社會科學引文索引)四大論文索引排名中,SCI排名國內第14位,EI論文排名第7位,
會議論文排名第15位,社會科學論文排名第13位。2008年,SCI排名國內第14位,EI論文排名第5位,會議論文排名第19位。
人才培養
服務面向,符合建設國際知名的研究型大學的目標定位。目前,學校擁有本科專業51個,
第二學士學位專業4個,涵蓋了理、工、經、管、文、法6個學科門類,體現了“以理工為主,經、管、文、法協調發展”的專業發展目標。學校在注重適度增設新專業的同時,尤其重視已有專業的建設與調整,有兩個專業分別在 2003年和2004年全國本科專業排名中名列第一。
教材專著
“十五”期間,學校建成了32門校優秀課程,14門遼寧省精品課程和3門國家級精品課程。近三年來共出版教材418部,其中12部為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19部為國家“十五”規劃教材。有4部教材被列入2003年國家“高等教育百門精品課程教材建設計畫”。已開發CAI課件208個,其中77個已通過鑑定或正式出版。
獲得獎項
“十五”以來,學校每年設立100萬元左右專項經費,支持教改項目。共支持458項校內教改項目,20項國家級教改項目和5 項省部級教改項目。2001年獲國家級教學成果5項,其中一等獎2項(含與校外合作1項),二等獎3項(含與校外合作1項);2005年獲國家級教學成果 4項,其中一等獎2項(與校外合作),二等獎2項。2004年獲遼寧省優秀教學成果19項(一等獎9項,二等獎6項,三等獎4項)。2001年至2004 年校級優秀教學成果共87項(一等獎17項,二等獎34項,三等獎36項)。
教學質量
學校始終堅持質量第一,重視教學質量管理制度的建設與落實,堅持嚴格管理、嚴格考核、嚴格淘汰的要求,在實踐中建立並不斷完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學校建立了教學質量監控隊伍和行之有效的教學管理規章制度,針對不同的
教學組織形式,確定了教學過程質量控制的關鍵環節,設立了主要質量監控點,開展課程評估,制定了《大連理工大學課程評估指標體系》,從2003年秋季學期開始進行了全校範圍的課程評估。
人才培養
“十五”期間,學校人才培養規模擴大,研究生教育快速發展,培養層次明顯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贏得了很高的社會聲譽。全日制本科生規模穩步增長,全日制本科生規模從2000年的11919名增加到2005年的17526名。研究生規模則有較大幅度的增長,從 2000年的3041名增加到2005年的13690名,其中在校博士研究生為2580名,在校碩士研究生超過7000人。目前,全日制本科生與研究生之比為1:0.78。
為了適應社會的需要,學校充分利用自身傳統與優勢,在人才培養模式上有計畫、有步驟地進行了多方探索,堅持並發展行之有效的複合型、外向型、創新型等多類人才培養模式。制定並實施了融課內與課外、理論教學與實踐活動、基本實驗與科研訓練為一體的新的人才培養方案,實現全校公共基礎課按理、工、經、管、文、法學科打通,技術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按學科大類打通,體現了基礎堅厚化、專業寬廣化、專業方向柔性化、培養學生個性化。
在“十五”“211工程”建設重點學科的同時,學校重點建設了國家工科
化學教學實驗基地、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創新教育實踐基地等十多個教學基地、實驗中心和實驗室,已初步建設成有特色的示範性的教學實驗基地。“十五”“211工程”建設的重點項目和
公共服務體系面向本科生開放;接納一部分優秀學生參加課題研究,使學生了解科研前沿;學校制訂了“大學生創新研究訓練計畫”,開展科研助手活動,引導學生“科研助學”。創新教育的氣氛日趨濃厚,畢業生受到用人單位歡迎,一批優秀拔尖人才脫穎而出。
學科建設
學校投入專項經費重點建設
高等數學、工程數學、基礎力學、大學物理、物理實驗、機械基礎等34門對教學質量有重大影響的核心課程;在教學內容更新的基礎上,學校還在改進教學方法和運用現代教學技術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與實踐。
211工程
“十五”“211工程”建設中,招收外國留學生工作也有較大的突破,5年來共招收各類外國留學生495人。與此同時,研究生培養的種類增加,培養模式多樣化。啟動了碩士生“以課題為牽引、以團隊為基礎”的培養模式,提倡以研究生為主體的啟發式、研討式、參與式教學方式;實行彈性學制;增強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團隊工作能力。設立了博士點點長和研究生培養督導組,負責二級學科博士點建設和研究生培養質量。建立了導師基金,實行導師全面負責制;建立博士論文基金和優秀博士論文獎勵基金,這些措施促進了博士生培養質量的提高。5年來獲全國優秀博士論文獎4篇,遼寧省優秀博士論文獎31篇。